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 被引量:84
1
作者 李双玲 王东信 +1 位作者 吴新民 蒋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3-507,共5页
目的 分析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情况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对SICU在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感染部位、感染病原微生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相... 目的 分析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情况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对SICU在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感染部位、感染病原微生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S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4.2%,死亡率为48.9%;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88.9%)、血液系统(48.9%)和泌尿系统(26.7%);病原微生物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4.1%,最常见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4.8%,最常见的依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占11.1%,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结论 应加强对SICU患者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监测;S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种多样性和多重耐药的特点使得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十分困难,应根据S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微生物 危险因素 死亡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1
2
作者 高翔 周生敏 王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发生院感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严格实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对影响患者术后医院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发生院感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严格实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对影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口类型、接台手术、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术前使用抗生素、参观人员是手术室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接台手术是手术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通过严格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3
作者 张德玉 李忠秋 刘春龙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针对我国反刍动物生产方兴未艾的态势,青贮技术日益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结合作者多年来学习及参与生产的实践经验,查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予以综述。
关键词 青贮饲料 品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7
4
作者 门中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53-20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肺部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肺部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卒中类型、患者有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卧床时间、接受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以及肺部感染前应用过广谱抗菌药物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合并基础疾病、卒中类型、有侵入性操作是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组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减少(13.82±1.62)%,无肺部感染组减少(58.26±2.72)%;并发肺部感染组病死率为24.1%,无肺部感染组病死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基础疾病、卒中类型、有侵入性操作治疗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部感染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71
5
作者 刘丁 陈萍 +2 位作者 陈伟 俞志海 练向群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 ,并证实院内危重病人监护病房(ICU)是否存在由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菌株引起的感染。方法 对重庆市 4所医院内由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院内感染 1 4 0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 1∶1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 ,并证实院内危重病人监护病房(ICU)是否存在由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菌株引起的感染。方法 对重庆市 4所医院内由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院内感染 1 4 0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 1∶1病例对照研究 ;同时将近期内某院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M1 3 PCR扩增分型。结果 研究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病情 (OR =8.691 )、免疫抑制剂 (OR =4.85)、机械通气 (OR =3 .68)、抗生素使用种类 (OR =3 .0 1 4 )。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从ICU分离的 1 1株鲍曼不动杆菌 ,其中有 5株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结论病情、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和抗生素使用种类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院内ICU存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4
6
作者 韦莉萍 靳士英 +2 位作者 李春梅 徐德兴 齐小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5-176,174,共3页
目的 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 调查广州市 3所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资料 ,按 1∶ 1病例 -对照配比原则 ,对 14个危险因素进行L 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目的 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 调查广州市 3所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资料 ,按 1∶ 1病例 -对照配比原则 ,对 14个危险因素进行L 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3所医院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2 2 6株 ,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118株 ,其中MRSA4 5株 ,MSSA73株 ;确定为医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10 8株 ,医院感染的 MRSA6 4株 ;MSSA4 4株 ,经χ2检验 (P<0 .0 5 )显示医院感染 MRSA所占的比例高于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 ICU病房 ;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 ,其次为手术切口、血液感染和皮肤感染 ,医院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呼吸机、感染前发生其他医院感染、使用多种抗生素、住 ICU病房。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重点科室的监测 ,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6
7
作者 赵士静 董立亭 +3 位作者 张秀云 韩慧 梁晓芹 白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院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ICU出现的94例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气管切开而未发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院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ICU出现的94例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气管切开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的基础情况、诊治护理方法、环境等情况,对比分析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总结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呼吸系统疾病、有吸烟史、护理人员年资低、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应用H2受体阻滞剂及制酸剂、多人同处一间病房等是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针对性的避免导致感染发生的治疗护理因素、环境因素,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策略
原文传递
2003-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74
8
作者 赵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03-2006年医院583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509例次,感染例次率为4.3...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03-2006年医院583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509例次,感染例次率为4.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为26.66%;感染科室中血液科发病率最高,为7.7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8.04%。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调查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5
9
作者 赵一文 陈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以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呼吸科治疗的1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以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呼吸科治疗的1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进行筛选,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根据病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符合营养不良的为70例,发生率为53.8%;且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以厌食、进行性体质量下降、肌肉组织萎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logostic多因素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动脉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厌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高危险因素(P=0.005、0.016、0.021)。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与营养不良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地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营养不良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75
10
作者 项大业 连永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31例,按照切口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疗差...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31例,按照切口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疗差异,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切口感染的措施。结果经比较切口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医疗差异,年龄、肥胖、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例次、合并糖尿病、不同内置物、病房环境、责任护士年资、术后住院时间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占48.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6.8%。结论临床在对患者行骨科无菌手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环境因素等,尽量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638例分析 被引量:70
11
作者 徐焱 张乐嘉 +1 位作者 戈海延 王丹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调查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638例新生儿进行院内感染的监控,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38例新生儿中74例发生88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6%... 目的调查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638例新生儿进行院内感染的监控,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38例新生儿中74例发生88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6%;住院日相关的院内感染率为14.9/1000NICU病例一天;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率为18/1000血管内导管一天(2/11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63.3/1000机械通气一天(15/237);平均开始出现感染时间(7.98±4.58)d。发生院内感染者比未感染者的胎龄及出生体重低、住院时间延长。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胃肠外营养、出生体重≤1500g及呼吸机治疗等(P〈0.05)。感染部位中,以肺炎占首位(45.4%)。院内感染病死率为4.1%。入院后有细菌定植者较无定植者院内感染率高(Х^2=79.7,P〈0.001)。结论充分了解NICU中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尽量减少肠外营养及侵袭性操作的次数和时间、明确NICU中患儿个体细菌的定植情况将有助于控制院内感染并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医疗病房 新生儿 交叉感染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72
12
作者 吴小蔚 董玉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950-2951,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切口感染制定对策,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对医院发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原发基础疾病、年龄、季节、手术性质、切口暴露时间、围手...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切口感染制定对策,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对医院发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原发基础疾病、年龄、季节、手术性质、切口暴露时间、围手术期用药等因素相关。结论必须采取切实的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手术切口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8
13
作者 王小岩 朱会英 +1 位作者 孙立贵 曹洪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的依 据。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占 住院病例的0.45%,占住院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的依 据。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占 住院病例的0.45%,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36.82%,占全院医院感染构成比的13.64%;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 死率为38.27%;糖尿病医院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压力、血糖的控 制程度、手术及侵袭性操作、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基础性疾病、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糖尿病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 为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血液感染及肠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为真菌和革兰阴性菌。结论糖尿病患者 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必须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 作、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预防糖尿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0
14
作者 俞小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7-948,共2页
目的分析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并针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患者3120例,其中妇科1916例,产科1204例,共发生... 目的分析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并针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患者3120例,其中妇科1916例,产科1204例,共发生医院感染65例,其中妇科48例,感染率为2.5%;产科17例,感染率为1.4%;妇科医院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产科以呼吸道、手术切口为主;妇科感染因素中留置导尿、年龄>50岁、住院时间>9d、化疗者均为感染因素;产科医院感染因素包括留置导尿、妊娠合并症、住院时间长。结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66
15
作者 陈萍 刘丁 陈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61,67,共4页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重庆市 4所医院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0年12月 31日发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14 0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 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均为医院感染 ,感染...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重庆市 4所医院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0年12月 31日发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14 0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 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均为医院感染 ,感染病死率为 9%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病情轻重、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使用、抗生素使用种类。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且多重耐药 ,故应尽可能控制该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病情轻重 免疫抑制剂 机械通气 抗生素
下载PDF
3年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68
16
作者 张常然 刘霞 +5 位作者 谭妙莲 林建聪 王大清 周华 李鸣 牛媛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28,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在3年时间内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方法床边访问与查阅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2004-2006年3年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平均为4.8%;不同的月份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的时间、年龄、感染部位、高危易感因素、抗菌... 目的了解医院在3年时间内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方法床边访问与查阅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2004-2006年3年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平均为4.8%;不同的月份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的时间、年龄、感染部位、高危易感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等基本无变化,但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科室则有变化,随着医院发展的重点不同,科室间医院感染发生率会随之变化。结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科室,应随医院、科室发展的变化及季节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感染控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68
17
作者 常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普外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患者3776例,以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在3776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95例,感染率为2.52%,...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普外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患者3776例,以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在3776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95例,感染率为2.52%,占外科系统手术切口感染的70.00%。结论通过手术室感染控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病区管理、缩短住院时间、规范操作技术、彻底冲洗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及术后切口的观察和护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Risk Factors for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 被引量:66
18
作者 Zhe Wang Ran-Ran Qin +1 位作者 Lei Huang Li-Ying S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6-62,共7页
Background: Klebsiellapneumoniae (KP) is a pathogen commonly caus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Carbapenem-resistant KP (CRKP) is more resistant to multiple antimicrobial drugs than carbapenem-susceptible KP (CSKP) ... Background: Klebsiellapneumoniae (KP) is a pathogen commonly caus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Carbapenem-resistant KP (CRKP) is more resistant to multiple antimicrobial drugs than carbapenem-susceptible KP (CSKP) isolat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CRKP infection and the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among KP-infected adult patients. Methods: Patients with CRKP and CSKP infection were categorized as the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we conducted a 1:1 ratio case-control study on these groups. The CRKP isolates collected were tested tb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and presence of KP carbapenemase (KPC) gene.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to identity risk factors for CRKP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of KP infection.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under univariable and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RKP infection were admission to Intensive Care Unit (odds ratio [OR]: 15.48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175-75.541, P 〈 0.001); use of I3-1actams and [3-1actamase inhibitor combination (OR: 4.765, 95% CI: 1.508-15.055, P = 0.008): use of cephalosporins (OR: 8.033, 95% CI: 1.623-39.763, P = P= 0.019): and indwelling of urethral catheter (OR: 6.164, 95% CI: 1.847 0.011 ); fluoroquinolones (OR: 6.090, 95% CI: 1.343-27.613, -20.578, P = 0.003). However, older age (OR: 1.079, 95% CI: 1.005-1.158, P= 0.036),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OR: 4.690, 95% CI:2.094-10.504, P= 0.000), and aminoglycoside use (OR: 670.252, 95% CI: 6.577-68,307.730, P = 0.006) were identified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atient deaths with KP infection. The mortality of CRKP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SKP group. KPC gene did not play a role in the CRKP group. CRKP mortality was high.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tection of the immunefunction are cruc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ction Klebsiella pneumonia Logistic Regression: Mortality Risk factors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65
19
作者 周雅虹 赵惠芬 +2 位作者 肖娓珠 胡蓉芳 郭健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585-358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为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232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感染41例...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为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232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感染4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率为17.67%,共检出5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9株占57.66%;经过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临时置管>1周、皮肤感染、糖尿病肾炎及抗菌药物使用均是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医院应加强透析后感染的防范意识,最大程度的降低临时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5
20
作者 蒋凤芳 李怡澄 +2 位作者 赵赛婉 施洁 朱伟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前瞻性收集医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382例,分析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前瞻性收集医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382例,分析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结果 382例孕产妇,共31例发生产褥感染,感染率为8.1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孕产妇阴道炎是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共培养出2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5.38%,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他啶,为41.18%。结论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率较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孕产妇阴道炎是高危因素,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对青霉素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子宫 剖宫产 产褥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学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