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菌产孢和生长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刚 杨之为 彭友良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11-15,共5页
利用稻瘟菌 131株系的一个突变体H6鉴定出一个控制产孢和生长的基因,突变表型测定结果表明H6为产孢缺陷兼生长缓慢型突变体.Southern分析表明,此突变是由转化质粒单拷贝插入的结果.将H6与相反交配型菌株 15 2 8有性杂交,分离出 2 1个子... 利用稻瘟菌 131株系的一个突变体H6鉴定出一个控制产孢和生长的基因,突变表型测定结果表明H6为产孢缺陷兼生长缓慢型突变体.Southern分析表明,此突变是由转化质粒单拷贝插入的结果.将H6与相反交配型菌株 15 2 8有性杂交,分离出 2 1个子囊孢子,突变表型与野生表型比例为 1∶1,表明此突变表型由单基因控制.潮霉素抗性与突变表型共分离表明外源质粒插入到基因的编码区.通过质粒拯救获得插入位点侧翼基因组序列,部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显示其与其他已经报道的基因没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基因 稻瘟菌 插入突变 质料拯求 产孢基因 突变体 基因鉴定
下载PDF
基因敲除技术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红岩 申乃坤 周兴 《酿酒科技》 2010年第4期21-25,共5页
基因敲除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直接手段,而且在微生物育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论述了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几种常用技术及该项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 基因敲除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直接手段,而且在微生物育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论述了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几种常用技术及该项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相关技术诸多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插入突变 RNA干扰
下载PDF
几种常用的基因敲除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今煜 陈健铭 彭振坤 《武夷科学》 2007年第1期187-190,共4页
摘要: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基因敲除技术逐渐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常用的三种基因敲除技术,即同源重组、插入突变、RNA干扰各自的原理、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插入突变 RNA干扰
下载PDF
三维机器人路径规划的一种变异算子蚁群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向军 霍艳丽 +1 位作者 曾勍炜 徐鹰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368,394,共6页
研究三维空间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由于系统求解时间较长、过早失去解的多样性、易陷入局部最优、个体适应度较差等问题,通过构建三维工作空间模型、引入变异算子和搜索无碰路径策略来解决,提出适宜于三维机器人路径规划的一种变异算子... 研究三维空间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由于系统求解时间较长、过早失去解的多样性、易陷入局部最优、个体适应度较差等问题,通过构建三维工作空间模型、引入变异算子和搜索无碰路径策略来解决,提出适宜于三维机器人路径规划的一种变异算子蚁群算法(Mutation Operator Ant Colony Algorithm,MOACA)。MOACA是一种关于模型构造的启发式搜索算法,算法在改进启发式函数设计、选择概率确定、信息素更新策略等基础上,引入逆转变异和插入变异算子,通过选择逆转点反序排列部分路径节点和随机插入路径节点的方法搜索无碰路径,对蚁群算法进行了局部优化改良。仿真结果表明,MOACA在搜索路径、收敛时间、适应度等方面较传统蚁群算法有明显改善,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路径规划 变异算子 逆转变异 插入变异 蚁群算法
下载PDF
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文盛 张伟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6,共9页
全球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相关的治疗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kinase inhibitor... 全球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相关的治疗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的出现,给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治疗带来巨大的转变。但携带EGFR基因的20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 ex20ins mutation)患者却是EGFR基因突变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往往对EGFR-TKIs耐药。本文对EGFR ex20ins突变相关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归纳其特点、检测手段、治疗手段,对EGFR ex20ins突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将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0外显子 肺肿瘤 插入突变
下载PDF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of Crossover Operator and Mutation Operator in Genetic Algorithms for the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6
作者 Zakir Hussain Ahmed Habibollah Haron Abdullah Al-Tameem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5期2399-2425,共27页
Genetic algorithms(GAs)are very good metaheuristic algorithms that are suitable for solving NP-har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AsimpleGAbeginswith a set of solutions represented by a population of chromosomes... Genetic algorithms(GAs)are very good metaheuristic algorithms that are suitable for solving NP-har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AsimpleGAbeginswith a set of solutions represented by a population of chromosomes and then uses the idea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to select some fitter chromosomes.It uses a crossover operator to create better offspring chromosomes and thus,converges the population.Also,it uses a mutation operator to explore the unexplored areas by the crossover operator,and thus,diversifies the GA search space.A combination of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ors makes the GA search strong enough to reach the optimal solution.However,appropriate se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crossover operator and mutation operator can lead to a very good GA for solving an optimization problem.In this present paper,we aim to study the benchmark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We developed several genetic algorithms using seven crossover operators and six mutation operators for the TSP and then compared them to some benchmark TSPLIB instances.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onstructive crossover operator and insertion mutation operator for the problem.The GA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onstructive crossover with insertion mutation could find average solutions whose average percentage of excesses from the best-known solutions are between 0.22 and 14.94 for our experimented problem in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genetic algorithms crossover operator mutation operator 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onstructive crossover insertion mutation
下载PDF
一例DMD基因Alu元件插入突变导致杜氏肌营养不良及其白发症状分析
7
作者 李慧 张如意 +3 位作者 李长叶 张肖林 郑庆印 刘秀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0-580,共11页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由DMD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肌萎缩蛋白缺乏的一种严重X连锁隐性遗传病,突变形式主要包括外显子缺失和重复、点突变、插入突变等,这些突变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了抗肌萎缩蛋白的正常表达,最终...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由DMD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肌萎缩蛋白缺乏的一种严重X连锁隐性遗传病,突变形式主要包括外显子缺失和重复、点突变、插入突变等,这些突变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了抗肌萎缩蛋白的正常表达,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本研究报告了1例DMD基因第59号外显子(exon 59,E59)插入突变引起的DMD,该患儿相关生化指标明显异常,表现较为明显的DMD早期症状,并出现了多处白发。其母亲和姐姐为携带者,生化指标轻微异常,母亲有轻微临床症状,姐姐无临床症状。其他成员基因和身体状况正常。经测序和序列比对发现,该插入片段为AluYa5亚家族的Alu元件,该片段插入可产生两个终止密码子,末端含一段多聚腺苷酸尾(polyA)。为了解该插入突变对于DMD基因的影响以及与临床症状的关联,通过外显子剪接增强子(exonic splicing enhancer,ESE)预测发现,该插入并不影响E59的剪接,由此推测该插入序列会最终出现在DMD基因的mRNA序列中,插入序列中的2个终止子和polyA很可能会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终止作用,不能产生有功能的抗肌萎缩蛋白,这可能是导致DMD发生的机制。另外该患儿除了典型的DMD症状外,还出现了过早白发症状。本研究首次报道了1例DMD基因编码区插入Alu元件导致的DMD,为研究Alu序列逆转座引发基因突变提供线索,同时扩展了对DMD基因突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Alu元件 插入突变 白发
下载PDF
1例PKD1基因新的插入突变型的发现
8
作者 沈婷 刘春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6期512-514,共3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单基因遗传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同时也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第四大常见病因[1],先前已知的PKD1基因的致病种系突变超过1200个[2]。
关键词 多囊肾病 基因突变 插入突变 移码突变
下载PDF
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如佳 王阳 +2 位作者 王美南 井金学 李振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91,共5页
为了得到带有明确遗传标记的毒性突变菌株,应用基因枪转化技术,以小麦条锈菌野生白化菌系为转化受体,以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yg)的质粒为插入载体,对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插入突变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萌动2 h... 为了得到带有明确遗传标记的毒性突变菌株,应用基因枪转化技术,以小麦条锈菌野生白化菌系为转化受体,以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yg)的质粒为插入载体,对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插入突变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萌动2 h,可裂膜承载压力为1 100 Psi时进行轰击转化,所得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36.09%。进一步将转化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进行扩繁,在筛选品种上筛选,将筛选到的突变体在其上继代培养4代,获得了两个稳定的毒性突变菌株MM-2、MM-3。MM-2菌株对南大2419的毒性减弱,反应型由野生菌系的4型变为2型;MM-3菌株在南大2419的反应型由野生菌系的4型变为2、3型,毒性发生分化。采用中国鉴别寄主对突变体的毒性研究表明,各突变菌株的毒性均较原始菌系发生了明显改变。进一步用Hyg基因特异PCR在两个突变菌系中均扩增到目的片段,表明MM-2、MM-3的突变是由Hyg基因插入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基因枪 毒性变异 插入突变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智晓玉 李卫威 +1 位作者 燕翔 汪进良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126-1130,1166,共6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的20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Ex20ins mutation)是最早被发现的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激活突变之一。但由于突变导致其独特的蛋白变异结构,大多数20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的20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Ex20ins mutation)是最早被发现的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激活突变之一。但由于突变导致其独特的蛋白变异结构,大多数20插入突变(除了A763_Y764insFQEA)对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应答差。因此,为EGFR Ex20ins突变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将对EGFR Ex20ins突变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0外显子 非小细胞肺癌 插入突变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中年病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凤羽 邹金龙 +3 位作者 尚俊奎 陈帅 夏明荣 张杰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4-1298,共5页
MLC1基因突变导致的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MLC)(OMIN:604004)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于婴幼儿期起病,成人病例临床特点报道少见。国内仅报道过成人病例1家系2例患者。现报道1例58岁女性MLC患者,临床表现为头围大,... MLC1基因突变导致的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MLC)(OMIN:604004)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于婴幼儿期起病,成人病例临床特点报道少见。国内仅报道过成人病例1家系2例患者。现报道1例58岁女性MLC患者,临床表现为头围大,反应迟钝,行走困难,发作性意识丧失。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MLC1基因c.920_943dup纯合重复突变,并进行了Sanger测序法的验证。本例患者的变异位点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中未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 基因检测 插入突变 MLC1基因
原文传递
四份中国HCV阳性血清中包膜蛋白E1/E2准种基因的序列分析及新型插入突变的发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从力 张玲 +5 位作者 鲁健 刘晓明 邓瑶 王岳 沈晓玲 谭文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6-344,共9页
为分析四份中国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清中包膜蛋白E1/E2基因的准种特征。本研究对从4份中国HCV阳性血清(1b亚型:274、366和383;2a亚型:283)中提取的HCV核酸,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扩增编码全长E1/E2蛋白(191~764aa)的基因片段,随机... 为分析四份中国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清中包膜蛋白E1/E2基因的准种特征。本研究对从4份中国HCV阳性血清(1b亚型:274、366和383;2a亚型:283)中提取的HCV核酸,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扩增编码全长E1/E2蛋白(191~764aa)的基因片段,随机挑取多个克隆测序。根据E1/E2基因核苷酸的序列与其他相关序列(来自于GenBank)构建亲缘性关系进化树,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并对重要的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共获得阳性克隆序列43个(274株10个,283株12个,366株13个,383株8个),发现高变区HVR1、HVR2的基因异质性高,而其他抗体中和表位及跨膜区I、II及N末端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并首次发现在HCV 2a亚型(283血清)中多个准种序列存在1 279nt(E1区,313aa)处单碱基插入优势基因突变,导致HCV包膜蛋白编码突变与中断(E2区,398aa)。本研究对中国HCV代表株包膜蛋白E1/E2编码基因的准种多样性及一种新型插入突变进行了描述,可为进一步研究HCV免疫逃避与慢性化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 序列分析 准种 插入突变
原文传递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家系SEDL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欣一 崔英霞 +5 位作者 周鑫 钟立柱 戈一峰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鉴定SEDT家系SEDL基因的突变位点,探讨...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鉴定SEDT家系SEDL基因的突变位点,探讨SEDT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报告1个4代68人累及8例患者的SEDT大家系,患者均为非匀称性矮身材(短躯干),临床诊断为X连锁SEDT。提取家系所有成员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血样中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和DNA测序进行SEDL基因突变分析。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家系8例患者均为SEDL基因外显子6发生插入突变(c.370-371 ins A,突变数据库检索未见报告,为一全新突变方式),并发现1例无症状患儿携带相同方式突变(症状发生前),6例女性携带者为杂合突变,家系其他成员和正常对照者中均未见该插入突变。结论SEDL基因c.370-371 ins A是一新突变方式,详细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丰富了SEDT的基因型-表型谱。SEDL基因突变分析对携带者检测、症状前诊断以及患者和携带者的产前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SEDL基因 插入突变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EmpA protease in Vibrio anguillarum M3 被引量:2
14
作者 HAN Yifan MO Zhaolan +3 位作者 XIAO Peng HAO Bin LI Jie YANG Guanp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1年第4期379-384,共6页
EmpA is an extracellular metalloprotease secreted by Vibrio anguillarum.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icity of V.anguillarum strain M3,empA insertion mutant was constructed.In the mutant it decreas... EmpA is an extracellular metalloprotease secreted by Vibrio anguillarum.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icity of V.anguillarum strain M3,empA insertion mutant was constructed.In the mutant it decreased in extracellular proteolytic activity,swarming motility,hemolytic activity and virulence on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Significant decline(by 5-fold)of extracellular proteolytic activity and similar growth curve between mutant and wild type strains indicated that EmpA was the major extracellular protease of M3.LD50 of mutant increased by 38-fold compared with wild type.No pro-EmpA was detected in the su-pernatant of culture,indicating that EmpA autolyzed to mature protein after 24 h.Secretion of EmpA in M3 was similar to that in NB10 strain.Attenuated virulence of mutant was similar to that of M93Sm strain.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specific operation of EmpA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EmpA contributed to the swarming motility and hemolytic activity in V.an-guillarum strain M3.The results provides insight into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of EmpA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vaccin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anguillarum PATHOGENICITY insertion mutation EMPA
下载PDF
T-DNA插入麝香百合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刚 刘菊华 +2 位作者 谭光兰 徐碧玉 金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581-7582,共2页
[目的]获得麝香百合转基因植株。[方法]采用2步外植体法和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技术转化麝香百合。[结果]菌液浓度OD600值为0.6~0.8时浸染效果好,同时附加250mg/L的AS可以提高转化效率,50mg/L G418为抗性筛选最适浓度。对经过... [目的]获得麝香百合转基因植株。[方法]采用2步外植体法和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技术转化麝香百合。[结果]菌液浓度OD600值为0.6~0.8时浸染效果好,同时附加250mg/L的AS可以提高转化效率,50mg/L G418为抗性筛选最适浓度。对经过抗性筛选的百合转化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部分转基因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T-DNA已插入到百合基因组中。[结论]该研究为利用T-DNA插入技术筛选优良的百合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百合 农杆菌介导法 T-DNA 插入突变
下载PDF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T-DNA into Lilium longiflorum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刚 刘菊华 +2 位作者 谭光兰 徐碧玉 金志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2期33-35,41,共4页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transgenic Lilium longiflorum Thumb. [ Method] A two-step method of explant and the T-DNA integration technique were employed to transform Lilium longiflorum via Agrobac...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transgenic Lilium longiflorum Thumb. [ Method] A two-step method of explant and the T-DNA integration technique were employed to transform Lilium longiflorum via Agrobacterium mediated method. [ Result] The best infection effect appeared under the OD600 value of Agrobacterium within 0.6 -0.8, the addition of 250 mg/L AS could increase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418 for screening is 50 mg/L. Some putative transgenic plants of Lilium longiflorum with resistance to G418 showed positive in PCR, preliminarily proving that T-DNA gene had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 of lily. [ Conclusion] The study may lay a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excellent lily varieties through TDNA integration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ium longiflorum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DNA insertion mutation
下载PDF
基因敲除技术在芽胞杆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水华 洪钦阳 +1 位作者 林燕珍 李今煜 《生物技术进展》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芽胞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在工业、农业、食品及医疗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基因敲除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本文综述了利用同源重... 芽胞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在工业、农业、食品及医疗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基因敲除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本文综述了利用同源重组和随机插入突变两种基因敲除方式进行基因敲除的原理、特点及在芽胞杆菌中研究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插入突变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前S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平安 金娴 +3 位作者 谭杨 段蕾静 刘清霞 邓翠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527-1532,共6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乙肝病毒前S基因,了解其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100份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前S基因进行扩增和分析。选择第二轮前S基因目的片段,正反链测序,并与HBV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结果100份肝细...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乙肝病毒前S基因,了解其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100份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前S基因进行扩增和分析。选择第二轮前S基因目的片段,正反链测序,并与HBV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结果100份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前S基因检出率为44%。乙肝病毒前S基因目的片段与HBV参考序列(AY518556)比对,12份存在乙肝病毒前S基因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点突变,缺失率12.00%(12/100),插入率2.00%(2/100),其中7份标本存在1个缺失突变占58.33%,3份标本存在2个缺失突变占25.00%,2份标本存在1个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占16.67%,乙肝病毒pre-S35、pre-S60、pre-S64、pre-S73突变体内含终止密码因子,前S基因和氨基酸序列不一致,分别为41.95%~88.70%、13.22%~85.63%。12份肝细胞癌组织HBV基因分型分析,其中C基因型占33.33%(4/12)、B基因型占66.67%(8/12)。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乙肝病毒前S基因出现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导致截短乙肝病毒前S蛋白改变,可能与肝细胞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 前S基因 缺失突变 插入突变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Heading Date Related Mutant Gene in Rice 被引量:1
19
作者 SHANG Hai-xuan YE Sheng-hai +7 位作者 DENG Xiao-mei ZHOU Ya XIU Fen-lian JI Xian-jun LIU Ji-yun CHEN Ping-ping JIN Qing-sheng ZHANG Xiao-ming 《Rice science》 SCIE 2012年第4期269-276,共8页
A rice heading-date-related mutant was isolated from a ^60Co-y-ray-induced mutation pool of Zhejing 22, a conventional japonica cultivar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mutan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delayed heading d... A rice heading-date-related mutant was isolated from a ^60Co-y-ray-induced mutation pool of Zhejing 22, a conventional japonica cultivar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mutan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delayed heading date of almost 20 d longer than the wild type plant. 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utation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nuclear-encoded recessive gene that was designed as HD(t) (heading date tentatively). To isolate the HD(t) gene, a map-based cloning approach was employed using 479 F2 mutant individual plant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hd(t) mutant (japonica) x Zhenshan 97 (indica). Finally, the HD(t) gene was mapped to an approximate 53 kb region between the insertion and deletion (InDel) markers of 10-61W and 10-66W on chromosome 10. According to the genome sequence of Nipponbare, the target region contains 11 annotated genes. It is helpful for future cloning of HD(t) gene based on this fine mapping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ding date FLOWERING mutation simple sequence repeat insertion and deletion marker fine mapping
下载PDF
EGFR/HER2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垚霖(综述) 徐双明(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67-372,共6页
近年来,随着驱动基因的不断发现和相应靶向药物的上市,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治疗的新纪元,尤其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常见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的NSCLC患者,相应靶向药的问世给其生存期带来了质的飞跃。然而,... 近年来,随着驱动基因的不断发现和相应靶向药物的上市,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治疗的新纪元,尤其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常见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的NSCLC患者,相应靶向药的问世给其生存期带来了质的飞跃。然而,部分罕见基因突变,如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仍是肺癌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的不断更新,为此突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现就近年来EGFR/HER2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0号外显子 插入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