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声对动物生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乃坤 杜维霞 +1 位作者 刘秀敏 赵树卿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38-340,共3页
本文报告了次声对动物生物效应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小鼠或豚鼠暴露在8或16Hz,135dB次声时,引起小鼠肺脏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豚鼠鼓膜出血、穿孔或听小骨局部脱位。Wistar大鼠暴露在8或16Hz,110~135dB 20分钟,其血浆或血清ACTH和皮质... 本文报告了次声对动物生物效应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小鼠或豚鼠暴露在8或16Hz,135dB次声时,引起小鼠肺脏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豚鼠鼓膜出血、穿孔或听小骨局部脱位。Wistar大鼠暴露在8或16Hz,110~135dB 20分钟,其血浆或血清ACTH和皮质醇含量随压强增加而增加。其中大鼠暴露在8或16Hz,135或125dB组,其血浆或血清ACT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和差异显著(P<0.05);同样大鼠暴露在8或16Hz,135dB组,其血清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肺脏出血 鼓膜穿孔 皮质醇
原文传递
次声作用对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叶琳 龚书明 +3 位作者 黄晓峰 王枫 刘静 陈景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6-858,共3页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后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将 35只 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14 ,2 1和 2 8d组 5组 ,于 8Hz,130 d B次声环境下 ,每日暴露 1次 ,每次 2 h;取大脑皮层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 ,透射电镜...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后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将 35只 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14 ,2 1和 2 8d组 5组 ,于 8Hz,130 d B次声环境下 ,每日暴露 1次 ,每次 2 h;取大脑皮层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 ,透射电镜下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次声作用后脑损伤以变性改变为主 ,可见于细胞内外的各种结构 ;早期随作用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后期损伤有一定的恢复 .结论 次声可非特异性地损伤脑的超微结构 ;在相同的频率和声压级水平下 ,次声的损伤作用与次声的作用时间并非呈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作用 大脑皮层 超微结构 脑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次声作用引起大鼠下丘脑c-fos mRNA与CRF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良辅 陈景藻 肖华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次声引起应激反应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方法,研究了8Hz,12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引起大鼠下丘脑c-fosmRNA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8Hz,120... 目的:了解次声引起应激反应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方法,研究了8Hz,12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引起大鼠下丘脑c-fosmRNA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8Hz,120dB次声作用2h,于作用后0.5hc-fos与CRFmRNA均开始明显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渐增强,c-fos于2h达高峰,至4h基本消失;CRF于3h达高峰,至5h基本消失.结论:次声作用后c-fos与CRFmRNA的表达可能是次声引起应激反应的中枢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FOS基因 CRF mRNA 聚合酶链反应 下丘脑
下载PDF
次声作用对大鼠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叶琳 龚书明 +4 位作者 陈耀明 王枫 刘静 陈景藻 王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 观察 8Hz、1 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不同时间后 ,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次声引起脑损伤的机理。方法 将 35只II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d、1 4d、2 1d、2 8d组五组 ,用 8Hz、1 30dB次声作用 ... 目的 观察 8Hz、1 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不同时间后 ,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次声引起脑损伤的机理。方法 将 35只II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d、1 4d、2 1d、2 8d组五组 ,用 8Hz、1 30dB次声作用 ,每天 1次 ,每次 2h,各组于最后一次作用结束后 0 .5~ 1h内取大脑皮层 ,制成 1 0 %的组织匀浆测定GSH -Px活性、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大鼠大脑皮层GSH -Px活性在 7d组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在 1 4d组、2 1d组、2 8d组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5) ;MDA含量在 7d组、1 4d组有显著性升高 (P<0 .0 5) ,2 1d组、2 8d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P >0 .0 5) ;SOD活性有下降的趋势 ,但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次声作用后 ,引发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作用 大鼠 大脑 皮质 脂质过氧化 丙二醛
原文传递
大鼠次声刺激后脑组织谷氨酸的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傅国友 陈景藻 贾克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暴露于次声环境后脑组织中谷氨酸(Glu)的变化.方法:把大鼠置于不同的次声环境中暴露2h,观察8Hz/90dB暴露组,8Hz/120dB暴露组,16Hz/90dB暴露组,16Hz/120dB暴露组及正常... 目的:观察大鼠暴露于次声环境后脑组织中谷氨酸(Glu)的变化.方法:把大鼠置于不同的次声环境中暴露2h,观察8Hz/90dB暴露组,8Hz/120dB暴露组,16Hz/90dB暴露组,16Hz/120dB暴露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Glu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Hz/120dB暴露组和16Hz/120dB暴露组脑组织海马区谷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1);16Hz/120dB暴露组脑组织海马区谷氨酸含量较8Hz/120dB暴露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次声对脑组织的作用效应与其频率及声压级等参数有关,其中关键因素是声压级.Glu的兴奋性毒性可能参与次声对脑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谷氨酸 海马 大鼠 防护
下载PDF
次声作用对大鼠记忆功能及隔内侧核和斜角带核胆碱能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魏智钧 李玲 +4 位作者 陈景藻 饶志仁 贾克勇 刘慧玲 邱建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对大鼠记忆功能及斜角带核和隔内侧核胆碱能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 记忆保持SD大鼠接受 16Hz ,90dB或 13 0dB次声照射 ,2h/次·d-1,作用 7d或 14d ,观察不同声强、不同时间次声作用对大鼠回避反应的潜伏期及隔...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对大鼠记忆功能及斜角带核和隔内侧核胆碱能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 记忆保持SD大鼠接受 16Hz ,90dB或 13 0dB次声照射 ,2h/次·d-1,作用 7d或 14d ,观察不同声强、不同时间次声作用对大鼠回避反应的潜伏期及隔内侧核 /斜角带核 (MS/DB)胆碱能神经元表达的影响。结果  13 0dB次声作用组大鼠记忆功能显著降低 (P <0 .0 1) ,隔内侧核和斜角带核胆碱能神经元数目明显降低 (P <0 .0 1) ,90dB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次声作用可以导致隔内侧核和斜角带核胆碱能神经元的数目减少 ,使大鼠记忆功能下降 ,效应与次声的声强有关。声强相同时 ,14d与 7d的效应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记忆 隔内侧核 斜角带核 大鼠 胆碱能神经元 表达
原文传递
8 Hz/130 dB次声对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朝晖 陈景藻 +3 位作者 王志鹏 陈丹 李静 金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 8Hz,1 3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方法 :将 4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6个组 ,即对照组、次声作用 1d组、次声作用 7d组、次声作用 1 4d组、次声作用 2 1d组、次声作用 2 8d组 .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 ,通过钙离... 目的 :探讨 8Hz,1 3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方法 :将 4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6个组 ,即对照组、次声作用 1d组、次声作用 7d组、次声作用 1 4d组、次声作用 2 1d组、次声作用 2 8d组 .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 ,通过钙离子荧光探针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结果 :频率 8Hz,声压级 1 30dB次声分别作用 2h/d后 ,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于 1d组即有增高 (P <0 .0 1 ) ,7d组仍呈增高趋势 ,至 1 4d组达高峰并呈现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征象 ,至 2 8d组已回落 .结论 :8Hz,1 30dB次声作用不同时间可导致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同程度增高 ,随作用时间延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钙离子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次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童娜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次声是频率为0.0001Hz~20Hz范围内的声波,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在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中都有次声的产生,而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也有次声的存在。次声是一种无形、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衰减小等非常显著的特... 次声是频率为0.0001Hz~20Hz范围内的声波,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在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中都有次声的产生,而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也有次声的存在。次声是一种无形、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衰减小等非常显著的特点。它通过共振机理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可使人感到头晕头痛、恶心烦躁、胸闷腹泻、疲倦无力、注意力分散等等,严重时甚至能使人的肺腔破裂导致死亡。人们根据其特点将其应用于武器、监测、工业、医疗等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人类对次声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尽最大可能去研究次声、应用次声,令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特点 应用 产生机理 声学
下载PDF
次声作用后大鼠血脑屏障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费舟 章翔 +3 位作者 王晓峰 刘先珍 陈景藻 贾克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8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及意义,为研究次声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奠定基础.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次声作用1次、7次及14次4组.采用本校研制的次声压力仓.次声作用组用8Hz,12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 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及意义,为研究次声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奠定基础.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次声作用1次、7次及14次4组.采用本校研制的次声压力仓.次声作用组用8Hz,12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每次作用2h.硝酸镧心脏灌注法固定鼠脑,透射电镜下观察BBll改变.结果:次声作用1次与7次组其BBB改变相似,均有紧密连接开放,血管基膜外以至组织间隙内存在硝酸镧颗粒;至14次组BBB改变愈加严重,可见大量硝酸澜颗粒经BBB进人组织间隙,与卫,7次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M<0.05).结论:次声作用可直接破坏BBB的结构与功能;在相同强度的次声作用下,作用次数的多少与I3BB通透性改变呈直接相关.推测由于次声造成BBB通透性改变,进而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是次声导致脑损害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脑损伤 血脑屏障
下载PDF
不同声压级次声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朝晖 陈景藻 +1 位作者 李康樗 曹云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 8Hz ,90dB/13 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 88只随机分为 11个组 ,即对照组、90dB次声作用 1d组、7d组、14d组、2 1d组及 2 8d组 ,13 0dB次声作用 1d组、7d组、14d组、2 1d组及 2 8d组 ,每组 8只... 目的 探讨 8Hz ,90dB/13 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 88只随机分为 11个组 ,即对照组、90dB次声作用 1d组、7d组、14d组、2 1d组及 2 8d组 ,13 0dB次声作用 1d组、7d组、14d组、2 1d组及 2 8d组 ,每组 8只。采用细胞分离技术、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90dB/1d组、13 0dB/1d组、13 0dB/7d组次声作用后 ,海马细胞未显示凋亡率增高 (P >0 .0 5 ) ;90dB/7d组、90dB/14d组、90dB/2 1d组、13 0dB/14d组、13 0dB/2 1d组次声作用后 ,海马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5 ) ,90dB/2 1d组比 90dB/14d组明显回落 (P <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90dB/14d组海马细胞凋亡率达到高峰 (P <0 .0 1) ,90dB/2 8d组及 13 0dB/2 8d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8Hz ,90dB/13 0dB次声作用一定时间后 ,均可导致海马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高 ,尤以 90dB/14d组效应最强 ;8Hz ,90dB/13 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具有损伤效应。随作用时间延长 ,海马细胞对 8Hz ,90dB/13 0dB次声作用均可产生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 细胞凋亡 次声 细胞分离技术 流式细胞仪
原文传递
泥石流早期警报系统 被引量:21
11
作者 章书成 余南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9-384,共6页
泥石流早期警报系统可以将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预警时间提前1h左右,这比一般警报方法的提前量(通常大于10min)增加很多,因而达到更好的警报效果。系统由遥测智能雨量计、泥石流次声警报器和摄像设备等组成。系统核心技术包括泥石流发生的... 泥石流早期警报系统可以将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预警时间提前1h左右,这比一般警报方法的提前量(通常大于10min)增加很多,因而达到更好的警报效果。系统由遥测智能雨量计、泥石流次声警报器和摄像设备等组成。系统核心技术包括泥石流发生的雨量阈值设定,泥石流次声特性和图像获取、图像解析以及图像实时传输等。系统数据传输可选择Internet网,GPRS/CDMA。决策机构可根据系统信息实时发布三级警报,即黄色(来自雨量阈值),橙色(来自泥石流次声信息)和红色(已有泥石流图像和规模),系统将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服务于泥石流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早期警报系统 雨量阈值 次声信息
下载PDF
不同声强8Hz次声作用对大鼠GSH-PX,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崔芳 任雨笙 +4 位作者 李玲 张荣庆 袁华 贾克勇 陈景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9期743-744,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声强的8 Hz 次声较长时间作用大鼠后,脑心肝肺的 G S H P X, S O D活性及 M D A 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次声作用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方法:用 8 Hz 90 d B,120d B 次声作用,每日 2 h,... 目的: 观察不同声强的8 Hz 次声较长时间作用大鼠后,脑心肝肺的 G S H P X, S O D活性及 M D A 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次声作用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方法:用 8 Hz 90 d B,120d B 次声作用,每日 2 h,14 d 后观察大鼠脑肝心肺组织中 G S H P X 活性, S O D 活性及 M D A 含量的变化. 结果:大鼠脑肝肺组织中 G S H P X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 P< 0.05, P< 0.01). 而心肌组织中 G S H P X 活性变化不明显. 大鼠脑肺组织中 S O D 活性及 M D A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 P< 0.01). 肝及心肌组织中 S O D活性和 M D A 含量变化不明显. 结论:次声作用后,大鼠脑肝肺组织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从而造成组织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GSH-PX SOD 丙二醛 谷胱
下载PDF
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袁华 龙华 +4 位作者 李玲 牟翔 邱建勇 刘静 陈景藻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3期3500-3501,共2页
目的研究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分别作用1,7,14,21,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时程改变... 目的研究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分别作用1,7,14,21,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时程改变。结果130dB组从作用1d开始大鼠海马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加,14d达到高潮,21d开始下降,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90dB组大鼠各时间点GFAP反应均比130dB组弱。结论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可以激活海马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次声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8 Hz 90 dB次声对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及内质网钙通道蛋白RyR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朝晖 陈景藻 +3 位作者 谭永霞 邱建勇 陈丹 刘静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实验观察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及内质网钙通道蛋白(Ryanodine receptors,RyRs)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次声作用机制及为次声 ... 目的:实验观察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及内质网钙通道蛋白(Ryanodine receptors,RyRs)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次声作用机制及为次声 卫生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个 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1,7,14和21d组,每组再随机分为 Ca2+测定组和RyRs检测组.通过急性细胞分离、Ca2+荧光探针 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Ca2+]i变化;采用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海马CA1及CA3区锥体细胞RyRs 表达状态.结果:频率8Hz,90dB次声分别作用2h/d,1d、7d 组于作用后海马细胞[Ca2+]i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P>0.05),14d组海马细胞[Ca2+]i显著增高(P<0.01 vsallofothers),21d组明显回落,但较对照组仍然增高(P< 0.05);海马CA1及CA3区锥体细胞RyRs阳性表达细胞数,1, 7d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钙/分析 兰尼碱受体钙释放通道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次声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损伤 被引量:9
15
作者 裴兆辉 陈景藻 +2 位作者 朱妙章 谭永霞 张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检测次声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损伤 .方法 :用 8Hz,1 30dB的次声分别作用大鼠 0 ,7,1 4 ,2 1和 2 8d ,每日 2h ,观察大鼠心肌凋亡蛋白Bax,Bcl x的表达 ,测定大鼠血浆NO ,ET 1的含量变化 .结果 :大鼠心肌凋亡蛋白与对... 目的 :检测次声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损伤 .方法 :用 8Hz,1 30dB的次声分别作用大鼠 0 ,7,1 4 ,2 1和 2 8d ,每日 2h ,观察大鼠心肌凋亡蛋白Bax,Bcl x的表达 ,测定大鼠血浆NO ,ET 1的含量变化 .结果 :大鼠心肌凋亡蛋白与对照组比较Bax ,Bcl x的表达均增强 ,Bcl x的表达增加比Bax表达增加少 (P <0 .0 1 ) ,有统计学意义 .大鼠血浆ET 1含量在暴露期间均明显升高 (P <0 .0 1 ) ,7d时升高最多 ,1 4d时升高最少 ,2 1和 2 8d时较 1 4d时有所升高 ;次声暴露 7dNO含量减少 (P <0 .0 5 ) ,1 4d时显著降低 (P <0 .0 1 ) ,在次声作用的 0 ,2 1和 2 8d时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 >0 .0 5 ) .结论 :次声可引起大鼠心肌凋亡 ,血管内皮受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心肌 细胞学 脱噬作用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次声作用下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及其代谢型受体1亚型mRNA的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恩渝 费舟 +3 位作者 章翔 陈景藻 李志刚 刘先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137-2140,共4页
目的 探讨 8Hz130 d B次声作用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 (glutamic acid,Glu)水平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亚型(m Glu R1) m 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 1,7和 14次组 .次声作用组动物采用自制的次声压力仓... 目的 探讨 8Hz130 d B次声作用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 (glutamic acid,Glu)水平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亚型(m Glu R1) m 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 1,7和 14次组 .次声作用组动物采用自制的次声压力仓用 8Hz,130 d 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 ,每次作用 2 h.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各组脑皮质 Glu的含量 .利用地高辛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在光镜下分别观察 m Glu R1在大鼠脑皮质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以及相应皮质的病理变化 .结果 次声作用 1次组 ,脑皮质内 Glu的含量开始升高 ,7次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14次组低于正常值 ;次声作用 1次组 ,m Glu R1m RNA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 ;7次组至峰值 (P<0 .0 1) ,14次组数目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 形态学研究表明次声作用 7次组皮质浅层有部分神经元损伤 .次声脑损伤过程中 ,脑皮质内 Glu含量的升高曲线与 m Glu R1表达合成增加趋势基本吻合 ,提示 Glu可能通过其受体 m Gl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脑损伤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MRNA
下载PDF
次声对小鼠生育能力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秀敏 甄荣 +2 位作者 陈惠芳 郑辉 赵乃坤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研究次声对小鼠生育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 4组 :①对照组 ,正常雌雄小鼠各 15只 ;② 15只雄性小鼠每天暴露次声 ( 8Hz·13 0dB) 1h ,连续 7d。次声作用结束后次日 ,每只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合笼交... 目的 研究次声对小鼠生育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 4组 :①对照组 ,正常雌雄小鼠各 15只 ;② 15只雄性小鼠每天暴露次声 ( 8Hz·13 0dB) 1h ,连续 7d。次声作用结束后次日 ,每只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合笼交配 5d ,取出雄鼠单独饲养雌鼠 ;③雌性小鼠 15只暴露次声 ,暴露次声条件与交配方法与第 2组相同 ;④雌、雄小鼠各 15只均暴露次声 ,暴露次声条件与交配方法与第 2组相同 ;观察各组雌鼠怀孕率、活胎出生率和性别比。监测胸腺 /体质量、脾脏 /体质量的比值及血清中NK细胞活性和白细胞介素 -2、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 均受次声暴露的雌雄动物其怀孕率是正常动物的一半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雄雌性别比 ,由正常对照组 0 .87∶1提高至1.68∶1;经次声暴露后两组动物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清白细胞介素Ⅱ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降低 (P <0 .0 1)。结论 受次声暴露小鼠怀孕率和仔鼠出生存活率降低 ,免疫功能下降。估计可能与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小鼠 生育能力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次声对兔脑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卫 陈景藻 +2 位作者 李玲 刘静 裘明途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 观察次声对兔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分别暴露于频率为 8Hz和 1 6Hz、声压为 90dB和 1 30dB的次声场内 2 0min ,采用EEGHolter记录穿颅皮层脑电波的活动变化。结果 在 1 6Hz次声作用下 ,实验兔脑电慢波出现量明显增多... 目的 观察次声对兔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分别暴露于频率为 8Hz和 1 6Hz、声压为 90dB和 1 30dB的次声场内 2 0min ,采用EEGHolter记录穿颅皮层脑电波的活动变化。结果 在 1 6Hz次声作用下 ,实验兔脑电慢波出现量明显增多。结论 声强为 90dB和 1 30dB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脑电图 动物实验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次声作用对大鼠视觉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邱萍 郭守一 +4 位作者 张作明 陈景藻 贾克勇 王冰 苟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7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对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方法:42 只大鼠按暴露时间随机分为7 组,每组 6 只,暴露于 8 Hz,130 d B的次声压力仓中,2 h/d,分别暴露1,4,7,11,14,18及21 d,暴露前后分别行闪... 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对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方法:42 只大鼠按暴露时间随机分为7 组,每组 6 只,暴露于 8 Hz,130 d B的次声压力仓中,2 h/d,分别暴露1,4,7,11,14,18及21 d,暴露前后分别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 E P)、视网膜电图( E R G)、振荡电位( O Ps)的检测. 结果:动物在次声暴露1d 后,即有明显 F V E P P波、 E R Ga 波、 E R Gb 波振幅下降,而且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有明显的适应现象: F V E P P波在暴露18 d 后,振幅下降有所恢复; E R Ga 波、 E R Gb 波恢复后也直到暴露14 d,才再次出现振幅的明显下降. Σ O Ps 的振幅随着次声暴露时间的延长,振幅下降随之增多. 结论:次声确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视觉功能的损害. 这种作用不仅通过中枢反应间接引起视觉机能的异常,还有可能通过能量转换直接造成视网膜血液供应的改变,而影响神经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下载PDF
不同声压级次声作用小鼠后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含量和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牟翔 陈景藻 +2 位作者 李玲 贾克勇 刘静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4期45-45,9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声压级次声作用小鼠后脑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改变和意义。方法 BALB/C小鼠暴露于 16Hz,声压 90dB和 130dB次声。每天作用 2h,分别作用 1、 7、 14、 21和 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脑中 GFAP的改变。... 目的研究不同声压级次声作用小鼠后脑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改变和意义。方法 BALB/C小鼠暴露于 16Hz,声压 90dB和 130dB次声。每天作用 2h,分别作用 1、 7、 14、 21和 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脑中 GFAP的改变。结果发现 90dB和 130dB次声作用后, GFAP的表达主要在海马、皮质和下丘脑等区域明显增多; 130dB次声作用较 90dB次声作用强;在相同强度的次声作用下,作用次数的多少与脑内 GFAP的改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海马、皮质和下丘脑等区域对次声敏感,次声的作用效应与声压级和作用时间有关;次声可以通过脑内 GFAP的改变造成脑损伤,这是次声导致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脑损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