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中砂层对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文焰 张建丰 +1 位作者 汪志荣 杨志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41,共9页
本文根据土壤水的能量原理,对砂层在黄土中的入渗特性进行了室内一维土柱的入渗试验研究及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在黄土中设置砂层不仅具有良好的阻水性,使下渗水流在一定限度内滞留于砂层以上的土体内,增加了上层土壤的持水能力;而... 本文根据土壤水的能量原理,对砂层在黄土中的入渗特性进行了室内一维土柱的入渗试验研究及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在黄土中设置砂层不仅具有良好的阻水性,使下渗水流在一定限度内滞留于砂层以上的土体内,增加了上层土壤的持水能力;而且还具有减渗性,使下渗水量及入渗锋面的湿润速度明显减小,并且还可将下渗的非线性过程转化为线性过程,从而使整个入渗过程进入一个具有较小入渗率的稳渗阶段。本项研究结果为在黄土地区采用设置砂层的方法,作为水利、建筑工程以及西北农村窑洞民居的一项防渗、减渗的工程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砂层 入渗 能量 减渗性 阻水性
下载PDF
砂层在黄土中的减渗作用及其计算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文焰 张建丰 +1 位作者 汪志荣 王全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0-655,共6页
本文根据非饱和土壤水的达西定律,对砂层在黄土中的减渗作用及在整个过程中使入渗率由非线性衰减阶段转为线性稳渗阶段的机理做了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砂层质地(中值粒径d50 )与埋深条件下稳渗率fp 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砂层质... 本文根据非饱和土壤水的达西定律,对砂层在黄土中的减渗作用及在整个过程中使入渗率由非线性衰减阶段转为线性稳渗阶段的机理做了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砂层质地(中值粒径d50 )与埋深条件下稳渗率fp 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砂层质地的中值粒径d50 及埋深Z与吸力值Sm 的关系。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得到了入渗过程中由非线性衰减阶段开始进入稳渗阶段的时间t1 。经试验资料验证,以上计算式不仅计算精度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特别是在缺少土、砂水分运动参数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层 黄土 减渗 稳渗率
下载PDF
持续小强度降雨入渗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子振 言志信 +2 位作者 彭宁波 段建 任志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含水量作为土体抗剪强度的主要控制参量,分析了边坡含水量和抗剪强度随降雨时间的变化特性,建立了持续小强度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边坡土的总凝聚力和内摩擦角与时间的关系。随着降雨持续进行,边坡降雨影响区域扩大。通过FLAC3D进行... 以含水量作为土体抗剪强度的主要控制参量,分析了边坡含水量和抗剪强度随降雨时间的变化特性,建立了持续小强度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边坡土的总凝聚力和内摩擦角与时间的关系。随着降雨持续进行,边坡降雨影响区域扩大。通过FLAC3D进行强度折减,得到了持续降雨过程不同时间段的边坡动态安全系数和边坡失稳前的持续时间。工程计算结果表明,持续小强度降雨条件下边坡临界滑动面仍处在非饱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降雨入渗 边坡稳定 强度折减 安全系数
下载PDF
砂土中粘土夹层对入渗过程影响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卢修元 魏新平 +1 位作者 邱玥 倪福全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1,共3页
对水在高渗透性砂内入渗过程中,其内部的低渗透性粘土夹层对入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垂直一维入渗试验。通过分析定性得出粘土夹层对入渗过程的影响体现为减渗作用,表现为粘土夹层将均质粗砂中的非线性入渗过程变为夹层内的线性入渗过... 对水在高渗透性砂内入渗过程中,其内部的低渗透性粘土夹层对入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垂直一维入渗试验。通过分析定性得出粘土夹层对入渗过程的影响体现为减渗作用,表现为粘土夹层将均质粗砂中的非线性入渗过程变为夹层内的线性入渗过程,使夹层范围的入渗为一个具有较小入渗率和较小湿润锋推进速度的稳渗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夹层 入渗过程 减渗
下载PDF
基于入渗产流分析的透水砖地面铺装结构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书函 陈建刚 +1 位作者 赵飞 侯立柱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2,共4页
为了找出有利于降雨入渗、削减径流的透水地面铺装结构,通过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铺装垫层结构透水地面的降雨入渗与产流特性。根据8种铺装结构在径流削减、入渗量增加、开始产流时间滞后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推荐透水砖地面自上而下的铺... 为了找出有利于降雨入渗、削减径流的透水地面铺装结构,通过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铺装垫层结构透水地面的降雨入渗与产流特性。根据8种铺装结构在径流削减、入渗量增加、开始产流时间滞后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推荐透水砖地面自上而下的铺装结构为"透水砖面层+无砂混凝土+单级配碎石"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地面 铺装结构 降雨入渗 径流削减
下载PDF
土壤对城市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袁宏林 魏颖 谢纯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112-115,148,共5页
[目的]分析城市雨水径流在土壤中的净化情况及径流污染物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方法]在充分了解陕西省西安市某地土壤特性和当地雨水径流水质的基础上,模拟城市土壤表层系统和雨水径流装置,研究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在下渗过程中土壤表... [目的]分析城市雨水径流在土壤中的净化情况及径流污染物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方法]在充分了解陕西省西安市某地土壤特性和当地雨水径流水质的基础上,模拟城市土壤表层系统和雨水径流装置,研究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在下渗过程中土壤表层对它们的削减作用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在土壤层厚度为20cm,雨水渗透量为6 000ml,径流时间3h的条件下,裸土和绿地表层土壤对模拟雨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达到40%以上;土壤的密度及pH值基本未发生变化,氮的含量由原土的54.95mg/kg分别增加到65.10(绿地)和68.60mg/kg(裸土),有效磷的含量由原土的59.23mg/kg变化到82.39mg/kg(裸土)和39.93mg/kg(绿地),有机质的含量由原土的18.32mg/kg变化到19.28mg/kg(裸土)和14.04mg/kg(绿地)。[结论]绿地对雨水径流处理效果较好。在渗流过程中,土壤对氨氮的截留效果较为明显,短时间内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表层 雨水径流 污染物 土壤渗透 削减率
下载PDF
纳米结构LSCF-SDC复合阴极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机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红梅 张华 +4 位作者 李恒 简耀永 谢武 王一平 徐铭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9-385,共7页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La_(0.6)Sr_(0.4)Co_(0.8)Fe_(0.2)O_(3-δ)(LSCF)/Ce_(0.8)Sm_(0.2)O_(1.9)(SDC)纳米复合阴极,利用XRD、SEM对阴极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LSCF前驱体在800℃煅烧4 h后获得平均颗粒尺寸为50 nm的纯LSCF相。测...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La_(0.6)Sr_(0.4)Co_(0.8)Fe_(0.2)O_(3-δ)(LSCF)/Ce_(0.8)Sm_(0.2)O_(1.9)(SDC)纳米复合阴极,利用XRD、SEM对阴极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LSCF前驱体在800℃煅烧4 h后获得平均颗粒尺寸为50 nm的纯LSCF相。测试了在不同LSCF浸渍量及氧分压条件下阴极的阻抗谱,研究了O2在LSCF/SDC复合阴极的还原机制及LSCF的浸渍量对复合阴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渍法制备的LSCF/SDC纳米复合阴极中,O_2在阴极的还原反应涉及到O2在阴极表面的吸附与解离、O^(2-)在阴极体内的传输及O^(2-)在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之间的传输三个子过程,其中O^(2-)在阴极体内的传输为O_2的还原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改变LSCF在阴极的浸渍量并没有改变O^(2-)在复合阴极的反应机制,阴极极化电阻随LSCF浸渍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浸渍相的体积分数为16.5%时,阴极极化电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浸渍 阴极 纳米结构 氧还原
下载PDF
降雨入渗条件下内河航道岸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元战 袁永强 吴林键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3-411,共9页
降雨入渗是引起内河航道岸坡失稳的重要因素。目前降雨入渗条件下岸坡稳定性数值分析中,关于岸坡竖向剖面的饱和度与孔压分布规律,主要针对不同的雨型分布开展研究,而不同的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土体饱和渗透系数也会显著影响饱和度与... 降雨入渗是引起内河航道岸坡失稳的重要因素。目前降雨入渗条件下岸坡稳定性数值分析中,关于岸坡竖向剖面的饱和度与孔压分布规律,主要针对不同的雨型分布开展研究,而不同的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土体饱和渗透系数也会显著影响饱和度与孔压随深度的分布,从而影响岸坡的稳定性;降雨作用下的许多岸坡失稳现象发生在降雨停止后的某一时刻,目前鲜见针对降雨作用停止后岸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当降雨强度与岸坡土体饱和渗透系数较为接近时,对岸坡的稳定性最为不利,已有研究中没有结合降雨强度考虑土体饱和渗透系数变化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建立ABAQUS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降雨作用对岸坡饱和度、孔隙水压力、位移变形和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入渗会使岸坡浅层土体的饱和度与孔压急剧升高;雨水渗流及基质吸力会使岸坡土体产生变形,强降雨会使浅层土体发生严重塑性破坏;降雨强度一定时,随着降雨时长增加,岸坡稳定性降低,土体渗透系数较小时,岸坡安全系数最小值出现在降雨结束后某一时刻;土体渗透系数对于岸坡稳定性的影响需同降雨强度结合起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岸坡稳定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强度折减
下载PDF
循环率对一维间歇入渗土壤水、氮运移分布影响的室内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贾辉 张宏伟 费良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6,共5页
循环率r的大小直接影响间歇入渗土壤致密层的发育程度,进而影响其减小土壤入渗率和田面糙率的作用。该文在室内模拟了地下水位为70.00cm的非饱和土壤、灌施条件下的垂直一维间歇入渗过程,重点研究了循环率对肥液(KNO3溶液)间歇入渗的减... 循环率r的大小直接影响间歇入渗土壤致密层的发育程度,进而影响其减小土壤入渗率和田面糙率的作用。该文在室内模拟了地下水位为70.00cm的非饱和土壤、灌施条件下的垂直一维间歇入渗过程,重点研究了循环率对肥液(KNO3溶液)间歇入渗的减渗性和土壤中入渗水、硝态氮的运移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减小循环率可使肥液间歇入渗表土致密层发育更加成熟,减渗作用明显增强,同时入渗水分、硝态氮分布于更浅层土壤中,减弱土壤硝态氮的淋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入渗 循环率 减渗 硝态氮
下载PDF
生物炭对黏质砂红壤沼液入渗减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斯 吴凤平 +1 位作者 王辉 欧阳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8-588,共11页
为减缓黏质砂红壤沼液水分下渗,本研究以生物炭不同混掺量和不同混掺厚度为影响因子进行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种生物炭混掺量(1%、3%和5%)和4种混掺厚度(5、10、15 cm和20 cm),同时设置不混掺生物炭为对照处理(CK),以探究生物炭对黏... 为减缓黏质砂红壤沼液水分下渗,本研究以生物炭不同混掺量和不同混掺厚度为影响因子进行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种生物炭混掺量(1%、3%和5%)和4种混掺厚度(5、10、15 cm和20 cm),同时设置不混掺生物炭为对照处理(CK),以探究生物炭对黏质砂红壤沼液入渗减渗效果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宜的土壤水分入渗模型。结果表明:生物炭减小了沼液灌溉下红壤的湿润峰运移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对红壤入渗表征为减渗效果。对于不同混掺量,红壤湿润锋运移速率和累积入渗量随着生物炭混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中5%混掺量处理为最小值。对于不同混掺厚度,1%和3%混掺量时,红壤湿润锋运移速率和累积入渗量随着混掺厚度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其中10 cm混掺厚度处理为最小值,较CK处理平均分别减小21.62%和26.89%;5%混掺量处理下,红壤湿润锋运移距离和累积入渗量随着混掺厚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其中20 cm混掺厚度处理为最小值,较CK处理分别减小35.58%和45.49%。采用Philip、Kostiakov、Horton模型对红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比较模型参数、RMSE和R2发现,Kostiakov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其他模型。研究表明,生物炭可抑制红壤水分入渗能力,减缓沼液水分入渗进程,达到减渗效果,进而降低了沼液下渗过快而引起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入渗 生物炭 沼液 减渗 入渗模型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用CuW触头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贺小瑞 韩金儒 +2 位作者 刘伟 王亚锋 杨伟卫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6,共14页
CuW合金已作为触头材料被广泛用作高压SF6断路器和气体绝缘组合电器中,其抗侵蚀性能决定着开关设备的使用寿命。CuW触头材料主要的制备工艺包括熔渗法和粉末烧结法,最新的研究进展发现熔渗CuW合金的关键点在于W骨架的连接强度,而液相烧... CuW合金已作为触头材料被广泛用作高压SF6断路器和气体绝缘组合电器中,其抗侵蚀性能决定着开关设备的使用寿命。CuW触头材料主要的制备工艺包括熔渗法和粉末烧结法,最新的研究进展发现熔渗CuW合金的关键点在于W骨架的连接强度,而液相烧结CuW合金的关键在于熔融Cu与W颗粒之间的润湿性,明确了两种工艺的研究方向;对基于铝热还原工艺制备CuW合金的研究进行概述,提出思路是进行前驱体的烧结,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从而促进自蔓延反应的进行;同时总结了目前CuW合金的改性研究在于增强相的添加和变形加工,旨在对工业上技术改进提供指导,但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工业上仍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最后着眼于弧触头的整体研究,明确CuW和CrCu之间的结合强度是弧触头整体材料的关键因素,也对后续整体材料的改进与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W触头材料 熔渗法 烧结法 铝热还原 CuW/CrCu整体材料
下载PDF
下凹式绿地径流削减公式及实验论证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召凤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4期119-121,共3页
根据下凹式绿地的渗蓄原理及水量平衡关系式,建立了其径流削减率理论公式,并通过实验论证了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径流削减率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而降低,随下凹深度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3种下凹深度工况下,绿地径流削减率理论值与实验值... 根据下凹式绿地的渗蓄原理及水量平衡关系式,建立了其径流削减率理论公式,并通过实验论证了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径流削减率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而降低,随下凹深度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3种下凹深度工况下,绿地径流削减率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差均低于5%。其中,下凹深度为15cm时理论削减率(97.15%)与实验值(97.88%)最为接近,且重现期小于4a时二者削减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凹式绿地 渗蓄 径流削减 下凹深度
下载PDF
腐植酸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靖 罗林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50,共4页
腐植酸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领域中,为了探索腐植酸的施用对田间水分入渗的影响机理,选用风化煤腐植酸进行室内积水入渗试验。试验因素腐植酸浓度、土壤容重、土壤初始含水率均选取4个水平,并设置1组空白对照试验组,测定水... 腐植酸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领域中,为了探索腐植酸的施用对田间水分入渗的影响机理,选用风化煤腐植酸进行室内积水入渗试验。试验因素腐植酸浓度、土壤容重、土壤初始含水率均选取4个水平,并设置1组空白对照试验组,测定水分累积入渗量,分析各因素对水分入渗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构建了累积入渗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式,并对量化关系式进行验证分析,实测值与量化关系式计算值相关系数为0.9935,表明量化关系式可行。通过对试验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腐植酸浓度、土壤容重、土壤初始含水率与累积入渗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入渗时间与累积入渗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腐植酸进行减渗效果分析,减渗率为5.63,表明腐植酸对水分入渗有显著的减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水分入渗 减渗 累积入渗量
下载PDF
粗糙集属性约简在尾矿坝浸润线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云海 李春民 谢旭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3,共4页
在建立尾矿坝浸润线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模型的过程中,预测精度低、计算时间长等问题较难解决,并且严重制约SVR模型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尝试引入粗糙集(RS)算法对训练样本的输入属性进行约简,同SVR算法共同建立浸润线预测模... 在建立尾矿坝浸润线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模型的过程中,预测精度低、计算时间长等问题较难解决,并且严重制约SVR模型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尝试引入粗糙集(RS)算法对训练样本的输入属性进行约简,同SVR算法共同建立浸润线预测模型。实例证明,RS-SVR模型有效降低了SVR模型在迭代时的计算难度,并使浸润线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由此可得,RS-SVR结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例应用中都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线 粗糙集 约简 支持向量回归机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成 王鹏 周威 《路基工程》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降雨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入渗,土体饱和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孔隙水压力与介质渗透系数。文章根据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考虑降雨入渗的影响,基于非饱和水土二相介质耦合,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持续降雨条件下土... 降雨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入渗,土体饱和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孔隙水压力与介质渗透系数。文章根据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考虑降雨入渗的影响,基于非饱和水土二相介质耦合,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持续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降雨强度下,分析了降雨过程中边坡位移、孔隙压力和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降雨入渗 耦合分析 强度折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渗透树脂在正畸邻面去釉后的防龋效果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哲 周洲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在正畸邻面去釉后的防龋效果。方法使用渗透树脂(ICON)和氟化物分别对邻面去釉后的牙釉质进行处理。采用半口对照试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将试验组渗透树脂应用在患者口腔1、3象限,将对照组氟化物应用在患者口腔2、...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在正畸邻面去釉后的防龋效果。方法使用渗透树脂(ICON)和氟化物分别对邻面去釉后的牙釉质进行处理。采用半口对照试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将试验组渗透树脂应用在患者口腔1、3象限,将对照组氟化物应用在患者口腔2、4象限;B组将渗透树脂应用在患者口腔2、4象限,将氟化物应用在患者口腔1、3象限。术后在第3、6、9、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外观观察和放射检查两种方法进行评估,观察渗透树脂与氟化物在不同时间段的防龋效果。结果两处理组在术后3、6、9个月的ICDAS-Ⅱ分级和放射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ICON组的ICDAS-Ⅱ评分及放射检查评分均显著小于3M Clinpro^TM White Varn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ON渗透树脂可以很好地预防邻面去釉后的釉质发生龋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邻面去釉 龋病预防 半口对照试验 氟化物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雨水花园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贤萍 解明利 郑晓欣 《中国市政工程》 2020年第5期56-61,117,共7页
平原河网区降雨频繁、土壤渗透能力差,且国内对平原河网区雨水花园建成后的运行效果研究较少。从积水情况、渗透能力、土壤营养成分、水量削减及污染物削减等几个方面,对嘉兴市典型雨水花园展开研究,为雨水花园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维护提... 平原河网区降雨频繁、土壤渗透能力差,且国内对平原河网区雨水花园建成后的运行效果研究较少。从积水情况、渗透能力、土壤营养成分、水量削减及污染物削减等几个方面,对嘉兴市典型雨水花园展开研究,为雨水花园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花园 渗透能力 土壤营养成分 水量削减 污染物削减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Biomorphic SiC/C Ceramics from Pine Wood via Supercritical Ethanol Infiltration
18
作者 LI Jinhong MA Hongwen CHI Zhenq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74-680,共7页
Biomorphic (wood derived) carbide ceramics with an overall composition in the SiC/C was produced by supereritical ethanol infiltration of low viscosity tetraethylorthosilicate/supercritical ethanol into biologically... Biomorphic (wood derived) carbide ceramics with an overall composition in the SiC/C was produced by supereritical ethanol infiltration of low viscosity tetraethylorthosilicate/supercritical ethanol into biologically derived carbon templates (CB-templates) and in situ hydrolysis into Si(OH)4-gel, the Si(OH)4-gel was calcined at 1400℃ to promote the polycondensation of Si(OH)4-gel into SiO2-phase and then carbonthermal reduction of the SiO2 with the biocarbon template into highly porous, biomorphic SiC/C ceramics. The phases and morphology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resulting porous SiC/C ceramic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morphic cellular morphology of pinewood charcoal was remained in the porous SiC/C ceramic with high precision that consisted of β-SiC with minority of α-SiC and the remain free carbon existed in amorphous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orphic SiC ceramics supercritical infiltration carbothermal reduction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下渗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司平 王璇 +1 位作者 Kim Youngchul 练建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2-767,共6页
为了分析径流下渗系统在径流削减和污染控制方面的性能,本文对一个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下渗系统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降雨量、径流量、径流削减量和径流排放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82~0.97,p<0.05).该系统表现出高效的径... 为了分析径流下渗系统在径流削减和污染控制方面的性能,本文对一个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下渗系统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降雨量、径流量、径流削减量和径流排放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82~0.97,p<0.05).该系统表现出高效的径流削减能力,当降雨量小于20 mm时,可以削减70%以上的径流量.与径流削减相比,该系统在污染物负荷控制方面更为有效.当降雨量在0~10 mm之间时,污染负荷的削减率几乎为100%;而当降雨在10~20 mm之间时,污染负荷的削减率仍然可以超过60%.相对总氮(TN)和总磷(TP)而言,下渗系统对悬浮物(SS)和化学需氧量(COD_(Cr))的去除能力要更高、更稳定.研究表明,径流下渗系统作为雨水管理的工具,在径流削减和改善水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下渗沟 高速公路 负荷削减
原文传递
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an electrospun nanofiber-based composite cathode for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20
作者 Seo Ju Kim Deokyoon Woo +3 位作者 Donguk Kim Tae Kyeong Lee Jaeyeob Lee Wonyoung Le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45-353,共9页
Sluggish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kinetics are a major obstacle to developing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solid-oxide fuel cells(IT-SOFCs).In particular,engineering the anion defect concentration at an interface bet... Sluggish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kinetics are a major obstacle to developing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solid-oxide fuel cells(IT-SOFCs).In particular,engineering the anion defect concentration at 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cathode and electrolyte is important for facilitating ORR kinetics and hence improv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We developed the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YSZ)nanofiber(NF)-based composite cathode,where the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 is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dopant cation(Y2O3)ratio in the YSZ NFs.The composite cathode with the optimized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 exhibits maximum power densities of 2.66 and 1.51 W cm^(−2)at 700 and 600℃,respectively,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t 700℃ over 500 h under 1.0 A cm^(−2).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distribution of relaxation tim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high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 in the NF-based scaffold facilitates the charge transfer and incorporation reaction occurred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cathode and electrolyte.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high feasibility and potential of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achieving IT-SOFCs with higher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oxide fuel cells NANOFIBER infiltratio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s oxygen vacanc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