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32只新西兰种成年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每只兔子胫骨近端做成大小为1.0cm×2.0cm×...目的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32只新西兰种成年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每只兔子胫骨近端做成大小为1.0cm×2.0cm×1.0cm的矩形骨缺损模型,注入金葡球菌,2周后再次手术行病灶情除,分别在骨缺损中植入ARBX(ARBX组)、植入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RBX)并肌注庆大霉索(RBX+全身用药组),单纯植入RBX(RBX组)以及不植骨(不植骨组)。术后8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结果①ARBX组细菌计数及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极低,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的骨髓炎表现;②RBX+全身用药组与RBX组的细菌计数,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均较高,明显大于ARBX组及不植骨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均显示出严重的感染表现。结论①在病灶清除后,ARBX一期植入能有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②在全身用药或不用药条件下,一期植入RBX反而会加重感染。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个性化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应用Ilizarov技术个性化治疗股骨、胫骨、肱骨骨折术后感染性骨缺损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其...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个性化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应用Ilizarov技术个性化治疗股骨、胫骨、肱骨骨折术后感染性骨缺损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其中胫骨骨缺损12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平均7.2cm;股骨骨缺损7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平均8.5cm;肱骨骨缺损2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平均6cm。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彻底清创,植入含敏感抗生素骨水泥,采用单边或环形外固定架固定,预留截骨延长的外固定架长度,控制感染;二期感染消灭后,根据Ilizarov技术进行截骨延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9~21个月,平均17.2个月。外固定架指数(external fixation index,EFI)平均为2.38个月/cm。采用伊里扎洛夫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ASAMI)评价标准评价,骨性结果:优13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0.5%;功能结果:优11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可有效控制感染,纠正患肢畸形,重建肢体的功能,是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32只新西兰种成年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每只兔子胫骨近端做成大小为1.0cm×2.0cm×1.0cm的矩形骨缺损模型,注入金葡球菌,2周后再次手术行病灶情除,分别在骨缺损中植入ARBX(ARBX组)、植入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RBX)并肌注庆大霉索(RBX+全身用药组),单纯植入RBX(RBX组)以及不植骨(不植骨组)。术后8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结果①ARBX组细菌计数及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极低,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的骨髓炎表现;②RBX+全身用药组与RBX组的细菌计数,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均较高,明显大于ARBX组及不植骨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均显示出严重的感染表现。结论①在病灶清除后,ARBX一期植入能有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②在全身用药或不用药条件下,一期植入RBX反而会加重感染。
文摘目的探讨应用II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患者依据Ilizarov技术标准进行治疗。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评估牵张成骨情况。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骨搬运完成时间2~7个月,骨搬运长度6~18 cm。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6例出现钉道反应,1例切口皮缘水肿,均经治疗后愈合;17例搬运后期出现对线不良,经调整骨搬运方向、少量植骨,均获对位对线骨性愈合。骨搬运完成后9个月,按Paley et al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5例,良6例,可8例,差1例。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软组织创面愈合满意,所有患肢长度恢复良好,与健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进行感染扩创、炎性病变切除、骨段搬运修复骨缺损,对胫骨术后感染的控制、肢体功能的重建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文摘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个性化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应用Ilizarov技术个性化治疗股骨、胫骨、肱骨骨折术后感染性骨缺损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其中胫骨骨缺损12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平均7.2cm;股骨骨缺损7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平均8.5cm;肱骨骨缺损2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平均6cm。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彻底清创,植入含敏感抗生素骨水泥,采用单边或环形外固定架固定,预留截骨延长的外固定架长度,控制感染;二期感染消灭后,根据Ilizarov技术进行截骨延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9~21个月,平均17.2个月。外固定架指数(external fixation index,EFI)平均为2.38个月/cm。采用伊里扎洛夫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ASAMI)评价标准评价,骨性结果:优13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0.5%;功能结果:优11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可有效控制感染,纠正患肢畸形,重建肢体的功能,是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