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热缺陷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军华 贠超 王亭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50,共5页
为解决单纯使用红外热像仪对变电站死角巡检不到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红外热像仪配合可见光摄像机及无线测温传感网络实现对高压设备发热缺陷实时在线检测的新方法。热缺陷在线监测系统采用能量捕获技术获取太阳能,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的... 为解决单纯使用红外热像仪对变电站死角巡检不到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红外热像仪配合可见光摄像机及无线测温传感网络实现对高压设备发热缺陷实时在线检测的新方法。热缺陷在线监测系统采用能量捕获技术获取太阳能,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的自主供电。为减少计算量,运用分步式滤波融合算法,快速标定热故障点位置。监控程序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C/S(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型,通过应用面向连接的流式套接字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并运用OpenCV的视频采集与图像处理函数库,实现高压设备热缺陷远程实时在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融合 热缺陷 红外热像仪 无线传感网络 自主供电 分步式滤波融合算法
下载PDF
新型SF_6电流互感器绝缘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英 吴湘黔 +3 位作者 李军卫 余鹏程 钱进 徐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6-4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SF6充气式电流互感器绝缘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在保证了SF6气体不发生泄漏,可回收的基础上,设计了独特的气路结构,并采用红外传感器技术和电化学原理实现对SF6电流互感器中SF6气体纯度以及故障分解产物SO2含量的连续监...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SF6充气式电流互感器绝缘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在保证了SF6气体不发生泄漏,可回收的基础上,设计了独特的气路结构,并采用红外传感器技术和电化学原理实现对SF6电流互感器中SF6气体纯度以及故障分解产物SO2含量的连续监测。相比现有的SF6绝缘监测装置,该系统通过监测SF6气体纯度信息直接判断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状况,同时通过检测分解产物SO2的含量可以为判断具体故障和潜在内部故障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对SF6电流互感器主绝缘劣化状态做出准确判断和预测。通过监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电流互感器 分解产物 红外传感器 电化学
下载PDF
基于热成像与ZigBee的带式输送机危险区监测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方杰 孙磊 +1 位作者 任贺贺 王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8-131,共4页
设计了基于热成像与ZigBee的带式输送机危险区监测系统。在主处理器CC2530的基础上,设计热红外信号监测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等;在ZigBee网络与以太网的基础上,设计监测终端系统软件;监测终端监测到人体热信号后,在生成... 设计了基于热成像与ZigBee的带式输送机危险区监测系统。在主处理器CC2530的基础上,设计热红外信号监测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等;在ZigBee网络与以太网的基础上,设计监测终端系统软件;监测终端监测到人体热信号后,在生成人体热力图像的同时,监测终端的警灯与警笛会发出预警信号,监测终端同时通过继电器电路关闭带式输送机系统;通过网关节点将预警信号和人体热力图像转发到远程监测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监测系统 红外热成像 ZIGBEE 无线传感网 危险区域
下载PDF
红外热像技术快速确定0.45C钢疲劳极限的试验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飞 马赟 刘浩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68,共3页
分析了材料疲劳过程的能量耗散-热耗散,并用红外热像仪研究了高频疲劳试验机疲劳试验过程具有颈缩部分的0.45C钢表面温度变化,快速确定0.45C钢疲劳极限。结果表明,红外热像法确定的正火0.45C钢的疲劳极限为219 MPa,与理论计算法得出的... 分析了材料疲劳过程的能量耗散-热耗散,并用红外热像仪研究了高频疲劳试验机疲劳试验过程具有颈缩部分的0.45C钢表面温度变化,快速确定0.45C钢疲劳极限。结果表明,红外热像法确定的正火0.45C钢的疲劳极限为219 MPa,与理论计算法得出的该钢疲劳极限相一致。该试验方法具有非接触、便捷、低成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能量耗散 0.45C钢 疲劳极限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的红外热传感器研究
5
作者 吴元庆 李崎嫚 +1 位作者 刘春梅 王婷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712,718,共7页
研究了基于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的红外非制冷热传感器,通过对超材料的理论分析,证明其对于红外探测器的吸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二维光栅结构作为等离激元的激发结构,降低传感器三维结构的加工难度。通过光栅参数的优化和模型的调整... 研究了基于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的红外非制冷热传感器,通过对超材料的理论分析,证明其对于红外探测器的吸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二维光栅结构作为等离激元的激发结构,降低传感器三维结构的加工难度。通过光栅参数的优化和模型的调整,使得模型在大气窗口波段内,尤其是3~5μm和8~14μm波长范围中具有更大的吸收效率,通过与原始结构进行对比,可知本文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红外非制冷热传感器的吸收效率,使其具有更好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超材料 红外热传感器 光栅
下载PDF
热管不凝气体气塞长度微机测试系统
6
作者 兰必丰 周婷 +1 位作者 雷新塘 黎明柱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4,共3页
为了获得热管不凝气体的气塞长度,介绍了一个使用微机控制红外测温仪来检测热管外表温度的新方法。温度数据通过串行口传送给工控机进行处理并显示结果。测试及控制软件采用VB语言编程,可直接在工控机界面上进行操作。使用结果表明:该... 为了获得热管不凝气体的气塞长度,介绍了一个使用微机控制红外测温仪来检测热管外表温度的新方法。温度数据通过串行口传送给工控机进行处理并显示结果。测试及控制软件采用VB语言编程,可直接在工控机界面上进行操作。使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性好,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不凝气体 气塞长度 微机测试系统 红外测温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