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率:服务分工、产业协同和数实孪生 被引量:186
1
作者 江小涓 靳景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5,共17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这个判断学界有共识,但系统全面的分析不多。本文尝试以数字技术促进分工与协作为主线,全面描述和深入分析数字技术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三步曲”:一是通过服务产品内部...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这个判断学界有共识,但系统全面的分析不多。本文尝试以数字技术促进分工与协作为主线,全面描述和深入分析数字技术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三步曲”:一是通过服务产品内部分布式分工这种产业组织形态的重要创新,提高服务业分工与协作效率;二是数字服务通过向消费全域和生产全链赋能,提升全域全链业务贯通和协同能力,提高各类产业特别是平台的协同效率;三是通过数据全纳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全景融合,创造新的数实孪生叠加效率,提供双重价值。这三个方面继起和并存,提高全社会经济活动效率,提供新的增长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经济效率 服务分工 产业协同 数实孪生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同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协调机制创新 被引量:90
2
作者 陈燕 林仲豪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7,共9页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9市2区19个行业数据,对湾区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熵反映出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是除了澳门在湾区产业协同的整体关联度为0.888以外,其他...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9市2区19个行业数据,对湾区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熵反映出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是除了澳门在湾区产业协同的整体关联度为0.888以外,其他城市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9以上,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结构趋同,其中最高的为深圳、广州和珠海。而湾区分行业关联度的测算结果反映出批发零售商业服务、文化旅游业、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等优势差异行业是未来产业协同的方向。因此,要从国家层面顶层规划和建立产业耦合机制,突破同质竞争难题,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等,促进优势差异行业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湾区经济 产业协同 产业发展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机制创新 城市群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定位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82
3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1,共8页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农业绿色发展 减量增效 产业协同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贸易开放与雾霾污染 被引量:68
4
作者 蔡海亚 徐盈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102,共10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互动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打造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研究视角,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互动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打造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研究视角,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协同集聚、贸易开放与雾霾污染的内在联系。研究显示:协同集聚对雾霾污染存在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剔除了加工贸易后,贸易开放对改善雾霾污染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协同集聚与贸易开放交叉项对雾霾污染存在负向影响,即贸易开放通过提高协同集聚水平从而间接地制约了集聚负外部性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贸易开放与协同集聚存在消化吸收的过程,在初期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变得显著;贸易开放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协同集聚对雾霾污染的作用因两者发展的不匹配而存在门槛效应,在不同的贸易开放下,协同集聚对地区雾霾污染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雾霾污染问题,需要秉持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渗透,破除产业发展中的棘轮效应;调整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外贸由规模型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引领贸易结构走深加工和高附加值路线;破除贸易开放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门槛效应,实现两者的匹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雾霾污染 门槛效应 产业协同 产业集聚
下载PDF
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6
5
作者 罗千峰 张利庠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1,共9页
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的"小、散、乱、弱"的现实困境,构建"制度收益—交易成本—价值增值"的分析框架,阐释... 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的"小、散、乱、弱"的现实困境,构建"制度收益—交易成本—价值增值"的分析框架,阐释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以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目标为导向,提出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资源重组配置、组织重构升级、产业协同增值"的实现路径。其中,在资源重组配置方面,要拓展冷链运输生态系统,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推进信息公开与共享,降低经营风险;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经营外部性内在化。在组织重构升级方面,要提高组织一体化程度,降低交易频率;利用互联网工具强化范围经济,降低资产专用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降低经营不确定性。在产业协同增值方面,要强化消费者主权引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优化产业链条,降低物流损耗;推进稳定低价与优质优价,促进利益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冷链物流 高质量发展 资源重组 产业协同
下载PDF
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 被引量:46
6
作者 胡大立 《管理学报》 2006年第6期709-713,727,共6页
就产业关联性、产业协同性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产业关联度、产业协同度与集群竞争优势关联矩阵分析图,依据产业关联度与产业协同度大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8大区域,并对照工业园发展的实际对8大区... 就产业关联性、产业协同性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产业关联度、产业协同度与集群竞争优势关联矩阵分析图,依据产业关联度与产业协同度大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8大区域,并对照工业园发展的实际对8大区域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竞争优势 产业关联 产业协同
下载PDF
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测度 被引量:34
7
作者 毛冰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在构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指数的基础上,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测算全国及省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研究表明:全国及大多省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均有所提升;省级层面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分别呈持续... 在构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指数的基础上,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测算全国及省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研究表明:全国及大多省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均有所提升;省级层面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分别呈持续攀升型、W型、M型、U型、倒U型、V型和倒V型变化态势;全国区域间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平衡但有扩大趋势,区域间产业创新现代化指数有收敛趋势。据此,应发挥生产率牵引效应,推进发展方式创新转型,深入把握因地制宜战略,为我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现代化 时空极差熵权法 基尼系数 产业协同
原文传递
产业创新与产业协同——基于部门间产品嵌入式创新流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徐力行 高伟凯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34,140,共5页
本文首先将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推演到部门间产品嵌入式创新扩散模型中,并用该模型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内部创新扩散的通道及其特点。在基于创新的分类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对制造业进行了敏感影响产业协同的关键产业链接环节的分析。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创新系统 产业协同
下载PDF
关于产业创新协同战略框架的构想 被引量:25
9
作者 徐力行 毕淑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51-55,共5页
创新正在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一国的创新能力必须有系统化的方向和运行方式,只有把创新提高到产业层次才会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产业协同能力是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两者存在着很强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 创新正在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一国的创新能力必须有系统化的方向和运行方式,只有把创新提高到产业层次才会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产业协同能力是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两者存在着很强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必须把围绕主导产业而设立的技术主线和技术标准体系作为凝聚产业创新资源的核心,把建立产业协同共享技术平台和消除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作为产业协同的基本条件。为此,应研究国家层面突出产业创新作用的产业协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产业协同 产业竞争力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的发展现状--以珠三角9市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22
10
作者 眭文娟 张昱 王大卫 《城市观察》 2018年第5期24-30,共7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协同尤其是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珠三角9市的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产业协同评价指标,对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同构化程度以及地区产业分布和转移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协同尤其是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珠三角9市的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产业协同评价指标,对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同构化程度以及地区产业分布和转移进行了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集聚和专业化效应明显,产业同构是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再度分工的结果。因而,要推动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鼓励城市在价值链上的差异化分工合作,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确保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 产业协同 专业化制造业
下载PDF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金秀 林晓炜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9,58,共7页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以及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先进制造业 产业协同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优树 冯秀玲 《中国西部》 2020年第4期35-45,共11页
文章分别从成渝两极核城市、成德眉资同城化以及成渝地区中间地带产业转移与协同三个方面分析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测算前两个方面的产业同构系数和区位熵,结果表明:(1)成渝两极核城市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 文章分别从成渝两极核城市、成德眉资同城化以及成渝地区中间地带产业转移与协同三个方面分析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测算前两个方面的产业同构系数和区位熵,结果表明:(1)成渝两极核城市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2)成德眉资四市的区位熵表明各市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各有不同;(3)中间城市未能形成与成渝两极核城市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据此,文章提出应该依托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的合作推动两极核城市的产业协同;以成都东部新区全面建设为支点,打造产业协同先行示范区;以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为成渝中间城市产业协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产业协同 区位熵 产业转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专业类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海涛 梅雪松 +1 位作者 许睦旬 徐学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0-272,302,共4页
分析了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能力优先、多元支撑、项目驱动、产业协同"的多要素多元化培养体系,并从培养目标、实践平台建设、实践环节改革、校企协同育人等几个方面对该培养体系... 分析了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能力优先、多元支撑、项目驱动、产业协同"的多要素多元化培养体系,并从培养目标、实践平台建设、实践环节改革、校企协同育人等几个方面对该培养体系进行了具体阐述。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对其他专业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实验室建设 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产业协同
下载PDF
互联网发展、流通专业化与居民消费扩张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雨婷 刘雨诗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共12页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互联网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推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最为明显,还存在“通过降低价格水平促进消费”的价格间接效应以及“通过增加企业吸引力从而推动当地消费水平提升”的收入间接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本地流通业专业化水平对于互联网的居民消费扩张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双向融合过程中的转型阵痛。研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地区之间消费不平等的问题,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拉动最为显著。因此,要重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在推动消费市场扩张中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把握“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弥补本地传统流通体系阻塞的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专业化 消费扩张 产业协同 经济双循环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小玉 李华旭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7,共10页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地位的上升,一体化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主旋律,科学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利于破解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困境,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武汉城市圈、...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地位的上升,一体化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主旋律,科学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利于破解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困境,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2013—2020年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相关数据,在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同度模型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研究发现:2013—2020年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的数字经济产业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2020年武汉城市圈数字经济产业达到优质协调,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达到良好协调;从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空间协同来看,三大城市群之间数字经济产业协同达到良好协调,但三大城市群之间数字产业化协同程度明显滞后于数字基础设施协同水平和产业数字化协同水平。基于此,提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协同的顶层设计,加强城市群数字产业化,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协同治理,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数字经济 产业协同
下载PDF
产业协同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双琳 朱道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5-20,共6页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各产业或产业群相互协调合作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文章从产业协同的内涵、早期思想、协同的衡量、协同途径、管理手段以及协同效应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中外学者的成果,认为可以通过...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各产业或产业群相互协调合作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文章从产业协同的内涵、早期思想、协同的衡量、协同途径、管理手段以及协同效应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中外学者的成果,认为可以通过多学科融合、多方法交叉和国际比较研究等推进产业协同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我国区域产业协同的有效途径,以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 研究进展 区域经济 区域平衡发展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产业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喜民 刘客 刘晓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564,共10页
现今煤炭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煤炭企业为了度过难关,正在大力开展产业协同的实践,急需在理论上回答企业多元化的产业协同效应问题。本文基于系统建模的思想,构建了煤炭集团的多元化产业协同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分... 现今煤炭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煤炭企业为了度过难关,正在大力开展产业协同的实践,急需在理论上回答企业多元化的产业协同效应问题。本文基于系统建模的思想,构建了煤炭集团的多元化产业协同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各产业板块内部及产业板块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各产业板块利润子系统以及集团总体利润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神华集团为例,通过调节各产业之间的内部交易量对所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加大集团内部各产业间的协同程度,集团的整体绩效都会显著地增加,其中,煤炭与铁路的协同效应最为明显、煤炭与电力间次之,后续依次为煤炭与港口、煤炭与航运、电力与煤炭。据此建议煤炭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内部的市场建设,利用资源优势进行产业链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行业 多元化 产业协同 系统动力学 神华集团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羽 蹇令香 宓淑婧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1,共8页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计算粤、港、澳三个子系统产业发展有序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协同度.结果表明:2009—2016年,粤、港、澳三地产业子系统有序度均达到较高水平,三地协同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波动状态;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内...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计算粤、港、澳三个子系统产业发展有序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协同度.结果表明:2009—2016年,粤、港、澳三地产业子系统有序度均达到较高水平,三地协同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波动状态;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的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粤-港产业协同度最高;三地间产业协同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需加深三地产业合作,制定合理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系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协同 有序度 协同度
原文传递
基于“资源——能力——市场”框架的煤电联营模式下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民 姚建明 吴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1,共9页
煤电联营是解决煤电矛盾,促进煤电行业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本文基于竞争力理论提出煤电联营模式下煤炭企业竞争力的RAM理论框架,即"资源——能力——市场"理论框架,构建了煤电联营模式下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 煤电联营是解决煤电矛盾,促进煤电行业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本文基于竞争力理论提出煤电联营模式下煤炭企业竞争力的RAM理论框架,即"资源——能力——市场"理论框架,构建了煤电联营模式下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H公司实施煤电联营模式的煤炭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煤电联营模式下煤炭企业竞争力的RAM理论框架及评价模型科学可行,实施煤电联营模式的煤炭企业在提升产业协同能力的基础上,应注重对煤炭企业资源、能力及市场要素的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联营 资源--能力--市场理论框架 煤炭企业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法 产业协同能力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物流产业集群与粤港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刚 王克明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2-36,共5页
文章在阐述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性,并根据粤港区域的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建立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必要性。最后从资源协同、产... 文章在阐述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性,并根据粤港区域的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建立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必要性。最后从资源协同、产业协同、竞争协同等方面探讨了物流产业集群与粤港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协同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群 粤港区域竞争力 资源协同 产业协同 竞争协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