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线导体插入深度不足导致GIS对地故障原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志杨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0-163,共4页
基于对近年来出现的GIS母线内部发生的对地短路故障原因的检查及分析,介绍了对ZF6-252型GIS母线导体滑动连接及固定连接方式的检查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分析了出现导体插入深度不够的原因,提出了从设计和现场安装上进行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故障 插入深度
下载PDF
角型隔离开关触头接触程度对其导通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爽 韦德福 +4 位作者 李斌 鲁旭臣 毕海涛 洪鹤 田庆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77,共6页
为了研究角型隔离开关触头在不同插接情况下的导通特性,对操动机构的调整标准进行指导,文中利用线性回归、汤逊理论等建立了隔离断口电场击穿模型,并结合Ansys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隔离断口在不同插入深度下的电场强度,分析了隔离开关在此... 为了研究角型隔离开关触头在不同插接情况下的导通特性,对操动机构的调整标准进行指导,文中利用线性回归、汤逊理论等建立了隔离断口电场击穿模型,并结合Ansys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隔离断口在不同插入深度下的电场强度,分析了隔离开关在此情况下的导通特性。最后,根据隔离开关操动机构原理,提出了机构的调整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插入深度为32 mm的情况下,动触头插入深度b0≥23 mm时,触头可正常导通;当8 mm≤b0≤22 mm时为电弧导通,对触头电寿命危害极大;当b0<8 mm时为断路状态。因此,合闸时机构的调整误差应欠位在4.5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动触头 插入深度 导通 最大场强
下载PDF
酸洗机组拉矫机参数设定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光星 《冶金设备》 2008年第6期59-61,共3页
简述了酸洗机组拉矫机的工艺以及设备组成,分析了拉矫机的破鳞和改善板形的机理,并分析了拉矫机参数的优化原则。
关键词 拉矫机 延伸率 插入深度 张力
原文传递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杨 太兴宇 +2 位作者 陈亚哲 马辉 闻邦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在讨论转子系统碰摩问题时,必须要考虑非线性碰摩力的影响,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来进行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十分重要。方法:运用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非线性碰摩力模型建模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对不同碰摩刚度下的故障转子系统动力... 目的:在讨论转子系统碰摩问题时,必须要考虑非线性碰摩力的影响,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来进行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十分重要。方法:运用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非线性碰摩力模型建模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对不同碰摩刚度下的故障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碰摩刚度较大时,与线性刚度碰摩模型相比,采用Hertz接触理论碰摩力模型仿真出的结果非线性特性更强,系统碰摩特征更加明显,有利于判断碰摩故障的发生;结论:结合相关实验结果,验证了Hertz碰摩模型的正确性及将其运用在碰摩故障转子系统建模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TZ接触理论 碰摩转子 非线性 碰摩刚度 油膜力 转子实验台 RUNGE-KUTTA法 嵌入深度
下载PDF
拉伸矫直机磨损成因理论分析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简如 《宝钢技术》 CAS 2008年第4期15-18,共4页
针对酸轧联合机组中拉伸矫直机设备存在的由于工作辊磨损严重导致的使用周期偏短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分析结果和生产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拉伸矫直设定延伸率和工作辊设定插入深度进行了优化;改进了相应的拉伸矫直工艺制度。投入现场... 针对酸轧联合机组中拉伸矫直机设备存在的由于工作辊磨损严重导致的使用周期偏短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分析结果和生产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拉伸矫直设定延伸率和工作辊设定插入深度进行了优化;改进了相应的拉伸矫直工艺制度。投入现场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矫直机 延伸率 插入深度
下载PDF
酸洗机组拉矫机的国产化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倪泽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121,126,共4页
简述拉矫机的工艺设备组成,从拉弯矫直变形过程入手,系统分析拉矫机的工作原理,讨论了拉矫机破鳞原理和改善板型原理,阐述了拉矫机的三个控制单元:延伸率、插入量和张力。带钢的延伸率不仅与弯曲辊的插入量相关,而且也受到张力的影响。... 简述拉矫机的工艺设备组成,从拉弯矫直变形过程入手,系统分析拉矫机的工作原理,讨论了拉矫机破鳞原理和改善板型原理,阐述了拉矫机的三个控制单元:延伸率、插入量和张力。带钢的延伸率不仅与弯曲辊的插入量相关,而且也受到张力的影响。如果要取得理想的破鳞效果和板型改善,需要对插入量和张力进行综合的控制。因此拉矫机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材料或者不同尺寸而自动调整控制参量。在介绍拉矫机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亦简要的介绍了拉矫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模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矫机 延伸率 插入量 自动控制
下载PDF
测温元件保护套管对管道流体流态特征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苏苗印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9年第6期39-42,共4页
文中对测温元件保护套管进行三维建模,采用Fluent软件对管道内流体进行模拟仿真和分析计算,并研究不同插入深度下管内流体的流态特征,为工程设计或安装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度元件保护套管 插入深度 套管外径 数值模拟 圆柱绕流 卡曼涡街
下载PDF
工程设计中热电阻的选型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泽伟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8期176-178,共3页
介绍了化工工程设计中热电阻选型时的主要参数如测量元件结构形式、测量元件数量、标准分度号、允许精度等级、测量元件结构形式、仪表量程和变送器校验量程、外保护套管结构形式等应该如何选取;比较了热电阻和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各自的... 介绍了化工工程设计中热电阻选型时的主要参数如测量元件结构形式、测量元件数量、标准分度号、允许精度等级、测量元件结构形式、仪表量程和变送器校验量程、外保护套管结构形式等应该如何选取;比较了热电阻和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各自的优缺点,选型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给出热电阻的几种典型安装连接形式;最后详细介绍了保护套管插入深度的计算方法。对工程设计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阻 保护套管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插入深度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板桩码头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9
作者 孙鹏 肖骏 +1 位作者 欧阳峰 吕慧 《水道港口》 2016年第5期530-535,共6页
为探究地震作用下板桩码头结构动力响应,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板桩码头二维有限元模型,对板桩码头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数值分析,研究了板桩墙入土深度对码头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及地震作用下的板桩墙后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表... 为探究地震作用下板桩码头结构动力响应,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板桩码头二维有限元模型,对板桩码头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数值分析,研究了板桩墙入土深度对码头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及地震作用下的板桩墙后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板桩墙底部达到嵌固状态后,板桩入土深度的增加对于板桩墙的稳定性没有改善,反而小幅度增加了板桩顶位移及拉杆拉力;(2)地震模拟过程中的表层砂土动土压力较规范计算值偏大,其原因是板桩墙上部受到拉杆的约束作用及板桩墙自身变形,使表层砂土的动土压力更接近于动被动土压力,而在规范计算方法中表层砂土按照动主动土压力计算,表层砂土动土压力计算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桩码头 地震动力响应 入土深度 动土压力 ABAQUS
下载PDF
工程设计中温度元件插入深度的选择
10
作者 刘芳 《化肥设计》 CAS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简述了管道上和设备上温度元件设计的通用原则和规范;探讨了温度元件在管道上和设备上的插入深度。
关键词 热电阻 热电偶 插入深度 设计规范 工程设计 选择
下载PDF
堆载预压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陈志平 卢德辉 《广州建筑》 2024年第8期24-26,共3页
堆载预压工艺作为软基处理中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在软基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加固效果影响因素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广州南沙某堤防工程项目软基处理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堆载时间、插板深度、排水板... 堆载预压工艺作为软基处理中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在软基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加固效果影响因素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广州南沙某堤防工程项目软基处理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堆载时间、插板深度、排水板布置间距等参数的变化计算,分析其对软基固结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板布置间距为1 m,插板深度为被处理土层上部1 m,堆载时间为120 d,其处理效果最佳。本次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加固 堆载时间 插板深度 排水板间距 固结沉降
下载PDF
悬臂式板桩入土深度的ANSYS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深 管人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232-6235,共4页
板桩作为一种挡土支护结构,常用在码头、船闸以及基坑开挖等工程中,因此存在一个板桩入土深度的设计问题。现有的计算方法不考虑墙与土之间的实际变形情况和其对土压力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 板桩作为一种挡土支护结构,常用在码头、船闸以及基坑开挖等工程中,因此存在一个板桩入土深度的设计问题。现有的计算方法不考虑墙与土之间的实际变形情况和其对土压力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悬臂式板桩进行了三维实体数值模拟,得到了板桩位移,并分析得出其入土深度,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这为悬臂式板桩结构入土深度的设计校核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桩 入土深度 三维实体 ANSYS
下载PDF
基于变形控制的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晓真 刘东海 +3 位作者 徐立明 陈其志 徐长节 方焘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基坑工程设计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按承载力设计的方法正逐渐过渡为按变形控制设计.基于提出的考虑位移的非极限状态土压力计算方法,以支护结构的位移为控制变量,通过力矩平衡建立并求...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基坑工程设计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按承载力设计的方法正逐渐过渡为按变形控制设计.基于提出的考虑位移的非极限状态土压力计算方法,以支护结构的位移为控制变量,通过力矩平衡建立并求解了悬臂式基坑支护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控制方程,可获得基于变形控制的悬臂式支护结构临界嵌固深度.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支护结构与土体间外摩擦角、土体内摩擦角、基坑开挖深度以及支护结构控制位移等参数对支护结构临界插入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摩擦角和土体内摩擦角越大,越有利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支护结构的临界插入比越小;传统极限平衡法获得的插入比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且不安全程度随内摩擦角减小加剧;基坑支护结构的控制位移对临界插入比具有显著影响,控制位移越小临界插入比越大,开挖深度较大时插入比受控制位移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极限状态土压力 变形 悬臂式支护结构 临界插入比 嵌固深度 设计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插入式柱脚在门式刚架厂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竹盛 《江西建材》 2019年第3期151-152,共2页
通过对几种常用的刚接柱脚形式比较,以福州某一新建单层钢结构厂房采用插入式柱脚为算例,对插入式柱脚的插入深度与承压应力分别在非抗震与抗震工况下进行计算复核,可供同类型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参考。
关键词 插入式柱脚 高大单层厂房 插入深度 刚接柱脚
下载PDF
探针插入深度对时域反射法反演白桦树干含水率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群 徐华东 +1 位作者 狄亚楠 李其哲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时域反射法(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用于反演活立木含水率时颇具潜力,但是其反演精度依赖于探针插入深度的合理选取。利用白桦圆盘,分别在不同探针插入深度(2,4,6和8 cm)下,采用TDR设备测量试件在不同含水率(绝干至饱湿)时的电... 时域反射法(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用于反演活立木含水率时颇具潜力,但是其反演精度依赖于探针插入深度的合理选取。利用白桦圆盘,分别在不同探针插入深度(2,4,6和8 cm)下,采用TDR设备测量试件在不同含水率(绝干至饱湿)时的电磁波传播时间,深入分析了电磁波传播时间与含水率及插入深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不同深度下的含水率校准方程,比较了模型(校准方程)精度,并最终优选了合适的探针插入深度。研究表明:电磁波传播时间对含水率和探针插入深度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随含水率和插入深度的增大而增加;4,6,8 cm插入深度下,电磁波传播时间对不同试件和含水率均具有稳定一致的变化规律,而2 cm插入深度的数据规律不明显;分别将4,6,8 cm插入深度下的传播时间和体积含水率数据综合到一起,各自随机选取70%的数据(24组)作为训练样本构建校准方程,其余30%(9组)作为验证样本,结果发现4 cm插入深度时预测值相比验证样本真实值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最小,分别为2.97%和3.84%;最后分别将4,6,8 cm插入深度下的所有数据用于构建校准方程,通过残差图去除异常点后,校准方程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96,0.92,0.89。这表明在应用所构建的校准方程测量白桦活立木树干含水率时,最佳的探针插入深度是4 cm,该条件下校准方程的预测精度和拟合精度最好,且与6和8 cm插入深度相比,可有效降低钻孔难度,减小对活立木树干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活立木 含水率 电磁波传播时间 探针插入深度 时域反射法 反演模型
下载PDF
板坯表面纵裂纹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学禹 徐立山 +1 位作者 高建国 薛启河 《连铸》 2011年第S1期389-391,共3页
通过承钢板坯表面纵裂纹的产生原因,分析了结晶器冷却制度、连铸保护渣性能、钢水成分、浸入水口插入深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纵裂纹的措施,表面纵裂纹得以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表面纵裂纹 保护渣性能 钢水成分优化 浸入水口插入深度
原文传递
莱赛尔纤维精梳过程中锡林梳理力的研究
17
作者 常昊雨 任家智 +2 位作者 郭平 陈宇恒 尚龙飞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30,共5页
为研究莱赛尔纤维精梳过程中锡林梳理力的特性及变化机理,采用扭矩传感器测试了精梳过程中的锡林梳理力,采用切断称重法测试了钳板钳口外纤维丛的重量分布;分析了纺莱赛尔纤维锡林梳理力曲线的特征,探讨给棉长度、落棉隔距及顶梳插入深... 为研究莱赛尔纤维精梳过程中锡林梳理力的特性及变化机理,采用扭矩传感器测试了精梳过程中的锡林梳理力,采用切断称重法测试了钳板钳口外纤维丛的重量分布;分析了纺莱赛尔纤维锡林梳理力曲线的特征,探讨给棉长度、落棉隔距及顶梳插入深度对锡林梳理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纺莱赛尔纤维锡林梳理力的变化规律与纺棉纤维相似,但纺莱赛尔纤维在36.4分度至2分度区间内锡林梳理力大幅度提高,锡林梳理力曲线的峰值是纺棉纤维的1.96倍;当增大给棉长度、落棉隔距及顶梳插入深度时,均使纺莱赛尔纤维锡林梳理力增大,在36.4分度至2分度梳理区间内锡林梳理力增幅明显,但锡林梳理力曲线的基本规律不变。认为:在棉型化纤的精梳过程中,应结合锡林梳理力的研究对棉型化纤精梳梳理工艺进行适度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机 莱赛尔纤维 棉型化纤 锡林 梳理力曲线 给棉长度 落棉隔距 顶梳插入深度
下载PDF
关于悬臂式板桩墙的极限状态设计
18
作者 张仪萍 张土乔 龚晓南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共3页
悬臂式板桩墙设计中主要确定插入深度和最大弯矩,由于传统方法计算的最大弯矩在理论上与实际存在矛盾,因此本文建议了一种计算最大弯矩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中,计算最大弯矩时如用安全系数折减被动土压力系数,将使安全系数的概念含糊... 悬臂式板桩墙设计中主要确定插入深度和最大弯矩,由于传统方法计算的最大弯矩在理论上与实际存在矛盾,因此本文建议了一种计算最大弯矩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中,计算最大弯矩时如用安全系数折减被动土压力系数,将使安全系数的概念含糊不清,故文中建议不折减被动土压力系数来计算最大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深度 最大弯矩 悬臂式板桩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