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约束、商业银行治理与风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孔爱国 卢嘉圆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15,共14页
本文用上市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代表银行治理的信息释放程度,治理越好,信息释放越多,非系统性波动越大。由交易者引起的波动又会向银行内部反馈信息,促使银行管理者调整经营,从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即市场交易产生市场约束。另一方... 本文用上市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代表银行治理的信息释放程度,治理越好,信息释放越多,非系统性波动越大。由交易者引起的波动又会向银行内部反馈信息,促使银行管理者调整经营,从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即市场交易产生市场约束。另一方面我们用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测度其破产风险,实证研究发现,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和银行的破产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银行治理越好,市场约束越有效。进一步,在有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的条件下,市场约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也就是说,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存在并没有显著地提高银行治理水平;此外,银行的所有权属性不同会造成其市场约束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约束 银行治理 信息释放 破产风险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谭中 粟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5,共9页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货币政策、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且短期比长期更有效;另外,银行股价的异质化波动和银行的破产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市场约束...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货币政策、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且短期比长期更有效;另外,银行股价的异质化波动和银行的破产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市场约束越有效,越有助于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进一步发现,不同货币政策下,市场约束机制对银行破产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市场约束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变得更显著,但是其对不同所有权属性的银行破产风险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市场约束 破产风险
原文传递
住户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成因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鲁存珍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1,共8页
2008年危机后的10年,全球家庭债务在增加,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从历史经验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住户部门加杠杆的过程,加杠杆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发展,杠杆率上升的速度比杠杆水平本身更为重要。我国的杠杆率目前属于中等水平,但动态... 2008年危机后的10年,全球家庭债务在增加,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从历史经验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住户部门加杠杆的过程,加杠杆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发展,杠杆率上升的速度比杠杆水平本身更为重要。我国的杠杆率目前属于中等水平,但动态攀升速度过快引起各方关注,上升原因包括本身的加杠杆空间以及宏观调控政策选择,较宽松的信贷政策对房贷市场的助推,以及更多融资途径提供的可能。快速攀升的杠杆率可能加剧房产泡沫,加剧财富分化以及对城市化进城的反作用,对消费增长也会形成一定的挤压。同时,居民储蓄意愿下降,负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过高,低收入群体高负债,都预示着潜在的偿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户部门 杠杆率 金融杠杆 去杠杆 家庭债务 偿债风险 货币政策 房地产市场 房价泡沫 风险防控 房地产金融 宏观审慎管理
下载PDF
基于微观数据对四川省居民杠杆水平及风险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谢保嵩 李鑫 吕璐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5,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较快,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分析多基于宏观统计数据,虽然能反映居民杠杆率的总体变化趋势,但无法全面反映其分布特征,可能会因此造成判断和政策偏差。因此,本文使用四川省居民信贷微观... 近年来,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较快,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分析多基于宏观统计数据,虽然能反映居民杠杆率的总体变化趋势,但无法全面反映其分布特征,可能会因此造成判断和政策偏差。因此,本文使用四川省居民信贷微观数据,对居民杠杆率的分布状况和债务违约风险阈值水平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是居民杠杆率总体上已偏高,一半以上家庭近30%的年收入直接用于偿付债务本息,未来消费几乎没有扩张升级的空间;二是居民杠杆率分布不均衡,低收入家庭的债务压力相对较大;三是杠杆水平是影响债务违约风险的显著变量,短期内居民债务违约风险不大,但长期债务隐患不小,一旦居民收入增长出现波动或者债务成本提高,债务违约风险可能会迅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杠杆率 金融杠杆 去杠杆 家庭债务 偿债风险 违约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防控 房地产市场 资产价格泡沫 金融稳定
下载PDF
PPP地震巨灾保险风险分配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玮 孙双琳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42,共15页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之后在风险分配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不同类型风险的责任主体,并构建风险分配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对不同风险分配比例的三种市场需求风险分配模式和三种偿付能力风险分配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研究表明,通过财政补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的方式,政府可以承担部分市场需求风险,提高保险覆盖率。承保地震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风险主要交由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负担,超出市场化机制责任分层和地震巨灾基金支持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能够促进公私长期稳定合作,推进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较优模式,本文拓展了PPP模式风险分配框架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应用,为地震巨灾保险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地震巨灾保险 风险分配 市场需求风险 偿付能力风险
原文传递
论保险集团破产风险的防范
6
作者 俞松苗 滕鑫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6,共5页
国外保险公司和保险(金融)集团的破产案例提醒我们要注意国内保险集团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偿付危机和破产风险。以保险为主业的保险集团的破产风险来自于主要子公司,即专业保险公司的破产,主要包括由巨额索赔、定价过低、再保险、投资风... 国外保险公司和保险(金融)集团的破产案例提醒我们要注意国内保险集团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偿付危机和破产风险。以保险为主业的保险集团的破产风险来自于主要子公司,即专业保险公司的破产,主要包括由巨额索赔、定价过低、再保险、投资风险、业务过度发展、准备金不足、拓展新市场、保险欺诈、管理不善等九方面原因造成的破产。子公司的偿付危机和破产风险将通过品牌、内部交易和交叉投资三个途径传递给整个集团,可能给集团内有关成员公司和整个集团的声誉和偿付能力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引致整个保险集团的破产,并通过"溢出效应"给整个行业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保险集团的危机应对机制,包括设立子公司作为综合经营的载体、建立集团内完善的破产风险监控系统、建立集团内部的救助基金、集团成员分别上市和建立偿付危机应急预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集团 破产风险 偿付危机 破产隔离
原文传递
美国投资银行业的无清偿能力风险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凌 冯晓菲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60,共6页
本文根据Liang & Rhoades和McAllister & McManus提出的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公式,对美国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美林、贝尔斯登五大投资银行的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在对影响美国投... 本文根据Liang & Rhoades和McAllister & McManus提出的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公式,对美国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美林、贝尔斯登五大投资银行的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在对影响美国投资银行无清偿能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银行规模、股东权益比率、金融衍生品/总资产、净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性资产比率5个因素是影响美国投资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的关键因素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银行 无清偿能力风险 股权收益率 金融衍生品 流动性资产比率
原文传递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饶云清 张海波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97,119,共2页
本文在梳理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及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探寻化解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方式以及治理路径。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偿债风险 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信用评级
下载PDF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存款保险风险费率厘定问题研究——基于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夏江山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6,82,共12页
风险差别费率厘定是存款保险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但对费率厘定方法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6年15家中小投保机构银行年度数据,采用PSTR模型合理区分投保机构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状态区间,构建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投... 风险差别费率厘定是存款保险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但对费率厘定方法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6年15家中小投保机构银行年度数据,采用PSTR模型合理区分投保机构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状态区间,构建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投保机构风险等级,并依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保费等级,厘定适合投保机构的费率水平。研究表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投保机构经营管理状况对该投保机构风险等级有显著影响,利用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投保机构风险拟合优度较高,该模型既能预测投保机构未来所处风险等级,又能有效区分出投保机构的风险等级差异,对厘定我国投保机构费率水平及完善我国风险差别费率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风险费率 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 PSTR模型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期限错配与互联网融资暴雷风险--来自P2P期限拆标的经验证据
10
作者 曾海舰 林灵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4,共10页
本文利用1025家P2P网贷平台样本,分析造成期限错配的期限拆标现象,实证考察期限错配与互联网融资暴雷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融资流动性程度差的平台更可能实施期限拆标行为,期限拆标行为显著提高网贷平台未来暴雷的概率。进一... 本文利用1025家P2P网贷平台样本,分析造成期限错配的期限拆标现象,实证考察期限错配与互联网融资暴雷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融资流动性程度差的平台更可能实施期限拆标行为,期限拆标行为显著提高网贷平台未来暴雷的概率。进一步检验表明,期限拆标导致网贷平台人均短期债务负担上升,并引发平台挤兑风险,说明短期债务展期风险及投资者恐慌是期限错配引致暴雷风险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限错配 期限拆标 P2P网贷平台 融资暴雷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