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少投影光学层析新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万雄 何兴道 高益庆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33-1438,共6页
研究少投影数情况下等离子体温度场重建问题。结合光学层析重建算法及等离子体光谱诊断中的谱线绝对强度法进行自由电弧等离子体温度场重建实验。理论上 ,详细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准则及最优化原理的光学层析图像重建新算法。通过计算... 研究少投影数情况下等离子体温度场重建问题。结合光学层析重建算法及等离子体光谱诊断中的谱线绝对强度法进行自由电弧等离子体温度场重建实验。理论上 ,详细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准则及最优化原理的光学层析图像重建新算法。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 ,考察了该算法对非对称温度场分布的重建效果。详细分析了投影噪声、投影方向数、场分布性质对重建精度的影响 ,并与代数迭代重建算法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该算法以两个正交方向投影数据重建单峰余弦模拟场平均误差仅为 0 .0 3 % ,而代数迭代重建算法为 3 .81% ;该算法以四个均匀角度间隔投影数据重建三峰随机高斯模拟场平均误差为 1.77% ,而代数迭代重建算法为 2 .0 2 %。实验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光学层析 电弧温度场 光谱测量 最大熵 等离子体温度场 投影噪声 投影方向数 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原文传递
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场强测量检波方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丁建文 刘杨 +1 位作者 费丹 钟章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7,84,共8页
在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场强测量中,检波方式将决定场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常用检波方式有正峰值检波、均值检波和有效值检波.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场强测量标准采用正峰值检波,而在实际运营中,场强测量的结果与通信系统实际应用效... 在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场强测量中,检波方式将决定场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常用检波方式有正峰值检波、均值检波和有效值检波.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场强测量标准采用正峰值检波,而在实际运营中,场强测量的结果与通信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影响了通信系统的实际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场强测量接收机及不同检波器的工作机理,根据数学描述建立了不同检波方式的模型,设计了实验室静态环境和现场动态环境下验证不同检波方式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测量,对不同检波方式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值检波更适合GSM-R场强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有效值检波 场强测量 铁路专用移动通信 检波方式
下载PDF
激光驾束制导仪信息场半实物仿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洵 李博 +1 位作者 姜旭 宇文乾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1-406,共6页
为了实现激光驾束制导信息场性能参数检测,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激光驾束制导仪信息场仿真系统,将仿真系统应用于信息场性能参数与空间匹配特性检测系统中,实现对检测系统的校正与自检。信息场模拟器的设计精度达到0.001单位指令,... 为了实现激光驾束制导信息场性能参数检测,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激光驾束制导仪信息场仿真系统,将仿真系统应用于信息场性能参数与空间匹配特性检测系统中,实现对检测系统的校正与自检。信息场模拟器的设计精度达到0.001单位指令,输出的信号具有相位连续、动态范围宽、稳定可靠、精度高、扩展性强等优点。检测系统经过模拟器和标准照度计标定后,指令测试可以达到精度0.01单位指令,照度测量精度为5%,光斑尺寸测试精度为5%,光轴失调量为0.00876。通过对信息场参数检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达到了检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符合测试设备模块化、通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驾束制导 信息场检测 仿真 虚拟仪器
下载PDF
一种全息滤波用于粒子场层析的方法
4
作者 林有义 汪东华 朱红卫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介绍用4F傅里叶透镜系统和全息滤波器对粒子场分布作全息记录的原理和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记录方法能同时准确记录位于输入平面和在其前、后相同距离平面上的粒子分布,并能根据清晰的粒子像直接判读出粒子尺寸和空间位置... 本文介绍用4F傅里叶透镜系统和全息滤波器对粒子场分布作全息记录的原理和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记录方法能同时准确记录位于输入平面和在其前、后相同距离平面上的粒子分布,并能根据清晰的粒子像直接判读出粒子尺寸和空间位置。若应用不同的全息滤波器,就能在输出平面上记录与滤波器相匹配的三个层次平面上的粒子分布。这种用4F系统的全息滤波记录方法,实质上是用全息术测量粒子场分布的层析法。文中还介绍了制作这种全息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信息处理 滤波器 粒子
全文增补中
基于电学CT技术的多信息融合泥石流监测系统设计及室内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琬婷 姜越 +1 位作者 刘石 刘婧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泥石流在我国广泛存在,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但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且尚无完善的监测系统。为实现泥石流的定量在线实时监测,采集一片区域所有点的参数(场测量),提出了一种采用电学CT技术的新型泥石流传感网络。采用不... 泥石流在我国广泛存在,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但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且尚无完善的监测系统。为实现泥石流的定量在线实时监测,采集一片区域所有点的参数(场测量),提出了一种采用电学CT技术的新型泥石流传感网络。采用不同成像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总结出了适合泥石流监测的Landweber算法。采用ECT技术模拟了泥石流的发生过程,分别探究了不同降雨、地形、地质条件对ECT成像结果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的雨水扩散速度和小部分土体分离时间。结果表明,降雨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直接因素,坡度越大,泥石流越易发生;沙石比例为6∶4左右时最易发生泥石流。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点测量模式,实现了非接触非侵入的场测量方式,并融合了多种信息,弥补了现有监测系统难以定量确定多因素权值的缺陷,为泥石流的监测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ECT 信息融合 场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