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8
1
作者 高慧梅 何应付 周锡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的驱油机理、筛选标准和开发设计技术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近混相驱替理论、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注CO2驱的井网类型和注入方式。最后结合目前CO2采油存在的腐蚀和波及体积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驱油机理 注采方式 发展趋势 采收率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注采无效循环治理的做法及效果 被引量:33
2
作者 黄伏生 陈维佳 +2 位作者 方亮 黄修平 陶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油田注水、产液能耗量高,给控制油气生产成本带来了极大难度。因而,从油田实际动态开发资料入手,结合近两年的取心井资料结果,总结了特高含水后期,在控制无效注采循环和强化措施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方面...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油田注水、产液能耗量高,给控制油气生产成本带来了极大难度。因而,从油田实际动态开发资料入手,结合近两年的取心井资料结果,总结了特高含水后期,在控制无效注采循环和强化措施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方面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表明,对控制油田产量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控制油田开发成本具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无效注采 控制方法 效果
下载PDF
高含水后期油田区块注采适应性定量评价方法及调整对策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志军 刘秀航 +3 位作者 董静 舒通燕 梁玉波 杜春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为解决目前不能定量评价油田注采适应性的问题,通过引入地饱比、注采强度比等概念,研制地饱比-注采比、注采强度比-开井油水井数比两个关系图版,将两个图版划分为五个区,对两个图版进行交汇,制定25种注采状况相应的调整对策。根据各区... 为解决目前不能定量评价油田注采适应性的问题,通过引入地饱比、注采强度比等概念,研制地饱比-注采比、注采强度比-开井油水井数比两个关系图版,将两个图版划分为五个区,对两个图版进行交汇,制定25种注采状况相应的调整对策。根据各区块的实际注采状况,明确调整对策,在动态调整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具体的调整措施。利用该方法实现区块注采适应状况的定量评价,使油田开发调整更加有章可循,在杏北油田1-3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后期 注采适应性 定量评价方法 调整对策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及调整方式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方艳君 刘端奇 +2 位作者 王天智 冮明立 楼唤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部分区块层系注采系统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针对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主要特点,研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确定了注采...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部分区块层系注采系统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针对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主要特点,研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确定了注采系统调整的主要方式,对典型区块的调整效果进行了分析。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归结为反九点面积井网、四点法面积井网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3种类型的调整模式。高含水后期进行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整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0.9个百分点左右。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 注采系统 评价方法 调整方式
下载PDF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井网调整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立文 关云东 韩沛荣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4,共4页
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较多 ,如扶余、新立、木头、新民、乾安等。以扶余油田为例 ,对扶余油田调整历程、调整目的、意义及调整效果进行分析 ,提出了适合于该类油藏特点的注采方式。研究认为 ,一是油田开发初期注采方式采... 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较多 ,如扶余、新立、木头、新民、乾安等。以扶余油田为例 ,对扶余油田调整历程、调整目的、意义及调整效果进行分析 ,提出了适合于该类油藏特点的注采方式。研究认为 ,一是油田开发初期注采方式采用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开发后期调整为线状注水方式 ;二是井排方向与裂缝走向平行 ;三是“重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低渗透 井网调整 注采方式 油田 砂岩油田
下载PDF
新立油田高含水期完善微观注采井网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琼 张晓明 +2 位作者 赵殿彪 王艳 桑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4期75-78,共4页
新立油田扶杨油层为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单砂体面积小、连续性差。就高含水开发期完善以单砂体为单元的微观注采井网作用进行阐述,提出适合高含水开发期评价井网完善程度的方法。结合新立油田不同沉积条件下单砂体井网不完善类型... 新立油田扶杨油层为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单砂体面积小、连续性差。就高含水开发期完善以单砂体为单元的微观注采井网作用进行阐述,提出适合高含水开发期评价井网完善程度的方法。结合新立油田不同沉积条件下单砂体井网不完善类型的分析,阐述采取井网综合利用等技术手段和对策。实践证明,该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指导同类油田高含水开发期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改善开发效果,挖掘剩余油潜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砂体 注采井网 评价方法 高含水期 新立油田
下载PDF
呼图壁储气库全周期交互注采动态评价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超 庞晶 +2 位作者 李道清 崔国强 闫利恒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9-714,共6页
地下储气库兼具季节调峰和能源战略储备的双重功能,其气井兼具注气和采气功能,相比于采气过程,高压注气过程更具风险性,而且动态评价方法匮乏。注气动态评价是地下储气库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之一,其评价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储气库的达容... 地下储气库兼具季节调峰和能源战略储备的双重功能,其气井兼具注气和采气功能,相比于采气过程,高压注气过程更具风险性,而且动态评价方法匮乏。注气动态评价是地下储气库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之一,其评价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储气库的达容效果和调峰能力。基于呼图壁储气库的交互注采运行规律,借鉴采气不稳定产量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呼图壁储气库注气运行的渗流模型,通过一系列数学变换创建无因次注气分析图版和拟合方法,再将不稳定注气分析得到的井控半径、表皮系数、渗透率等储渗参数耦合到不稳定注气方程中,实现单井全生命周期的注采历史拟合,并根据应急调峰和地面配套实际情况进行单井压力预测。实践表明,此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储气库交互运行中注气能力的定量评价,还能够实现对压力的准确预测,为指导优化配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储气库 交互注采 注气能力 不稳定分析方法 动态模型 压力预测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油田注采比 被引量:8
8
作者 袁爱武 郑晓松 于洪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4,i004-i005,共4页
在简单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以实例说明了BP神经网络方法在油田注采比预测中的应用, 并与注采比与水油比法、多元回归法和物质平衡法进行比较; 其次, 分析了各种预测法的计算结果, 并对神经网络预测法进行了检验。结果... 在简单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以实例说明了BP神经网络方法在油田注采比预测中的应用, 并与注采比与水油比法、多元回归法和物质平衡法进行比较; 其次, 分析了各种预测法的计算结果, 并对神经网络预测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 能够较好地反映影响注采比的各种因素与注采比的内在联系, 而且预测精度较高。因此认为,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油田注采比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比 物质平衡法 多元回归法 神经网络 预测
下载PDF
季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注采规模设计——以川渝气区相国寺地下储气库项目设计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胡连锋 李巧 +2 位作者 刘东 吴兆光 戚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98,124-125,共3页
注采规模决定了地下储气库井口数量、井口油套管尺寸的设计和地面集输系统的设计规模,注采规模的计算是季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的关键。为此,以川渝气区相国寺地下储气库工程为例,制订了季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注采规模的设计流程,... 注采规模决定了地下储气库井口数量、井口油套管尺寸的设计和地面集输系统的设计规模,注采规模的计算是季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的关键。为此,以川渝气区相国寺地下储气库工程为例,制订了季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注采规模的设计流程,阐述了消费系数法在天然气市场需求量预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天然气的需求结构及月不均匀系数对注采规模设计的影响,提出了季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调峰需求总量及注采规模的计算方法,为其他类型储气库注采规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调峰 川渝气区 相国寺地下储气库 注采规模 消费系数法 市场需求量预测 月不均匀系数 设计流程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注采井温度压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弘 申瑞臣 +1 位作者 梁奇敏 董文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66-73,共8页
地下储气库进行循环注气、采气作业,引起注采井筒温度、压力分布的交替变化,准确预测井筒温度、压力分布是优化设计管柱的基础。基于气体质量、动量、能量平衡方程和地层-流体径向非稳态传热模型,考虑气体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得到了井筒... 地下储气库进行循环注气、采气作业,引起注采井筒温度、压力分布的交替变化,准确预测井筒温度、压力分布是优化设计管柱的基础。基于气体质量、动量、能量平衡方程和地层-流体径向非稳态传热模型,考虑气体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得到了井筒气体温度、压力、密度和流速的耦合微分方程组,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数值求解。通过实例分析了注采工况下井筒的温度、压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与Well Cat软件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注气井口温度、注气压力、注采流量和作业时间影响井筒的温度压力分布。注气中,注入压力对井底压力的影响最大,对井底温度的影响很小;采气中,井口温度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井口压力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作业早期温度、压力随时间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井 温度 压力 耦合分析 龙格-库塔法
下载PDF
储气库用注采管汇腐蚀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鹏 王俊 侯晓犇 《全面腐蚀控制》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结合某气田储气库注采管汇实际的工况条件,应用失重法考察H2S含量、Cl浓度、温度、压力等四个因素对注采管材腐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气田工况条件下,储气库注采管汇处于较为严重的腐蚀程度;对腐蚀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 结合某气田储气库注采管汇实际的工况条件,应用失重法考察H2S含量、Cl浓度、温度、压力等四个因素对注采管材腐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气田工况条件下,储气库注采管汇处于较为严重的腐蚀程度;对腐蚀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种因素对腐蚀均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根据方差分析结果,排列了在该气田工况条件下四个因素对注采管材腐蚀影响的不同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2S含量、温度、压力、Cl-浓度。该实验结果对气田进行注采管材的防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管材 失重法 腐蚀因素 方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气藏型储气库注采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军 彭井宏 +2 位作者 孙建华 肖瑶 梁光川 《石油科学通报》 2021年第3期494-504,共11页
储气库是天然气季节性和应急性调峰的重要设施。由于储气库的储层地质条件和注采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使得储气库注采方案的设计难度较大。考虑到储气库注采方案的决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获得最优的储气库注采方案,本文提出采用模... 储气库是天然气季节性和应急性调峰的重要设施。由于储气库的储层地质条件和注采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使得储气库注采方案的设计难度较大。考虑到储气库注采方案的决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获得最优的储气库注采方案,本文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储气库注采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首先,建立储气库注采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分析评价的基础。该指标体系包含注采井数量、注采井层位、注采能力、注采效率、注采能耗等指标。然后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求解各指标权重。基于模糊隶属函数法,选择梯形和岭形隶属函数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在获得各指标权重和单项得分之后,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注采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全文重点研究了建立储气库注采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及过程,主要包含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以及指标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以国内某气藏型储气库为例进行注采方案评价优选。该储气库的库容为5.88×10^(8) m^(3),工作气量为2.95×10^(8) m^(3),并含有13口注采井。根据储气库的注采气安排,计划年度注气量为2.0×10^(8) m^(3),年度采气量为1.5×10^(8) m^(3)。分别对该储气库的3套注气方案和3套采气方案进行了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被评价的储气库注采方案的综合得分均在70分以上,说明各方案的应用效果都较好。其中,最优的注气方案为方案二,最优的采气方案为方案三。最后,本文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为储气库注采生产方案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注采方案 综合评价 模糊隶属函数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不同注采方式下层间非均质储层微观剩余油动用状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瑞 张红 +2 位作者 王建 王志强 王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9,共8页
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一直是油藏工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而研究该问题的核心是明晰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及启动方式。为了明确不同注采方式条件下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利用微流控驱替实验,针对强非均质性储层,对不同注采... 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一直是油藏工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而研究该问题的核心是明晰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及启动方式。为了明确不同注采方式条件下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利用微流控驱替实验,针对强非均质性储层,对不同注采方式下微观剩余油进行动用状况定量化研究。储层中微观剩余油的主要分布类型以簇状流为主,柱状流和多孔流次之,滴状流基本没有赋存;基于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明确了不同注采方式对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性储层剩余油采出程度的提高效果,其中轮注轮采对该体系提升最大,分注轮采次之,轮注合采最差;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注采方式在微观驱替时主要作用的剩余油类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成果为该类型储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方式 微流控 特高含水期 非均质性 微观剩余油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气驱注采比和注气量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高峰 雷友忠 +2 位作者 谭俊领 姚杰 秦积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注采比合理性对气驱生产效果影响较大。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达西定律和油气分流理论、气驱增产倍数和气驱油墙描述等概念与成果,考虑并量化了注入气溶解、油藏流体膨胀、注入气成矿固化、储层压敏效应、天然裂缝疏导和干层吸气、注气井... 注采比合理性对气驱生产效果影响较大。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达西定律和油气分流理论、气驱增产倍数和气驱油墙描述等概念与成果,考虑并量化了注入气溶解、油藏流体膨胀、注入气成矿固化、储层压敏效应、天然裂缝疏导和干层吸气、注气井组和外部液量交换、气油比构成等因素,分别建立了基于采出油水两相地下体积的气驱注采比计算公式(2P公式)和基于采出油气水三相地下体积的气驱注采比计算公式(3P公式),给出了单井日注气量计算方法。应用新方法,研究代表性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项目注采比变化情况,连续注气气窜后应按照3P公式计算的气驱注采比进行配注;水气交替注入按照2P公式计算的气驱注采比进行配注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气驱 注采比 物质平衡 水气交替 连续注气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同井注采系统方卡子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康兴 李翘而 +3 位作者 姜民政 李葳 徐书凡 陈天舒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7,共7页
为解决同井注采系统光杆疲劳断裂现象高发的问题,基于响应曲面法开展了方卡子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建立悬绳器-方卡子-光杆整体三维仿真模型,利用Workbench软件进行光杆复合应力数值试验,并根据仿真试验结果建立方卡子曲率、方卡... 为解决同井注采系统光杆疲劳断裂现象高发的问题,基于响应曲面法开展了方卡子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建立悬绳器-方卡子-光杆整体三维仿真模型,利用Workbench软件进行光杆复合应力数值试验,并根据仿真试验结果建立方卡子曲率、方卡子厚度、方卡子边缘倒角的回归模型。结合回归模型和光杆应力仿真模型,综合分析方卡子曲率、方卡子厚度、方卡子边缘倒角对光杆应力的影响规律。以光杆最大复合应力最小为目标,得到了3参数的最佳组合为方卡子厚度80 mm、方卡子倒角1.2 mm、方卡子曲率35.318 m-1,光杆复合应力降低了40.88%,最后利用数值试验验证了优化模型和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井注采系统 响应曲面法 方卡子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注采不平衡与套损力学机理研究
16
作者 罗泽利 练章华 +2 位作者 李长平 林铁军 何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共4页
注采不平衡导致地层亏空压实,地表下沉,地层的垂直或水平变形致使套管发生弯曲,剪切或挤压失效.基于储层压实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套管-水泥环-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因注采不平衡导致地层亏空、储层压实、地表下沉条... 注采不平衡导致地层亏空压实,地表下沉,地层的垂直或水平变形致使套管发生弯曲,剪切或挤压失效.基于储层压实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套管-水泥环-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因注采不平衡导致地层亏空、储层压实、地表下沉条件下套管的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套管在亏空压实段发生了“S”型变形,并且在亏空段套管的侧向位移随着地表下沉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次,套管最大应力发生在亏空压实段;研究还发现当地表下沉量相同时,随着地层水化程度的增加,套管在亏空段的应力和位移均增大,因此泥岩水化会加剧注采不平衡的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不平衡 亏空压实 地表下沉 套损 有限元
下载PDF
延长松700井区超低渗油藏注采系统评价及优化
17
作者 武泽 褚庆忠 +2 位作者 刘英杰 李辉 邵先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73-78,共6页
松700井区超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主要问题是:注采对应率低,影响注水效率;注水强度低,并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油井见效速度慢,注水效果不明显;地层启动压力梯度高,造成注水井附近憋压;水淹具有方向性,平面波及系数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松700井区超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主要问题是:注采对应率低,影响注水效率;注水强度低,并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油井见效速度慢,注水效果不明显;地层启动压力梯度高,造成注水井附近憋压;水淹具有方向性,平面波及系数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依据矿场实际生产数据,从注水时机、井网类型、井网密度、油水井数比、合理井距和注采压力系统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优化;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油田 注采系统 井网调整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萨尔图油田北三东注采系统调整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万新德 方庆 +1 位作者 林立 曾雪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萨北开发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采油阶段,选取含水最高且水驱开发矛盾较为突出的北三区东部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新途径,这也是萨北开发区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首次开展的大规模水驱调整。通过配套优化注采系统调整... 萨北开发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采油阶段,选取含水最高且水驱开发矛盾较为突出的北三区东部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新途径,这也是萨北开发区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首次开展的大规模水驱调整。通过配套优化注采系统调整方法和跟踪调整技术,特别是将一、二次加密调整层系的注采系统调整与改善三次加密调整层系的开发效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薄、差油层及表外层的动用程度,同时将注采系统调整与油水井补孔、局部区域钻打补充井及井网综合利用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解决多层系多井网条件下的开发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系统调整 优化方法 特高含水期 薄、差油层动用
下载PDF
同井注采配套工艺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德民 王研 +4 位作者 张蕾蕾 刘金堂 张怀钰 何志国 张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2,共9页
同井注采技术中存在采注泵、封隔器故障难以判断、柱塞故障率高、注采比调整困难等问题,为此研发同井注采井下工况检测方法、可调有效冲程及防气锁液力反馈泵、柱塞组件螺纹防脱技术等配套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基于载荷曲线法和回注系统... 同井注采技术中存在采注泵、封隔器故障难以判断、柱塞故障率高、注采比调整困难等问题,为此研发同井注采井下工况检测方法、可调有效冲程及防气锁液力反馈泵、柱塞组件螺纹防脱技术等配套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基于载荷曲线法和回注系统完整性检测法的同井注采系统管柱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现场应用458口井,故障识别率达100%;在改变有效冲程抽油泵在不动管柱、不改变冲程和冲次条件下,可实现注采率在1∶6~200∶1间调整,该泵采用螺纹防脱技术和防气锁反馈泵有效解决抽油泵柱塞及丝扣断裂等故障和切槽液力反馈泵气锁现象;防上浮封隔器和稳水器能缩短地层产出的原油充满泵吸入口至封隔器胶筒之间的油套环空的时间,缩短低含油井含水率稳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井注采 工况检测 可调冲程 防气锁 螺纹防脱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气驱注采压力系统诊断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高峰 孙蓉 +2 位作者 鞠玮艳 陈振波 果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96-101,共6页
注采压力系统对注气驱油效果影响很大。根据流场速度分布,提出气驱注采压力系统分析应首先关注主流线上的压力分布情况,实现"三维化一维";根据井间压力分布,明确游离态注入气尚未到达的油水两相共渗区为注采压力系统研究目标... 注采压力系统对注气驱油效果影响很大。根据流场速度分布,提出气驱注采压力系统分析应首先关注主流线上的压力分布情况,实现"三维化一维";根据井间压力分布,明确游离态注入气尚未到达的油水两相共渗区为注采压力系统研究目标区,实现"三相化两相"。基于微分方程叠加原理提出并推导"拟单相"渗流压力扩散方程,进而建立气驱注采压力系统诊断数学模型,即"带移动定压外边界拟单相渗流"定解问题。首次区分"注入气-地层原油"体系和"注入气-油墙油"体系最小混相压力差异,即"两级混相"现象。应用新方法研究了井底流压对二氧化碳驱地层压力的影响,论证了增压见效阶段降低采油速度对实现混相驱的必要性,以及油墙集中采出阶段油井井底流压略高于"油墙油"泡点压力有利于维持混相的观点。研究成果对于矿场注气混相驱注采井工作制度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注气 混相驱 注采压力系统 拟单相流 定压移动边界 诊断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