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肖培青 姚文艺 +1 位作者 申震洲 杨春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45mm/h、87mm/h、127mm/h)下20°陡坡苜蓿草地的产流产沙变化规律,分析了苜蓿草地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45mm/h、87mm/h、127mm/h)下20°陡坡苜蓿草地的产流产沙变化规律,分析了苜蓿草地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5mm/h和87mm/h降雨强度时,草地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高-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127mm/h降雨强度时,草地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苜蓿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改变土壤的入渗特性实现,草地坡面入渗率与径流量和产沙量呈明显负线性相关。从水动力学角度对苜蓿草地径流剪切力和单位水流功率与输沙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试验条件下苜蓿草地的临界径流剪切力值为2.857N/m2,临界单位水流功率值为0.0114m/s,输沙率随径流剪切力和单位水流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产沙 径流入渗 水动力学机理 苜蓿草地
下载PDF
秸秆覆盖与保水剂对土壤结构、蒸发及入渗过程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3
2
作者 杨永辉 武继承 +3 位作者 吴普特 赵世伟 何方 史福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5期70-75,共6页
通过保水剂、秸秆覆盖、灌水等措施的实施,对冬小麦收获后各相应处理土壤样品的土壤结构特征、蒸发及入渗过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水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密度,提高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的分... 通过保水剂、秸秆覆盖、灌水等措施的实施,对冬小麦收获后各相应处理土壤样品的土壤结构特征、蒸发及入渗过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水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密度,提高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减少了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了土壤入渗能力;土壤入渗过程曲线拟合方程符合函数y=a+be-cx,稳定入渗速率变化基本和a值的变化一致,c值决定了入渗速率降低的速度;经过小麦生命周期后,与灌水处理相比,施用保水剂后不进行灌水,土壤结构稳定性相对提高,土壤累计入渗量增加,土壤无效蒸发降低;玉米收获后未翻耕的样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入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秸秆覆盖 土壤结构 分形维数 入渗过程 机制
下载PDF
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56
3
作者 李卓 刘永红 杨勤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分析了土壤水分入渗理论及过程模型发展历程,阐明了此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重点对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的结皮、初始含水率、密度、机械组成、结构、有机质含量、温度、钠离子含量及剖面特征等因素逐个做了仔细分析,总结了各因素对土壤水分... 分析了土壤水分入渗理论及过程模型发展历程,阐明了此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重点对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的结皮、初始含水率、密度、机械组成、结构、有机质含量、温度、钠离子含量及剖面特征等因素逐个做了仔细分析,总结了各因素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水分入渗研究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入渗 理论 过程模型 影响机制
下载PDF
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地表水入渗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亓星 许强 +2 位作者 李斌 彭大雷 周飞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8-424,共7页
黑方台黄土底部的地下水对滑坡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地下水的来源主要为台塬大面积灌溉,灌溉水通过孔隙、裂隙进入黄土内部并在底部向台塬四周渗出。通过探地雷达确认了台塬中部与台塬边同样发育大量裂隙延伸至黄土深部。根据灌水和开挖... 黑方台黄土底部的地下水对滑坡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地下水的来源主要为台塬大面积灌溉,灌溉水通过孔隙、裂隙进入黄土内部并在底部向台塬四周渗出。通过探地雷达确认了台塬中部与台塬边同样发育大量裂隙延伸至黄土深部。根据灌水和开挖探槽可见裂隙为地表水的主要优势入渗通道,地表水可沿裂隙快速入渗至黄土深部。在台塬四周的陡壁和典型滑坡后壁取样测含水率发现黄土底部只有裂隙渗水点附近含水率较高,其余区域含水率增大不明显,黄土底部含水率大小分布受节理裂隙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方台 裂隙特征 土体含水率 入渗机制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反应机理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少卿 崔岩 +1 位作者 王美炫 宋颖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没有发现氮的化合物。在 Si C相与铝相的界面上仅存在 Mg Al2 O4相 ,Mg Al2 O4相几乎连续地包敷在 Si C颗粒上。这表明 ,高温下 Si C与熔 Al合金接触后 ,Si C颗粒表面上的 Si O2 与 Al,Mg,Zn诸元素发生了放热反应 ,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 ,提高了湿润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无压浸渗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降雨诱发深层老滑坡复活变形的动态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6
作者 宋琨 陈伦怡 +2 位作者 刘艺梁 易庆林 董志鸿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65-3676,共12页
强降雨易引发大型深层老滑坡的复活变形,研究其作用机制对建立滑坡变形破坏的降雨阈值,实现滑坡灾害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秭归县谭家湾大型深层老滑坡为例,在地表宏观裂缝时空分布规律的精细描述基础上,结合15年的人工监测... 强降雨易引发大型深层老滑坡的复活变形,研究其作用机制对建立滑坡变形破坏的降雨阈值,实现滑坡灾害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秭归县谭家湾大型深层老滑坡为例,在地表宏观裂缝时空分布规律的精细描述基础上,结合15年的人工监测和2年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老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和发展过程.通过滑坡阶跃阶段的位移与降雨(当前降雨和前期降雨)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降雨对深层滑坡复活变形演化过程的动态作用机制.谭家湾滑坡的7次“阶跃”变形与强降雨相关,但累积位移增量与累积降雨量无明显正相关关系,水平位移增量基本相同时,累积降雨量明显不同.引起第一次阶跃变形的累积降雨量和最大日降雨量均明显大于后续阶段,可能受控于强降雨的作用机制由“孔隙渗流”为主,逐渐转变为“渗透性增加的孔隙渗流+裂隙优势流”的综合渗流模式.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强降雨诱发深层老滑坡阶跃变形的内在机理与灾害预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滑坡 阶跃变形 降雨滑坡 入渗机制 相关性分析 工程地质.
原文传递
降雨诱发黄土高填方支挡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硕 裴向军 +4 位作者 黄润秋 谭淋耘 范珊 张子东 崔雪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4-1104,共11页
近些年,由于机场建设、公路铁路等地面交通网以及城镇化的建设在黄土丘陵地区开展越来越频繁,形成大量的黄土填方高陡边坡,虽然这些地区的年降雨量较小,但是降雨已经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研究区黄土高填方边坡进行原位渗流... 近些年,由于机场建设、公路铁路等地面交通网以及城镇化的建设在黄土丘陵地区开展越来越频繁,形成大量的黄土填方高陡边坡,虽然这些地区的年降雨量较小,但是降雨已经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研究区黄土高填方边坡进行原位渗流实验和裂缝存在条件下暂态非饱和渗流以及饱和黄土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降雨诱发黄土高填方支挡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研究表明:(1)3d后的原位渗流中实验试坑中心的最大入渗深度为1.30m,湿润锋最大深度位于入渗最大深度以下0.20m,但降雨条件下,裂缝的存在是黄土边坡发生浅层滑动的重要因素;(2)当围压小于300kPa时,饱和土体的轴向应变增长到20%左右时,达到稳定状态,在静力驱动剪应力大于稳态抗剪强度的条件下则会使高填方坡体的局部发生流滑破坏;(3)总体来说黄土高填方支挡边坡变形破坏的形成机制为:推移式蠕滑-支挡结构失效-累进性滑移剪断-牵引式溃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黄土 高填方边坡 失稳机理
下载PDF
稀土对化学热处理催渗作用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常延武 徐洲 《上海金属》 CAS 2001年第5期14-16,共3页
通过对稀土在渗剂中和在钢中作用的不同研究结果 ,探讨了稀土对化学热处理催渗作用的机理 ,并认为稀土影响渗层的原因之一在于形成了稀土周围含碳。
关键词 稀土 化学热处理 催渗
下载PDF
连续与间歇积水入渗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贤赵 康绍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8,共6页
以黄土沟壑区典型黑垆土连续与间歇入渗对比试验为依据,分析了两者在入渗率、入渗量、水分再分布过程、湿润锋推进速度及推进深度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间歇积水入渗机理。
关键词 连续入渗 间歇入渗 入渗机理 土壤
下载PDF
甘肃永靖黑方台地区灌溉诱发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力学机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朱立峰 胡炜 +3 位作者 贾俊 马建全 毕俊擘 孙巧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0-846,共7页
水是诱发黄土滑坡最为积极的因素,以灌溉诱发型滑坡尤为典型。基于野外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对黑方台地区灌溉渗透诱发滑坡的发育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分析特定孕灾地质条件下滑坡发育特征的差异,认为黄土滑坡形成的力学机制以滑移-压致拉... 水是诱发黄土滑坡最为积极的因素,以灌溉诱发型滑坡尤为典型。基于野外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对黑方台地区灌溉渗透诱发滑坡的发育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分析特定孕灾地质条件下滑坡发育特征的差异,认为黄土滑坡形成的力学机制以滑移-压致拉裂-剪断型和蠕滑-拉裂-滑移型为主,而黄土-基岩滑坡以滑移-压致-拉裂型为主。滑移-压致拉裂-剪断型黄土滑坡为原位溯源后退扩展式,系灌溉水入渗后造成黄土饱和带厚度增大,不仅造成台缘周边地下水溢出带部位渗透压力增大,且抗剪强度显著弱化,从而在坡体自重作用下发生蠕滑剪切。锁固段突然破坏使滑坡快速启动,滑体冲击致早期饱水滑床产生液化,产生高位抛射,借助原始地形滑体加速运移形成高速远程运动。蠕滑-拉裂-滑移型黄土滑坡是黄土底部饱和带厚度较薄或灌溉入渗影响较小的地段,以后缘拉裂为主激发形成。渗灌溉水长期入渗造成下伏基岩顺倾泥岩层面软化泥化,从而在顺向坡段产生黄土-基岩顺层滑坡,该类滑坡以低速短程滑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渗透 滑坡灾害 形成机制 启动 机理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差异表达基因的免疫浸润机制及潜在中药治疗预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沈浮 邝高艳 +5 位作者 杨卓 文猛 朱恺民 余桂枝 徐无忌 邓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183-2191,共9页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免疫失衡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环节,而免疫浸润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利用GEO基因芯片数据库,对类风湿关节炎基因探针芯片数据进行通路富集和免疫浸润分析...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免疫失衡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环节,而免疫浸润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利用GEO基因芯片数据库,对类风湿关节炎基因探针芯片数据进行通路富集和免疫浸润分析,并对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调节相关生物学过程进行中药预测,为深入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相关机制及中药干预免疫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相关基因探针的GEO基因芯片数据库,并以正常滑膜组织作为对照,利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网络互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基因;运用R语言及相关安装包程序对类风湿关节炎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通过CIBERSORT反卷法对22类免疫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组及对照组的含量及比例进行分析;利用COREMINE数据库对显著富集的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及核心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与结论:①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蛋白网络互作核心靶基因涉及CDC20,GNB3,QSOX1和与趋化因子相关的12个基因;②基因本体论分析显示上调的基因与免疫炎症关系更为密切;③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调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相关通路以及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密切相关;④对免疫细胞的浸润矩阵分析结果表明,浆细胞、记忆B细胞和M0巨噬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组的比例显著增高,而M2巨噬细胞及静息肥大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显著减少;⑤在免疫细胞间相关性分析中类风湿关节炎的未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呈强烈正相关,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与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负相关性最强;⑥通过COREMINE预测发现,桑叶、鱼脑石和山药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免疫途径及核心靶基因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机制可能与作用于CCR5,C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浸润 GEO基因芯片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CIBERSORT反卷法 中药预测 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下载PDF
高钨触头合金的熔浸机理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容海 熊湘君 王伏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CuW或AgW等高钨含量电触头合金的熔浸机理探讨,有助于控制熔浸制品的质量。文中研究的“定向”熔浸工艺较好地克服了“黑心”等质量缺陷。
关键词 熔浸机理 渗漏 电触头 高钨合金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蔡萃 董竞成 +4 位作者 杜文静 弓唯一 刘宝君 吴金峰 曹玉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78-2283,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予黄芪甲苷腹腔注射后,观察小鼠行为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改变;用Lumine...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予黄芪甲苷腹腔注射后,观察小鼠行为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改变;用Luminex 200检测小鼠血清中RANTES、MCP-3及eotaxin 3种趋化因子及IL-3、IL-4、IL-5、IL-6、IL-10、GM-CSF、IFN-γ和TNF-α8种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用RT-PCR观察小鼠肺组织中相关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 mRNA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CCR3、CCR5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可使哮喘小鼠BALF中EOS的数量明显减少,改善哮喘小鼠的症状,减轻哮喘小鼠的肺组织炎症损伤;黄芪甲苷治疗后,哮喘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GM-CSF、IL-5等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eotaxin的浓度有下降的趋势,哮喘小鼠肺组织中CCR3 mRNA的表达下降,同时,还可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CCR3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此作用与其降低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 机制
原文传递
触头材料液相熔渗过程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淑华 范志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对触头材料的熔渗机理、熔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以制造 Cu Cr50和 Cu W系触头为例 ,提出了确定触头材料熔浸过程工艺参数的原则和方法 :确定烧结工艺参数时要兼顾氧化膜的去除、保证骨架强度和孔隙通道 ,要考虑不同粉末粒径及生... 对触头材料的熔渗机理、熔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以制造 Cu Cr50和 Cu W系触头为例 ,提出了确定触头材料熔浸过程工艺参数的原则和方法 :确定烧结工艺参数时要兼顾氧化膜的去除、保证骨架强度和孔隙通道 ,要考虑不同粉末粒径及生坯特性 ;而确定熔渗工艺参数时则要考虑骨架金属粉末的粒径、生坯的高度、牌号及熔渗剂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熔渗机理 质量控制 液相熔渗 粉末冶金
下载PDF
赣南地区人工切坡降雨致灾机制现场模型试验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力 李高 +3 位作者 陈勇 谭建民 王世梅 郭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6-854,共9页
赣南地区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降雨和人工切坡是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最主要诱发因素,物理模型试验尤其是现场模型试验是揭示滑坡发生机制的最有效手段。以赣南地区某风化变质岩人工切坡为研究对象,自主设计降雨模拟系统,布设有4个含水率、... 赣南地区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降雨和人工切坡是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最主要诱发因素,物理模型试验尤其是现场模型试验是揭示滑坡发生机制的最有效手段。以赣南地区某风化变质岩人工切坡为研究对象,自主设计降雨模拟系统,布设有4个含水率、孔压监测孔及两处位移监测点,开展现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边坡土体含水率、孔隙水压力以及位移与降雨过程的响应关系,探索持续强降雨作用下风化变质岩边坡的入渗规律,并揭示变质岩风化土坡的变形失稳模式。结果表明:降雨后土体含水率的变化存在滞后,雨水开始入渗后含水率持续增加,含水率增大幅度随其深度增大而减小;各测孔浅层土体孔压值降雨入渗过程响应明显,表层1 m以下土体一直处于非饱和状态;监测点位移与含水率变化速率呈明显的正相关,边坡变形主要集中于含水率变化明显的边坡一侧;边坡位移与孔压值变化响应明显,边坡内部土体发生剪胀变形现象使得孔压值降低,边坡变形速率随即减小;强降雨条件下陡峭人工切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可归纳为3阶段:陡峭坡面分散坍滑,平台形成拉裂缝,边坡大范围垮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试验 降雨入渗 剪胀变形 破坏机制 破坏模式
下载PDF
Processing of B_4C Particulate-reinforced M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 by Metal-assisted Melt Infiltr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11
16
作者 Yantao Yao Liqing Che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61-665,共5页
In fabricating m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 an easy and cost-effective route is to infiltrate the ceramic preform with molten Mg without any external pressure. However, a rather well wettability of molten Mg with cera... In fabricating m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 an easy and cost-effective route is to infiltrate the ceramic preform with molten Mg without any external pressure. However, a rather well wettability of molten Mg with ceramic reinforcement is needed for this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ettability of the metal melt with ceramic preform during fabricating composites by metal melt infiltration, a simple and viable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ere a small amount of metal powder with higher melting point is added to the ceramic preform such that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Mg melt and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ial tension could be reduced. By using this method, boron carbide particulate-reinforced m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 (B4C/Mg)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where Ti powder immiscible with magnesium melt was introduced into B4C preform as infiltration inducer. The infiltration ability of molten Mg to the ceramic preform was further studi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 and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was also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 Boron carbide Melt infiltration Microstructure mechanism
原文传递
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戴智慧 蒋太明 刘洪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5期77-80,共4页
采用资料查阅方式,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土壤水分入渗机理、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因素,对入渗机理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的土壤水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入渗机理
下载PDF
熔渗法制备C/C-C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冉丽萍 周文艳 +2 位作者 赵新建 易茂中 杨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7-1613,共7页
以炭纤维(Cf)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分别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I)和浸渍炭化(Impregnation and carbonization,I/C)制备不同密度和基体炭的C/C坯体;通过添加Ti元素改善熔融Cu与C/C坯体的润湿性。采用真空熔渗法制... 以炭纤维(Cf)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分别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I)和浸渍炭化(Impregnation and carbonization,I/C)制备不同密度和基体炭的C/C坯体;通过添加Ti元素改善熔融Cu与C/C坯体的润湿性。采用真空熔渗法制备C/C-Cu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与坯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与常用滑板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坯体密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下降,而坯体密度为1.4 g/cm3的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与用I/C坯体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用CVI坯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其弯曲曲线呈"假塑性"断裂特征,断裂时纤维从热解炭层或熔渗金属相中拔出,熔渗金属相呈"韧窝状"的塑性断裂形貌。冲击断裂时,复合材料倾向于沿TiC/熔渗金属界面断裂。C/C-Cu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为180~300 MPa、冲击韧性高于3.5 J/cm2,优于常用滑动电接触材料的性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滑动电接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U复合材料 熔渗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滑动电接触材料
下载PDF
Bending properties and fracture mechanism of C/C composites with high density preform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明瑜 苏哲安 +1 位作者 李建立 黄启忠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795-1800,共6页
C/C composites with banded structure pyrocarbon were fabricated by fast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with C3H6 as carbon source,N2 as carrier gas,and three-dimensional(3D) 12K PAN-based carbon fabric with high... C/C composites with banded structure pyrocarbon were fabricated by fast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with C3H6 as carbon source,N2 as carrier gas,and three-dimensional(3D) 12K PAN-based carbon fabric with high density of 0.94 g/cm3 as preform.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C composit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requency of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HTT) at the break of CVI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s,C/C composites showed a pseudoplastic fracture after twice of HTT.After three times of HTT,load?displacement curves tended to be stable with a decreasing bending strength at 177.5 MPa.Delamination failure and intrastratal fiber fracture were observed at the cross-section of C/C composites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Because the content of pyrocarbon and fibers has a different distribution in layers,the C/C composites show different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t various regions,which leads to good toughness and bending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 composites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 high density preform bending properties fracture mechanism
下载PDF
无压浸渗制备Si_3N_4/Al复合材料的反应浸渗机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扬卫 于晓东 +2 位作者 王富耻 马壮 康晓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777-780,共4页
采用"中断浸渗"方法获得保留了"浸渗前沿"的样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浸渗界面上的形貌和成分变化,深入讨论了浸渗界面推进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采用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观察了复合材... 采用"中断浸渗"方法获得保留了"浸渗前沿"的样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浸渗界面上的形貌和成分变化,深入讨论了浸渗界面推进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采用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观察了复合材料显微形貌,探讨了界面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浸渗界面推进过程中熔体中的Mg富集在浸渗前沿的预制体上,并与预制体发生反应;Al/Si3N4界面反应产物AlN相形成"楔形"向Si3N4单元心部推进,细观上呈现含毛细通道的胞状辐射形貌,大量毛细通道确保了Al和Si3N4之间的置换反应持续进行;Al与Si3N4的置换反应产物Si绝大部分溶解在铝镁合金熔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浸渗 复合材料 SI3N4 界面反应 浸渗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