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反应器入口速度与氨分布不均匀性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晗天 宋蔷 姚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99-2606,共8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器入口参数的不均匀分布会影响其脱硝性能。文中首先建立了SCR催化剂模块单通道内流动传质与反应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各种参数条件下单通道的脱硝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通...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器入口参数的不均匀分布会影响其脱硝性能。文中首先建立了SCR催化剂模块单通道内流动传质与反应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各种参数条件下单通道的脱硝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通道催化剂床层入口速度和氨的不均匀分布对SCR脱硝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入口速度和还原剂的不均匀分布会增加反应器出口的氮氧化物浓度与氨逃逸;不同分布形态对脱硝性能的影响有差异;随分布相对偏差的增加,脱硝效率降低、氨逃逸增加,氨分布偏差的影响最为重要;降低空速和提高氨氮比均能增加脱硝效率,但提高氨氮比同时也会造成更多的氨逃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NO_x超低排放需求的入口速度和还原剂分布相对偏差限值设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氨逃逸 不均匀分布 入口速度
下载PDF
喷油嘴喷射方向偏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延忠 牛文韬 +5 位作者 唐文 郭梅 郭霞 战鹏 赵智姝 沈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65-1670,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喷油嘴喷射方向的偏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喷油嘴喷射方向发生偏离的机理,然后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与软件,建立了喷油嘴喷油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入口速度和喷油嘴长径比条件下的喷射方... 针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喷油嘴喷射方向的偏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喷油嘴喷射方向发生偏离的机理,然后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与软件,建立了喷油嘴喷油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入口速度和喷油嘴长径比条件下的喷射方向进行了多组计算与比较,得到了影响喷射方向偏离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喷油嘴入口处的径向速度分量导致了喷射方向的偏离,径向速度分量与法向速度分量之比越大,喷油嘴长径比越大,喷射方向偏离程度越大;对已定的喷油嘴入口速度或长径比,能够找到与之匹配的长径比或入口速度,使得喷油方向无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嘴 喷射方向 计算流体动力学 入口速度 长径比
原文传递
旋风筒的分级分离效率与其入口风速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陆雷 考宏涛 +1 位作者 白崇功 吕鸿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5-419,共5页
探讨了旋风筒的分级分离效率、切割粒径与其入口风速的关系,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了分级分离效率与入口风速的关系式。
关键词 分级 分离 切割粒径 入口风速 旋风筒 水泥窑
下载PDF
高效湿式除尘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源平 王海宁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针对湿式除尘器存在的主要问题,集多种湿式除尘机理于一体,成功研发了一种高效湿式除尘器,并对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放水水位、进口流速、压力损失等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独特的双"W"型通道结构,显著增... 针对湿式除尘器存在的主要问题,集多种湿式除尘机理于一体,成功研发了一种高效湿式除尘器,并对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放水水位、进口流速、压力损失等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独特的双"W"型通道结构,显著增加含尘气体与水接触机率,当放水水位为70~90 mm、进口风速为13.5~14.5 m/s时,除尘效率达到99.5%以上;内部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压力损失仅为900~1100 Pa,较其它湿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低,且允许处理风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衬防腐耐磨的无机材料,维护量小、且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除尘器 “W”通道 除尘效率 放水水位 进口风速
原文传递
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蒋明虎 王和静 +1 位作者 邢雷 张勇 《石油机械》 2017年第10期86-91,共6页
入口是预分离介质进入旋流器的首要通道,入口结构对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至关重要。在创建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器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分流比和入口速度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借助试验对模拟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入口是预分离介质进入旋流器的首要通道,入口结构对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至关重要。在创建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器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分流比和入口速度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借助试验对模拟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流比的增加,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呈现出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分流比为20%时分离效果最好,现场试验的分离效率可达91.5%;轴入式水力旋流器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入口速度的增加分离效率升高,当入口速度达到2.4 m/s时,试验分离效率达到92.0%。所得结论可为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器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油水分离 分流比 入口速度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Y型网式过滤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喻黎明 刘凯硕 +3 位作者 韩栋 仵峰 李娜 崔宁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6-354,共9页
为探究网式过滤器的水力性能,充分了解网式过滤器内部最初流场、滤芯网面流量分布情况,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网式过滤器3种入口流速(0.5、1.5、2.5 m/s)以及3种滤网目数(60、80、100目)对过滤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模拟结... 为探究网式过滤器的水力性能,充分了解网式过滤器内部最初流场、滤芯网面流量分布情况,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网式过滤器3种入口流速(0.5、1.5、2.5 m/s)以及3种滤网目数(60、80、100目)对过滤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过滤器的水头损失集中在出口侧滤芯上,该部分水头损失占总损失的87%;水流在腔体内可分为出口侧加速区、出口侧减速区、堵头回流区和漩涡区4部分;滤网面流量分布严重不均,高流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出口侧,入口流速由0.5 m/s增至2.5 m/s过程中,网面最大与最小流量均相差3.3倍,滤网目数为60、80、100目时,网面最大与最小流量相差3.3、3.1、2.3倍,且滤网目数增至100目时,最大与最小流量位置向两侧偏移;堵头处死水区压力大、流速低,泥沙易于沉淀,建议扩大堵头容积以承接更多的泥沙;可以考虑增大腔体体积、改变腔体角度、在入口处设置导流片,从而改善流场分布;建议在滤网上增加环状片体,改善网面流量分布,从而提高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以及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式过滤器 数值模拟 流场 滤网目数 入口流速
下载PDF
重力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侯健 俞接成 苏民德 《化工机械》 CAS 2015年第1期24-27,67,共5页
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重力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流速越低,油滴粒径越大,油水分离效果越好;聚结构件对重力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具有明显影响,平行蛇形板构件和平行波纹板构件更有利于提高油水分离效率;本实验采用平... 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重力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流速越低,油滴粒径越大,油水分离效果越好;聚结构件对重力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具有明显影响,平行蛇形板构件和平行波纹板构件更有利于提高油水分离效率;本实验采用平行蛇形板构件或平行波纹板构件,在入口流速为0.5m/s、搅拌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水出口含油量低于0.5%,油出口含油率接近50%,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油水分离器 分离效果 入口流速 搅拌转速 聚结构件
下载PDF
隧道火灾烟气运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韩学斌 陈东梁 +1 位作者 刘娅 张东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7-279,共3页
对不同入口风速和隧道高宽比情况下隧道内的烟气运动进行模拟,分析隧道内的烟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大,隧道内整体的烟气浓度会逐渐降低。入口风速过大,加强了气流的湍流程度,使烟气层较早降至路面,隧道断面提前充满烟... 对不同入口风速和隧道高宽比情况下隧道内的烟气运动进行模拟,分析隧道内的烟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大,隧道内整体的烟气浓度会逐渐降低。入口风速过大,加强了气流的湍流程度,使烟气层较早降至路面,隧道断面提前充满烟气,使火源附近近地面处的烟气浓度过高。当入口风速较小时,火源上部的部分烟气会逆着风向流动,产生回流现象,所研究工况下烟气不发生回流的临界入口风速为2.2 m/s左右。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隧道高宽比越小,烟气上升高度越高,隧道下部烟气量越少,利于救援和人员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烟气运动 入口风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顶灰环灰量的实验测量 被引量:7
9
作者 何兴建 礼晓宇 +1 位作者 宋健斐 魏耀东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1143-1146,共4页
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过程中,在顶板的外侧存在一个浓度比较高的旋转顶灰环。顶灰环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颗粒向内测逃逸几率,另一方面造成了旋风分离器器壁的磨损。对于分离FCC催化剂颗粒的旋风分离器,顶灰环的旋转是不稳定的,会发生... 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过程中,在顶板的外侧存在一个浓度比较高的旋转顶灰环。顶灰环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颗粒向内测逃逸几率,另一方面造成了旋风分离器器壁的磨损。对于分离FCC催化剂颗粒的旋风分离器,顶灰环的旋转是不稳定的,会发生周期性的脱落,因此存在一个最大顶灰环灰量。根据旋风分离器颗粒藏量的测量方法,测量了最大顶灰环灰量与入口速度和入口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最大顶灰环灰量随入口速度和入口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顶灰环 灰量 入口速度 入口浓度
下载PDF
入口颗粒浓度对旋风分离器压力降影响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晓曼 宋健斐 +2 位作者 魏志刚 孙国刚 魏耀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5-1261,共7页
旋风分离器的入口气流颗粒浓度对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有重要影响。在入口气流颗粒质量浓度5~550g/m3范围内,对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颗粒浓度的增加,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逐渐降低,尤其是开始阶段,降... 旋风分离器的入口气流颗粒浓度对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有重要影响。在入口气流颗粒质量浓度5~550g/m3范围内,对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颗粒浓度的增加,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逐渐降低,尤其是开始阶段,降幅明显。除旋风分离器的入口部分压力损失外,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主要由气、固两相流与器壁之间的摩擦损失和气、固两相流的旋转损失两部分构成,前者与入口气流速度有关,后者与旋转速度有关。随着入口颗粒浓度的增加,摩擦损失部分增加,但旋风分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的旋转速度降低,旋转损失部分降低,综合结果是旋风分离器的总压力降降低。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变化也使管路系统压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入口流量发生变化,加入颗粒后通过旋风分离器的流量相对纯气相时的流量明显增加。最后,给出了入口气流颗粒浓度对旋风分离器压力降影响的计算方法。计算中考虑了加入颗粒后对切向速度的衰减作用,适用于高入口颗粒浓度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入口气流颗粒浓度 压力降 入口气流速度 计算
下载PDF
FCCU旋风分离器入口速度对催化剂跑损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智勇 蔡香丽 +2 位作者 王菁 尹兆明 魏耀东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2596-2599,共4页
在催化裂化工艺中,旋风分离器用于催化剂与油气或与烟气的分离操作,是决定催化剂跑损的关键设备。旋风分离器的入口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也是影响催化剂跑损的一个主要因素。入口速度过低或过高均可以导致催化剂跑损量的增加,但两... 在催化裂化工艺中,旋风分离器用于催化剂与油气或与烟气的分离操作,是决定催化剂跑损的关键设备。旋风分离器的入口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也是影响催化剂跑损的一个主要因素。入口速度过低或过高均可以导致催化剂跑损量的增加,但两者导致催化剂跑损的机制不同。入口速度低于设计值则离心分离能力不足,分离效率下降,跑损催化剂的颗粒粒度分布表现为单峰分布;入口速度高于设计值则导致催化剂颗粒的扩散反弹和破碎,分离效率同样下降,此时跑损催化剂的颗粒粒度分布表现为双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旋风分离器 入口速度 催化剂跑剂 粒度分布
下载PDF
入口颗粒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梅毅 刘杨 +1 位作者 罗元 刘祎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Fluent软件中的雷诺应力模型和颗粒随机轨道模型,选取旋流除砂器常见工作状态,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入口速度在5~15 m/s、质量浓度在10~30 kg/m^(3)变化时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得到了旋流除砂器内壁磨...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Fluent软件中的雷诺应力模型和颗粒随机轨道模型,选取旋流除砂器常见工作状态,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入口速度在5~15 m/s、质量浓度在10~30 kg/m^(3)变化时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得到了旋流除砂器内壁磨损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分布并不均匀,入口环形空间以及底流口附近磨损率较大。颗粒入口速度和质量浓度的变化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整体分布影响较小,但入口速度的变化会改变各磨损区域内磨损最严重点的位置,入口环形空间壁面磨损位置变化最为明显,而颗粒质量浓度的变化则对壁面磨损最严重点的位置影响较小。颗粒入口速度和质量浓度的增大都会使旋流除砂器最大磨损率增大,入口速度对旋流除砂器最大磨损率的影响比质量浓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除砂器 磨损 颗粒 入口速度 质量浓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筒形五喷嘴燃烧室冷态时均流场特性实验研究
13
作者 金明 陆羽笛 +3 位作者 刘占南 吉雍彬 葛冰 臧述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4,共8页
为深入研究五喷嘴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高频PIV测量方法对燃烧室中心截面的冷态流场开展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燃烧室入口速度以及中心喷嘴旋流强度对五喷嘴燃烧室中心截面的时均流场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喷嘴和外侧喷嘴出口均... 为深入研究五喷嘴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高频PIV测量方法对燃烧室中心截面的冷态流场开展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燃烧室入口速度以及中心喷嘴旋流强度对五喷嘴燃烧室中心截面的时均流场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喷嘴和外侧喷嘴出口均存在主回流区,外侧喷嘴与燃烧室壁面间存在角回流区,相邻喷嘴射流相互干涉。喷嘴旋流强度相同时,入口速度由10 m/s增大到20 m/s,中心喷嘴和外侧喷嘴的回流区形态、主回流区长度、最大回流速度位置和气流合并点位置基本不变。入口速度为14.3 m/s时,中心喷嘴旋流强度由0.63增大到0.84,中心喷嘴回流区长度增大,外侧喷嘴回流区长度不变,主回流区最大回流速度显著增大,且更靠近喷嘴出口,气流合并点径向位置基本不变,轴向位置向喷嘴出口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喷嘴燃烧室 粒子图像速度仪 入口速度 旋流强度 回流区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水平管道稠油掺稀均质化流场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瞳瞳 敬加强 +1 位作者 李蔚鹏 吴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207-213,共7页
掺稀降黏输送是常用的稠油管道输送工艺,稀油通过分散和溶解作用降低稠油黏度。然而,稠油黏度较高,稀稠油是否混合均匀将直接影响降黏效果。国内外学者对竖直井筒中稠油掺稀举升的混合方式和效果多有研究,但针对水平管道掺稀方式及入口... 掺稀降黏输送是常用的稠油管道输送工艺,稀油通过分散和溶解作用降低稠油黏度。然而,稠油黏度较高,稀稠油是否混合均匀将直接影响降黏效果。国内外学者对竖直井筒中稠油掺稀举升的混合方式和效果多有研究,但针对水平管道掺稀方式及入口速度和掺稀比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故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平管道稠油掺稀模型,着重分析了稠油入口速度、掺稀比以及加装静态混合器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管道稠油掺稀流动过程中,稠油、稀油混合不均匀,形成稠油、混合油、稀油的分层流动形态;稠油进口速度不能改善分层流动现象,对稠油、稀油的混合均匀性影响较小;改变掺稀比不能有效改善稠油、稀油的混合效果;在管道内加装3组SK组件能实现稠油、稀油的最优混合;SK静态混合组件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混合油品在管道内的湍动能,促进稠油、稀油均匀混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改善稠油水平掺稀的混合均匀性,提高降黏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掺稀 水平管道 混合均匀性 掺稀比 入口速度 SK组件 湍动能
下载PDF
四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美求 陈星 +1 位作者 黄天成 王兆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6,共9页
多入口旋流分离器能在入口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传统旋流器在入口速度较高时才能达到的分离效果,同时具有更加稳定和对称的流场分布。为了进一步验证多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以及溢流分流比和入口流速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基于欧... 多入口旋流分离器能在入口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传统旋流器在入口速度较高时才能达到的分离效果,同时具有更加稳定和对称的流场分布。为了进一步验证多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以及溢流分流比和入口流速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采用群体平衡方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对四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口流速恒定时,旋流器综合分离效率随着分流比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溢流分流比为0.22时,旋流器综合分离效率达到最高,此时分离效率为95.66%。当溢流分流比为0.22时,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四入口液-液旋流器分离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当流速为10 m/s时,到达油滴剪切破碎临界条件,此时分离效率最高为96.78%。研究结果可为四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现场应用和适用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入口旋流器 分流比 入口流速 液-液分离
下载PDF
储能锂电池包强制风冷系统散热设计及热仿真分析
16
作者 李岳峰 黄文强 +3 位作者 王杭烽 彭宪州 项峰 徐卫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248-14255,共8页
为了开发更高效的储能风冷热管理方案,以锂电池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侧向间隙进风,前端出风”的新型强制风冷散热系统。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进口速度、高度和温度对于该风冷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对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 为了开发更高效的储能风冷热管理方案,以锂电池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侧向间隙进风,前端出风”的新型强制风冷散热系统。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进口速度、高度和温度对于该风冷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对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显示了良好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强制风冷系统下,电池温度敏感区位于最前和最后端电芯。该区域温度最高,而循环涡的产生有助于降低该处温升;相比于端部电芯,位于中部的电芯表面温度较低,且温度分布更为均匀;进口速度和高度的增加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电芯整体的温升和温差,而进口温度变化对于温升和温差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锂电池 热设计 进口速度 进口高度 进口温度
下载PDF
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新型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庆华 颜成虎 +3 位作者 薛升长 吴霞 王智慧 丛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微藻的闪光效应可以大幅提高微藻的光效率,提高微藻产量。通过在传统的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斜挡板以增强微藻的闪光效应。以小球藻为模型藻种,考察了新型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不同光强和不同进口流速对小球藻生长速率和光效率的影响。... 微藻的闪光效应可以大幅提高微藻的光效率,提高微藻产量。通过在传统的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斜挡板以增强微藻的闪光效应。以小球藻为模型藻种,考察了新型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不同光强和不同进口流速对小球藻生长速率和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口流速为0.16 m/s时,随着光强的提高,小球藻的细胞浓度逐渐增加,光效率逐渐降低;在500μmol/(m2·s)的光强条件下,小球藻细胞浓度和光效率均随着进口流速的提高而增加。新型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小球藻的细胞浓度比传统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提高了39.23%,表明在传统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加入斜挡板可有效增强微藻的闪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光强 进口流速 光效率
原文传递
旋风分离器料腿漏风对压降影响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文文 严超宇 魏耀东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以直径300 mm的旋风分离器为实验对象,考察了在不同入口速度下料腿漏风量对旋风分离器压降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某现场催化裂化装置旋风分离器压降出现的不稳定波动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下部料腿是一个负压差立管,外部... 以直径300 mm的旋风分离器为实验对象,考察了在不同入口速度下料腿漏风量对旋风分离器压降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某现场催化裂化装置旋风分离器压降出现的不稳定波动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下部料腿是一个负压差立管,外部的压力大于料腿内的压力,易产生漏风,从而导致旋风分离器的压降降低。旋风分离器的压降随漏风量增大而降低,入口速度越低漏风量影响的作用就越明显。该旋风分离器的压降波动是由于不稳定的翼阀排料产生的漏风变化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料腿 翼阀 漏风 压降 入口速度
下载PDF
输气站场多管旋风分离器流场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传军 杨雪 李琦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8-374,共7页
为了系统评价输气站场用多管导叶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拟计算了入口速度7~27m/s、颗粒密度1000~5000kg/m3、颗粒浓度2.5~2500g/m3、操作压力1~5MPa条件下21管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多管旋风分离器的... 为了系统评价输气站场用多管导叶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拟计算了入口速度7~27m/s、颗粒密度1000~5000kg/m3、颗粒浓度2.5~2500g/m3、操作压力1~5MPa条件下21管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主要来自单管压降,约占整个压降的80%~90%,旋风子单独使用和并联使用时其流场分布规律相同,沿轴向对称分布,中心涡核处压力最低;分离效率和压降均随入口速度增大而增加,粒径为1~10/μm的固体颗粒分离效率从30.57%增加到63.86%,压降从9053Pa增加到116864Pa,在入151速度7—27m/s范围内基本能除尽粒径大于6μm的颗粒;随颗粒密度增加,分离效率增大,压降几乎不变;操作压力增大分离效率降低,而压降略增加.各单管间进气量波动均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管旋风分离器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压降 入口速度
原文传递
PM2.5细颗粒物分离技术的数值模拟和性能改进 被引量:5
20
作者 狄文静 张增福 +1 位作者 马艺闻 徐可欣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63-268,共6页
旋风切割器是分离细颗粒物的主流技术,为了提高其分离效率并减少能耗,本文分析了切割器参数对粒子分离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VSCC型旋风切割器的内部湍流流场,比较15~25L/min范围内不同流速下的涡流变... 旋风切割器是分离细颗粒物的主流技术,为了提高其分离效率并减少能耗,本文分析了切割器参数对粒子分离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VSCC型旋风切割器的内部湍流流场,比较15~25L/min范围内不同流速下的涡流变化情况;基于“逃逸率”概念,模拟1—6μm内不同粒径的细小粒子逃逸率随流速的变化曲线,考察临界粒径d,并结合气溶胶实验进行验证,分析流速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程度;之后考察了流速对压降的影响,提出一种几何参数改进方案,在避免压降升高的前提下提高分离性能.研究表明:流速影响旋风切割器内的湍流分布,随着流速增大,临界粒径变小,分离性能得到提升,模拟结果在16 L/min的流速下,临界粒径约为2.5μm,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利用曲线给出计算总分离效率的思路;调节几何参数可以实现在低能耗的前提下,将临界粒径进一步降低为1.1μm,收集效率更高.研究结果可为PM2.5切割器的商业选择或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切割器 PM2 5 数值模拟 临界粒径 流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