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饱和原状和重塑Q3黄土渗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姚志华 陈正汉 +2 位作者 黄雪峰 张世径 杨校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0-1027,共8页
为研究非饱和Q3黄土渗水特性,设计一套原状黄土取样设备,取得大尺寸原状竖直和水平土柱各2个;并制备5个干密度不同的重塑土样。对9个试样进行水平土柱试验,用TDR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分别检测土样不同断面处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 为研究非饱和Q3黄土渗水特性,设计一套原状黄土取样设备,取得大尺寸原状竖直和水平土柱各2个;并制备5个干密度不同的重塑土样。对9个试样进行水平土柱试验,用TDR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分别检测土样不同断面处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裂隙的走向和干密度对入渗率均有影响。对于原状试样,浸水前期竖直试样入渗率要大于水平试样,湿润锋超过50 cm后,竖直和水平试样入渗率几乎接近一致。竖直与水平原状试样的非饱和扩散率主要差别在饱和度低于0.6的区域,饱和度高于0.6两者扩散率差别不大;对于重塑试样,低饱和度区域干密度对扩散率影响要大于高饱和度区域。同等干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低饱和度区域重塑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原状试样;而高饱和度区域原状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重塑试样。取样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同类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Q3黄土 竖向和水平试样 入渗率 扩散率 非饱和渗透系数
下载PDF
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庆松 王洪波 +4 位作者 刘人太 李术才 张乐文 朱光轩 张连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8-924,共7页
多孔介质注浆的扩散方式以渗透注浆为主,传统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往往忽略了浆液渗透过程中的扩散路径,导致理论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基于对多孔介质浆液渗透过程中扩散路径分析,根据浆液扩散运动方程,建立了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 多孔介质注浆的扩散方式以渗透注浆为主,传统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往往忽略了浆液渗透过程中的扩散路径,导致理论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基于对多孔介质浆液渗透过程中扩散路径分析,根据浆液扩散运动方程,建立了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模型,设计了一套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扩散模拟实验装置,并采用常规注浆材料-水泥浆液,获得不同被注介质渗透率及不同注浆速率下的注浆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浆液渗透注浆模型计算值为试验值的1.1-1.3倍,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所建模型可较好的描述了浆液渗透扩散过程;不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模型计算值为试验值的1.8-3.2倍,显著高估了注浆扩散过程的浆液压力。研究成果成功用于青岛地铁砂层治理工程,因此,在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扩散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浆液扩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渗透 注浆 扩散路径 模拟试验
下载PDF
煤层瓦斯流动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清岭 杨鹏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对煤层瓦斯流动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几种流动规律及其应用范围:线性渗透理论适用于低雷诺数区、线性层流区域;线性扩散理论适用于煤的微孔隙和煤体表面;渗透—扩散理论适用于含有裂隙和微孔隙的煤体;非线性渗透理论适用于中雷诺数区... 对煤层瓦斯流动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几种流动规律及其应用范围:线性渗透理论适用于低雷诺数区、线性层流区域;线性扩散理论适用于煤的微孔隙和煤体表面;渗透—扩散理论适用于含有裂隙和微孔隙的煤体;非线性渗透理论适用于中雷诺数区,非线性层流区域;考虑地应力场、地温场,及地电场等地物场和应力史对煤层瓦斯流动场具有显著的作用和影响条件下的渗流理论,这种理论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瓦斯流动影响得出的,多煤层系统瓦斯越流理论适用于瓦斯和煤体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流动 线性 渗透 扩散
下载PDF
水泥浆液在不同砂层内注浆扩散机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刚 程桦 +2 位作者 王雪松 谢鲍 荣传新 《建井技术》 2023年第3期63-67,50,共6页
揭示水泥浆液在不同砂层内注浆扩散机制对于指导煤矿、地铁、公路等领域注浆加固砂质地层至关重要。采用自主研发的砂层注浆试验装置,通过1根注浆花管对2种不同颗粒级配的砂层同步注浆,探究水泥浆液在不同砂层内扩散形态之间的差异。研... 揭示水泥浆液在不同砂层内注浆扩散机制对于指导煤矿、地铁、公路等领域注浆加固砂质地层至关重要。采用自主研发的砂层注浆试验装置,通过1根注浆花管对2种不同颗粒级配的砂层同步注浆,探究水泥浆液在不同砂层内扩散形态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浆液在颗粒级配较差的圆粒砂内发生渗透扩散,在颗粒级配良好的粗河砂中发生劈裂扩散。采用管道流模型和圆孔扩张理论分别阐述了渗透注浆和劈裂注浆2种扩散模式的力学机理,孔隙通道尺寸较大的土层,浆液启动压力梯度越小,在该种土层内浆液越容易发生渗透扩散。当注浆压力较大且孔隙通道尺寸较小时,会发生劈裂扩散模式,若土体发生张拉破坏,则劈裂浆脉平行于小主应力作用面;若土体发生剪切破坏,则劈裂浆脉与小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45°-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液 砂层注浆 扩散机制 渗透扩散 劈裂扩散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机制
5
作者 侯晓萍 莫浩 +1 位作者 赵卫全 黄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3,共8页
为研究宾汉姆浆液在多孔介质地层的渗透注浆机制,基于分形理论、毛细管模型和宾汉姆浆液流变方程,推导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宾汉姆浆液渗透扩散表观速度公式和多孔介质渗透注浆球形扩散公式;利用已有的理论模型和室内渗透注浆试验成果对推... 为研究宾汉姆浆液在多孔介质地层的渗透注浆机制,基于分形理论、毛细管模型和宾汉姆浆液流变方程,推导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宾汉姆浆液渗透扩散表观速度公式和多孔介质渗透注浆球形扩散公式;利用已有的理论模型和室内渗透注浆试验成果对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宾汉姆浆液渗透注浆扩散公式相比,基于分形理论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扩散公式获得的浆液扩散半径更接近于室内试验成果。该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多孔介质地层注浆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宾汉姆浆液 分形理论 渗透注浆 表观速度 扩散距离
下载PDF
碳钢表面氮化钛陶瓷化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原 徐重 《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第11期25-27,共3页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利用等离子反应溅射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的工艺方法。该渗镀层是由钢铁材料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氮化钛颗粒的渗层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组成。沉积层与渗层之间有一平缓过渡区,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利用等离子反应溅射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的工艺方法。该渗镀层是由钢铁材料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氮化钛颗粒的渗层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组成。沉积层与渗层之间有一平缓过渡区,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落。渗镀层表面硬度平均达到HV230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表面为纯氮化钛层,(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用划痕仪进行结合强度检测,声发射曲线未见突起的信号峰值,表明结合强度好。复合渗镀氮化钛试样在10%硫酸、5%盐酸、3·5%氯化钠水溶液和硫化氢富液中进行腐蚀试验,耐腐蚀性能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789,26,3·3,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腐蚀性 渗镀层 等离子体 固溶体 扩散层
下载PDF
覆盖层地基注浆扩散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正军 姜媛媛 +2 位作者 王晓东 余学明 王党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646-650,共5页
注浆处理是覆盖层地基提高承载力和抗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岩土介质的不透明特性,浆液在岩土介质中的扩散过程通常难以直观把握,有必要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基于浆液的层流运动和渗透扩散理论,建立了注浆扩散数值分析控制方程,结合... 注浆处理是覆盖层地基提高承载力和抗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岩土介质的不透明特性,浆液在岩土介质中的扩散过程通常难以直观把握,有必要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基于浆液的层流运动和渗透扩散理论,建立了注浆扩散数值分析控制方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注浆扩散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应。结合具体工程针对设计灌浆方案进行注浆扩散的数值模拟的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依据设计方案注浆所形成的灌浆帷幕密实性好、厚度均匀,注浆扩散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分析结果能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注浆 渗透扩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Q235钢表面TiN陶瓷化与Cr-Mo共渗表面强化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70,75,共6页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用等离子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的方法。该工艺方法形成的组织是Ti固溶体扩散层上分布弥散细小氮化钛颗粒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沉积层与渗层和基体为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落。渗镀层表面硬度1600~3400HV。X射线...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用等离子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的方法。该工艺方法形成的组织是Ti固溶体扩散层上分布弥散细小氮化钛颗粒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沉积层与渗层和基体为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落。渗镀层表面硬度1600~3400HV。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渗镀层表面为纯氮化钛层,(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在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铬钼共渗,表面Mo含量达到4%(质量分数,下同),Cr含量达到12%。然后进行超饱和渗碳,表面含碳量达到2.0%以上,超过平衡碳计算值。随后进行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使表面合金层获得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弥散碳化物组织,没有共晶莱氏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渗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6C和M2C,尺寸小于5μm。表面硬度达到1100HV。将等离子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试样与双层辉光离子渗铬试样,在10%硫酸、5%的盐酸、3.5%NaCl水溶液和H2S富液(含H2S 5~8g/L,NH3·H2O20g/L)中,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渗镀试样比铬钼共渗试样耐蚀性能分别提高了84,11.67,1.15,21.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腐蚀性 渗铬 渗镀层 等离子 固溶体 扩散层
下载PDF
氟化物的种类及含量对复合树脂氟离子释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东 赵信义 宋卫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的氟化物、氟化物加入量及浸泡液对复合树脂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方法 将NaF和K2 TiF6 加入到复合树脂中 ,制成双糊剂型复合树脂 ,使最终每种复合树脂含有一种氟化物 ,氟化物含量分别为 5 %、10 %、15 %、2 0 %,制备 6mm... 目的 研究不同的氟化物、氟化物加入量及浸泡液对复合树脂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方法 将NaF和K2 TiF6 加入到复合树脂中 ,制成双糊剂型复合树脂 ,使最终每种复合树脂含有一种氟化物 ,氟化物含量分别为 5 %、10 %、15 %、2 0 %,制备 6mm× 3mm的圆片试样 ,每种材料制备 6个试样。将试样分别浸泡于 3 7℃去离子水和人工唾液中 ,每天更换浸泡液。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浸泡第 8、15、2 2、2 9、62天浸泡液中的氟离子浓度。结果 所有含氟化物的复合树脂释放氟离子的量均显著大于不含氟化物的复合树脂 ;含有NaF的复合树脂释放的氟离子量明显大于相应含量的K2 TiF6复合树脂 (P <0 .0 5 ) ;所有材料在去离子水中氟离子释放量均明显大于在人工唾液中的量 (P <0 .0 1) ,而且氟离子的释放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但仍在持续释放。结论 含氟复合树脂的释放特性受到氟化物的种类、加入量、释放介质的影响 ,作为复合树脂中的氟源 ,NaF的释放特性优于K2 TiF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氟离子释放 复合树脂 渗透与扩散
下载PDF
无压浸渗制备含镍陶瓷/铁基合金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浸渗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少锋 陈维平 +1 位作者 韩孟岩 朱德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6-489,共4页
通过铁合金无压浸渗含镍氧化铝陶瓷的方法,制备了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其工艺过程是:将镍粉与陶瓷粉混合球磨后,压制成具有网络结构的陶瓷体,经烧结成瓷后,铁合金无压浸渗,浸渗温度1600℃,保温4h。研究结果表明,含镍陶瓷与铁合金在界... 通过铁合金无压浸渗含镍氧化铝陶瓷的方法,制备了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其工艺过程是:将镍粉与陶瓷粉混合球磨后,压制成具有网络结构的陶瓷体,经烧结成瓷后,铁合金无压浸渗,浸渗温度1600℃,保温4h。研究结果表明,含镍陶瓷与铁合金在界面处形成锯齿状的机械啮合,两相之间无过渡层以及微裂纹存在;铁合金中的Fe、Cr元素呈梯度分布在陶瓷基体的金属相中,说明铁合金浸渗到陶瓷基体,浸渗深度可达400μm。最后,利用液态金属的扩散原理分析了浸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浸渗 三维结构 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扩散
下载PDF
采空区混合气运动基本方程及其有限元解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丁广骧 柏发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26,共6页
针对采空区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三维非线性渗流及扩散传质问题,考虑混合气密度不均匀及重力作用下的上浮因素,建立了三维采空区内变密度混合气非线性渗流及扩散运动的基本方程组.通过数学变换,得出该方程组的相容耦合可解方程组,并用... 针对采空区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三维非线性渗流及扩散传质问题,考虑混合气密度不均匀及重力作用下的上浮因素,建立了三维采空区内变密度混合气非线性渗流及扩散运动的基本方程组.通过数学变换,得出该方程组的相容耦合可解方程组,并用Galerkin有限元法和上游加权技术对其求解.文末,介绍了可解方程组的相容耦合迭代求解过程和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通风 非线性渗流 扩散传质 有限元 混气运动
下载PDF
变水头入渗试验推求垂向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程勤波 陈喜 +1 位作者 凌敏华 魏玲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5,共6页
在Philip与Nestingen土壤水运动计算方法基础上,推导出描述单环变水头入渗试验中水深变化过程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确定土壤垂向渗透系数的MP方法。利用土壤非饱和数值模拟及室内土槽入渗试验得到的单环水位变化过程,验证了MP方法推求土壤... 在Philip与Nestingen土壤水运动计算方法基础上,推导出描述单环变水头入渗试验中水深变化过程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确定土壤垂向渗透系数的MP方法。利用土壤非饱和数值模拟及室内土槽入渗试验得到的单环水位变化过程,验证了MP方法推求土壤垂向渗透系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MP方法推求的土壤垂向渗透系数比目前采用的Philip方法、Nestingen方法及Green-Ampt方法精度更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变水头入渗 Green—Ampt方法 球缺扩散 垂向渗透系数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椎体骨髓浸润的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牛金亮 梁聪聪 +8 位作者 李俊峰 王峻 李文晋 郑英 郑洁 宋志珍 李晓君 胥毅 甄俊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椎体骨髓单方向扩散屏气DWI方法,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椎体骨髓浸润DW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确诊AL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行胸腰椎矢状面单次激发回波平面DWI(SS—EPI—DWI)序列扫描(b值为0、650s/mm^2),扩散... 目的探讨椎体骨髓单方向扩散屏气DWI方法,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椎体骨髓浸润DW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确诊AL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行胸腰椎矢状面单次激发回波平面DWI(SS—EPI—DWI)序列扫描(b值为0、650s/mm^2),扩散方向为头-足(S/I)、前-后(A/P)和左-右(R/L)方向,每个方向DWI采集时间均为12S,闭气采集。分别在3个方向的ADC图上测量多个椎体骨髓的ADC值,比较3个扩散方向的ADC值的差别。AL患者分为初发未治疗组13例和治疗组29例[初发治疗未缓解(NR)组7例。初发治疗完全缓解(CR)组8例、治疗巩固组14例]。比较不同治疗阶段AL患者ADC值的差异用方差分析、t检验,ADC值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57例受试者362个椎体S/I、A/P和R/L方向的ADC值分别为(0.758±0.009)、(0.732±0.009)、(0.758±0.009)×10^-3mm^2/s,三者之间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58,P〉0.05)。15名健康志愿者94个椎体ADC值为(0.697±0.122)×10^-3mm^2/s,13例初发未治疗组85个椎体ADC值为(0.592±0.071)×10^-3mm^2/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8,P〈0.05);29例治疗组AL患者183个椎体ADC值为(0.796±0.225)×10^-3mm^2/s,与初发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2,P〈0.05);初发治疗CR组+巩固治疗组共140个椎体ADC值为(0.786±0.184)×10^-3mm^2/s,初发治疗NR组43个椎体ADC值为(0.804±0.327)×10^-3mm^2/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0,P〉0.05)。初发未治疗组的S/IADC值与骨髓象原始细胞比例(中位数26.4%,范围7.9%~48.2%)呈线性负相关(r=-0.524,P〈0.05)。结论椎体骨髓DWI为各向同性,单方向屏气DWI能提高图像质量。初发AL患者ADC值降低,化疗后ADC值增加,初发组ADC值与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浸润 骨髓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脊柱疾病
原文传递
采用TDR水分计研究非饱和黄土入渗及自重湿陷变形规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雪峰 刘长玲 +3 位作者 姚志华 杨校辉 张世经 张建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231-3238,共8页
通过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大规模原位浸水试验,在浸水坑的不同位置和深度埋设TDR水分计,对水在竖向和水平向的入渗运移规律进行实测,研究黄土在地面浸水后的入渗规律与自重湿陷变形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水在土体... 通过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大规模原位浸水试验,在浸水坑的不同位置和深度埋设TDR水分计,对水在竖向和水平向的入渗运移规律进行实测,研究黄土在地面浸水后的入渗规律与自重湿陷变形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水在土体中的入渗规律是水沿大孔隙先向下入渗,然后再渗透扩大饱和区的运移过程;(2)在水分的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发生自重湿陷变形,以下土体含水量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量,没有发生自重湿陷变形,因此,可考虑22.5~25.0 m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另外该深度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的参考地基处理下限深度;(3)由TDR水分计得出的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不仅可以用来测量体积含水率的时空变化,而且可以用来判定黄土是否发生湿陷变形以及湿陷敏感性和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也可粗略计算水在非饱和黄土中的扩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TDR水分计 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变形 入渗规律 非饱和土扩散速度 地基处理
下载PDF
AQP1在鼠脑C6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中的表达与FA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香营 魏晓 +6 位作者 刘辉 陈晶 张应爱 谈顺 陈建强 郭子义 韩向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至实验组大鼠(n=17)右尾状核,对照组大鼠(n=5)在相同部位注射全培养基。接种后约...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至实验组大鼠(n=17)右尾状核,对照组大鼠(n=5)在相同部位注射全培养基。接种后约3~4周,利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I、DTI、T2-FLAIR、T1WI及T1-3D-Bravo增强检查。借助Function Tool软件对DTI数据后处理,获得相应部位的FA值。之后选取与DTI肿瘤最大层面相对应的瘤周水肿区脑组织进行AQP1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测FA值和相应部位的AQP1阳性表达的IOD值的相关性。结果 15只成瘤大鼠中,瘤周水肿区平均FA值为(0.204±0.036),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平均FA值(0.310±0.027)降低,两组结果经两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平均FA值0.322±0.118,与实验组瘤周结果经两样本t检验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水肿浸润组织的FA值与AQP1阳性表达IOD值之间存在负相关(r=-0.810,P<0.05)。结论 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的FA值较正常脑组织降低,且可以反映AQP1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周水肿 瘤周浸润 扩散张量成像 水通道蛋白-1
原文传递
钨丝/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与扩散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美玲 惠希东 +1 位作者 寇宏超 陈国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2-1105,共4页
采用渗流铸造工艺制备了钨丝增强不同Nb含量的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利用X-Ray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电子探针考察了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和界面扩散情况,研究了基体合金中的Nb含量对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和界面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Zr55Al10Ni5... 采用渗流铸造工艺制备了钨丝增强不同Nb含量的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利用X-Ray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电子探针考察了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和界面扩散情况,研究了基体合金中的Nb含量对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和界面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Zr55Al10Ni5Cu30基复合材料,渗流时,钨丝与液相中的Zr发生界面包晶反应,生成W5Zr3界面相,并使界面位置向液相方向移动。在Zr55Al10Ni5Cu30合金的基础上添加Nb,发现Nb优先在钨丝界面偏聚,降低了Zr在钨丝界面的偏聚和活度,抑制钨丝与液相中的Zr包晶反应的发生,没有生成W5Zr3界面相,界面处只存在简单的扩散层。同时发现Zr元素在钨丝中的扩散系数降低,此时界面位置向钨丝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铸造 金属玻璃 复合材料 界面反应 扩散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学涛 吴清良 +1 位作者 黄前军 陈立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6-750,共5页
提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室温下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详细阐述了制备工艺过程,并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显微结构.实验证实电化学浸渗技术具有在室温下快速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导电或不导电纤... 提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室温下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详细阐述了制备工艺过程,并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显微结构.实验证实电化学浸渗技术具有在室温下快速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导电或不导电纤维可用来作为增强剂.导电纤维可直接用于电化学浸渗,而不导电纤维在使用之前要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5.5V和8h的沉积条件下可获得致密的纤维/铜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 电化学浸渗 显微结构 扩散传质 增强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建民 孙浩然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对比MR动态增强(DCE)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250例患者的术前盆腔MRI资料,由两位医师分别在DWI联合T2WI、DCE联合T2W... 目的:对比MR动态增强(DCE)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250例患者的术前盆腔MRI资料,由两位医师分别在DWI联合T2WI、DCE联合T2WI序列下评估是否存在宫颈间质浸润,计算并对比两种序列评估宫颈间质浸润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影响不同序列判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因素。结果:医师1采用DCE+T2WI和DWI+T2WI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96.3%、98.7%、90.0%、99.6%和95.2%、92.6%、95.5%、71.4%、99.1%;医师2采用DCE+T2WI和DWI+T2WI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0%、88.9%、94.6%、66.7%、98.6%和88.4%、74.1%、90.1%、47.6%、96.6%。DCE联合T2WI序列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符合率高于DWI。子宫峡部受累是影响DWI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主要因素。结论:MR动态增强联合常规T2WI序列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优于扩散加权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宫颈间质浸润 动态对比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反应熔体渗透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军战 徐永东 +3 位作者 张立同 成来飞 姜广鹏 楼建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5,共4页
以不同结构类型及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为预制体,采用反应熔体渗透法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结构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组分含量、热扩散系数与摩擦性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增加;短切纤维C/Si... 以不同结构类型及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为预制体,采用反应熔体渗透法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结构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组分含量、热扩散系数与摩擦性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增加;短切纤维C/SiC、低密度针刺C/SiC与高密度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28,0·28与0·42;随着热扩散系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稳定性系数升高;并且对于短切纤维C/SiC,摩擦实验后基本形成了连续光亮的摩擦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熔体渗透 C/SIC 摩擦性能 热扩散系数
下载PDF
304不锈钢双辉渗铜铈渗层结构分析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岩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成 唐锋 赵家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4-1257,共4页
用双辉等离子技术结合空心阴极效应将铜铈元素渗入304不锈钢。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研究了被渗试样的组织结构,解释了渗层分为白亮层和渗层暗带以及碳元素和铬元素向渗层表层偏聚以及其他元素分布发... 用双辉等离子技术结合空心阴极效应将铜铈元素渗入304不锈钢。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研究了被渗试样的组织结构,解释了渗层分为白亮层和渗层暗带以及碳元素和铬元素向渗层表层偏聚以及其他元素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对渗后试样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渗后不锈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铜铈 双辉 渗层组织 抗菌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