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 被引量:224
1
作者 姜旭朝 丁昌锋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111,共12页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当前,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当前,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仅就如下四个问题阐述我们的观点,国内外民间金融的范畴比较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与民间金融问题的关系;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浅化的结果;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制度的变迁。更深层次地,我们认为:对民间金融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事实上是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一个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民营金融 非正式金融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社会网络、民间融资与家庭创业——基于中国城乡差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8
2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8-163,共16页
运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城乡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城乡差异。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于城镇和农村家庭创业行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农村家庭作用更大。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网络通过民间融... 运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城乡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城乡差异。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于城镇和农村家庭创业行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农村家庭作用更大。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网络通过民间融资,为受到金融约束抑制的农村家庭自营工商业提供资金支持,对于金融约束相对不严重的城镇地区而言,社会网络对家庭自营工商业中的民间融资并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由于城乡经济金融发展的系统性差异,社会网络通过民间融资影响家庭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仅在农村成立,而对于城镇地区并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民间融资 家庭创业 城乡差异
原文传递
金融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 被引量:93
3
作者 纪洋 谭语嫣 黄益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7,共13页
中国经济具有金融双轨制的特点——同时存在正规和非正规两个金融市场,且存在价格和数量管制的双重扭曲。价格管制压低正规利率,使资金供不应求,数量管制应对正规市场的失衡,让部分企业优先融资,将其他企业挤到非正规市场。因此,中国的... 中国经济具有金融双轨制的特点——同时存在正规和非正规两个金融市场,且存在价格和数量管制的双重扭曲。价格管制压低正规利率,使资金供不应求,数量管制应对正规市场的失衡,让部分企业优先融资,将其他企业挤到非正规市场。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需考虑双轨特点,既要减少价格扭曲,又要改变数量扭曲。本文构建了双轨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并佐以数值模拟,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不同金融市场具有异质性效果,将提高正规市场的融资成本约3.01—3.69个百分点,降低非正规融资成本约0.85—1.19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纯的价格改革反而会全面推高利率,只有辅以数量改革,才能降低非正规利率,因此要同步推进数量改革与价格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市场 信贷配给 利率市场化
原文传递
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被引量:38
4
作者 黄孝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3,共5页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非正式金融
下载PDF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共生性的实证分析——杭州案例 被引量:41
5
作者 虞群娥 李爱喜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A期215-222,共8页
国内外研究表明,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存在互动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对杭州个案研究证明,在我国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存在很强的共生性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正规金融、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三类市场主体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在现有制度空间约束条... 国内外研究表明,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存在互动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对杭州个案研究证明,在我国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存在很强的共生性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正规金融、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三类市场主体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在现有制度空间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和次优均衡解。即正规金融失灵为共生性留下了生存空间;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为共生性创造了制度基础;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缺口为共生性创造了市场空间。并对发展这种共生性关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中小企业 共生性
原文传递
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资金对接渠道建设研究——基于民间融资资金管理体制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39
6
作者 陆岷峰 张惠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融资难一直是这一群体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然而一边是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形成严重的"资金饥饿症",一边则是巨额民间资金在寻找投资渠道。本来资金供需主体有着共同的发展目...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融资难一直是这一群体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然而一边是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形成严重的"资金饥饿症",一边则是巨额民间资金在寻找投资渠道。本来资金供需主体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且功能上又有较强的互补性,但实际经济活动中,资金供需成功率十分低下。虽然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旨在促进供需合作,但收效甚微。作者认为,当前进一步深化民间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民间融资 体制分析
下载PDF
内外融资条件、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来自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的新证据 被引量:30
7
作者 顾雷雷 李建军 彭俞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99,共12页
基于独特的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数据和克服内生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对融资约束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均对融资约束有重要影响,且企业自身条件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强。总的融资约束指标... 基于独特的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数据和克服内生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对融资约束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均对融资约束有重要影响,且企业自身条件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强。总的融资约束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区分融资约束的不同维度后,本文发现,融资可得性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绩效提升,融资频率增加却降低了企业绩效,而融资获得速度(等待时间)对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是正规融资渠道,还是非正规融资渠道,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利用多种政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自身条件,是缓解融资约束的最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融资条件 非正规融资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正规融资还是非正规融资?农户创业的融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8
作者 粟芳 方蕾 +1 位作者 贺小刚 杨婵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9-76,共18页
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千村调查"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从农户创业和创业成功两个角度分析正规融资与非正规融资在农户创业过程中的角色与贡献,剖析影响创业农户选择融资渠道和获取融资规模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质,为发... 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千村调查"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从农户创业和创业成功两个角度分析正规融资与非正规融资在农户创业过程中的角色与贡献,剖析影响创业农户选择融资渠道和获取融资规模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质,为发展农村创业融资市场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研究结论显示,自有资金仍是农户创业时的主要资金来源,非正规融资是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并在创业农户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缺位,未给创业农户提供基本的资金支持,也未能发挥筛选和监督功能以重点扶持成功的创业农户。创业农户与政府和银行的关系是影响创业农户是否选择正规融资并获得更大规模资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创业 非正规融资 正规融资 融资渠道 融资选择 融资约束 融资偏好
下载PDF
社会信任与公司避税 被引量:25
9
作者 曹越 卜超楠 鲁昱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34,共13页
社会信任会对公司的避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公司避税程度越小。区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 社会信任会对公司的避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公司避税程度越小。区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抑制作用仅在非国有公司及市场化进程慢的公司中存在。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是社会信任降低公司避税程度的一个渠道机制,社会信任抑制公司避税行为显著提升了公司价值。上述证据表明,社会信任是公司避税的重要诱因。本文丰富了公司避税影响因素及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公司避税 非正式制度 融资约束
下载PDF
企业声誉与税收规避:抑制还是促进 被引量:21
10
作者 马德功 雷淳 贺康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85,共13页
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探讨了企业声誉这一非正式制度的经济后果、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等。研究发现,企业声誉与税收规避显著负相关,即企业声誉越高,税收规避程度越低,企业声誉起到了抑制税收规避的作用... 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探讨了企业声誉这一非正式制度的经济后果、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等。研究发现,企业声誉与税收规避显著负相关,即企业声誉越高,税收规避程度越低,企业声誉起到了抑制税收规避的作用。研究还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企业声誉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经营风险来减弱公司的避税动机,进而使得公司税收规避行为减少。基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企业声誉对税收规避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不仅补充和拓展了当前关于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以及企业声誉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也对税务部门的相关税收征管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声誉 税收规避 非正式制度 融资约束 经营风险
原文传递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现状、风险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邹雄智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8-192,共5页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大影响。由于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因此,民间融资以其便捷、高效、灵活等自身优势深受中小企业青睐。当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面临法律制...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大影响。由于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因此,民间融资以其便捷、高效、灵活等自身优势深受中小企业青睐。当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面临法律制度缺失、短期化民间融资隐含资金链断裂、民间融资高利息、中小企业自身经营水平低等带来的风险。而相关制度存在着滞后性,已不能很好地规制和保护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本文基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现状及风险,提出完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制度、建构中小企业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预警制度及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等建议,旨在为金融理论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民间融资 路径探析
下载PDF
金融、非正式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玉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3,共4页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存在一个能给其成长提供多元化融资的非正式金融。因此,不能仅仅将其视为“非法”活动加以限制,而应在建立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严禁非法金融活动、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各种非正式...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存在一个能给其成长提供多元化融资的非正式金融。因此,不能仅仅将其视为“非法”活动加以限制,而应在建立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严禁非法金融活动、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各种非正式金融机构,建立非正式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非正式金融 股权融资 融资缺口
下载PDF
地区关系文化、正式制度与企业双元创新 被引量:14
13
作者 阳镇 陈劲 凌鸿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4,共13页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以及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探究中国非正式制度情境中“关系文化”与正式制度驱动企业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具体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地区关系文化能够通过资源供给...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以及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探究中国非正式制度情境中“关系文化”与正式制度驱动企业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具体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地区关系文化能够通过资源供给与共享机制实现企业双元创新的激励效应。(2)市场化环境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在关系文化与利用式创新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对探索式创新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3)地区关系文化驱动中小企业双元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强,且在关系文化弱的区域,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更有助于获取产品销售业绩。研究证实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存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协同效应与异质性,启示企业在驱动双元创新的过程中,要同时重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继续推进市场化正式制度建设,注重地区关系文化,并对中小企业开展双元创新正向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关系文化 探索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创新驱动 融资约束
下载PDF
非正规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有益补充渠道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强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介绍了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非正规金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较好途径和有益补充渠道。结合浙江省的非正规金融的调查报告,总结出中小企业的非正... 介绍了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非正规金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较好途径和有益补充渠道。结合浙江省的非正规金融的调查报告,总结出中小企业的非正规融资在浙江省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非正规金融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非正规金融 融资 信息不对称 补充渠道
下载PDF
金融可得性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谭银清 陈益芳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 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资金来源,非正规金融都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对农户融资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成为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障碍。因此要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金融可得性 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下载PDF
信任视角下的家庭融资渠道偏好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柴时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69,共14页
本文基于信任视角实证分析了居民对熟人圈的特殊信任和对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对家庭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考虑了内生性影响的稳健性估计结果表明:普遍信任、特殊信任分别显著提升了家庭首选正规和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可能性;从实际融资额度... 本文基于信任视角实证分析了居民对熟人圈的特殊信任和对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对家庭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考虑了内生性影响的稳健性估计结果表明:普遍信任、特殊信任分别显著提升了家庭首选正规和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可能性;从实际融资额度来看,特殊信任促进了家庭整体的融资行为,但其对非正规渠道融资额度的影响更大,而普遍信任显著提高了家庭正规渠道融资额度,同时显著降低了家庭非正规渠道融资额度;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居民家庭的融资渠道选择行为中普遍信任的作用得到了强化,但市场化并未改变特殊信任对家庭是否首选正规或非正规融资渠道以及不同渠道下融资额度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家庭收入以及家庭人口特征如家庭成员数、党员身份、户籍、婚姻、年龄、性别等对家庭融资渠道偏好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融资 特殊信任 普遍信任 市场化进程 正规融资 非正规融资
下载PDF
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泽炯 王素云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2-35,43,共5页
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巨大融资缺口的形成以及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并对中小企业融资不对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民间金融 中小企业融资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可得性分析——兼论获得正规融资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莹莹 穆红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81,共5页
文章基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472个样本,剖析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融资可得性,实证分析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可得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家庭出资是返乡农民工获取创业资金的最主要渠道,朋友/合伙人集资和私人借款是其较易获得... 文章基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472个样本,剖析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融资可得性,实证分析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可得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家庭出资是返乡农民工获取创业资金的最主要渠道,朋友/合伙人集资和私人借款是其较易获得的外源性融资渠道;创业区域、创业方式、创业形式、创业团队成员数量、性别、一般社会资本、周围人支持、特殊社会资本会对农民工创业融资可得性具有显著影响;性别、代际、特殊社会资本、创业形式、创业区域、创业阶段和周围人支持会对其获得正规融资具有显著影响。为此,拓展创业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工规范创业形式,引导其提升社会资本以及落实本地金融政策,有利于缓解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融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创业融资渠道 正规融资 非正规融资
下载PDF
论中小企业融资中非正规金融的法律规范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娜娜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5,共4页
中小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融资是我国现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与其相关的法律规范主要分散在各个法律法规中,并且在法律冲突、监管机制、利率限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我国应转变观念,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中小企业融资法... 中小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融资是我国现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与其相关的法律规范主要分散在各个法律法规中,并且在法律冲突、监管机制、利率限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我国应转变观念,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中小企业融资法》、《放贷人条例》等新法,对中小企业融资中非正规金融进行有效的法律引导和监管,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中小企业融资 法律规范
下载PDF
社会资本、非正规融资与农户规模经营——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因果中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志新 李增辉 周亚楠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70,共12页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在反事实框架下构建因果中介分析模型(CMA)研究社会资本、非正规融资与农户规模经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人情覆盖面越广、人情支出越多,越显著促进农户转入土地规模经营,其作用机制是依靠...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在反事实框架下构建因果中介分析模型(CMA)研究社会资本、非正规融资与农户规模经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人情覆盖面越广、人情支出越多,越显著促进农户转入土地规模经营,其作用机制是依靠人情往来形成的社会资本通过促进农户非正规融资进而促进农户规模经营。进一步引入农户正规融资进行调节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农户正规融资获取弱化了非正规融资对农户规模经营的促进作用,也因而减少了对人情关系的利用。在农户存在正规融资的状况下,非正规融资对农户规模经营不再有明显促进作用,正规融资表现出明显的替代作用。因此,应重视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户规模经营中所起的作用,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引导文明、互助的乡风建设;此外,从长远看在加快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规范发展非正规融资,并使其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非正规融资 农户规模经营 因果中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