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螺春茶的主要呈味物质浸出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月玲 龚淑英 邵晓林 《茶叶》 2006年第2期88-92,共5页
通过冲泡水温与冲泡时间、冲泡水温与冲泡次数双因子的正交实验,对碧螺春茶汤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浓度及其浸出比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冲泡时间与各有效成分的浸出量均呈对数相关,同等条件下,游离氨... 通过冲泡水温与冲泡时间、冲泡水温与冲泡次数双因子的正交实验,对碧螺春茶汤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浓度及其浸出比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冲泡时间与各有效成分的浸出量均呈对数相关,同等条件下,游离氨基酸与咖啡碱的浸出比率大于茶多酚。比较不同冲泡次数,各成分在第1泡或第2泡时达最高值,而后迅速下降。经5次冲泡后,氨基酸的浸出比率之和与冲泡5分钟接近,茶多酚与咖啡碱则明显高于冲泡5分钟的处理。酚氨比的变化受冲泡时间影响不显著;受冲泡次数的影响很大,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螺春 冲泡条件 浸出浓度 浸出比率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在茶汤中浸出质量浓度及浸出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军 龚勇 温家钧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研究茶叶冲泡过程中苯醚甲环唑在茶汤中的浸出质量浓度,并探讨不同冲泡条件对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质量浓度与浸出率随冲泡水温的升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与水... 研究茶叶冲泡过程中苯醚甲环唑在茶汤中的浸出质量浓度,并探讨不同冲泡条件对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质量浓度与浸出率随冲泡水温的升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与水质量比的扩大,则使苯醚甲环唑的浸出率下降;茶叶苯醚甲环唑含量增加,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质量浓度相应增加,浸出率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茶汤 浸出质量浓度 浸出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及其在茶汤中的浸出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军 刘丰茂 +1 位作者 温家钧 边侠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d采样,成茶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值10.0mg/kg;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及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4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为19.6%~21.8%,人体摄入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茶叶 残留 茶汤 浸出率
下载PDF
基于品管圈活动降低输液泵维修率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霍刚 曹扬 +3 位作者 袁波 陆建雄 覃异 岳丽青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目的为降低了因输液泵、注射泵质量问题引发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诊疗安全,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我科室采取品管圈活动,规范临床对输液泵的使用。方法通过主题选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制定和实施等措施,减少了... 目的为降低了因输液泵、注射泵质量问题引发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诊疗安全,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我科室采取品管圈活动,规范临床对输液泵的使用。方法通过主题选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制定和实施等措施,减少了输液泵的维修和误报次数。结果通过本次活动将维修总次数降低了42%。结论通过品管圈手段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对输液泵的合理使用,使输液泵故障率有了显著的降低,增强了临床工程师与临床一线沟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泵 品管圈 维修率 误报率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不同血浆与悬浮红细胞输注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鎏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不同血浆和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对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确诊的12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治疗使用的血浆与悬浮红细胞输注比例将患者分为三组:低... 目的探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不同血浆和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对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确诊的12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治疗使用的血浆与悬浮红细胞输注比例将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组(1∶3,n=29)、中比例组(1∶2,n=42)和高比例组(1∶1,n=51)。在输血前和输血后1 d时采集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静脉血,利用血凝仪检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利用丹麦RADIOMETER ABL9型血气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体内的Hb和pH水平,记录所有患者的血液制品使用情况、死亡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输血1 d后,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高于输血前,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低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比例组输血1 d后患者体内的PT和APTT明显低于低、中比例组,而FIB含量明显高于低、中比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比例组输血1 d后其PT和APTT明显低于低比例组,而FIB含量明显高于低比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24 h内,低比例组、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输注的悬浮红细胞等血液制品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高比例组的红细胞输注总量明显低于另外低、中比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创伤性休克患者输血前及输血24 h后的Hb含量及p H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比例组、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时,与输注低比例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相比,适当输注比例可明显减低PT和APPT,提高FIB含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休克 血浆 悬浮红细胞 输注比例 凝血功能
下载PDF
XPM纳米灌注浆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明玉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5-46,共2页
XPM纳米灌注浆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灌注浆施工工艺,由于其不产生离析和沉淀,水灰比小,可灌性好,设备简单、成本低,所以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灌注浆 固结 粘合 防渗 钻孔 浆液配比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and Drip Rate in a Vertical Polypropylene Infusion Bag
7
作者 Weiwei Duan Lingfeng Ta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1年第6期1143-1164,共22页
Vertical infusion(self-emptying)bags used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are typically obtained by moulding a soft envelope of polypropylene.In normal conditions a continuous flow of liquid can be obtained with no need to u... Vertical infusion(self-emptying)bags used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are typically obtained by moulding a soft envelope of polypropylene.In normal conditions a continuous flow of liquid can be obtained with no need to use a pump.In the present stud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pressure effects and the drug drip rat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After determining relevant experimental data about the descending height of liquid level,the dropping speed and pressure,the ordinary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MATLAB have been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related variation and interrelation laws.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gas-liquid volume ratio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s of these bags.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that the biggest effect on the drip rate is produced by the diameters of the used need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 infusion bag numerical simulations gas-liquid volume ratio overall performances drip rate
下载PDF
我院PIVAS对成品输液配送及时性的改进管理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春梅 卡斯木.卡哈尔 +1 位作者 李娜 陈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419-4423,共5页
目的:提高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成品输液配送的及时性,促进患者及时、合理用药。方法:从人员、软/硬件方面分析影响成品输液配送及时性的因素,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统计2015年1-6月(改进前)与2016年1-6月(改进后)长期医嘱计... 目的:提高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成品输液配送的及时性,促进患者及时、合理用药。方法:从人员、软/硬件方面分析影响成品输液配送及时性的因素,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统计2015年1-6月(改进前)与2016年1-6月(改进后)长期医嘱计划执行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的分布情况,以及PIVAS打包-配送交接/输液发出-临床接收-实际执行时间各环节的平均用时,评价改进效果。结果:针对人员、软/硬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制订并实施了加强与临床医师(开具医嘱)和护士(执行医嘱)相关信息的沟通、提升PIVAS医嘱审核药师的各项专业水平和能力、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及完善PIVAS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措施。与2015年同期比较,2016年医嘱计划执行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的高峰时段分布均有所分散;配送交接/输液发出-临床接收环节平均用时减少了10.13 min,且2016年各工作环节用时呈逐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我院PIVAS实施的管理改进措施提高了成品输液配送的及时性,为临床患者的及时用药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医嘱 成品输液 配送及时性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长期白蛋白尿发生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和瑞婷 吕肖锋 +3 位作者 武晋晓 向莎 赵田 张天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长期白蛋白尿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583例,按住院期间治疗方式分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275例和口服药物降糖治疗...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长期白蛋白尿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583例,按住院期间治疗方式分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275例和口服药物降糖治疗(OHA)组308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进行随访,复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白蛋白尿发生率及尿白蛋白/肌酐(UAlb/Cr)。按UAlb/Cr采取分层抽样法从两组各抽出60例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比较两组间血糖波动参数,并探讨UAlb/Cr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时,两组BMI、BP、TG、TC、LDL-C、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UAlb/Cr水平低于OHA组(P〈0.05)。随访时,CSII组UAlb/Cr 30~299 mg/24 h和UAlb/Cr≥300 mg/24h发生率均低于OHA组(P〈0.05);CSII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均低于OH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UAlb/Cr水平与MAGE、SDBG、MPPGE、LAGE呈正相关(r=0.227、0.103、0.326、0.15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TG、MAGE是UAlb/Cr的影响因素。结论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长期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血糖波动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尿白蛋白/肌酐 血糖波动
原文传递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长径比对输液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科 郭维鹏 +2 位作者 朱水文 唐志雄 蒋文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611,共6页
研究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简称直立式输液袋)长径比对袋体输液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佳长径比。针对标示容量为100、250和500mL的三种袋型,分别设置5种不同长径比(1.5∶1、2∶1、3∶1、4∶1和5∶1),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排液过程,研究袋体应力... 研究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简称直立式输液袋)长径比对袋体输液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佳长径比。针对标示容量为100、250和500mL的三种袋型,分别设置5种不同长径比(1.5∶1、2∶1、3∶1、4∶1和5∶1),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排液过程,研究袋体应力分布、排空率、加药空间及稳定性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标示容量一定的条件下,排空率随长径比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稳定性系数随长径比的增加而下降。长径比由1.5∶1到5∶1,3种标示容量直立式输液袋排空率的增幅和稳定性系数的降幅分别为:100mL直立式输液袋为20%和49%,250mL直立式输液袋为9%和51%,500mL直立式输液袋为11%和46%。比较而言,排空率增加的幅度远低于稳定性下降的幅度。综合考虑排空率和袋体稳定性,袋体的长径比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长径比 排空率 稳定性系数
原文传递
盐水负荷试验后血钾和钠钾比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涓 陈涛 +2 位作者 李元美 任艳 田浩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的电解质特点,及盐水负荷试验(saline infusion test, SIT)后的血钾和钠钾比值在辅助PA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于2009年1月1日-2018年12月27日在四川大... 目的探索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的电解质特点,及盐水负荷试验(saline infusion test, SIT)后的血钾和钠钾比值在辅助PA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于2009年1月1日-2018年12月27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筛查高血压原因的患者资料,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组(34例)、PA组(101例),其中PA组包括60例单侧肾上腺分泌〔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 APA)组〕和41例双侧肾上腺分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 IHA)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T后的血钾和钠钾比值对PA分型诊断的价值。结果与EH组比较,APA组患者SIT前后血钾水平均较低(P<0.01),APA组SIT前后的钠钾比值均较高(P<0.05)。虽然APA组和IHA组间SIT前血钾和钠钾比值均无明显差异,但APA组SIT后的血钾水平较IHA组更低(P<0.01),钠钾比值与IHA组相比更高(P<0.05)。在PA分型诊断中,SIT后血钾水平和钠钾比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1和0.646,均低于SIT后醛固酮水平的0.788。SIT后血钾取最佳切点为3.56 mmol/L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是46.7%、85.4%,SIT后钠钾比值取最佳切点为39.09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53.3%、80.5%。结论 SIT后血钾和钠钾比值对PA分型诊断的敏感性较低,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盐水负荷试验 负荷后钠钾比值 分型诊断
原文传递
输液连接件(肝素帽)可沥滤物检测浸提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斌 刘叶 骆红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4年第4期61-65,共5页
通过各种标准中浸提比例的比较和实际产品表面积的测量,确定浸提比例为1克样品加20ml蒸馏水。在不同浸提条件下,对产品化学性能(还原物质、酸碱度、重金属、紫外吸光度)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37±1?C,24h。
关键词 输液连接件 肝素帽 可沥滤物 浸提比例 浸提条件 化学性能
下载PDF
医用输液、注射器和卤化丁基胶塞的溶血性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保栓 袁丽华 +3 位作者 刁立琴 常秀玲 刘英绵 康莉 《实验动物科学》 2015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河北省内生产、销售或正在使用的医用输液器、注射器具和注射用卤化丁基胶塞的溶血性,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依据国标,采用体外静态直接接触溶血法,以实验兔心脏血为材料,分别测定了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注... 目的通过测定河北省内生产、销售或正在使用的医用输液器、注射器具和注射用卤化丁基胶塞的溶血性,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依据国标,采用体外静态直接接触溶血法,以实验兔心脏血为材料,分别测定了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注射用卤化丁基胶塞各10批样品的溶血率,并对该3类产品体外溶血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所测样品的溶血率均<5%。结论所测样品的溶血性均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表明该3类产品在溶血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输液器 医用注射器 卤化丁基胶塞 溶血率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胎儿脐血流和大脑中动脉参数在羊膜腔灌注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婷 田矛 +1 位作者 张继红 伍欣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对比羊膜腔灌注前后,羊水过少胎儿脐血流参数及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变化,以了解羊膜腔灌注治疗对胎儿脐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12羊水过少妊娠22~33周的孕妇18例,进行羊膜腔灌注,比较羊膜腔灌注前后的羊水... 目的对比羊膜腔灌注前后,羊水过少胎儿脐血流参数及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变化,以了解羊膜腔灌注治疗对胎儿脐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12羊水过少妊娠22~33周的孕妇18例,进行羊膜腔灌注,比较羊膜腔灌注前后的羊水指数(AI)及脐血流参数、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MCA-PSV)的变化。结果羊膜腔灌注术后AI明显增加,S/D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膜腔灌注术后阻力指数(R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PSV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羊膜腔灌注可以短时间明显增加羊水量,改善胎儿脐血流,对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腔灌注 羊水过少 羊水指数 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 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
下载PDF
输入量与尿量比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休克预防性补液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徐溪 莫乃新 +3 位作者 陈文美 祝伟建 蒋青岳 王敏 《微创医学》 2016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索时段性观察输入量与尿量之比,对深Ⅱ度烧伤患者休克预防性补液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成人患者13例作为A组,入院时无尿,加上情况紧急,为了迅速补液以防休克,采用了传统烧伤公式计算补液量,24 h后的补液则根据输入量与... 目的探索时段性观察输入量与尿量之比,对深Ⅱ度烧伤患者休克预防性补液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成人患者13例作为A组,入院时无尿,加上情况紧急,为了迅速补液以防休克,采用了传统烧伤公式计算补液量,24 h后的补液则根据输入量与尿量比,在公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15例患者(均为个体烧伤)为B组,在传统烧伤公式计算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输入量与尿量比进行补液调整;于48 h后监测两组患者的Na+浓度、K+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主要脏器功能,以此评价根据输液量与尿量比指导补液的可行性。结果第1个24 h:补液量/尿量:A组为(2.8±0.7),B组为(3.6±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24 h:补液量/尿量:A组为(1.82±0.5),B组为(1.75±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后,监测患者的Na+浓度、K+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主要脏器功能,除HCT外,两组患者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设备及医务人员数量有限制、患者无尿等紧急情况下,为了迅速补液防止休克,可以谨慎采用公式计算补液量,方便易行,但是后期必须迅速调整补液量,注重恢复患者主要脏器功能;若情况允许,开始治疗时就观察输入量与尿量之比适时调整补液量,能显著降低烧伤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受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休克 烧伤补液公式 输液量与尿量比
下载PDF
氯胺酮复合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曹殿青 蔡伟华 +2 位作者 刘欣 郭翠容 余艳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74-677,682,共5页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80 g ~ 320 g,采用计算机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氯胺...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80 g ~ 320 g,采用计算机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氯胺酮组(K组)、乌斯他丁组(U组)、氯胺酮复合乌斯他丁组(K+U组)。除C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0.03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1 mg/kg,注射后16 h时,由尾静脉再次注射0.l % LPS 1.5 mg/kg,建立大鼠ALI 模型。U组、K+U组分别在第2次注射LPS后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 50 000 U/kg,注射乌司他丁后即刻,K 组、K+U 组经尾静脉以微量泵持续输注氯胺酮 10 ㎎?㎏-1?h-1,其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第2次注射 LPS 后1、2、3、4 h (T1~4)时,各组取5只大鼠,抽取腹主动脉血样0.5 ml,测定氧分压(PaO2),抽取下腔静脉血样2 ml,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6浓度;放血处死大鼠,取右肺上叶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及测定核因子(nuclear factor-κB, NF-κB)抑制蛋白α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 IκBα)表达;取右肺中叶组织100 mg测定肺组织NF-κB活性;取右肺下叶组织,计算肺湿干重比(W/D)。结果 与C组比较,L组、K组、U组和K+U组PaO2降低,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肺组织NF-κB活性升高,IκBα表达降低, W/D升高(P〈0.01);与L组比较,K组、U组和K+U组PaO2升高,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肺组织NF-κB活性降低,IκBα表达升高,W/D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降低 (P〈0.05或0.01);与K组和U组比较,K+U组各时点PaO2升高,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肺组织NF-κB活性(2.49±0.23)降低,IκBα表达(35.1±3.4)升高,W/D(4.91±0.16)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7.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乌司他丁 内毒素血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