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言输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靳惠玲 刘君栓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0-51,共2页
通过分析语言输入和输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便达到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目标语 第二语言习得
下载PDF
第二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动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晨 孙凯元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43 245-,245,共2页
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和输出理论强调均衡发展学习者的目标语言使用能力,使英语教学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并重并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用性,为学生的听说等能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基于该理论,设计了两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内容,分别为... 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和输出理论强调均衡发展学习者的目标语言使用能力,使英语教学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并重并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用性,为学生的听说等能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基于该理论,设计了两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内容,分别为小组合作论文和小组间辩论赛。通过展开这类活动,使高校英语教学更具实用性,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实用能力 输入输出理论 教学活动 目标语言
下载PDF
输入基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英文)
3
作者 徐腾飞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本文在简单叙述输入基础教学和产出基础教学这两种文法教学形式的同时,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基本理论,试着揭示了输入基础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积极作用,给目前以产出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实质性启示。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目标语 输入基础教学 文法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
下载PDF
任务型英语写作前期输入的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颜东 李庆燊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任务写作前期语言输入的作用,并对任务型英语写作教学的前期任务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任务型英语写作 前期任务 目的语输入 学生需求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输入模态对英语写作体系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琴 娄峰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5,共8页
本实证研究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体系发展模式及其与输入模态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习者写作体系变量T单位长度(W/T)、T单位从属句密度(DC/T)、T单位S节数(S/T)和T单位词语组合使用数(LC/T)随教学级别的提高呈... 本实证研究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体系发展模式及其与输入模态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习者写作体系变量T单位长度(W/T)、T单位从属句密度(DC/T)、T单位S节数(S/T)和T单位词语组合使用数(LC/T)随教学级别的提高呈线性上升趋势,其中W/T的变化与DC/T、LC/T显著相关;模态转换输入变量对W/T、DC/T、S/T和LC/T变异的解释力分别为71.1%、60.8%、65.0%和67.4%;模态转换输入能力会影响学习者的自动加工和重新构建过程,促进高效和多源的内化并影响写作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模态输入 模态转换输入 目的语写作体系
原文传递
输入流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董小宁 《价值工程》 2012年第10期212-212,共1页
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下,语言输入的信息需要予以强化,以便增加被感知,注意,理解和内化的可能性。对于输入强化的方法中,有输入流技术,篇章强化,结构化输入活动和语法意识提升。本文侧重于其中的输入流技术,介绍其定义和相关的研究,以及... 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下,语言输入的信息需要予以强化,以便增加被感知,注意,理解和内化的可能性。对于输入强化的方法中,有输入流技术,篇章强化,结构化输入活动和语法意识提升。本文侧重于其中的输入流技术,介绍其定义和相关的研究,以及具体如何在语言教学课堂上应用这个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强化 输入流 目标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