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9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 被引量:266
1
作者 陆铭 陈钊 严冀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63,共10页
本文考察了在收益递增条件下产生重复建设和区域经济分割的根源。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 ,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 ,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了较大的份额。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 ,它将失... 本文考察了在收益递增条件下产生重复建设和区域经济分割的根源。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 ,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 ,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了较大的份额。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 ,它将失去当期分工的收益 ,但却可以提高自己在未来分配分工收益的谈判中的地位 ,甚至可能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落后地区的战略性行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其自身是有利的 ,但却造成了社会总产出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可以促使落后地区加入分工体系 ,这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重复建设 技术进步 地方保护主义 中国 市场机制 经济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区域经济合作利益补偿机制及其制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桢 刘名远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7,共9页
本文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的现状特征及其经济影响,通过探讨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的经济功能与现实意义,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方式手段、补偿内容、补偿基金筹资渠道、补偿实施机构等内容,并以此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利益补偿... 本文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的现状特征及其经济影响,通过探讨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的经济功能与现实意义,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方式手段、补偿内容、补偿基金筹资渠道、补偿实施机构等内容,并以此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利益补偿制度体系,为区域经济合作顺利进行提供利益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利益补偿机制 产业转移 激励与约束
下载PDF
区域产业结构协同的“双转移”战略:广东省证据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67,共6页
广东"双转移"战略在促进珠三角向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具有促进两地产业升级和优化劳动力结构与空间配置作用。在"双转移"战略下,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过程具有空间相关性,由此引起... 广东"双转移"战略在促进珠三角向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具有促进两地产业升级和优化劳动力结构与空间配置作用。在"双转移"战略下,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过程具有空间相关性,由此引起的两地产业结构演化具有协同演化规律,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并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劳动力转移 珠三角 广东欠发达地区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基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平 张鹏鹏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4,共9页
文章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理论机制,进而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转移的门槛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 文章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理论机制,进而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转移的门槛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整体上推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显现了非正式规制的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解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叶茂升 肖德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94,共12页
本文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问题。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实证测算了1993-2011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份历年的纺织业技术效率值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河北、广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 本文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问题。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实证测算了1993-2011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份历年的纺织业技术效率值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河北、广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中西部省份清晰"勾勒"出一条"高效率"纺织产业走廊,纺织业技术效率水平普遍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其次,综合比较我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纺织业的投资环境,如果仅考虑法律制度与市场效率等因素,我国纺织业相对于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但进一步挖掘内需市场规模的巨大潜力,我国纺织业投资环境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这意味着东部地区纺织业"向西内迁"将更具区位优势。最后,本文针对东部地区不同类型纺织企业提出"因地制宜"的产业转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产业转移 超效率DEA 国际竞争力
原文传递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服务业发展--基于28个省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立泰 余春玲 王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6,共5页
笔者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用中国28个省市1990年~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从省际层面来看,支出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深度扩张性,财政分权效果明显;从区域层面来... 笔者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用中国28个省市1990年~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从省际层面来看,支出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深度扩张性,财政分权效果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各类地方支出在不同地区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弹性不同。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相关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出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服务业发展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发展
下载PDF
产业转移特征及其与企业亏损、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正柱 孙明贵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8,共9页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1~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产业转移特征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1)从2001~2010年10年来看,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1~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产业转移特征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1)从2001~2010年10年来看,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2)从2001~2010年10年内不同时间阶段来看,纺织业等三大产业在2001~2004年间都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2004年后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转为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4年后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3)纺织业等三大产业转移特征与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及劳动力转移是紧密相联系的。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产业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以及只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企业亏损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研究——基于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伟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79,共4页
从我国主要产业集聚区企业外迁现象出发,力图从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角度,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相应的改造,研究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阐明区域产业转移这一宏观问题的微观基础,... 从我国主要产业集聚区企业外迁现象出发,力图从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角度,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相应的改造,研究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阐明区域产业转移这一宏观问题的微观基础,并利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得出区位优势、企业规模、边际成本对企业产业转移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外围模型 集群状态 产业转移 实证分析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能力空间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梦瑶 钟业喜() 毛炜圣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23,共12页
基于2001—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31个细分产业的创新产出数据,利用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空间转移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结构稳定性不强,中创新产业数量偏少,... 基于2001—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31个细分产业的创新产出数据,利用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空间转移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结构稳定性不强,中创新产业数量偏少,缺乏“中坚”力量支撑。(2)长江经济带下游创新发展态势优良,但缺乏创新合作;中游地区创新发展稳定,各省优势互异,但须提升区位优势,加强产业竞争力;上游地区产业创新发展态势减弱,而云南后发优势明显。(3)高创新产业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向长江经济带整体逐渐扩散的趋势;中创新产业呈现出向长三角区域集聚,以医药制造业为主的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规律;低创新产业呈现出从零星分布到片状集中于内陆地区的转移规律。(4)经济基础、创新投入和基础设施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能力增长的影响较大,信息化程度、教育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以及人力资本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创新 空间偏离-份额模型(SSSM) 长江经济带 空间转移
原文传递
我国采掘业产业转移测度及空间格局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传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第9期35-37,22,共4页
文章选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五大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为评测指标,对中国经济区划的四大板块2005-2014年采掘业产业转移进行测度,同时利用变异系数研究省域尺度下采掘业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5-2014年我国采掘业产业转移的整体... 文章选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五大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为评测指标,对中国经济区划的四大板块2005-2014年采掘业产业转移进行测度,同时利用变异系数研究省域尺度下采掘业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5-2014年我国采掘业产业转移的整体趋势是由东部和东北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向西部地区转移尤为显著;2西部地区是采掘业产业转移最主要的承接地;3在省域尺度下2005年以来我国采掘业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分散趋势。建议:(1)实施区域差别化产业政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2)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优化资源开发布局;(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业 产业转移 空间格局 变异系数
下载PDF
污染产业跨国转移的经济学分析及对我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士伟 蒋学文 《新疆财经》 2006年第6期19-22,共4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外资的进入一方面缓解了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伴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大量的污染产业也转移到国内。本文在肯定外商...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外资的进入一方面缓解了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伴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大量的污染产业也转移到国内。本文在肯定外商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重点分析了污染产业跨国转移的原因以及对我国贸易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污染产业转移我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产业 跨国转移 贸易环境
下载PDF
跨合区利用原产地规则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转移研究——以中国磨憨-老挝磨丁经合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磊 熊彬 《学术探索》 2018年第6期40-46,共7页
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一带一路"中老经济走廊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老挝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跨境经合区的加工制造业可使用老挝原产地规则,规避反倾销和享受多个国家给予的优惠待... 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一带一路"中老经济走廊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老挝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跨境经合区的加工制造业可使用老挝原产地规则,规避反倾销和享受多个国家给予的优惠待遇。识别并引入东部地区遭遇反倾销并具有转移趋势的加工制造业,分析经合区产业承接的约束条件和相应策略,是充分利用经合区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经合区建设、发挥区域辐射作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经济走廊 跨境经济合作区 原产地规则 加工制造业 产业转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省优势产业转移滞缓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华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1-13,共3页
由于全球经济弱增长及国内市场需求下降影响,河北省长期累积的产业"强"供给与当下市场"弱"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运行风险剧增。推进河北省优势产业向"一带一路"区域转移,能够快速缓释由于过剩产能... 由于全球经济弱增长及国内市场需求下降影响,河北省长期累积的产业"强"供给与当下市场"弱"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运行风险剧增。推进河北省优势产业向"一带一路"区域转移,能够快速缓释由于过剩产能带来的经济风险,这符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协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但是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河北省优势产业对外转移进展缓慢。未来应采取更为精准的政策举措,提升优势产业对外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优势产业 转移 对策
原文传递
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政策措施研究论纲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友金 向国成 +4 位作者 仇怡 潘爱民 彭文斌 贺胜兵 肖雁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4,共4页
项目研究架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紧紧围绕产业转移的供求规模、基本规律、结构与效用,以及中部地区如何有效吸纳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两大基本问题展开。试图探索以发挥中部地区的外生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培育中部地... 项目研究架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紧紧围绕产业转移的供求规模、基本规律、结构与效用,以及中部地区如何有效吸纳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两大基本问题展开。试图探索以发挥中部地区的外生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培育中部地区的内生比较优势为重点,全面提升中部地区综合比较优势、实施外源性发展与内源性发展有机统一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战略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 政策措施 研究架构
下载PDF
产业衔接和配套:湖南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选择
15
作者 谢晶仁 《创新》 2009年第7期49-51,共3页
统一规划是提高湖南与泛珠三角省份产业衔接和配套水平的前提基础;创造条件是加快湖南吸纳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因素;分工协作是形成湖南与泛珠三角其他省份支柱产业配置、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重要条件;旅游合作... 统一规划是提高湖南与泛珠三角省份产业衔接和配套水平的前提基础;创造条件是加快湖南吸纳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因素;分工协作是形成湖南与泛珠三角其他省份支柱产业配置、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重要条件;旅游合作是形成以长沙为中心、张家界为龙头的湖南西线旅游的有力杠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长株潭与粤港澳经济圈全面对接与合作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泛珠三角经济圈 产业 产业转移 产业衔接和配套
下载PDF
我国工业大类行业布局的变动及其成因——基于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巧平 冯蕾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8期56-61,共6页
以2004年和2008年两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重点讨论了我国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以及2004年~2008年之间产业布局的演变。研究从地区和行业两个角度展开,分别就地区专业化、行业集聚及空间布局分析了采矿... 以2004年和2008年两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重点讨论了我国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以及2004年~2008年之间产业布局的演变。研究从地区和行业两个角度展开,分别就地区专业化、行业集聚及空间布局分析了采矿业和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布局情况和转移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影响产业布局和转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类行业 产业布局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
下载PDF
激活传统产业发展动能的若干问题研究
17
作者 公静 黄贞静 王子帅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0年第9期71-74,共4页
传统产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从激活传统产业动能的重要意义入手,详细分析了以资源和能源消耗、投资刺激和出口拉动为代表的旧动能和以创新为核心特征的新动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 传统产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从激活传统产业动能的重要意义入手,详细分析了以资源和能源消耗、投资刺激和出口拉动为代表的旧动能和以创新为核心特征的新动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提高产业国际合作水平、加强产业链整合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四方面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产业 产业动能 产业转移 创新驱动
下载PDF
加快和发展战略性人才培养探究
18
作者 余新华 支校衡 《湘南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5-117,共3页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生需求,反过来职业教育也会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促进,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结构升级,促进产业转移。职业教育将在人才支撑、劳动力转移、技术提升等方面深刻、长远...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生需求,反过来职业教育也会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促进,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结构升级,促进产业转移。职业教育将在人才支撑、劳动力转移、技术提升等方面深刻、长远地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人才培养 观念 职能转换 借鉴
下载PDF
产业转移对中国中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96
19
作者 豆建民 沈艳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102,共7页
我国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后,中部地区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在产业的区际转移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伴随着污... 我国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后,中部地区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在产业的区际转移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伴随着污染的转移?因此,在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引起的国家之间污染转移的污染避难所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于我国国内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Becker和Henderson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类方法,采用以区位商的构建机理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力系数,以及重污染行业产值的全国占比等指标,利用我国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个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入情况,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这种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污染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4年后,也就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各种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部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污染密集型行业向中部地区的转入,造成了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向中部地区的转入。文章最后对中部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政策、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污染密集型产业 污染转移
下载PDF
“污染避难所”在中国是否存在?——环境管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2
20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72,共8页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 污染避难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