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文章从道德的根据、道德认知的方法和道德实现的途径几个方面 ,论述了王阳明的道德哲学思想。指出王阳明以先验的“良知”作为道德的本源和根据 ,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和尺度 ;以先天的道德情感的直觉判断为道德认知的基本方法 ,排除理智... 文章从道德的根据、道德认知的方法和道德实现的途径几个方面 ,论述了王阳明的道德哲学思想。指出王阳明以先验的“良知”作为道德的本源和根据 ,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和尺度 ;以先天的道德情感的直觉判断为道德认知的基本方法 ,排除理智推理和感性见闻 ;以格物致知和致良知为道德实现的根本途径 ,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精神。王阳明的道德哲学思想可以为现时代如何摆脱道德价值困境提供某种教益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德直觉 物致知 致良知
原文传递
罗汝芳理学思想析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克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8-101,,135,,共5页
罗汝芳是阳明后学泰州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蕴含着积极的救世意识与淑世情怀 ,此为阳明后学诸子中最为可贵之处。他的学术风格清新俊逸、通透圆熟。用赤子之心诠良知之说、借童子捧茶谈日用工夫 ,浅易明快 ,酣畅淋漓 ;以仁释乐 ,破景... 罗汝芳是阳明后学泰州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蕴含着积极的救世意识与淑世情怀 ,此为阳明后学诸子中最为可贵之处。他的学术风格清新俊逸、通透圆熟。用赤子之心诠良知之说、借童子捧茶谈日用工夫 ,浅易明快 ,酣畅淋漓 ;以仁释乐 ,破景明体 ,使主体感悟更具魅力 ;而最终以孝、弟、慈为良知本体 ,即工夫即本体 ,本体即在工夫中 ,又使之在王学诸门派中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罗汶芳 理学思想 良知本体 童子捧茶
下载PDF
洛克经验主义体系中的理性主义倾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崔永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2,共5页
洛克通常被认为是近代第一个将经验主义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但是,他在使经验主义认识论理论化、体系化的同时,又将诸多理性主义因素容纳于其经验论体系之中。他不仅与笛卡尔等理性主义者一样视“实体”为最高认识对象,而... 洛克通常被认为是近代第一个将经验主义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但是,他在使经验主义认识论理论化、体系化的同时,又将诸多理性主义因素容纳于其经验论体系之中。他不仅与笛卡尔等理性主义者一样视“实体”为最高认识对象,而且主张人具有“天赋”的认识能力并极力推崇“直观的知识”和“解证的知识”。洛克的经验主义体系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理性主义倾向,既有本体论上的原因,又与其所处时代人们对理性的崇尚以及对传统知识定义的信守密切有关。洛克的某些思想成为后来康德综合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实体 天赋观念 知识
下载PDF
王阳明的良知天道同构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傅锡洪 Wang Keyou(译) 《孔学堂》 2023年第1期73-84,164-175,共24页
单纯从善恶的准则和好善恶恶的能力的角度,不足以揭示出王阳明所说良知的完整内涵,因为这只是注意到了良知的功能职责,而未注意到其运作方式。而无论功能职责,还是运作方式,阳明都是在良知与天道具有同构关系的框架中来谈论的。这一同... 单纯从善恶的准则和好善恶恶的能力的角度,不足以揭示出王阳明所说良知的完整内涵,因为这只是注意到了良知的功能职责,而未注意到其运作方式。而无论功能职责,还是运作方式,阳明都是在良知与天道具有同构关系的框架中来谈论的。这一同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万物先行地内在于良知之中,就像万物内在于天道之中一样,妥善安顿万物构成了良知的根本功能、固有职责;另一方面,万物虽然内在于良知,但又不构成对良知作用的阻碍,一如不构成对天道的阻碍一样,良知本可自然应对不同事务而不必刻意、执着。透过良知与天道的同构关系,我们不仅可以对良知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而且可以明白阳明对私欲产生的根源的理解,即私欲主要根源于人对生与作为的习染,以至于使生与死、作与息等原本平衡的因素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天道 感应 自然 私欲
下载PDF
致良知和成圣工夫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徽 李洵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6-40,共5页
基于致良知学说,王阳明阐发了人的道德本性,赋予人以道德实践的自觉性、自律性以及道德完善的自足性。他指出:人是一个本性自足的存在者,其本身就具有自我存在的价值之源(良知),不需要任何其它的外在权威来规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人本质上... 基于致良知学说,王阳明阐发了人的道德本性,赋予人以道德实践的自觉性、自律性以及道德完善的自足性。他指出:人是一个本性自足的存在者,其本身就具有自我存在的价值之源(良知),不需要任何其它的外在权威来规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人本质上就是自由的。他还改造了儒家的传统圣人观,剔除了其中关于圣人标准的才力(知识技能)因素,认为道德性乃是衡量圣人之为圣人的惟一标准,由此解决了“满街都是圣人”的理论可能,并指出:致良知就是为圣之功。这对以知识态度来审视一切以致把人类自己物化的危险倾向不无现实的警醒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致良知 圣人标准 成圣工夫
下载PDF
围产期经验:基于胎儿期的考察
6
作者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谢尔久科夫 耿海天(译) +1 位作者 韩雨(译) 万长松(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
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对“围产期经验”,即胎儿的心理发育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在整个胎儿期,所有感觉系统无一例外地均已充分形成并接收传入的信息。其次,在妊娠中期已经可以检测到情绪的发展。再次,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到25周后产生身体... 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对“围产期经验”,即胎儿的心理发育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在整个胎儿期,所有感觉系统无一例外地均已充分形成并接收传入的信息。其次,在妊娠中期已经可以检测到情绪的发展。再次,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到25周后产生身体的整体性感觉,在个体发生上标志着第一个自我心理特征开始形成。第四,从胎儿发育的第8周就开始形成主观现实的时空连续体。最后,围产期的经历可以形成人的原始意象及其形象,它们渗透到主观现实的整个存在过程的无意识结构中。“围产期经验”的要素后来形成了心理和行为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经验 围产期经验 先天知识 自然认知系统 主观现实
下载PDF
隐显之间:心学历程中的“自由意志”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瑞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6,共12页
发自先秦孔孟一系的观念前驱,“自由意志”在近代心学的演化中呈现其概念化的脉络。王国维的《原命》、梁漱溟的“意欲”(will)论文化哲学以及而后发生的“科玄论战”,使“自由意志”开始显题化。它有外在的触因,即与叔本华唯意志论的... 发自先秦孔孟一系的观念前驱,“自由意志”在近代心学的演化中呈现其概念化的脉络。王国维的《原命》、梁漱溟的“意欲”(will)论文化哲学以及而后发生的“科玄论战”,使“自由意志”开始显题化。它有外在的触因,即与叔本华唯意志论的东传有关;又有本土的哲学根源,在心学观念史中有迹可循。往上追溯可至王门后学诸人。王艮的“造命”说在传统的“力命之争”中酝酿出对定命论的挑战,王栋、王塘南到刘宗周将“意”推演至本体的地位,以及将“意”与“志”相勾连的尝试,使“良知”论翻出了新面向。从词汇研究观念史来看,“意志”乃一个日语激活词,其在近代的诞生,应该获得超越语文学的部分解释。梁漱溟之后,熊十力提示以康德的“自由意志”绾合本体论与伦理学的哲学路径。熊氏传人牟宗三以“良知是呈现”为纲,将“自由意志”收纳为“良知”之一大属性,并将其转变为“智的直觉”课题,助成其建构“道德的形而上学”。“自由意志”的显题化和概念化,扩张了传统哲学的问题域,也深化了对于主体能动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意志 良知 自由意志
原文传递
论王阳明的“动静合一”——从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看 被引量:4
8
作者 傅锡洪 Hou Jian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1期90-99,195-206,共22页
王阳明倡导的工夫至少有两个特色:第一,因工夫围绕本体展开,本体与工夫合一,故其主张的工夫是一元本体工夫;第二,因本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故工夫又可以分为着意循理与自然循理两层。以一元两层本体工夫为视野,可以梳理出阳明论“动... 王阳明倡导的工夫至少有两个特色:第一,因工夫围绕本体展开,本体与工夫合一,故其主张的工夫是一元本体工夫;第二,因本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故工夫又可以分为着意循理与自然循理两层。以一元两层本体工夫为视野,可以梳理出阳明论“动静”的思路。“动”有三层含义:有事,从欲,着意;“静”也有三层含义:无事,循理,自然。其中第一层中无事之静只是有事之动的一种特殊情况。相应地,动静合一既可指应事与未应事的心是同一个心,也可泛指循理,还可专指自然循理。在后两者中,前者已经做到正确,后者则不仅正确而且自然。自然正确不仅是个体良知的极致表现,同时也是天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一元两层本体工夫 动静 动静合一
下载PDF
王阳明“未充量”良知发微
9
作者 杨谦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8,共8页
阳明的致良知是用良知本身做工夫,因此在致知之前要先对良知本体有一定程度的体认。但常人对良知本体的体认、体贴很难透彻、精全,这就存在一个对良知有所体认但却未至纯粹、精全的中间状态,即良知的“未充量”状态。但知虽有未充,却依... 阳明的致良知是用良知本身做工夫,因此在致知之前要先对良知本体有一定程度的体认。但常人对良知本体的体认、体贴很难透彻、精全,这就存在一个对良知有所体认但却未至纯粹、精全的中间状态,即良知的“未充量”状态。但知虽有未充,却依旧可知善恶、辨是非,不失天赋“良”性。也即是说良知有蔽有未充是一义,不失先在性、具足性是另一义,两义并不矛盾,一时并在、共存,而这就为笃实致知实践预留了空间。对良知未充量状态的抉发,一方面透显出了阳明良知概念的包容性与具体性,另一方面对阳明后学致知理脉的疏理以及现世致知实践的开展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体知 未充量 照察
下载PDF
试论王阳明德育教育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战刚 赵华朋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7,共4页
王阳明把"良知"说作为德育教育的起点,大力弘扬"学生主体"教育原则,清晰地点明了师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分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他贯彻知行合一的方法和环境育人的方法,基本上达到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统治的目的。... 王阳明把"良知"说作为德育教育的起点,大力弘扬"学生主体"教育原则,清晰地点明了师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分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他贯彻知行合一的方法和环境育人的方法,基本上达到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统治的目的。王阳明德育教育模式有起点,有目的,运用了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一套体系完整、颇具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良知 学生主体 知行合一
下载PDF
致良知与致中和——王阳明中和论思想发微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奎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5,共6页
王阳明对《中庸》诸范畴多有新解,特别是在对"中"与"和"的阐释上,王阳明提出了"中和一体"、"和上用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以及"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等重... 王阳明对《中庸》诸范畴多有新解,特别是在对"中"与"和"的阐释上,王阳明提出了"中和一体"、"和上用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以及"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等重要思想。王阳明晚年思想归结于致良知,他用良知来诠释中和。王阳明的这一良知中和观,在宋明理学中和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中和 已发 未发 心学
下载PDF
王阳明和胡塞尔的心学还原论——“重读王阳明”和“重读胡塞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幼蒸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24,共16页
本文是作者有关王阳明心学实践伦理学和德国现代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主体论的对比研究,目的是在作为中国仁学代表之一阳明实践心学和胡塞尔主体本位主义之间设定人类伦理学的共同根据:意志伦理学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基础。作者认为在人类... 本文是作者有关王阳明心学实践伦理学和德国现代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主体论的对比研究,目的是在作为中国仁学代表之一阳明实践心学和胡塞尔主体本位主义之间设定人类伦理学的共同根据:意志伦理学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基础。作者认为在人类一切信仰和道德体系中,中国仁学表现出伦理学上最确当的立场,这首先是指人本主义主体内独立意志存在之肯定。但是无论是王阳明心学还是胡塞尔的主体学,都是在各自生存时代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其各自的伦理学思想都与其他相关历史思想因素结合在一起。本文意图通过将两人各自的"心学伦理学核心"与各自的其他关联方面加以合理"分离",以突显主体的独立地位。本文所谓的"还原论",实即从各自论述话语系统中进行主题逐一"分离"之谓。对于王阳明,还原论主要指将其心学与儒教政治社会观和禅学宗教观的分离。对于胡塞尔,主要指将其本体论和其西方形上学和逻辑学体系加以分离。本文的论述属于此一比较研究的描述性初阶,用以作为今后仁学、阳明学、以及现象学伦理学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良知 主体性 还原论 意志论 自我学
下载PDF
“万物一体”视域下的阳明心学主体交往理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单虹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阳明将宋明理学中"万物一体"观念贯注于人我交往之中。在本体论层面,阳明将仁体转化为具有推致功能、感应功能、普遍有效性的良知本体,使宇宙论及境界论层面的"万物一体"观念现实化为"万民同知"。通过明... 阳明将宋明理学中"万物一体"观念贯注于人我交往之中。在本体论层面,阳明将仁体转化为具有推致功能、感应功能、普遍有效性的良知本体,使宇宙论及境界论层面的"万物一体"观念现实化为"万民同知"。通过明明德的工夫,"万物一体"中的"物"被具体化为现实交往的"人",阳明的亲民思想呈现为人我交往平等的视域。阳明分别以仁爱的实现过程、"亲疏厚薄"的合理化以及"博爱"的是非分判三条理路回应了"一体之仁"与"差等之爱"之间的张力,并最终以"良知"弥合"一体之仁"中的空泛性,树立了儒者的责任意识,并在具体的历史实践活动之中确立了交往理论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一体 亲民 交往 良知 差等 责任意识 历史实践
下载PDF
意象的思维话语与阳明“良知”的新释
14
作者 李煌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8,共9页
于阳明“良知”,学界多在传统话语外,寻个现代概念或日常用语,加以对应和理解,如良心、主体、意识。这种理解,或许清晰明确,通俗易懂,然而是否或如何契合阳明心学?研究对象(哲学观念)与诠释方法如何一贯?任何道理的阐述都有自己的思维话... 于阳明“良知”,学界多在传统话语外,寻个现代概念或日常用语,加以对应和理解,如良心、主体、意识。这种理解,或许清晰明确,通俗易懂,然而是否或如何契合阳明心学?研究对象(哲学观念)与诠释方法如何一贯?任何道理的阐述都有自己的思维话语:概念是一种,意象亦一种。在中国哲学中,“意象”即“易象”,是意与象的圆融,诸象的总括,易道的象征,是体用显微的表达。及其展开,则呈现为“意-象-言”这一流转的典型范式。文章以“良知即易道”为关键,以意象的思维话语诠释阳明哲学的“良知”——心性的形容、易道的象征,既是形上本体更是流行全体。“良”就性善说,是不易之体;“知”就心灵论,是无息之用。因体用一源,故良知浑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意象 思维 话语 王阳明
下载PDF
中国哲学中的王阳明心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国荣 Hou Jian(译)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2期4-13,107-121,共25页
王阳明的心学涉及“心与物”“心与理”“心与事”“致良知”以及“本体与工夫”等多重方面。在心物关系上,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在便是物”,其含义不在于以人的意识或心体在时空中构造世界,而是通过心体的外化活动(心的意向性活动)来赋... 王阳明的心学涉及“心与物”“心与理”“心与事”“致良知”以及“本体与工夫”等多重方面。在心物关系上,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在便是物”,其含义不在于以人的意识或心体在时空中构造世界,而是通过心体的外化活动(心的意向性活动)来赋予相关对象以意义,并由此形成意义世界。在心与理的关系上,王阳明以“心即理”融合两者,由此,作为普遍法则和规范的理不再表现为独立于个体的外部存在,而个体意识也扬弃了本然的形态,获得了普遍的自觉形态。王阳明所注重的“心”同时又关联着“事”的展开过程。在心学中,“事”构成了理解物、把握道的前提,并在成就人的过程中呈现本源的意义。以事成人关乎以良知为内容的德性,良知本身则既包含理性的规范,又展开为“好善恶恶”的情感认同,并以恒定之志为内容。作为综合性的意识,良知与“本体”具有相通性,“致良知”则与后天的工夫一致。“良知”和“致良知”之辩,在心学中表现为本体与工夫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通过沟通“以工夫说本体”与“以本体说工夫”,王阳明肯定了本体和工夫之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心物 心与事 良知 本体与工夫
下载PDF
熊十力对阳明心学的承继与创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家和 Jason T.Clower 《孔学堂》 2019年第1期20-28,10026-10035,共10页
熊十力的体系承继阳明心学而来,然有所取舍,一方面,取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受其时新儒学的时代性影响,对中国哲学中未受重视的民主、科学的开出也有所关心。熊先生晚年写《原儒》一书,书中归宗孔子而放弃阳明,但其心目中的孔子仍是“心即... 熊十力的体系承继阳明心学而来,然有所取舍,一方面,取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受其时新儒学的时代性影响,对中国哲学中未受重视的民主、科学的开出也有所关心。熊先生晚年写《原儒》一书,书中归宗孔子而放弃阳明,但其心目中的孔子仍是“心即理”的孔子;似乎只要对阳明心学进行若干调整,就能合于孔子。内圣外王、天德王道、民主科学等,全都包括在熊先生的易学体系之中,表现了熊先生的体系抉择,即熊先生对于阳明心学有所承继,如心即理、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等说,同时也因应时代需求而有所补充,包括科学、知识等的开出。本文探讨了熊先生建构自家体系的学思脉络,并反思了其所以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即理 佛老 格物穷理 知行合一 阳明
下载PDF
阳明学的“良知”与“知识”之辨——再论“颜子没而圣学亡” 被引量:3
17
作者 申绪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122,115,共8页
"颜子没而圣学亡"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之后旋即引起争议。王畿继承阳明的思想,继续发展论证该说。除该命题所蕴含的"心学道统论"独立、开放的意义之外,从良知与知识的角度,王阳明与王畿师徒二人以此命题反对后世流传... "颜子没而圣学亡"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之后旋即引起争议。王畿继承阳明的思想,继续发展论证该说。除该命题所蕴含的"心学道统论"独立、开放的意义之外,从良知与知识的角度,王阳明与王畿师徒二人以此命题反对后世流传的以子贡为代表的外向闻见之学,并进一步强调颜子先天之学的重要性。王畿的思想中,外在的知识不同于内在的良知,但知识本身又是良知发用的一部分。一方面,王畿担心外在闻见对于良知发见的遮蔽,另一方面王畿也认为在良知的主导下,可以实现转识成知的默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颜子 子贡 良知 知识
下载PDF
良知精微之体的喻指与表达——王阳明与王龙溪对《中庸》要义的诠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昭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6,共11页
依据《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阳明学向“致广大”推致;在此之外,《中庸》的“未发之中”“独”亦是重要依据,向“尽精微”深入。如同《中庸》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两者共同撑开阳明学。通过病根喻与钟声喻,王阳明从反... 依据《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阳明学向“致广大”推致;在此之外,《中庸》的“未发之中”“独”亦是重要依据,向“尽精微”深入。如同《中庸》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两者共同撑开阳明学。通过病根喻与钟声喻,王阳明从反与正两方面揭示“未发之中”隐藏的风险与潜在的动能,并在天泉证道中综合之。三十年后,王龙溪发展出北辰喻,此喻保证“未发之中”指向正确(无病根),且无一息之停(动能充足)。由“未发之中”可拓展出良知三面:第一面是作为隐微之体的缄默维度(“未发之中”“隐”),第二面是作为显见之用的显性维度(“已发之和”“费”),第三面是前两面的统合(“独”)。前两面“通一无二”,呼应中国哲学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结合《中庸》的“费而隐”,良知三面之间多重互动,相互表达,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良知三面可对应无、有、有无之间,但亦有超出。与知识论对接,良知体用两面可分别对应德性之知(知)与知识(识),通过“转识成知”,可实现两者的统合,以知识锻炼德性。能力与动力之知均可归入缄默维度,是良知的深层动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王阳明 王龙溪 良知 未发之中
下载PDF
王阳明“致良知”认知模式的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31,共3页
为了揭示王阳明"致良知"命题的思想意义,采用儒家经典解释学思想的方法,认为"致良知"就是良知从人心的"本然之知"回到本心的"明觉之知"的过程,它的逻辑就是由体到用,最后回到体,亦可以称为&qu... 为了揭示王阳明"致良知"命题的思想意义,采用儒家经典解释学思想的方法,认为"致良知"就是良知从人心的"本然之知"回到本心的"明觉之知"的过程,它的逻辑就是由体到用,最后回到体,亦可以称为"知行合一",即本体的良知与主体良知的合一,以及主体认知与主体实践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知行合一 心即理
下载PDF
Water, Plant, Light, and Mirror: On the Root Metaphors of the Heart-Mind in Wang Yangming's Thought 被引量:1
20
作者 BAO Yongli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5年第1期95-112,共18页
Clarifying Wang Yangming's thought through a study of his root metaphors of heart-mind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explaining his further concepts of the human world. Along with the root metaphors of water and mirror... Clarifying Wang Yangming's thought through a study of his root metaphors of heart-mind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explaining his further concepts of the human world. Along with the root metaphors of water and mirror, the metaphors of plant and light work together for Wang to form a cohere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ystem of xin (heart-mind). This method is also a good way to unravel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the "three teachings" that are intermingled in his thinking. By using this methodology Wang's attempts to harmonize several ancient traditions of heart-mind that appear as possibly polarized to modem readers, are illuminated (though they did not appear contradictory to the Neo-Confuc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g Yangming root metaphor heart-mind innate knowledge human nature SELF-CULTIV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