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溶茶研究进展及前景 被引量:32
1
作者 康孟利 薛旭初 +1 位作者 骆耀平 杨贤强 《茶叶》 2006年第3期136-140,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速溶茶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包括轧碎处理及拼配、浸提、净化(过滤)、转溶、浓缩、干燥、增香、包装等,速溶茶产品的开发,存在问题及前景。
关键词 速溶茶 生产技术 产品开发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速溶茶超声波技术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远志 林惠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0-282,共3页
本文探讨超声波技术在速溶茶提取工艺的应用,针对与超声波提取效果直接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超声波频率、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次数)做单因素实验,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速溶茶 提取工艺 品质
下载PDF
微波提取制备速溶茶及其品质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玉芝 程江山 +3 位作者 赵超艺 凌彩金 唐颢 庞式 《广东茶业》 2006年第3期7-11,共5页
采用微波提取-超滤膜过滤-反渗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产品可以速溶于冷水,无“冷后浑”现象。提取三次后,产品的提取得率为干茶叶的25-30%。提取温度低于75℃,超滤膜PVDF和PVA,截留分子量为10万,冷冻干燥温度为-30℃... 采用微波提取-超滤膜过滤-反渗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产品可以速溶于冷水,无“冷后浑”现象。提取三次后,产品的提取得率为干茶叶的25-30%。提取温度低于75℃,超滤膜PVDF和PVA,截留分子量为10万,冷冻干燥温度为-30℃。速溶茶产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如蛋白质、胶质、钙离子等是形成茶絮凝的主要因素。速溶绿茶的蛋白含量高于20%,超滤残留物中的钙离子浓度达4862.68mg/kg,速溶茶中钙离子含量为541.94mg/kg。采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过滤可以将部分大分子络和物除去,降低茶絮凝的形成机会,使速溶茶速溶于冷水,澄清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微波提取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速溶茶生产工艺对其产品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影 《饮料工业》 1999年第2期15-19,共5页
选择具有独特风味的乌龙茶为研究对象,以乌龙茶的浸提液(NO3样品)为参照,采用GC-MS方法来分析喷雾干燥产品(NO1样品)和冷冻干燥产品(NO5样品)风味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含量上的差别,即香气组分种类的丰富度以及组份... 选择具有独特风味的乌龙茶为研究对象,以乌龙茶的浸提液(NO3样品)为参照,采用GC-MS方法来分析喷雾干燥产品(NO1样品)和冷冻干燥产品(NO5样品)风味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含量上的差别,即香气组分种类的丰富度以及组份比的协调性的变化状况,以此来阐述速溶茶生产工艺对其产品风味的影响。并且做了相应的感官评定实验,从茶的香气、汤色、滋味上进行评定,从两方面说明了冷冻干燥工艺速溶茶风味的影响较小,是较理想的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香气组成 生产工艺 茶精 乌龙茶
下载PDF
微波萃取法生产速溶茶粉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农绍庄 宁楠 +1 位作者 伊霞 张婷婷 《大连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58-62,共5页
采用微波法以茶叶末为原料制备速溶茶粉,提取茶叶末中水溶性物质并进行调配.研究了微波功率、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对速溶茶得率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用时短、得率高、易于工业化.采用微波萃取的最佳条件为... 采用微波法以茶叶末为原料制备速溶茶粉,提取茶叶末中水溶性物质并进行调配.研究了微波功率、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对速溶茶得率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用时短、得率高、易于工业化.采用微波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功率为640W,时间为120~150s、料液比为1∶15,乙醇浓度为50%,浸提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速溶茶粉 水溶性物质 乙醇浓度 料液比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咖啡碱含量对速溶茶浊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岳鹏翔 《饮料工业》 1999年第2期31-34,共4页
研究了速溶茶茶液浊度与咖啡碱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咖啡碱及用超临界CO2脱除咖啡碱,速溶茶茶液的浊度与咖啡碱含量成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咖啡碱 浊度 速溶茶
下载PDF
速溶茶泡腾片的制备与配方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玉芝 赵超艺 +2 位作者 程江山 宋晓晨 凌彩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144,共3页
速溶茶泡腾片是以速溶茶粉、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为主要原料,经过造粒、干燥、压片制成。通过测定酸碱反应的CO2气容量和溶液的pH,确定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合适配比。选择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粘合剂,可溶性淀粉作为润滑剂,... 速溶茶泡腾片是以速溶茶粉、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为主要原料,经过造粒、干燥、压片制成。通过测定酸碱反应的CO2气容量和溶液的pH,确定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合适配比。选择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粘合剂,可溶性淀粉作为润滑剂,压片效果较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柠檬红茶泡腾片的最佳配方进行了研究,选择泡腾剂碳酸氢钠∶柠檬酸为1∶1.4,确定配方为:速溶红茶:12,泡腾剂:50,砂糖:35,甜蜜素:4,柠檬粉末香精: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腾片 泡腾剂 固体饮料 速溶茶
下载PDF
脱咖啡碱速溶茶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继轸 张慧 +3 位作者 王勇 张家荣 刘国超 萧伟祥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在活性炭表面制备一层厚度适当的疏水性脱咖啡碱专用膜,吸附脱除茶液中的生物碱,经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可生产出脱咖啡碱速溶茶。该速溶茶中的咖啡碱含量比未脱咖啡碱的速溶茶低80%以上,且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风味物质的保留量... 在活性炭表面制备一层厚度适当的疏水性脱咖啡碱专用膜,吸附脱除茶液中的生物碱,经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可生产出脱咖啡碱速溶茶。该速溶茶中的咖啡碱含量比未脱咖啡碱的速溶茶低80%以上,且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风味物质的保留量高。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以植物油为膜剂,加0.1%月桂酸制成膜,膜厚度以膜剂浓度10%—25%内,其脱咖啡碱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脱咖啡碱
下载PDF
茶制品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俊娴 蒋玉兰 +4 位作者 吕杨俊 刘均 朱跃进 张士康 张海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立足于传统饮茶向"吃茶"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面制食品与茶结合,将茶加入面团中以研究茶原料对面团特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选用抹茶、速溶茶和茶多酚3种茶原料制成茶面团,采用粉质仪、拉伸仪、... 立足于传统饮茶向"吃茶"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面制食品与茶结合,将茶加入面团中以研究茶原料对面团特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选用抹茶、速溶茶和茶多酚3种茶原料制成茶面团,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动态流变仪、质构仪对茶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添加抹茶、速溶茶和茶多酚影响面团的粉质和拉伸等流变特性,可以促进面团的形成与稳定。加入茶成分后均能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添加1%茶多酚时稳定时间最长且能显著降低面团弱化度;能增大面团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拉伸比例和延伸度,其中变化趋势最大的是添加茶多酚后的面团;添加茶成分能增加面团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能增加面团的面筋含量,以添加1%茶多酚的面团面筋含量最高,相比空白提高了18%;能提高面团制品的咀嚼度。推测可能是茶多酚-面筋蛋白形成了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速溶茶 茶多酚 面团 流变特性
原文传递
速溶茶干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靓 吕杨俊 +5 位作者 段玉伟 潘俊娴 蒋玉兰 张海华 朱跃进 张士康 《中国茶叶加工》 2017年第1期33-39,共7页
干燥是速溶茶加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成品速溶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对速溶茶干燥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成品速溶茶粉的汤色、香气、滋味、流动性、速溶性等品质均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将基于前人对于速溶茶加工的研究,重... 干燥是速溶茶加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成品速溶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对速溶茶干燥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成品速溶茶粉的汤色、香气、滋味、流动性、速溶性等品质均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将基于前人对于速溶茶加工的研究,重点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速溶茶干燥工序的研究进展,便于今后对速溶茶干燥乃至整个加工工艺进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干燥 喷雾干燥 冷冻干燥 赋形剂
下载PDF
金花茶速溶茶的研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韦璐 宁恩创 +3 位作者 刘志新 杨继柱 唐妮 陈智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8-240,共3页
以金花茶鲜叶为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得浓缩液,配以适量辅料调配后经喷雾干燥生产金花茶速溶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金花茶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浓缩液添加量为10%,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0.4%,麦芽糖醇添加量为4.5%,海藻糖添加量为3.0%... 以金花茶鲜叶为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得浓缩液,配以适量辅料调配后经喷雾干燥生产金花茶速溶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金花茶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浓缩液添加量为10%,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0.4%,麦芽糖醇添加量为4.5%,海藻糖添加量为3.0%(均为质量体积比)。所得的产品呈浅黄棕色,颗粒细腻均匀,溶解速度快,具有金花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速溶茶 配方
下载PDF
速溶茶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刘艳 江和源 +3 位作者 张建勇 徐斌 刘千录 王伟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193-1198,共6页
提取是速溶茶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提取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产过程,进而影响速溶茶的最终品质。本文对速溶茶主要物质浸出机理及速溶茶的传统提取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提高速溶茶提取效率、改善茶汤品质具有积极作用的新技... 提取是速溶茶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提取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产过程,进而影响速溶茶的最终品质。本文对速溶茶主要物质浸出机理及速溶茶的传统提取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提高速溶茶提取效率、改善茶汤品质具有积极作用的新技术,包括超声波、微波、超高压、生物酶辅助技术,文章重点阐述了原理、特点及其在速溶茶提取中的应用进展,并简单讨论了各提取技术的优缺点。此外,简要阐述了原料性状及原料加工工艺对茶叶内含物质浸出的影响。并对影响速溶茶浸提效果的提取参数,如茶叶粒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提取次数及p H值等进行了综述。为速溶茶生产现状的改善、高新提取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在速溶茶工业化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提取 进展
下载PDF
无糖型茅岩莓速溶茶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茂君 曹庸 +1 位作者 李国章 符立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以茅岩莓 (学名显齿蛇葡萄 )为原料 ,经提取、过滤、真空浓缩得茅岩莓浓缩汁 ,再配以其他原料经干燥而得茅岩莓速溶茶。研究表明 ,茅岩莓提取温度为 85℃ ,提取时间为 2 0min ,加水质量为 1 5倍时 ,所得提取液具有较高的得率和较好的品... 以茅岩莓 (学名显齿蛇葡萄 )为原料 ,经提取、过滤、真空浓缩得茅岩莓浓缩汁 ,再配以其他原料经干燥而得茅岩莓速溶茶。研究表明 ,茅岩莓提取温度为 85℃ ,提取时间为 2 0min ,加水质量为 1 5倍时 ,所得提取液具有较高的得率和较好的品质 ;当茅岩莓速溶茶的配方为茅岩莓浓缩汁(3 0 % ) :麦芽糊精∶麦芽糖醇 :低聚果糖 :阿斯巴甜∶VC∶柠檬酸∶天然茶香精质量比为 3 5∶2 0∶3 0∶1 0∶0 7∶1∶1 3∶2时 ,采用低温冷冻干燥 ,所得茅岩莓速溶茶产品的溶解性和风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浓缩汁 加工技术 麦芽糖醇 无糖型 麦芽糊精 风味 原料 香精 干燥
下载PDF
全球速溶茶和茶浓缩汁的生产和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龙新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4期5-9,20,共6页
速溶茶和茶浓缩汁是目前茶叶深加工领域工业化和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文章对近20多年来国内外速溶茶和茶浓缩汁产品的种类、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预测和分析了速溶茶和茶浓缩汁今后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表明,中国、印... 速溶茶和茶浓缩汁是目前茶叶深加工领域工业化和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文章对近20多年来国内外速溶茶和茶浓缩汁产品的种类、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预测和分析了速溶茶和茶浓缩汁今后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表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美国是主要的速溶茶生产国,跨国茶叶公司或食品公司雀巢、联合利华、詹姆斯·芬利、塔塔以及中国的大闽、华城等是主要的速溶茶生产公司。速溶茶产品依采用的茶叶原料种类、加工技术、产品溶解性、颗粒度以及速溶茶应用目的不同,可划分为几十种不同的产品种类。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和饮料的天然、健康、方便等方面诉求的增长,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制造商将更注重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预计速溶茶和茶浓缩汁产品在国际市场将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种类 市场现状 趋势
下载PDF
普洱速溶茶粉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转 郭桂义 +2 位作者 王乔健 周威 莫海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43-248,254,共7页
为了提高普洱茶有效成分的提取,提高冲泡便捷性,本文采用加压热浸提法研究普洱茶多酚的最佳浸提工艺,将浸提液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速溶茶粉,并对其进行感官分析及氨基酸和香气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最佳浸提条件为... 为了提高普洱茶有效成分的提取,提高冲泡便捷性,本文采用加压热浸提法研究普洱茶多酚的最佳浸提工艺,将浸提液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速溶茶粉,并对其进行感官分析及氨基酸和香气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130℃,时间30 min,压强0.185 MPa,料液比1∶25(g/m L),此条件下,普洱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为7.6%,水浸出物含量可达到30.3%。在最佳浸提条件下经过冻干后的茶粉冲泡液的滋味、香气和汤色与普洱原茶无显著差异。冻干处理的普洱茶浸提样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喷雾干燥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且差异显著。不同干燥方式下的茶样香型特征差异较大,冻干对样品中的香气物质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本文在茶叶香气滋味组分最大保留的前提下,为开发高氨基酸速溶茶,促进我国茶产业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速溶茶 茶多酚 加压浸提
下载PDF
pH对红茶冷后浑粒子形成和固形物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月荣 Bee.,R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525-532,共8页
pH对茶叶固形物提取率的影响在提高速溶茶产量中有重要意义,在pH1.2时提取,茶叶固形物产量比用正常pH的沸蒸馏水提取时高1倍,H ̄+通过提高茶汤的固形物浓度、促进茶多酚与茶汤中的多糖或蛋白质分子的亲核基反应而增加红... pH对茶叶固形物提取率的影响在提高速溶茶产量中有重要意义,在pH1.2时提取,茶叶固形物产量比用正常pH的沸蒸馏水提取时高1倍,H ̄+通过提高茶汤的固形物浓度、促进茶多酚与茶汤中的多糖或蛋白质分子的亲核基反应而增加红茶冷后浑粒子的形成。HPLC结果揭示,茶黄素类和茶叶儿茶素类是影响红茶冷后浑粒子形成和汤色的重要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茶黄素类和某些儿茶素类,如EGCG,ECG和GC产生离解或降解,以致冷后浑粒子趋于溶解,茶汤色泽变黑,文中对控制温度和pH生产冰茶用速溶茶和普通速溶茶的分步提取法也提出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pH值 冷后浑粒子 茶黄素 儿茶素类 茶汤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速溶藤茶浸提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倪媛 李立祥 +2 位作者 余红军 薛晨 李惠 《中国茶叶加工》 2011年第2期19-22,27,28,共6页
本文以藤茶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了速溶藤茶的浸提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效果,响应面设计(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优化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粒度4因素对浸提效率(即总黄酮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 本文以藤茶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了速溶藤茶的浸提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效果,响应面设计(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优化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粒度4因素对浸提效率(即总黄酮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在响应面设计程序中分别定义总黄酮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指标,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最优浸提方案为:茶水比1:25、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30min、茶叶粒度为20目,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浸提 藤茶 响应面设计
下载PDF
杜仲叶速溶茶的研制初报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易坡 项昌金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拓展我国特有经济树种杜仲应用范围,推进林业产业开发,本文报道了1种“杜仲叶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同时对该产品的理化性状、营养构成、质量标准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杜仲 速溶茶
下载PDF
核桃分心木速溶茶的研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妍 杨海燕 +1 位作者 阿迪拉 张玉媛 《农产品加工(下)》 2016年第6期1-4,9,共5页
以核桃分心木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助干剂进行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出具有溶解性强、流动性好的核桃分心木速溶茶产品,研究了提高核桃分心木浸提液出粉率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核桃分心木 速溶茶 麦芽糊精 喷雾干燥
下载PDF
不同绿茶原料对茶叶提取物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施玲 陈惠衡 李适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1,共3页
通过对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绿茶原料与其提取物进行感官评价和儿茶素组成、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分析,研究了绿茶原料与茶叶提取物之间的关系.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绿茶速溶茶以中小叶种绿茶原料的适制性较好,但制率低于大叶种原料26.75%... 通过对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绿茶原料与其提取物进行感官评价和儿茶素组成、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分析,研究了绿茶原料与茶叶提取物之间的关系.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绿茶速溶茶以中小叶种绿茶原料的适制性较好,但制率低于大叶种原料26.75%.大叶种原料的茶多酚含量和儿茶素总量分别高出小叶种的40.27%和39.71%,适合生产高含量儿茶素的速溶茶和儿茶素提取物.以云南和广西大叶种绿茶为原料,通过三个不同的拼配方案提制速溶绿茶,可利用茶叶原料的互补性,在保持较稳定和较好品质的前提下将制率提高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儿茶素提取物 绿茶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