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
作者 夏炎 杨翠红 陈锡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7,共7页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1992-2002年,能源消耗系数的变化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需要系数对1987-1992年的能源强度降低起到主要作用,但在2002-2005年,能源强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解技术(SDA) 能源强度 投入产出 能源消耗系数
原文传递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振 郑锐 +1 位作者 李佩华 黄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469,484,共7页
基于河南省2015年18地市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冗余程度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有水平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形势并进行... 基于河南省2015年18地市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冗余程度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有水平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形势并进行后续经营安排,进而提升河南省整体科技竞争力。结果表明,河南省18地市间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差距较大,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力总体不高,要素投入存在不同程度冗余。综合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优化农业科技投入要素配置、促进规模经营及建立差异化策略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农业科技创新 投入产出 技术效率
下载PDF
前沿技术与核心技术识别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智琦 陈悦 +1 位作者 姜照华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2-1620,共9页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某技术主题下的前沿技术领域与核心技术领域进行识别。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989-2013年间每五年混合动力汽车的20个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为样本,采用Python编程对其进行处理,构建专利引用矩阵,据此测算出各...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某技术主题下的前沿技术领域与核心技术领域进行识别。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989-2013年间每五年混合动力汽车的20个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为样本,采用Python编程对其进行处理,构建专利引用矩阵,据此测算出各技术领域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识别出了这期间的前沿技术与核心技术领域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并对主要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感应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 前沿技术 核心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原因及投入结构的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夏炎 杨翠红 陈锡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48,共7页
利用指数分解法,将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和最终能源消耗系数,并建立能源强度分解模型。然后,利用RAS方法将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分别分解成结构和效率系数。通过1987... 利用指数分解法,将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和最终能源消耗系数,并建立能源强度分解模型。然后,利用RAS方法将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分别分解成结构和效率系数。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987—2002年中国能源强度下降主要受到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2002—2005年能源强度反向上升是受到完全生产完全需要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真实的能源效率和真实技术进步对其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结构分解技术(SDA) 投入产出 RAS法
下载PDF
R&D部门间溢出效应及中美日三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红霞 冯恩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7-22,共6页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义了后向R&D流量系数矩阵和前向R&D流量系数矩阵,并导出反映部门R&D溢出效应的指标:受益者效应MCR&D和贡献者效应MDR&D。利用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投入产出表和有关的R&D支出数据分别...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义了后向R&D流量系数矩阵和前向R&D流量系数矩阵,并导出反映部门R&D溢出效应的指标:受益者效应MCR&D和贡献者效应MDR&D。利用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投入产出表和有关的R&D支出数据分别计算了这三个国家产业部门的受益者效应和贡献者效应,并进行了分析对比。主要结果:三个国家的部门间R&D溢出效应具有各自的特点,又有相同点,主要有:有些部门,如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无论受益者效应还是贡献者效应在三个国家中都是比较大的;化学工业在三个国家中的贡献者效应都很突出,都是主要的R&D溢出贡献部门。与美国和日本不同,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R&D溢出贡献效应远高于其他部门,这是我国部门间研发联系的显著特征,与我国R&D投入的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投入产出技术 中国 美国 日本
下载PDF
全球贸易隐含碳净流动网络构建及社团发现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晖 姜文磊 唐志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7-1039,共13页
采用Eora数据库和MRIO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2000年与2015年189个国家(地区)的国(区)内需求隐含碳排放量、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和进口隐含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球贸易隐含碳净流动网络,基于网络视角对全球贸易隐含碳流动及社... 采用Eora数据库和MRIO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2000年与2015年189个国家(地区)的国(区)内需求隐含碳排放量、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和进口隐含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球贸易隐含碳净流动网络,基于网络视角对全球贸易隐含碳流动及社团划分问题进行全局分析,揭示不同国家(地区)在全球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中的地位及关系演变趋势。研究发现:①贸易隐含碳净流出是中国、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原因之一,隐含碳净进口则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下降贡献了重要力量;②虽然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隐含碳净进口总量趋于下降,但是从中国、印度等主要隐含碳净进口地流入的隐含碳排放量却一直在增长,净进口来源地呈现集中趋势;③2000年与2015年全球隐含碳净流动网络均包含4个主要社团,社团核心由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转变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社团核心地位加强,主导的社团规模不断扩大,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的社团辐射能力则有所减弱。由于处于同一社团的各贸易国(地区)的隐含碳流动更为密切,因此,社团内部成员国可作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支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隐含碳 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 投入产出技术 网络分析 社团发现算法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与服务业的融合和互动——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战琪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50,共12页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随着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的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的结论。计量分析结果与服务业发展的事实相符,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向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的方向转变,其直接表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投资需求增大。通过对服务业各个部门影响产出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分解,认为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技术变化贡献对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自身技术变化情况,而国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对其产出的贡献处于次要位置,商业饮食业则相反。最后,提出促进服务业与技术进步融合及互动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服务业 投入产出表 高新技术
下载PDF
基于人口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人口结构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晖 陈锡康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4,共6页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预测未来人口的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人口研究的一种新途径——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人口投入产出模型预测了2010年至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以及结构的变化情况。首...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预测未来人口的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人口研究的一种新途径——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人口投入产出模型预测了2010年至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以及结构的变化情况。首先,利用现有数据编制了2000年至2009年中国人口投入产出序列表。然后,利用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及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计算我国2010年至2030年各年人口总量以及各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后,针对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研究人口问题,既是投入产出技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是研究人口问题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投入产出模型 人口转换系数 人口预测 投入产出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秦宪文 王惠玲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11-114,共4页
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入发展共同催生了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与经济的交叉点,是科技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当今我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服务大国"转变的... 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入发展共同催生了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与经济的交叉点,是科技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当今我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服务大国"转变的过程中,科技服务业具有重要而关键的作用。正确认识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针对差距找出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提升我国科技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课题。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从实证层面对我国科技服务业的产出进行分解分析,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找出差距,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科技服务业 国际比较 直接消耗系数
下载PDF
基于生产时滞的价格传导时序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佟仁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9-152,共14页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存在生产时滞价格黏性时部门间的价格传导规律。引入价格反应期作为价格黏性的度量指标和部门分类基础,建立价格反应期特征矩阵。运用迭代法,以投入端价格的变化率和价格反应期特征矩阵为依据,计算目标期被波...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存在生产时滞价格黏性时部门间的价格传导规律。引入价格反应期作为价格黏性的度量指标和部门分类基础,建立价格反应期特征矩阵。运用迭代法,以投入端价格的变化率和价格反应期特征矩阵为依据,计算目标期被波及部门的价格变化率。模型的主要功能:各部门当期的价格变化率;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动;投入端的价格变化率。模型运行结果:各反应期的横截面价格变化率;分部门价格变化率时间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生产时滞 价格黏性 价格传导 时间序列
原文传递
水资源与环境投入产出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新宜 杨中文 +2 位作者 王红瑞 俞淞 刘虹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830,共13页
随着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以投入产出理论发展入手,重点对水资源与环境投入产出研究作评述,提出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介绍了投入占用产出与灰色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两者均是... 随着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以投入产出理论发展入手,重点对水资源与环境投入产出研究作评述,提出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介绍了投入占用产出与灰色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两者均是对传统投入产出理论的有效补充和完善。阐述了水资源在区域各部门间的投入产出规律,总结了环境投入产出研究中结合其他分析方法的投入产出模型。大量文献资料显示,在国内外水资源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发展与近期研究中,水资源消耗分析与虚拟水研究是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热点,环境排污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研究是环境投入产出分析的重点。提出并分析了内部技术假设和部门总合对投入产出分析结果的影响,指出该两大关键问题急需探索解决。最后,就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水资源 环境 内部技术假设 部门总合
下载PDF
基于矩阵转换技术的区域投入产出表预测——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波 《统计学报》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官方投入产出表的间断性和时滞性限制了投入产出模型在产业关联动态分析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矩阵转换技术、成分数据分析方法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设计了区域投入产出表三个象限数据的预测方法及预测效果评估方法,并以浙江为例预测了2005... 官方投入产出表的间断性和时滞性限制了投入产出模型在产业关联动态分析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矩阵转换技术、成分数据分析方法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设计了区域投入产出表三个象限数据的预测方法及预测效果评估方法,并以浙江为例预测了2005—2017年3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序列表。本文研究显示:(1)设计的投入产出序列表预测方法简易可行,且充分运用了宏观经济统计数据;(2)详细呈现出了投入产出序列表的预测过程,为区域投入产出序列表的实际预测提供了借鉴;(3)预测得到了浙江投入产出序列表,可为产业关联及部门影响动态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预测 矩阵转换技术 产业关联 成分数据分析
下载PDF
基于IOT的福建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珍远 郑姗姗 陈晓玲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4-160,共7页
主导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轮对该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作用。本文选取最近编制的福建省2007年、2012年两张投入产出表所提供的系统的丰富的统计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技术计算各种相关的系数,构建选择主... 主导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轮对该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作用。本文选取最近编制的福建省2007年、2012年两张投入产出表所提供的系统的丰富的统计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技术计算各种相关的系数,构建选择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各产业部门的综合得分以及排名,从而选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技术 主导产业 变异系数法
原文传递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CHANGE FOR 1987-2005 被引量:7
14
作者 Yan XIA Cuihong YANG Xikang CHEN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12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bate about the major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dramatic decline of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However, few detailed analysis has been done to explain the fluctuat...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bate about the major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dramatic decline of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However, few detailed analysis has been done to explain the fluctuation in energy intensity during 2002-005.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DA) to decompose energy intensity into five determining factors: Energy input coefficient, technology coefficient (Leontief inverse coefficient), final demands structure by product, final demands by category and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We then further decompose two coefficients, energy input coefficient and technology coefficient, into structure and real coefficient. Empi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energy-input-output tables from 1987 to 2005 in 2000 constant pr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tween 1987 and 2002, energy input structure accounts for most of the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 However, the input structure and final demands structure by product explain the increase of the energy intensity between 2002 and 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intensity input-output technology RAS method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 ysis
原文传递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述评及数字时代下的研究展望
15
作者 张晓明 施海柳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12期61-69,共9页
近年来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更加科学地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路径、完善配置机制,助力科技创新,从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内涵和测度对象、方法、指标体系等维度... 近年来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更加科学地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路径、完善配置机制,助力科技创新,从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内涵和测度对象、方法、指标体系等维度对中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厘清领域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分析相关指标体系常见问题以及提出改进建议,并结合数字化技术优势提出展望。基于中国知网和Elsevier/Springer收录的2000年以来58篇相关文献的分析结果显示:测度对象中,以针对地区等中观层面的研究最为丰富,并以面板数据为主,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区域未得到较深入、有针对性的研究;测度方法一般采用经典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等,近10年采用最多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也不乏采用多种方法 /模型的组合,但利用大数据技术基于全样本的研究较为缺乏;测度指标体系通常包括科技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分别设置有一二级指标甚至更多级别的指标,但指标构建在系统性、科学性和独立性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其中一级指标财力资源投入中未包括R&D经费外部支出、科技信息资源指标下的各二级指标项均已包含在科技财力资源的一级指标中、知识形态产出中包含多项相关性较强的二级指标等。基于此,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依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权威信息文献,改进构建新的区域整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其中以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作为决定性投入要素,选择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外部总支出分别纳入相应的二级指标中。最后基于数字时代背景,展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领域延伸、方法改进、指标完善和政策支持,强调单列数据要素作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测度指标,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更加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效率测度方法 区域科技资源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指标 指标改进 资源配置 数字技术
下载PDF
中国产品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基于产品工艺假定的再测算
16
作者 刘宇 李欣蓓 +1 位作者 孟渤 周梅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190,共19页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CO_(2)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官方能源数据为产业维度,投入产出表为产品口径,已有研究常混淆产业与产品排放,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基础排放数据核算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创新地提出了基于产品工艺假...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CO_(2)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官方能源数据为产业维度,投入产出表为产品口径,已有研究常混淆产业与产品排放,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基础排放数据核算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创新地提出了基于产品工艺假定将产业排放量转化为产品排放量的方法(产品法),比较和分解了能源消耗法(能耗法)、产业工艺假定法(产业法)与该方法的核算差异,揭示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对于纯产品部门,三种方法核算的CO_(2)排放量相同,没有次要产品的扰动,产业部门的能源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口径一致。对于混合产品部门,核算存在显著差异;能耗法与产业法会低估高排放部门的排放,高估中低排放部门的排放;以主要排放部门为例,非金属矿物制造、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高排放部门平均被低估5608万吨(2.6%)和10121万吨(4.6%)CO_(2)排放;煤炭采选产品、石油炼焦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产品等中低排放部门平均被高估2538万吨(14.3%)和3104万吨(17.5%)CO_(2)排放。进一步分析显示,核算差异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中的产品来源和生产关联部门的排放差距。基于此,本文建议在构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品部门CO_(2)排放清单时,注意数据口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排放核算 投入产出模型 产品工艺假定 产业工艺假定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关军 蒋立红 +3 位作者 张智慧 郭海山 张起维 胡安琪 《工程管理学报》 2016年第6期7-11,共5页
为分析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技术与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影响建筑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列昂惕夫效应、强度效应和终端需求规模效应,并对1997~2012年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 为分析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技术与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影响建筑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列昂惕夫效应、强度效应和终端需求规模效应,并对1997~2012年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2年建筑业碳排放增长了2.9845×109 t。其中,终端需求规模效应(155%)是拉动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列昂惕夫效应(43%),而强度效应(-98%)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从部门层面看,对碳排放增长拉动作用显著的部门主要包括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从能源类型层面看,建筑业碳排放增长主要由煤炭(72.67%)和焦炭(12.47%)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碳排放 投入产出技术 结构分解方法 终端需求规模效应 列昂惕夫效应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中国产业金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柴士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38-42,共5页
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中国产业金融进行的技术基础与影响基础:一方面,构建中间投入比例系数与中间使用分配系数、加权影响力系数与加权感应度系数分析中国产业金融能否进行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构建增长态归因矩阵,判断金融与产业发展... 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中国产业金融进行的技术基础与影响基础:一方面,构建中间投入比例系数与中间使用分配系数、加权影响力系数与加权感应度系数分析中国产业金融能否进行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构建增长态归因矩阵,判断金融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彼此的影响方向,分析产业金融能否达到良好互动状态的必要条件,进而分析中国产业金融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金融 投入产出技术 交互效应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如何走“实”向“深”?——数字要素全产业链溢出的内在逻辑与测算实践
19
作者 马晓君 宋嫣琦 +1 位作者 于渊博 徐晓晴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47,共19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数字服务逐步推进生产管理模式向平台化、系统化变革,促使产业数字化向“技术+服务”融合赋能的模式演变。本文将产业数字化解构为数字要素的产业间价值溢出过程,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定量测算数字要素溢出程度...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数字服务逐步推进生产管理模式向平台化、系统化变革,促使产业数字化向“技术+服务”融合赋能的模式演变。本文将产业数字化解构为数字要素的产业间价值溢出过程,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定量测算数字要素溢出程度及驱动因素,从而基于技术、服务双维度探究数字要素赋能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替代并协同传统技术推进产业升级,而数字服务通过优化中间环节进入再生产过程,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共享与资源整合,延长并创新产业链条,提升全产业链经济效率。目前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基本转向服务主导的数字化转型阶段,产业间价值联动能力显著增强,全产业数字化增量转型的链式特征逐步显现。同时,数字技术溢出受数字创新效应驱动并通过产业自主数字创新延续,数字服务溢出受需求拉动效应影响,产业间流转缓慢,产业数字化内生动力仍待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数字要素 价值溢出 产业链 投入产出技术
下载PDF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火根 刘志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分别利用2002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SDA技术对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2007这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需求、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而技术进步、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叠加效率导致其对... 分别利用2002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SDA技术对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2007这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需求、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而技术进步、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叠加效率导致其对能源总量消费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投入产出法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