1
|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工具理性主义特征分析——以重点大学建设为例 |
张洋磊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3
|
|
2
|
医学教育之人文思考——从“工具理性主义”到医学人文的融合 |
邹长青
赵群
孙海涛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3
|
反思与期待: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育实习 |
李崇爱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4
|
|
4
|
教师教育的新展望:迈向博雅精神的新时代 |
姜勇
庞丽娟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5
|
体验,教育的转向 |
李霞
李宁辉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6
|
道德世俗化反思:工具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批判 |
郭长军
苏永利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5
|
|
7
|
技术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透析 |
陈成才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8
|
论经济学方法的互补性 |
幸强国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9
|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新探——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 |
唐静
朱智广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0
|
“确定性”焦虑与工具理性主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哲学透视 |
谢瑜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1
|
循证医学中的工具理性主义导向及其困境 |
谢瑜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2
|
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和谐价值观构建 |
漆思
张国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3
|
工具理性主义批判与大学乌托邦精神 |
刘军
林冈
|
《武夷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4
|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
唐静
连勇
|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5
|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惟工具理性倾向及其归因 |
刘旭
梁婷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1 |
1
|
|
16
|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三大痼疾 |
杨守森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