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552
1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21,共8页
本文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说明 ,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制度改革由第三产业拉动的 ,然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 ,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规模 要素效率 中国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原文传递
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7
2
作者 罗仕鉴 潘云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3,共6页
感性意象是工业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论述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的有关概念,分析感性工学、意象尺度、基于用户知识与设计知识的设计研究等理论体系,探讨感性意象的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在工业设计中... 感性意象是工业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论述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的有关概念,分析感性工学、意象尺度、基于用户知识与设计知识的设计研究等理论体系,探讨感性意象的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针对工业设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感性意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感性工学 语义差异法 意象尺度 知识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率吗: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 被引量:172
3
作者 周圣强 朱卫平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2,共11页
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是产业集聚"一枚硬币的两面",集聚也会导致集聚效应由规模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变。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60个工业城市数据,实证分析拥挤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证实了拐点的存在。通过运用门限模型发现... 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是产业集聚"一枚硬币的两面",集聚也会导致集聚效应由规模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变。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60个工业城市数据,实证分析拥挤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证实了拐点的存在。通过运用门限模型发现200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进一步的面板回归表明2003年及以前规模效应占主导,之后拥挤效应的约束性作用逐渐凸显,集聚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已经进入拥挤时期,鼓励先发地区向欠发地区产业转移有着必要性;二是就城镇化建设而言,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缺乏要素激励的转移可能只会产生拥挤效应而不是规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拐点
下载PDF
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133
4
作者 沈能 赵增耀 周晶晶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95,共13页
集聚经济具有两面性,集聚正(负)外部性在不同的集聚阶段可能交替出现。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引入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重新考察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采用非线性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类型产业集聚效应的门槛特征并确... 集聚经济具有两面性,集聚正(负)外部性在不同的集聚阶段可能交替出现。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引入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重新考察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采用非线性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类型产业集聚效应的门槛特征并确定最佳的转移时机和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其影响系数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间是有所差异的,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由弱变强,会对行业生产率产生先提高后降低的影响,且具有显著的三重非线性门槛特征。根据集聚程度与生产率两者的匹配关系给出了集聚推进、集聚适中和集聚过度判断的标准。中国行业生产率与集聚活动呈现空间错配特征,集聚转移的区位选择取决于集聚经济与重新选址的沉没成本之间的权衡比较。本文政策涵义明显:政府应重构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多层次多极的空间战略;产业政策切忌走入盲目提高集聚度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的行业要素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集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门限回归 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
原文传递
资源配置扭曲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再测算 被引量:132
5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9-51,共13页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交通等设施的扭曲影响则与金融影响不相上下。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我们也进一步探讨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经济 企业规模
原文传递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6
作者 张华 梁进社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4,共11页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 外部性 规模经济
下载PDF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4
7
作者 贺曲夫 刘友金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90,共6页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 产业转移 产业比重 规模
原文传递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被引量:61
8
作者 陈利根 陈会广 +1 位作者 曲福田 赵才水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马鞍山市目前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功能转型过程中。该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通过统计描述、定性分析,系统地考察了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和... 马鞍山市目前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功能转型过程中。该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通过统计描述、定性分析,系统地考察了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待验证的假说。随后,用经济计量模型:Yi=α+β1X1i+β2X2i+β3X3i+εi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并估计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而产业结构调整则有利于城市用地的集约化和用地结构的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其结论可以有力支持当前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功能转型政策,对其他的转型城市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建设用地 规模控制
下载PDF
产业网络的复杂性研究与实证 被引量:51
9
作者 李守伟 钱省三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33,共5页
本文从复杂网络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网络的三个层次的复杂性水平:要素、联系和系统动力学。通过对三个层次复杂性水平的分析得到,企业在产业网络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而且产业网络是一个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复杂网络。本文还给出了产业网络的宏... 本文从复杂网络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网络的三个层次的复杂性水平:要素、联系和系统动力学。通过对三个层次复杂性水平的分析得到,企业在产业网络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而且产业网络是一个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复杂网络。本文还给出了产业网络的宏观和微观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应用中国半导体产业网络对复杂性进行了实证。最后,得出结论:成员之间联系的本质和动态特性是产业网络复杂性的关键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网络 复杂性 无标度 演化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集聚外部性与城市规模约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0
10
作者 于斌斌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43,共14页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制于城市规模:当城市规模分别超过151.51万人和154.07万人的规模门槛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效应"将转化为"促进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强,也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存在明显的"大城市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外部性 产业结构 城市规模
原文传递
产业结构、最优规模与中国城市化路径选择 被引量:55
11
作者 王垚 年猛 王春华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1-462,共22页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最优规模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为例估计出人均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产出水平先上升,随后下降。城市偏离最优规模会造成聚集收益的损失,而未达到最优规模...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最优规模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为例估计出人均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产出水平先上升,随后下降。城市偏离最优规模会造成聚集收益的损失,而未达到最优规模的城市经济收益损失要大于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即人口过度聚集)产生的经济收益损失。同时,城市最优规模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高于工业,因此工业比重高的城市最优规模水平低于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除此之外,城市最优规模水平还受到市场潜力、技术与知识水平、资本积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最优规模 城市化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 被引量:20
12
作者 耿弘 孙学玉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通过企业规模与产业集中度、规模结构和分工与协作、广告支出与R& D投入等不同层面的对比,分析了中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的缺陷与不足,并就其成因以及如何培育与提高中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产业集中度 规模结构 国际竞争力 中国 产业组织
下载PDF
中国大陆荔枝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40
13
作者 齐文娥 陈厚彬 +1 位作者 罗滔 宋凤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目的】研究中国大陆荔枝发展现状及趋势,提高种植户收益。【方法】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2017、2018年荔枝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分析中国大陆荔枝市场的发展现状。【结果】中国大陆荔枝生产面积相对稳定,约占全球荔枝生产面积的52.60%,201... 【目的】研究中国大陆荔枝发展现状及趋势,提高种植户收益。【方法】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2017、2018年荔枝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分析中国大陆荔枝市场的发展现状。【结果】中国大陆荔枝生产面积相对稳定,约占全球荔枝生产面积的52.60%,2018年中国大陆荔枝产量约为302.81万t,与2017年相比,增幅为54.82%,创历史新高,约占全球荔枝产量的61.34%。总体来看,中国大陆荔枝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在相对低位运行,优质荔枝品种占比增加;以提质增效为目的的品种区域布局和区域品种布局调整加速;内外双力驱动下荔枝产业将向资本技术型生产方式逐步变革,产业质素不断提升;社会化专业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服务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及其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荔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始提速;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方式加速发展,倒逼产业升级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结论】为促进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打造现代化荔枝产业链,培养和培训产业经营人才,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具体的因应措施,并切实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产业发展 生产规模 产量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及检验——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可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105,共12页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及产业异质性影响。采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域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和产业异质...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及产业异质性影响。采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域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和产业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区域创新,区域创新通过增长极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产业异质性,不同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差异,同时区域创新对不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亦呈现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程度相对中西部地区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 双向影响 行业异质性 规模经济 企业创新 空间集聚 创新效率
下载PDF
环境污染与工业结构: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黄菁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73,共6页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Divisia指数分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推导出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方法。通过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我国四种主要的工业污染物发现,规模效应的影响是工业污染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减少污染的最重要力量,结构效应的变化...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Divisia指数分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推导出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方法。通过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我国四种主要的工业污染物发现,规模效应的影响是工业污染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减少污染的最重要力量,结构效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工业污染。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工业行业之间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行业的不同环境影响而加以区别对待,并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染 Divisia指数分解法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
下载PDF
中国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16
作者 胡森林 周亮 +1 位作者 滕堂伟 庄良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8,共8页
开发区作为塑造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机理亟待研究。运用最邻近点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中国2 52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开发区总体上呈&q... 开发区作为塑造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机理亟待研究。运用最邻近点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中国2 52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开发区总体上呈"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胡焕庸线"和三大自然区划高度耦合。(2)开发区在空间上具有以"城市群—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多核心连片集聚特征,且存在着显著的级别、类型异质性。(3)开发区整体空间分布是自然本底、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开发区空间分布的因子因开发区级别、类型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城市劳动力资源和行政级别是影响开发区分布最为重要的因素;城市经济实力、信息化、地方政府竞争是次级核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空间集聚与优化 地理探测器 行政级别 产业规模 科技创新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9
17
作者 臧旭恒 裴春霞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15,共8页
本文选取行业集中度、企业规模、企业行为及资源配置效率等指标分析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状况 ,指出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 产业组织 行业集中度 企业规模 行业垄断 过度竞争 中国 结构调整
下载PDF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煜华 胡运权 孙凯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70,共8页
在分析集群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分析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提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 在分析集群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分析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提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进一步阐明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效应 集群规模 关联性 极限约束
下载PDF
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实证 被引量:33
19
作者 汪宗顺 郑军 汪发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4—2017年数据,构建PVAR模型,通过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相关,尚不显著;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负相...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4—2017年数据,构建PVAR模型,通过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相关,尚不显著;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负相关,但不显著;产业结构和金融规模彼此间存在正向冲击效应,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要高于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金融规模 经济高质量发展 PVAR模型
下载PDF
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率的比较研究——基于规模效率、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视角 被引量:32
20
作者 任毅 丁黄艳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通过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与私营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分析,从规模效率、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视角对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通过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与私营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分析,从规模效率、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视角对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体制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得规模效率要优于私营工业企业,部分区域私营工业出现规模相对过大的情况;二者的管理水平都不理想,均未能对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发挥持续稳定的贡献作用;私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整体上要强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时间序列上比后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规模效率 管理水平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