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油压燃小负荷燃烧过程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祝宇轩 王浒 +3 位作者 张翔宇 童来会 冯浩 尧命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5-422,共8页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内部EGR和喷油策略的耦合控制对汽油压燃(GCI)燃烧模式小负荷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排气门两次开启策略引入内部EGR后,缸内温度得到显著提高;在平均指示压力p_i为0.32,...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内部EGR和喷油策略的耦合控制对汽油压燃(GCI)燃烧模式小负荷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排气门两次开启策略引入内部EGR后,缸内温度得到显著提高;在平均指示压力p_i为0.32,MPa的工况下,与单次喷射相比,采用两次喷射可以有效控制缸内混合气分布,提升缸内混合气浓区和高温区的一致性,进而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和指示热效率;随着负荷降低,燃烧效率和指示热效率有所下降,需要提高内部EGR率和进气压力以保持较好的燃烧特性;在pi约为0.22,MPa的工况下,单次喷射的燃烧效率较两次喷射更高,即随着GCI负荷的降低,喷油策略应由两次喷射变为单次喷射以控制缸内混合气分布,从而使燃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压燃 小负荷 内部EGR 喷油策略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二次喷射改善冷起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光义 柳建辉 +3 位作者 孙玉 尚翔宇 邬斌扬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1-488,共8页
通过一台直列4缸汽油机分析了喷油模式对直喷汽油(GDI)发动机冷起动过程及冷态怠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喷油策略可以改变缸内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在二次喷油比例为0.6∶0.4、喷油定时分别为上止点前300°CA和140°CA、... 通过一台直列4缸汽油机分析了喷油模式对直喷汽油(GDI)发动机冷起动过程及冷态怠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喷油策略可以改变缸内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在二次喷油比例为0.6∶0.4、喷油定时分别为上止点前300°CA和140°CA、环境温度为-30℃条件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最佳,HC排放最低.在车辆冷起动过程中,通过二次喷射可以有效缩短混合气的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以达到缩短起动时间、提高起动性能的目的.在起动后的怠速阶段,采用二次喷射可以大幅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有效消除怠速不稳的问题.在闭环控制阶段,通过二次喷射合理组织缸内混合气分布,可以有效改善减稀混合气造成的车辆抖动问题.此外,缸内混合气燃烧过程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冷起动过程的HC和CO排放,但会造成NOx排放的小幅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冷起动 怠速稳定性 喷油策略 混合气 排放
下载PDF
基于喷射策略的氨柴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清楚 蔡开源 +3 位作者 刘奕 齐运亮 陈虎 王志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28,共8页
在一台重型柴油发动机试验平台的基础上改造氨柴双燃料发动机,加装了一套电控喷氨系统,采用氨气进气道喷射、柴油缸内直喷方式,通过柴油喷射策略的变化,在发动机1 200 r/min的中高负荷下50%氨能占比工况,开展了氨柴双燃料的燃烧和排放... 在一台重型柴油发动机试验平台的基础上改造氨柴双燃料发动机,加装了一套电控喷氨系统,采用氨气进气道喷射、柴油缸内直喷方式,通过柴油喷射策略的变化,在发动机1 200 r/min的中高负荷下50%氨能占比工况,开展了氨柴双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氨柴双燃料燃烧时,由于氨燃料燃烧速度慢、起燃温度高等特性,柴油原机的上止点附近单次喷射策略,使得氨燃烧与柴油燃烧不同步,燃烧放热率呈现“双峰”曲线,氨燃烧效率较低。采用柴油双喷策略,通过提前柴油预喷时刻,可推迟柴油起燃时间,活化活塞凹坑外的氨燃料,促使柴油和氨燃烧趋于同步,将“双峰”放热曲线转变成“单峰”放热曲线,从而加快燃烧速度,缩短燃烧持续期,减少未燃氨排放,提升氨燃烧效率。但过度提前预喷时刻会造成柴油撞壁,对发动机指示热效率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柴双燃料 燃烧 喷射策略 柴油双喷策略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RCCI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尊华 邵超凡 +1 位作者 李格升 梁俊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64,共6页
在Z6170双燃料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CONVERGE软件建立柴油-天然气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发动机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第一次喷油始点、第二次喷油始点及低活性燃料比例对R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将过氧化氢烷(QOOH)与羟基(OH)分别作... 在Z6170双燃料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CONVERGE软件建立柴油-天然气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发动机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第一次喷油始点、第二次喷油始点及低活性燃料比例对R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将过氧化氢烷(QOOH)与羟基(OH)分别作为缸内低温着火标志物与高温着火标志物,分析缸内可燃混合物着火-燃烧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始点滞后,正庚烷浓度梯度提升,高温着火始点随之提前.仅当第二次喷油始点由705°CA上止点后(ATDC)滞后至710°CA ATDC,喷射的燃油在缸内被直接压燃,着火时刻推迟,高温着火始点滞后1.10°CA.随着低活性燃料比例的提升,低温着火时刻与高温着火时刻均显著推迟.此时,随着喷射燃油量减少,缸内预混当量提升幅度较弱,导致缸内燃烧速率减小,放热率峰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活性控制压燃 喷油策略 低活性燃料比例 化学动力学 着火特性
原文传递
重型柴油机匹配双喷SCR系统实现超低排放的研究
5
作者 朱敏霖 王辉 +3 位作者 高建宾 赵令猛 李明星 王晓辉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以一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探索匹配双喷铜基SCR系统实现超低排放的潜力。研究表明:匹配双喷SCR系统的柴油机通过排气热管理优化、氨存储和当量喷射策略的协同优化,具有满足欧七排放草案限值的能力。同时发现,尿... 以一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探索匹配双喷铜基SCR系统实现超低排放的潜力。研究表明:匹配双喷SCR系统的柴油机通过排气热管理优化、氨存储和当量喷射策略的协同优化,具有满足欧七排放草案限值的能力。同时发现,尿素喷射会大幅度增加PN排放,对PN_(10)的影响远大于对PN_(23)的影响,其中ufSCR的尿素喷射对PN_(10)排放影响较大,可通过优化SCR混合器降低PN_(10)排放。发动机本体的N_(2)O排放较低,N_(2)O主要在催化器产生,特别是SCR和ASC单元;在不同温度区间NO_(2)的生成机理和速率有较大区别,与尿素喷射量有较大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喷射策略 排放控制
下载PDF
喷射策略对RCCI燃烧影响的试验
6
作者 李玉兰 王谦 +2 位作者 相英杰 刘旭 曹礼轩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16,共6页
为了分析不同喷油策略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燃烧着火性能与燃烧性能的影响,使用汽油和柴油/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ydrocatalytic biodiesel,HCB)在光学发动机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 为了分析不同喷油策略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燃烧着火性能与燃烧性能的影响,使用汽油和柴油/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ydrocatalytic biodiesel,HCB)在光学发动机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汽油RCCI燃烧较HCB/汽油需要的进气温度高,着火延迟期也较高,随着进气温度的增加,燃烧相位提前,着火延迟期减小;当柴油所含能量与燃料循环总能量之比从30%提高至40%时,缸内压力升高,进气温度对燃烧的影响减小;在HCB/汽油RCCI燃烧模式下,HCB喷油时刻从进气上止点后的曲轴转角-30.0°延迟至-20.0°后,燃烧过程对进气温度的敏感度降低;在光学发动机试验中,采用较高的进气温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RCCI稳定燃烧,但进气温度低于30℃时,可以通过推迟高活性燃料喷射时刻或提高高活性燃料质量分数来实现稳定着火燃烧,达到控制燃烧相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活性控制压燃 加氢催化生物柴油 汽油 可视化 喷射策略
下载PDF
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光学诊断研究
7
作者 郭博田 王谦 +2 位作者 钟汶君 刘旭 徐敏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解决氨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开展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光学诊断研究,以获得柴油引燃氨的燃烧及火焰发展特性,研究了不同氨替代率及不同柴油喷射时刻对氨–柴油双燃料缸内燃烧和火焰发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解决氨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开展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光学诊断研究,以获得柴油引燃氨的燃烧及火焰发展特性,研究了不同氨替代率及不同柴油喷射时刻对氨–柴油双燃料缸内燃烧和火焰发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替代率的增加,缸压和放热率峰值先增加后减小,燃烧相位不断后移,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延长,70%和80%氨替代率下放热率峰值相比40%氨替代率降低了41.7%和58.8%。随氨替代率增加,火焰光强和火焰面积均逐渐减小,氨替代率为80%时,火焰向燃烧室中心的扩散燃烧速度变慢,火焰面积峰值为612.5 mm2,占燃烧室总面积约19%,燃烧表现较差;随着柴油喷射时刻的不断推迟,缸压和放热率峰值先增加后减小,燃烧相位不断后移,燃烧持续期先减小后增加,火焰光强和火焰面积均先增加后减小。-25°喷射时刻缸压和放热率峰值分别为4.28 MPa和115.4 J/(°),相比其他时刻具有较好的放热性能。与-20°喷射时刻相比火焰光强和火焰面积分别增加了15%和42.5%,此时燃烧室中心未燃区域最小,对氨有较好的引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替代率 双燃料 喷射策略 火焰发展 内燃机
下载PDF
发动机预混压燃研究现状
8
作者 李明顺 张保红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143-145,共3页
预混压燃作为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燃机的有害排放物。系统地介绍了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率和燃料特性这三个方面对预混压燃的影响。合理的控制喷油策略、优化其与燃烧室的匹配,是降低预混压燃排放物的关键,并且可以有... 预混压燃作为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燃机的有害排放物。系统地介绍了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率和燃料特性这三个方面对预混压燃的影响。合理的控制喷油策略、优化其与燃烧室的匹配,是降低预混压燃排放物的关键,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预混压燃的负荷范围。在不同负荷下,优化废气再循环率,是降低氮氧化物与碳烟折中排放的关键。低馏出温度和低十六烷值的燃料更适合于预混压燃。采用新型燃料实现预混压燃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压燃 喷油策略 废气再循环率 燃料特性
下载PDF
直喷汽油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负荷拓展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米姗 王浒 +1 位作者 李彩云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3,共7页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燃油总量、直喷汽油量、预混汽油油量和汽柴油喷射时刻等参数,展开了缸内直喷汽油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燃烧模式高负荷拓展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压力及柴油喷...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燃油总量、直喷汽油量、预混汽油油量和汽柴油喷射时刻等参数,展开了缸内直喷汽油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燃烧模式高负荷拓展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压力及柴油喷射时刻会影响缸内浓度分层进而影响燃烧过程,而汽油喷射时刻影响不明显;在汽油采用进气道结合缸内直喷的混合喷射策略下,增加缸内直喷汽油量可以进一步增强缸内的混合气浓度分层,延长燃烧持续期,降低缸内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实现更低的燃烧温度。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若保证碳烟和NOx排放在限值内且油耗有所降低,可将平均有效指示压力(IMEP)拓展至1.6MPa;将IMEP拓展到1.7MPa后,增加汽油的预混比例并不能提高IMEP,但对排放略有改善,相应的压力升高率和燃烧压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反应活性控制压燃 喷油策略 分层燃烧 负荷拓展 排放
下载PDF
预燃室点火式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尹丛勃 申小雨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下,增压预燃室发动机在负荷增加时,有效热效率和有效机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范围,有效热效率下降;CA10,CA50,CA75,CA90和最大爆震指数随负荷增大呈上升趋势,同时燃烧循环变动率也可以控制在0.35%以下;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较小负荷时的燃油消耗率最低可达242.1 g/(kW·h);NO_(x),HC和CO排放与发动机运行工况密切相关,随负荷增加呈现减少趋势,Soot排放可控制在0.13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式燃烧室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燃油消耗率 排放 喷油策略
下载PDF
喷油策略对GDI发动机碳烟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昌乐 赵洪雪 +3 位作者 静大亮 董哲林 王志 帅石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4-988,1003,共6页
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GDI发动机喷雾、燃烧和碳烟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混合气浓区、池火是碳烟生成的主要原因;早喷工况,燃油撞击活塞顶部形成油膜,燃烧过程出现池火现象,碳烟生成量明显增加;晚喷工况,油气混合时间... 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GDI发动机喷雾、燃烧和碳烟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混合气浓区、池火是碳烟生成的主要原因;早喷工况,燃油撞击活塞顶部形成油膜,燃烧过程出现池火现象,碳烟生成量明显增加;晚喷工况,油气混合时间较短形成了局部浓区,导致碳烟质量生成增加。相同工况下两次喷射策略有助于实现均匀混合气,显著降低缸内碳烟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碳烟 喷油策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12
作者 黄粉莲 周正伟 +3 位作者 朱玉 万明定 王正江 申立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60-3270,共11页
为改善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经济性及排放特性,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大负荷工况下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及进气门晚关(Late Intake Valve Closing,LIVC)对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 为改善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经济性及排放特性,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大负荷工况下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及进气门晚关(Late Intake Valve Closing,LIVC)对柴油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预喷时刻提前,缸压和放热率峰值降低,NO_(x)排放量降低,但预喷时刻过早导致缸内燃烧状况恶化,热效率下降。随着主喷时刻提前,缸压和放热率峰值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碳烟、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HC)和CO排放量先逐渐降低后略微升高,NO_(x)排放量先增多后减少;燃烧相位受主喷时刻的影响较大,合理调节主喷时刻可有效控制天然气/柴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燃烧相位和污染物排放。随着EGR率增加,缸压及放热率峰值减小,缸内温度降低,燃烧相位推迟,有利于发动机向更高负荷范围拓展。当进气门晚关角度为0时,EGR率从32%增至48%,NO_(x)排放量下降66.21%;当EGR率大于40%后,碳烟、HC和CO排放量随EGR率增加而急剧升高。随着LIVC增大,缸压峰值和放热率峰值显著下降,指示热效率和NO_(x)排放量逐渐降低,碳烟、HC和CO排放量增加。在大负荷工况下,采用合适的主喷时刻、较小的LIVC耦合较低的EGR率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维持NO_(x)排放量较低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碳烟、HC和C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排放 燃烧 喷油策略 废气再循环(EGR) 进气门晚关(LIVC)
下载PDF
冷态下喷油策略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礼轩 王谦 +2 位作者 钟汶君 刘旭 何志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6,共9页
基于一台双燃料光学发动机,结合高速成像技术开展了冷态条件下缸内喷射策略对加氢催化生物柴油/汽油RCCI(活性控制压燃)燃烧影响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改变预主喷比例及主喷时刻可以调整燃烧室整体反应性和局部反应性,改善RCCI冷态燃... 基于一台双燃料光学发动机,结合高速成像技术开展了冷态条件下缸内喷射策略对加氢催化生物柴油/汽油RCCI(活性控制压燃)燃烧影响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改变预主喷比例及主喷时刻可以调整燃烧室整体反应性和局部反应性,改善RCCI冷态燃烧效果。相较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单次喷射策略,2次喷射策略下缸压和放热率曲线前移,燃烧相位提前。预主喷比例对燃烧相位影响显著,主喷比例越高,着火时刻越晚,燃烧持续期越短,放热过程越集中。主喷时刻对火焰发展机制影响显著,主喷时刻提前,火焰发展以燃烧室四周多点自燃向中心传播为主;主喷时刻推迟,火焰发展以沿喷雾油束向四周传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控制压燃 喷射策略 可视化 冷态条件 加氢催化生物柴油
下载PDF
喷油策略对离子电流信号与HCCI燃烧相位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银波 张志永 +2 位作者 白云 胡宗杰 李理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7,共7页
在一台进气辅助加热的缸内直喷HCCI汽油机上,研究了喷油策略对HCCI燃烧离子电流信号与HCCI燃烧相位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时刻推迟时,缸压和离子电流峰值均减小,燃烧和离子电流特征值相位亦推后;喷油量增加时,缸压和离子电流... 在一台进气辅助加热的缸内直喷HCCI汽油机上,研究了喷油策略对HCCI燃烧离子电流信号与HCCI燃烧相位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时刻推迟时,缸压和离子电流峰值均减小,燃烧和离子电流特征值相位亦推后;喷油量增加时,缸压和离子电流峰值增大,燃烧和离子电流特征值相位提前;最大燃烧放热率时的曲轴转角dQmax与离子电流差分最小值相位dImin的相关性最高,50%累积放热量对应的曲轴转角CA50与离子电流信号最小值相位Imin次之,10%累积放热量对应的曲轴转角CA10与离子电流起始点相位Ist最低,即使在爆震燃烧发生时,dQmax与dImin依然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喷油时刻对离子电流与燃烧相位的相关性影响不大;与二次喷油量相比,首次喷油量的调整对离子电流与燃烧相位的相关性影响更加明显;可通过调整首次喷油量进行基于离子电流的HCCI燃烧相位的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策略 离子电流 燃烧相位 首次喷油 闭环控制
下载PDF
喷射策略对直喷氢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涂展飞 王毅 +2 位作者 邢孔钊 肖刚 黄豪中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为了提高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三维软件CONVERGE建立氢气发动机单缸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喷射策略对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喷射持续时间缩短,喷氢持续期内湍动能增大,有利于提高混... 为了提高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三维软件CONVERGE建立氢气发动机单缸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喷射策略对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喷射持续时间缩短,喷氢持续期内湍动能增大,有利于提高混合气均匀性,但喷氢结束后缸内湍动能迅速衰减,对混合气的混合影响作用变小。喷射压力为4 MPa时,缸内形成的分层混合气促进了燃烧进行,使CA50更接近压缩上止点,热效率增大,但升高的燃烧温度使得NO_(x)排放增加。随着喷射正时延迟,混合时间缩短,均匀性呈现下降趋势,利用活塞顶部凹坑可提高混合气均匀性,上止点前100°CA时热效率提高,延迟至上止点前80°CA,均匀性过低,缸壁聚集大量浓混合气使传热损失增加,热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氢气发动机 混合气形成 喷射策略 燃烧 NO_(x)排放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正祥 刘威 +1 位作者 丁艳 王鑫 《内燃机》 2022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满足内河船舶发动机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某型高速柴油发动机配置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完成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设计等基础设计工作,并通过优化油束碰撞位置等进行燃烧室优化设计,以实现柴油机的NOx和颗粒物(PM)排放... 为满足内河船舶发动机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某型高速柴油发动机配置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完成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设计等基础设计工作,并通过优化油束碰撞位置等进行燃烧室优化设计,以实现柴油机的NOx和颗粒物(PM)排放指标的折中优化。借助AVL-Fire软件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NOx排放和碳烟(Soot)排放的生成以及相关喷油策略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优化设计的缩口-ω型燃烧室匹配6孔喷油器对燃油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改进燃油雾化和蒸发的影响,进而明确了发动机宜采取推迟喷油和较长的喷油持续期。上述经验为发动机排放标定试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台架排放和耐久劣化试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寿命期内,配置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该高速柴油发动机,其性能可达到中国内河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排放 高压共轨 燃油喷射系统 燃烧分布 喷油策略
下载PDF
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波 马桂香 +1 位作者 刘海峰 郑尊清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7年第4期77-85,共9页
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是目前内燃机研究的一个热点。汽油压燃利用汽油高辛烷值、易挥发的燃料特性,在缸内形成相对均匀的预混合气,尽量使喷油和燃烧分离,同时获得低的NO_x、soot排放和高的热效率。对近年来汽油压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 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是目前内燃机研究的一个热点。汽油压燃利用汽油高辛烷值、易挥发的燃料特性,在缸内形成相对均匀的预混合气,尽量使喷油和燃烧分离,同时获得低的NO_x、soot排放和高的热效率。对近年来汽油压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尽管汽油压燃表现出了较好前景,但其关键难题仍需要深入研究:一方面,大负荷汽油压燃低温燃烧是以高压力升高率为代价,同时仍存在碳烟排放问题,需要探索有效控制大负荷燃烧反应速率和碳烟排放的途径;另一方面,小负荷下汽油燃料燃烧效率低,未燃HC和CO排放高,燃烧稳定性差,对边界条件变化敏感,也是限制汽油压燃低温燃烧全工况运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压燃 低温燃烧 大负荷 小负荷 喷油策略
下载PDF
油田开发注水方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建军 李振龙 +1 位作者 马海骄 张金芝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21期25-27,共3页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是根据国内外油田的开发经验与本油田的具体特点来确定。针对不同的油田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注水方式,特别是油层性质和构造条件,是确定注水方式的主要地质因素。本文介绍了各种注水方式的优缺点,对指导油田...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是根据国内外油田的开发经验与本油田的具体特点来确定。针对不同的油田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注水方式,特别是油层性质和构造条件,是确定注水方式的主要地质因素。本文介绍了各种注水方式的优缺点,对指导油田注水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方式 边部注水 内部注水 点状注水
下载PDF
喷射策略对正丁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郭广召 魏明锐 刘近平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3,共5页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软件,对一台小型柴油机进行改进,通过设置同轴喷油器,实现正丁醇和柴油这两种燃料的缸内直喷。基于该计算模型,研究缸内正丁醇的喷射比例和柴油预喷比例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丁醇喷射比例的增...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软件,对一台小型柴油机进行改进,通过设置同轴喷油器,实现正丁醇和柴油这两种燃料的缸内直喷。基于该计算模型,研究缸内正丁醇的喷射比例和柴油预喷比例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丁醇喷射比例的增大,缸压和放热率峰值下降,soot生成量和CO生成量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而NO_(x)生成量呈现减少的趋势;随着柴油预喷比例的增大,滞燃期缩短,缸压和放热率峰值上升,soot生成量和CO生成量排放物与正丁醇喷射比例增大的结果趋势相同,而NO_(x)生成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策略 正丁醇 柴油 双直喷发动机
原文传递
径向密封泄漏作用下喷射策略对柴油转子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20
作者 陈涛 雷基林 +3 位作者 邓晰文 张勇 王汝雁 李红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3,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转子发动机的性能,对柴油转子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此外,考虑到转子发动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径向泄漏,建立了一种考虑径向密封泄漏的周边进气转子发动机三维动态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转子发动机的性能,对柴油转子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此外,考虑到转子发动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径向泄漏,建立了一种考虑径向密封泄漏的周边进气转子发动机三维动态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该计算模型,研究了柴油喷射时刻和喷射持续期对燃料分布及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射时刻为上止点前80°曲轴转角且喷射持续期为50°曲轴转角时可获得较好的燃烧和排放特性。与原方案相比,缸内峰值压力提升了11.38%,碳烟和CO生成量分别降低了78.71%和92.72%,NO_(x)和CO_(2)生成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转子发动机 喷射策略 径向密封泄漏 燃烧过程 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