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下颌下下颌骨角部前方截骨入路颞下窝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白振西 肖霞 石新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颞下窝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对9例位于颞下窝颅底的肿瘤采用下颌下切口、下颌骨角部前方截骨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评价手术方法。结果:9例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目的:探讨颞下窝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对9例位于颞下窝颅底的肿瘤采用下颌下切口、下颌骨角部前方截骨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评价手术方法。结果:9例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例,随访12~3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下颌下、下颌骨角部前方截骨入路进行颞下窝颅底部肿瘤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颅底 肿瘤 手术入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侵犯翼腭窝、颞下窝肿物的内镜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石照辉 乔莉 +2 位作者 陈晓栋 李晓媛 陈福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侵犯翼腭窝、颞下窝肿瘤中选择内镜手术入路,为根据肿瘤性质和侵犯程度选择手术入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侵犯翼腭窝或颞下窝并行内镜切除手术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在侵犯翼腭窝、颞下窝肿瘤中选择内镜手术入路,为根据肿瘤性质和侵犯程度选择手术入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侵犯翼腭窝或颞下窝并行内镜切除手术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根据肿瘤侵犯的方式和性质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手术入路。术后常规随访及影像学检查。重点评估不同入路的显露范围,安全手术的可能性,肿物全切率,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经内镜手术治疗侵犯翼腭窝、颞下窝肿瘤50例,其中恶性肿瘤11例,包括腺样囊性癌5例,恶性成釉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2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良性肿瘤3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24例,神经鞘瘤5例,脊索瘤2例;囊肿8例,其中牙源性囊肿5例,表皮样或皮样囊肿3例。根据肿物侵犯范围,采用3种内镜下手术入路。内镜下经鼻腔入路27例,其中经中鼻道20例,经泪前隐窝7例;内镜下经柯-陆上颌窦入路9例;内镜下经鼻联合经柯-陆上颌窦入路14例。所有手术均能彻底切除肿物。随访时间6~55个月,平均34.3个月,3例失访,3例恶性肿瘤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良性肿瘤和囊肿均无复发。结论:翼腭窝、颞下窝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根据肿物的生物学特点、侵犯方式和范围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可以切除病变,降低并发症,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颞下窝 经鼻内镜入路 经上颌窦入路 泪前隐窝入路
下载PDF
颞下窝进路TypeB技术在颞骨岩部胆脂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国栋 杨华 +5 位作者 刘庆松 司江勇 李颖 王斌 魏兴梅 高志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09-512,517,共5页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后再行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入院后5例患者均接受颞下窝径路Type B手术切除。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完整切除,显微镜下术腔无死角,检查无胆脂瘤残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胆脂瘤包绕,均沿胆脂瘤基质与颈内动脉壁的间隙分离干净。术后均行MR+DWI随诊1~2. 5年,未见复发。5例患者术后术侧均全聋。1例面神经完整者术后H-B II级; 2例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患者,其中1例术后1年H-B III级,另1例术后随访1年H-B IV级;2例头痛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5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可正常饮食。结论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可以安全、彻底切除复杂的巨大迷路型岩部胆脂瘤,未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早期反复手术失败影响对相关功能的保留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下窝径路 颞骨 岩骨 外科治疗 颈内动脉
下载PDF
颞下窝入路和改良入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安炀 刘运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简述颞下窝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 ,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参阅近年来相关文献 ,作综述性报道。结果 颞下窝入路奠定了侧颅底外科的基础 ,而一系列改良入路可以适应颅底区域的手术显露需要 ,如颞骨入路 ,颞下 耳... 目的 简述颞下窝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 ,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参阅近年来相关文献 ,作综述性报道。结果 颞下窝入路奠定了侧颅底外科的基础 ,而一系列改良入路可以适应颅底区域的手术显露需要 ,如颞骨入路 ,颞下 耳前颞下窝入路 ,颞下 颞下窝 额下颅底入路 ,颅中窝 颞下窝入路 ,眶颧 颞下窝入路等。这些颅内外联合入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颅底外科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颞下窝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已经成熟 ,但仍须注意术中功能保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入路 颅底外科手术 侧颅底 分型
下载PDF
联合颞下窝进路颈内动脉重建技术在侧颅底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国栋 魏兴梅 +5 位作者 郑月宏 张韬 田旭 赵杨 周娅琳 高志强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目的通过总结联合颞下窝进路和颈内动脉重建用于侵犯岩骨段颈内动脉的颅底巨大肿瘤的技术要点和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因颅底肿物行联合颞下窝进路并重建高位颈内... 目的通过总结联合颞下窝进路和颈内动脉重建用于侵犯岩骨段颈内动脉的颅底巨大肿瘤的技术要点和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因颅底肿物行联合颞下窝进路并重建高位颈内动脉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27~55岁。结果5例患者中3例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1例为颈动脉瘤,1例为腺样囊性癌复发;肿物中位横截面积为60 mm×51 mm(范围:28 mm×22 mm~72 mm×58 mm)。所有病例均使用联合颞下窝进路和颈内动脉重建的术式完整切除肿物。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000 ml(范围:600~2500 ml)。3例患者术后无暂时或长期脑血管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由于脑血管栓塞出现偏瘫。除了复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术中切除面神经,其余患者面神经功能均在术后3~12个月内恢复为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术后5例患者均规律随访36个月以上,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于侵犯高位颈内动脉且无法与动脉分离的侧颅底肿瘤,颞下窝进路联合颈内动脉重建可实现肿瘤的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耳外科手术 颞下窝进路 颈内动脉 血管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颞下窝肿瘤内镜手术径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杜伟嘉 陈福权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颞下窝是一个边界不规则且密集分布神经血管的解剖空间,与咽旁间隙之间由颈筋膜分隔相对分开,而咽旁间隙更靠内、更深。狭义概念的颞下窝范围位于上颌骨体和颧骨后方,内壁为翼突外侧板,外壁为下颌支,下壁与后壁空缺,顶部内侧为蝶骨大翼... 颞下窝是一个边界不规则且密集分布神经血管的解剖空间,与咽旁间隙之间由颈筋膜分隔相对分开,而咽旁间隙更靠内、更深。狭义概念的颞下窝范围位于上颌骨体和颧骨后方,内壁为翼突外侧板,外壁为下颌支,下壁与后壁空缺,顶部内侧为蝶骨大翼和颞骨鳞部构成的中颅窝底;而广义概念的颞下窝还包括更后方的咽旁间隙、更外侧的咬肌区和腮腺区。李立锋等基于颞下窝内的脂肪间隙及与间隙毗邻的肌肉而提出将其可视化分为5个区域:1区指位于上颌窦后外侧壁与颞肌和翼状肌之间的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颞下窝 咽旁间隙 手术径路 内镜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额颞-颞下窝入路翼腭窝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谦 丁美修 +1 位作者 王秉玉 郭智霖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552-555,共4页
目的为经外侧入路处理翼腭窝及中颅底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15例干性头颅标本的翼腭窝骨性标志,并对12具成人湿颅标本行额颞-颞下窝入路显微解剖,观察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结果上颌动脉翼肌段位于神经成分前方... 目的为经外侧入路处理翼腭窝及中颅底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15例干性头颅标本的翼腭窝骨性标志,并对12具成人湿颅标本行额颞-颞下窝入路显微解剖,观察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结果上颌动脉翼肌段位于神经成分前方,其末端外径平均为(2.46 ±0.58)mm,眶下裂孔至圆孔和翼管外口间平均距离分别为(13.34 ±3.03)mm、(17.33 ±4.05)mm;翼管长(14.65 ±1.76)mm,走行与垂体窝外侧颈动脉沟平行,翼管中点距颈动脉沟(12.72 ±1.38)mm。结论行经外侧翼腭窝入路时,以眶下裂孔作为辨认翼腭窝深部结构的解剖标志,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显微解剖 颞下窝入路
下载PDF
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的临床应用:5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安炀 徐振球 +1 位作者 潘广嗣 陈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侧颅底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侧颅底占位性病变采用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占位性病变。结果 5例侧颅底占位性病变,4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存,无涎漏发生。结论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侧颅底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侧颅底占位性病变采用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占位性病变。结果 5例侧颅底占位性病变,4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存,无涎漏发生。结论改良耳前颞下窝入路对于侧颅底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需要神经外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密切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入路 侧颅底 面神经 涎漏
下载PDF
上颌-额-颞入路在颞下窝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玉兴 郭睿 +1 位作者 张雷 郭传瑸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上颌-额-颞手术入路,行颞下窝肿瘤手术切除,观察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上颌-额-颞手术入路切除的12例颞下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评价上颌-额-颞入路切除肿瘤的效果。结果 12例患者手术中切除肿瘤顺利...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上颌-额-颞手术入路,行颞下窝肿瘤手术切除,观察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上颌-额-颞手术入路切除的12例颞下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评价上颌-额-颞入路切除肿瘤的效果。结果 12例患者手术中切除肿瘤顺利,手术后并发症轻微。结论对于巨大颞下窝、翼腭窝肿瘤,涉及侧颅底者采用上颌-额-颞入路可以顺利切除肿瘤。此手术入路可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保护面神经,同时便于制取颞肌瓣充填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翼腭窝 肿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前侧方入路至颞下窝及邻近区域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延佳 翦新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前、侧方入路显露颞下窝及邻近区域的优缺点。方法:选10例成人头部标本,模拟前、侧方入路分层解剖,对关键结构测量分析。结果:显露颞下窝的主要障碍是面神经,颧弓和下颌升支。前方入路能保留大部分结构的生理功能,完整显露颞... 目的:探讨前、侧方入路显露颞下窝及邻近区域的优缺点。方法:选10例成人头部标本,模拟前、侧方入路分层解剖,对关键结构测量分析。结果:显露颞下窝的主要障碍是面神经,颧弓和下颌升支。前方入路能保留大部分结构的生理功能,完整显露颞下窝。而侧方入路受面神经的限制,只能局部显露。前方入路可通过处理上颌骨显露翼腭窝,侧方入路通过处理腮腺进入咽旁间隙。结论:前、侧方入路显露的侧重点不同,且各具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前方入路 侧方入路 层次解剖
下载PDF
颞下窝进路侧颅底显微手术七例报告
11
作者 赵金城 田庆润 +2 位作者 陈育良 邵湘云 王鑫 《天津医药》 CAS 1991年第9期539-542,共4页
本文报告作者自1989年至1990年应用颞下窝进路显微手术技术经颅侧在直视下切除位于颅底深部各种广泛侵犯的肿瘤,并有效的保护了颅底重要大血管和神经。对颅底解剖、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 颅底肿瘤 显微手术 颞下窝
下载PDF
术前MRI脑容积成像序列增强影像特征与颈静脉球瘤手术入路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钰 冯国栋 +8 位作者 苏童 毛铭阳 田旭 徐振潭 周海龙 房洪营 张竹花 高志强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glomus jugulare tumor,GJT)患者术前MRI脑容积成像(brain volume imaging,BRAVO)增强影像特征与手术入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GJT患者。根据患者病历资料中记录...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glomus jugulare tumor,GJT)患者术前MRI脑容积成像(brain volume imaging,BRAVO)增强影像特征与手术入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GJT患者。根据患者病历资料中记录的手术入路,将其分为颞下窝入路(infratemporal fossa approach,IFA)组、颞下窝联合入路(combined infratemporal fossa approach,CIFA)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增强BRAVO序列影像特征确定肿瘤Fisch分型,并与术中确定的Fisch分型进行一致性比较。测量BRAVO序列图像横轴位肿瘤最大径、冠状位肿瘤最长径及脑膜侵犯宽度、脑膜侵犯深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2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GJT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IFA组16例(手术入路为颞下窝A型入路)、CIFA组9例(手术入路为颞下窝A型+B型入路)。影像C分型为C1型1例、C2型10例、C3型12例、C4型2例;影像D分型为De1型8例、Di1型6例、Di2型5例。除1例患者术前影像分型(C3型)与手术分型(C2型)不一致外,其余患者影像C、D分型与手术C、D分型均一致(Kappa=0.934,P<0.001;Kappa=1.000,P<0.001)。两组患者术前影像C分型(P=0.029)、D分型(P=0.006)均有显著性差异。CIFA组横轴位肿瘤最大径(P=0.013)、脑膜侵犯深度(P=0.003)、脑膜侵犯宽度(P=0.011)均大于IFA组,冠状位肿瘤最长径(P=0.125)与IFA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增强BRAVO序列影像特征可用于术前评估GJT患者的Fisch分型。术前BRAVO序列的增强影像特征在不同手术入路患者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脑容积成像 颞下窝入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危维 杨晓彤 +3 位作者 严波 吕海丽 王振霖 张秋航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20-624,共5页
目的总结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4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包括专科检查、颅底CT及增强MRI,32例患者行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 目的总结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4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包括专科检查、颅底CT及增强MRI,32例患者行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105例,经颈入路26例,经面入路23例。结果 37例患者术中输血。内镜经鼻入路全切率90.5%(95/105),4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及换药后治愈,无颅内感染;2例患者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颈内动脉痉挛、脑梗死,经抗血管痉挛、激素、脑保护剂等治疗后好转。经颈入路全切率100.0%(26/26),5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症支持治疗后顺利拔管。经面入路全切率95.7%(22/23)术后行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结论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评估、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等诊治,正确及时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早期恢复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肿瘤 围手术期 手术入路
下载PDF
改良Mickey氏额颞-颞下窝入路结合面前径路切除中颅凹底大型内外沟通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军 陈明振 +3 位作者 伍国号 吴新建 陈晓雷 张湘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0-81,9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过改良Mickey氏额颞-颞下窝入路结合面前径路(鼻侧切开或唇-上颌窦入路)切除中颅凹底大型内外沟通性瘤。方法:回顾分析我们1992年1月至1998年6月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结果:成功切除了鼻咽癌6... 目的:探讨采用经过改良Mickey氏额颞-颞下窝入路结合面前径路(鼻侧切开或唇-上颌窦入路)切除中颅凹底大型内外沟通性瘤。方法:回顾分析我们1992年1月至1998年6月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结果:成功切除了鼻咽癌6例,上颌窦腺鳞癌4例,脑膜瘤2例,血管纤维瘤2例,软骨肉瘤1例,尤文氏瘤1例。其中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2例。结论:1、该手术入路对向前、内侧侵及上颌窦、翼腭窝、筛窦及蝶窦的大型中颅凹底内外沟通瘤暴露充分,肿瘤得以广泛切除。2、采用改良的Mickey氏额颞-颞下窝入路,复位后的额颞骨瓣由于来自颞肌血运保留,有利于骨瓣的成活及与正常颅骨的融合。同时颞肌在额颞骨附着点的保留,有利于术后患者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手术入路 中颅凹底肿瘤 Mickey术
下载PDF
累及颅底肿瘤切除的两种途径
15
作者 薛桂平 木合塔尔.霍加 +1 位作者 多力昆.吾甫尔 李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完整而安全切除累及颅底区域肿瘤的两种手术径路。方法对4例颅底肿瘤根据侵及区域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径路,其中3例采用经一侧上颌骨翻转入路,1例采用经一侧腮腺颞下窝入路。结果所有病例的颅底肿瘤均被安全而完整地切除,涉及... 目的探讨完整而安全切除累及颅底区域肿瘤的两种手术径路。方法对4例颅底肿瘤根据侵及区域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径路,其中3例采用经一侧上颌骨翻转入路,1例采用经一侧腮腺颞下窝入路。结果所有病例的颅底肿瘤均被安全而完整地切除,涉及的颅底区域包括颞下窝,翼腭窝,鼻咽部及咽旁间隙。病变包括纤维血管瘤,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高分化平滑肌肉瘤及高分化鳞癌。结论上颌骨掀翻入路是治疗中颅底或侧颅底,尤其是同时累及两个解剖区域以上病变时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于侧后颅底病变伴张口受限,面神经受侵犯者,经腮腺颞下窝入路是极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翻转入路 颞下窝入路 颅底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下颌升支纵形离断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临床体会
16
作者 张森林 魏斌 +1 位作者 陈汉 陈必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下切口结合下颌升支纵形离断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2期间,我科收治的7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下颌下切口结合下颌升支纵形离断入路切除肿瘤,随访术后并发症和肿... 目的:探讨下颌下切口结合下颌升支纵形离断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2期间,我科收治的7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下颌下切口结合下颌升支纵形离断入路切除肿瘤,随访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野显露良好,肿瘤完整切除,无下牙槽神经损伤。随访6~36个月,1例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和饮水呛咳,余6例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无肿瘤复发。结论:下颌下切口结合下颌升支纵形离断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具有创伤小、创口暴露充分、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肿瘤 下颌骨离断入路
下载PDF
经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入路外科治疗颞下窝肿瘤
17
作者 何秋敏 许彪 +1 位作者 朱瑾 施延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7例经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的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 目的 探讨经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7例经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的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2~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可充分暴露颞下窝肿瘤,且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切除颞下窝肿瘤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下颌骨外旋入路 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
下载PDF
颅底骨巨细胞病变的外科治疗
18
作者 魏兴梅 冯国栋 +6 位作者 许志勤 杨华 张竹花 田旭 赵杨 周娅琳 高志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总结联合颞下窝进路Type B+D切除对于广泛侵犯颅底的骨巨细胞瘤和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5例因颞骨巨细胞瘤或巨细胞修复性肉... 目的总结联合颞下窝进路Type B+D切除对于广泛侵犯颅底的骨巨细胞瘤和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5例因颞骨巨细胞瘤或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行联合颞下窝进路Type B+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行MRI+DWI随访。其中2例为骨巨细胞瘤,3例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5例患者中3例既往有肿物切除史,分别于术后6、18和20月复发。病变均累及乳突、颞颌关节和翼突,其中1例侵入颅内,并有内听道、耳蜗的破坏。肿物的平均大小为42*46mm。结果 4例患者均1期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显微镜下病变无残留,1例一期切除颅外部分,二期切除侵入颅内部分,术后均无脑脊液漏的发生。术后随诊8-51月,未见复发。5例患者2例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术后3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前H-B II,术后为H-B II级,1例术前H-B V级,术后1年恢复为H-B III级。除1例术前已有耳蜗破坏,其余4例均保留了耳蜗功能。2例术前听力正常,术后由于封闭外耳道为重度传导性听力下降,1例术前为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术中重建了鼓室和听力,术后3月为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另外2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迷路破坏分别为重度混合性听力下降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术后听力同术前。5例患者术后1周左右(平均6天)恢复饮食。结论颞下窝联合进路Type B+D技术可以安全、彻底切除广泛侵犯颞骨和颞下窝的巨大骨巨细胞瘤及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术中面神经及耳蜗功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巨大骨巨细胞瘤及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经彻底切除,术后长期随访无复发,对饮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进路 颅底 骨巨细胞瘤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复发
下载PDF
侧颅底神经血管的应用解剖学——颞下窝径路的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良发 姜泗长 +2 位作者 杨伟炎 顾瑞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颈静脉球可分为隆起型(占66.7%)和低平型(占33.3%)。岩下窦开口部位有三种类型。Ⅸ脑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的前内侧,Ⅹ、Ⅺ脑神经多位于其内侧。Ⅺ脑神经与岩下窦末端关系密切,可分三种类型。颈内动脉水平段距鼓膜张肌平均为2.2mm,距脑膜中动脉和下颌神经分别平均为6.8mm和6.9mm。结论:避免手术损伤后脑神经的关键是充分暴露,辨认清楚后明视下操作。鼓膜张肌、脑膜中动脉、下颌神经是预测和辨认颈内动脉水平的良好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 脑神经 解剖学 颞下窝径路 外科解剖学
下载PDF
不同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比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20
作者 蒋卫红 方兴 +3 位作者 章华 谢志海 赵素萍 肖健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59-262,267,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的内镜手术入路解剖翼腭窝及颞下窝,比较内镜下各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为恰当选择内镜手术入路处理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提供解剖学方面的依据。方法 4具8侧成人尸头标本,0°内镜引导下分别采取上颌窦后壁入路、扩大上颌... 目的应用不同的内镜手术入路解剖翼腭窝及颞下窝,比较内镜下各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为恰当选择内镜手术入路处理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提供解剖学方面的依据。方法 4具8侧成人尸头标本,0°内镜引导下分别采取上颌窦后壁入路、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鼻腔外侧壁入路、揭翻经上颌窦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各手术入路的有效显露范围。结果上颌窦后壁入路能显露翼腭窝上部和颞下窝内侧区深部;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在以上手术入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显露翼腭窝下部;鼻腔外侧壁入路再进一步显露整个上颌窦和上颌窦底壁平面以上的颞下窝内外侧区;揭翻经上颌窦入路则能更进一步显露整个颞下窝。结论不同的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各不相同,以此为基础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处理不同范围的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将有利于充分显露和有效切除病变,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颞下窝 内镜 手术入路 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