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0
1
作者 郭志晨 叶竹梅 +1 位作者 黄樟生 麻雪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1-762,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外科感染224例,对腹部术后切口感染58例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切口感染率分别年龄... 目的 探讨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外科感染224例,对腹部术后切口感染58例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切口感染率分别年龄〈14岁为10.71%、〉55岁为11.99%,急诊手术为14.8%,手术期间〉2h为12.73%,切口长度〉12cm为11.80%,切口未使用抗菌药物冲洗的为15.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年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85
2
作者 龚时鹏 余艳红 陈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术前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阴道检查次数、术前血红蛋白等16项指标,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一医院未感染的产...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术前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阴道检查次数、术前血红蛋白等16项指标,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一医院未感染的产妇为对照组。结果:在术前可能相关因素中,肥胖、产妇伴有基础性疾病或感染、胎膜早破等11项在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ASA评分、年龄等5项经统计学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如肥胖、胎膜早破、过多的阴道检查、肛查等,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术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晋 施有海 赵怀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17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235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56例外科手术患者,11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结论普外科手术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235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56例外科手术患者,11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结论普外科手术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出现切口感染时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可以促进感染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愈合
下载PDF
无高危因素的三种清洁手术预防用药 被引量:17
4
作者 庞晓军 赖广平 +2 位作者 邓忠南 叶开华 朱其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793-1794,共2页
目的:探讨无高危因素的三种清洁手术是否需要预防用药。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需进行乳腺、疝气、甲状腺手术无高危因素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严格的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仅采用聚维酮... 目的:探讨无高危因素的三种清洁手术是否需要预防用药。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需进行乳腺、疝气、甲状腺手术无高危因素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严格的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仅采用聚维酮溶液消毒,对照组手术前30 min给予五水头孢唑林1~2 g,静脉滴注,两组遵从严格的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药费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切口感染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住院药费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无关,无高危因素清洁手术我们不推荐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高危因素 清洁手术 预防用药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喜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11月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2月—2017年9月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护理质量、护理差... 目的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11月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2月—2017年9月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手术室采样监测合格率。结果研究组采样合格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48)。结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可减少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错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精细化护理 四肢骨折 围手术期 切口感染 无菌技术操作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凌秀兰 姚秋萍 林春招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061-1062,共2页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剖宫产术后产妇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58例。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剖宫产术后产妇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58例。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水平、病房条件、阴道检查及肛查次数、胎膜早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感染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多为肥胖、阴道检查及肛查次数过多、胎膜早破和手术时间较长等。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切口感染 高危因素 护理
下载PDF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常见因素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3
7
作者 方志红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5期786-787,共2页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切口常见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09-12腹部手术1 428例,对其中切口感染病例相关因素。结果:1 428例手术中切口感染有94例,感染率6.58%,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性质、切口分类、糖尿病...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切口常见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09-12腹部手术1 428例,对其中切口感染病例相关因素。结果:1 428例手术中切口感染有94例,感染率6.58%,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性质、切口分类、糖尿病均与术后感染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腹部外科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医护密切配合对预防切口感染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下载PDF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3
8
作者 戴银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5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5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分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5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分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3 h以及有参观人员等因素是手术切口感染单因素的重要风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分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手术室 相关因素 护理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晓冰 《临床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相关的原因。结果1 45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1%(48/1 450),手术时间长,滞产及胎膜早破、阴道检查过...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相关的原因。结果1 45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1%(48/1 450),手术时间长,滞产及胎膜早破、阴道检查过频、肥胖、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可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原因 对策
原文传递
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淑侠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相关的原因。结果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6.23%(98/1 588),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肥胖、贫血、有基础疾病或感染、营养不良、滞产...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相关的原因。结果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6.23%(98/1 588),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肥胖、贫血、有基础疾病或感染、营养不良、滞产胎膜早破、阴道检查导尿或肛查次数过多、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等,与未合并切口感染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高对感染的认识;指导孕期保健;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治疗基础疾病;减少阴道检查导尿、肛查次数;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止血彻底,不留死腔;合理预防应用抗生素,是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原因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甲襞微循环与细胞因子变化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灿 江华 +2 位作者 郭琪 郭伟胜 洪文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768-3770,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为乳腺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28例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28例未发生感染的乳腺癌...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为乳腺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28例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28例未发生感染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指标、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AS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甲襞微循环指标中的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输入支管径及输出支管径分别为(2.05±0.32)%、(1.54±0.19)%、(5.04±0.60)μm及(6.17±0.64)μm,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与细胞因子的变化较大,且浅表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差异也较大,应针对感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切口感染 甲襞微循环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玉仙 纪玉清 +5 位作者 李建民 李玉椿 王光辉 程坤 李振峰 杨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分析导致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12手术切除治疗的椎管内肿瘤88例,分为2组,无切口并发症组(70例)和有切口并发症组(18例)。统计分析2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有无... 目的分析导致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12手术切除治疗的椎管内肿瘤88例,分为2组,无切口并发症组(70例)和有切口并发症组(18例)。统计分析2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有无糖尿病、有无肥胖、有无吸烟、有无激素应用史、有无手术史、术前是否放疗、术前是否化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脑脊液漏、有无术后肢体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有无糖尿病、有无肥胖、有无吸烟、有无激素应用史、有无手术史、术前是否放疗、术前是否化疗、术中出血量、有无术后肢体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这12项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有无脑脊液漏2项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手术时间、脑脊液漏2项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漏(P=0.012,OR=10.579)及手术时间>3 h(P=0.020,OR=6.593)是椎管内肿瘤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与术后脑脊液漏、手术时间>3 h明显相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手术切除 切口感染 脑脊液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VSD结合灌洗引流治疗胸腰椎术后切口感染 被引量:7
13
作者 付能高 张映波 +1 位作者 张志明 蒋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别采用VSD和VSD+...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别采用VSD和VSD+CCD治疗76 例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其中男26 例,女50 例;年龄23~59 岁,平均年龄42.4 岁.通过比较抗生素应用时间、VSD治疗时间及更换次数、创口愈合情况、引流管阻塞情况及副反应等指标来评估疗效.结果 VSD+CCD组抗生素应用时间明显较VS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CCD组更换VSD次数明显较VSD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CCD组安置VSD负压吸引治疗创口时间明显较VS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引流管阻塞41次(41/125),VSD+CCD组引流管阻塞10次(1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创口愈合26 例(26/31),有5 例形成窦道出院,经2~3个月院外换药愈合;VSD+CCD组创口45 例完全愈合(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出现皮肤发红、发痒6 例,皮疹3 例,皮肤溃烂1 例,混合感染2 例;VSD+CCD组出现皮肤发红、发痒5 例,皮疹2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闭式灌洗引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感染伤口治疗时间,促进创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闭式灌洗引流 胸腰椎 切口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膜外放置U型乳胶引流条在控制胃肠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林 曹永宽 +4 位作者 张国虎 龚加庆 王培红 周庆贤 王永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切口腹膜外放置U型乳胶引流条对胃肠外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行胃肠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97例切口腹膜外放置U型乳胶引流条(引流组),对照组103例未放置引流条。比较2组... 目的探讨在切口腹膜外放置U型乳胶引流条对胃肠外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行胃肠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97例切口腹膜外放置U型乳胶引流条(引流组),对照组103例未放置引流条。比较2组术后愈合过程中切口感染率、切口平均愈合拆线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引流组的切口感染率为7.22%(7/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5%(19/103),P=0.024;术后平均切口愈合拆线时间为(8.24±1.02)d,较对照组的(12.32±3.47)d明显缩短(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86±1.48)d,亦较对照组的(14.12±2.63)d明显缩短(P=0.000)。结论腹部手术切口腹膜外放置U型乳胶引流条,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一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切口引流 胃肠外科 腹膜外 U型
下载PDF
腹腔、腹壁肌和皮肤三个层面冲洗在预防阑尾切口感染中的应用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玉勤 徐少华 +1 位作者 董国徽 卫洪波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8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价术中冲洗在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600例穿孔性阑尾炎随机分成三组。腹腔冲洗组189例(A组)、腹腔、腹壁肌冲洗组202例(B组)、腹腔、腹壁肌和皮肤三个层面冲洗组209例(C组),冲洗均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术后观察三组切口感... 目的评价术中冲洗在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600例穿孔性阑尾炎随机分成三组。腹腔冲洗组189例(A组)、腹腔、腹壁肌冲洗组202例(B组)、腹腔、腹壁肌和皮肤三个层面冲洗组209例(C组),冲洗均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术后观察三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切口感染率A组为18.52%(35/189),B组为7.43%(15/202),C组为3.35%(7/209),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腹壁肌和皮肤三个层面清洁能显著降低阑尾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冲洗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冲洗消毒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巧玲 刘小媚 宗俊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05-280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聚维酮碘冲洗消毒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产科择期首次行剖宫产的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200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产妇分别用经0.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聚维酮碘冲洗消毒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产科择期首次行剖宫产的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200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产妇分别用经0.1%和0.5%聚维酮碘消毒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术后第5天观察3组产妇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术后第6周观察3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产妇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和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产妇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产妇的切口Ⅰ级愈合率分别为94.0%和9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但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产妇切口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维酮碘可用于预防剖宫产的切口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并且其预防作用与浓度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剖宫产 切口感染 预防
原文传递
减少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晖 周志伟 +1 位作者 董启超 何焯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索减少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6月-2011年6月本院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然后再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抗生素预防方法、会阴部手术的止血方法和骶前间隙的引流方... 目的探索减少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6月-2011年6月本院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然后再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抗生素预防方法、会阴部手术的止血方法和骶前间隙的引流方法,比较两组在会阴部切口感染率、会阴部创面出血率和感染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比较,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感染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会阴部创面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做直肠癌Miles手术时,充分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会阴部手术时尽量用电刀止血,用经会阴切口旁和经右髂部骶前联合负压引流方法,这样处理能够明显减少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感染切口的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LES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剖宫产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淑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从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女性中抽取术后切口感染病例96例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但未见切口感染的女性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全部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从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女性中抽取术后切口感染病例96例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但未见切口感染的女性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全部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剖宫产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结果实验组体重指数25 kg/m2以上者45例(46.88%),手术时间1h以上者60例(62.5%)、术中入侵性操作5次以上者18例(18.75%)、术中出血量300 m L以上者17例17.71%)、急诊病例数14例(14.58%),各项数据占该组病例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过长是剖宫产后切口感染最大危险因素,急诊手术次之。此外,患者体重指数超标、术中侵入性操作次数过多、出血量多大也是导致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重要高危因素。结论导致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其中手术时间过长为首要高危因素,临床实施剖宫产术时,需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出血量,以降低切口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附280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晓松 陈锦铭 冯玲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对2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仅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0.36%。结论术中切口的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菌素...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对2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仅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0.36%。结论术中切口的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菌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感染 手术后 预防 手术前后 阑尾切除术后 临床处理 术中 回顾性分析 发生率
下载PDF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芬 张学春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目的探讨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性疾病及手术时间(>90 min)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性别及补片材料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切口感染率及感染程度逐渐升高。结论合并基础性疾病、手术时间过长(>90 min)及年龄>60岁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切口感染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