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能建筑中室内舒适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沁芳 张波 王利芳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通过对节能建筑中室内舒适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室内舒适度的有效方法,对促进舒适性节能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室内舒适度 影响因素 热环境
下载PDF
深圳地区某住宅建筑外遮阳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鹏 杨万恒 胡晓峰 《建筑节能》 CAS 2012年第8期42-44,47,共4页
以深圳地区某住宅建筑外遮阳设计为例,重点分析外遮阳对建筑节能及室内舒适性等带来的影响,借助模拟技术进行方案比对,以达到外遮阳优化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 外遮阳 建筑节能 室内舒适性
下载PDF
轻型建筑围护系统的热物理设计——新芽轻钢复合建造系统的项目案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夏珩 朱竞翔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探讨使轻型建筑获得良好室内舒适性的方法,指出在围护系统的热物理设计中应采用"稳定室内气候"的被动设计策略,构造需要运用"绝热""蓄热"原则和建筑材料不同的"热阻"与"热容"能力,... 探讨使轻型建筑获得良好室内舒适性的方法,指出在围护系统的热物理设计中应采用"稳定室内气候"的被动设计策略,构造需要运用"绝热""蓄热"原则和建筑材料不同的"热阻"与"热容"能力,设计目标还包含控制湿度、优化自然采光以及组织室内通风等其它方面。这一方法于2009-2013年间在新芽轻钢复合建造系统项目中得到连续应用与验证,其有效性通过直观评价与量化测试的方式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建筑 围护系统 热物理 新芽轻钢复合建造系统项目 稳定室内气候 绝热 蓄热 材料性能 室内舒适性 测试验证
原文传递
超低能耗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魏燕丽 许锦峰 +1 位作者 疏志勇 吴志敏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12期10-14,64,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发展,推广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势在必行,有必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夏热冬冷地区典型超低能耗绿色办公建筑工程应用为例,研究了适宜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办公建筑的超低能耗技术,总结得出超低能耗...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发展,推广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势在必行,有必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夏热冬冷地区典型超低能耗绿色办公建筑工程应用为例,研究了适宜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办公建筑的超低能耗技术,总结得出超低能耗关键技术路线主要为: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能的被动式建筑设计、优良节能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高效节能的暖通空调技术、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节能照明技术。同时,通过对典型工程案例进行室内舒适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超低能耗绿色办公建筑的室内背景噪声和空气品质良好,但过渡季室内自由温度偏高,呈现过热。因此建筑物围护结构应结合气候特征进行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能耗技术 绿色建筑 被动供暖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基于环境性能模拟的历史建筑更新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史立刚 蒋欣彤 +1 位作者 李玉青 陶露露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1期63-69,共7页
作为当代的国际学术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建筑界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旧建筑的更新改造成为我国建筑内涵式增长的关键。我国历史建筑改扩建中建筑形式与环境脱节以及环境性能低效的矛盾亟待解决。本文以哈工大土木楼改扩建设计为例... 作为当代的国际学术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建筑界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旧建筑的更新改造成为我国建筑内涵式增长的关键。我国历史建筑改扩建中建筑形式与环境脱节以及环境性能低效的矛盾亟待解决。本文以哈工大土木楼改扩建设计为例,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挖掘新时期建筑学院人群空间行为规律和需求,进而基于Rhinoceros与Grasshopper平台,结合拓扑思想与图解静力学理论,探索空间与结构耦合逻辑以及建筑体量生成方法,并针对其风热环境进行Ecotect环境性能模拟及评估优化。比较优化方案与原方案的模拟结果发现,天窗开启面积占顶界面面积增至15.3%时,过渡季节逐月不舒适度比例增长0.4%;遮阳面积为顶界面面积71.8%时,过渡季节逐月不舒适度比例降低2.46%;而在此基础上,天窗开启面积占比增至28.2%,侧界面上舷窗占比1.8%时,过渡季节逐月不舒适度比例则降低2.19%。基于此,本文提出改扩建设计设置遮阳设施,辅以可开启天窗与侧立面上舷窗的优化设计策略,进而凝练出基于性能模拟的历史建筑更新优化设计方法流程,旨在为历史建筑改扩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类历史建筑 改造更新 性能模拟 风热环境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Therm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laster Reinforced with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s for Use as Insulat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
6
作者 Etienne Malbila Danielle Manuella Djouego Tagne +3 位作者 Bouto Kossi Imbga Lareba Adelaide Ouedraogo Sié Kam David Yemboini Kader Toguyeni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24年第2期112-138,共27页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formulation of new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laster and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 (RVP) with the purpose to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test this new compoun...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formulation of new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laster and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 (RVP) with the purpose to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test this new compound as an insulating eco-material in building in a tropical climate. The composites samples were developed by mixing plaster with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s (RVP) using three different sizes (1.6 mm, 2.5 mm and 4 mm). 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RVP incorporations rates (i.e., 0wt%, 5wt%;10wt%;15wt%) on physical, thermal, mechanicals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use of the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s and plaster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 as building envelopes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is studied by the habitable cell thermal behavior instrumen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 leads to improve the new composite physic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And the parametr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sampling rate and the size of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s are the most decisive factor to impact these properties, and to decreases i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which leads to an improvement to the thermal resistance and energy savings. The best improvement of plaster composite was obtained at the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s size between 2.5 and 4.0 mm loading of 5wt% (C95P5R) with a good ratio of thermo-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Additionally, the habitable cell experimental thermal behavior, with the new raffia vinifera particles and plaster-based composite as thermal insulating material for building walls, gives an average damping of 4°C and 5.8°C in the insulated house interior environment respectively for cold and hot cases compared to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the uninsulated house interior environment. The current study highlights that this mixture gives the new composite thermal insulation properties applicable in the eco-construction of habitats in tropic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es PLASTER Thermal Test Mechanical Test Insulating Material indoor comfort
下载PDF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河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6期32-34,共3页
文章研究对比了传统建筑与应用外墙节能技术的建筑在能源利用和外墙材料性能方面的差异。实验数据显示,节能技术建筑在能源利用方面明显改善,在供暖和制冷方面能耗降低约15%~20%,夏季空调能耗减少约25%。在外墙材料性能方面,节能技术建... 文章研究对比了传统建筑与应用外墙节能技术的建筑在能源利用和外墙材料性能方面的差异。实验数据显示,节能技术建筑在能源利用方面明显改善,在供暖和制冷方面能耗降低约15%~20%,夏季空调能耗减少约25%。在外墙材料性能方面,节能技术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性能优于传统建筑,夏季温度降低2~3℃,冬季温度提高1~2℃。结果表明,外墙节能技术的应用能显著提升建筑的能效和室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节能技术 建筑能源利用 节能建筑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高层建筑节能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芳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逐渐增加。高层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占据了城市总能源消耗的相当大比例,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逐渐增加。高层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占据了城市总能源消耗的相当大比例,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探讨高层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室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节能设计 能源消耗 优化策略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碳排放与热舒适度综合灵敏度分析方法
9
作者 肖敏 朱泓宇 +3 位作者 张嘉敏 邓源清 杜思达 李洲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24-32,42,共10页
为减少建筑碳排放和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并探索建筑领域最优和最可靠的抽样与灵敏度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综合灵敏度百分比分析方法评估建筑参数对碳排放与热舒适度的影响程度。运用5种抽样方法和10种灵敏度分析方法组合成18种灵敏度分析指标... 为减少建筑碳排放和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并探索建筑领域最优和最可靠的抽样与灵敏度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综合灵敏度百分比分析方法评估建筑参数对碳排放与热舒适度的影响程度。运用5种抽样方法和10种灵敏度分析方法组合成18种灵敏度分析指标,综合分析26个建筑参数对8个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建筑碳排放和热舒适度的影响。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制冷设定值、供暖设定值、渗透率、屋顶U值、外窗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等为影响建筑碳排放与室内热舒适的关键参数。F检验结果表明:拉丁超立方抽样(LHS,Latin Hypercube Sampling)和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方法的F值为0.788,是最可靠的灵敏度评估方法;其次仅需270个样本的Morris方法亦能获得与综合灵敏度极为相似的值,并极大地减少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分析 建筑碳排放 抽样方法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10
作者 韩月恒 刘林青 《中国厨卫》 2024年第12期275-276,279,共3页
全球环境状况逐步恶化,建筑领域正逐渐向可持续建筑方向发展。可持续建筑能减少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负担,优化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创新观念与方法的应用,其可以协助设计师全方位审视建筑... 全球环境状况逐步恶化,建筑领域正逐渐向可持续建筑方向发展。可持续建筑能减少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负担,优化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创新观念与方法的应用,其可以协助设计师全方位审视建筑能源消耗、模拟评定以及优化设计方案。文章深入研究了数字技术在可持续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推动建筑领域朝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绿色建筑 方案设计 建筑能源利用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相变智能窗户光热性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亚龙 闫晓娜 +2 位作者 钱古一 龚康宇 邱绍俊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2,78,共8页
相变材料(PCM)可改善窗户储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室内温度峰值转移。通过介绍PCM的材料选择与应用、布置位置、封装方式,对PCM窗光热性能的模拟与实验研究进行分析,发现PCM窗性能提升的主要策略:一是优化窗户结构,如将双层PCM窗改进... 相变材料(PCM)可改善窗户储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室内温度峰值转移。通过介绍PCM的材料选择与应用、布置位置、封装方式,对PCM窗光热性能的模拟与实验研究进行分析,发现PCM窗性能提升的主要策略:一是优化窗户结构,如将双层PCM窗改进为PCM+中空窗;二是改善现有PCM的热物性,如添加纳米流体增强PCM热导率;三是与其它玻璃技术(热致变色、Low-e、气凝胶)协同,结合两种技术的优势提升窗户性能。提出微镜阵列(MEMS)与PCM耦合的高性能窗可通过智能调节光线入射角度,改善室内光热舒适性并降低建筑能耗。最后从材料改性、光热协同、技术耦合等方面提出PCM窗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智能窗户 光热性能 建筑节能 室内舒适性
原文传递
昆明地区某全幕墙办公建筑外遮阳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鹏 刘登伦 祝元杰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以昆明地区某全玻幕墙办公建筑外遮阳精细化设计过程为例,重点分析建筑外遮阳构件对建筑节能、室内自然采光、室内视野、室内自然通风等带来的影响。借助模拟工具对不同尺寸的外遮阳构件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因素评价矩阵量化评... 以昆明地区某全玻幕墙办公建筑外遮阳精细化设计过程为例,重点分析建筑外遮阳构件对建筑节能、室内自然采光、室内视野、室内自然通风等带来的影响。借助模拟工具对不同尺寸的外遮阳构件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因素评价矩阵量化评估,选取兼顾建筑节能和室内舒适性要求的最优方案,达到外遮阳优化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玻幕墙办公建筑 外遮阳 建筑节能 室内舒适性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室内舒适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伟强 李长云 胡盛龙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年第6期214-218,共5页
针对室内环境因素多元化、动态变化的特点和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室内舒适度混合评判模型。首先将从真实环境中采集的数据集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然后根据群体和个体感觉,分别用离线训练和在线训练的方法训练分类器... 针对室内环境因素多元化、动态变化的特点和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室内舒适度混合评判模型。首先将从真实环境中采集的数据集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然后根据群体和个体感觉,分别用离线训练和在线训练的方法训练分类器;最后使用训练好的分类器预测样本的标签。以Matlab为开发工具,编写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室内舒适度评价算法,并与BP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等室内舒适度评价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舒适度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概率神经网络
下载PDF
西北新农村住宅太阳能地板采暖房间室内舒适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平 王磊 +2 位作者 杨霭蓉 甄箫斐 司泽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2-1778,共7页
为了了解我国西北地区新农村住宅冬季室内舒适度状况,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来解决农村采暖问题,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甘肃省民勤县张麻新村冬季利用太阳能地板进行采暖时新农村住宅的室内舒适度情况,针对采暖期间试验建筑的... 为了了解我国西北地区新农村住宅冬季室内舒适度状况,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来解决农村采暖问题,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甘肃省民勤县张麻新村冬季利用太阳能地板进行采暖时新农村住宅的室内舒适度情况,针对采暖期间试验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参数和空气品质情况进行了现场测试,并且通过Fanger热舒适指标对新农村住宅的室内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环境温度高于-7.7℃,全天平均温度高于-2.6℃的晴朗天气条件下,仅在下午16:00以后,利用太阳能地板连续向室内供暖8 h就能保证该新农村住宅各个采暖房间全天的平均温度达到12℃以上,这基本能够满足冬季农村的采暖需求;利用太阳能地板进行采暖能够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风环境、湿环境和空气品质。此外,通过计算室内热舒适指标PMVPPD,说明利用太阳能地板进行采暖能够保证室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住宅 太阳能地板采暖 室内舒适度 室内空气品质 PMV-PPD
下载PDF
家用加湿器适用面积计算及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清龙 姜国璠 王丽娟 《家电科技》 2015年第5期46-47,共2页
我国北方空气较干燥,尤其在冬天的供暖房和夏天的空调房内,相对湿度普遍偏低。加湿器成为改善环境舒适性重要的手段之一。适用面积在消费者购买时关注度较高,但现有加湿器国家标准中对适用面积并没有给出相关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理论... 我国北方空气较干燥,尤其在冬天的供暖房和夏天的空调房内,相对湿度普遍偏低。加湿器成为改善环境舒适性重要的手段之一。适用面积在消费者购买时关注度较高,但现有加湿器国家标准中对适用面积并没有给出相关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及实验验证,给出了家用加湿器的加湿量与适用面积的对应关系表。该论文可为加湿器国标修订和消费者购买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湿器 适用面积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功能布局对住宅能耗及舒适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宇 庄宇 《城市建筑》 2020年第34期111-115,144,共6页
本文聚焦于功能布局对住宅能耗及舒适度的耦合影响。首先,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实际用能行为对上海典型住户展开数据监测,总结出夏热冬冷地区居民标准用能模式(空调期、在室情况、用能行为、容忍温度和设定温度),为后续研究输入条件提... 本文聚焦于功能布局对住宅能耗及舒适度的耦合影响。首先,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实际用能行为对上海典型住户展开数据监测,总结出夏热冬冷地区居民标准用能模式(空调期、在室情况、用能行为、容忍温度和设定温度),为后续研究输入条件提供了实践数据支撑;其次,通过DeST软件对功能布局与居民用能习惯的耦合影响展开研究,针对纯化户型(三代直系家庭)给出建议的功能布局,即客厅、老人卧室宜布置在南面等;最后,借助SPSS分析指出房间功能是总能耗的关键因素,朝向布局是总舒适度达标率的决定因素,为节能建筑户型设计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居民行为 功能布局 住宅能耗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南宁某动车检修库夏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思 余南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0年第6期707-710,共4页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动车检修库夏季室内热环境问题,以南宁某动车检修库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热环境进行现场实测与调研,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该动车检修库垂直高度方向上温度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二、三层作业平台间的平均温差在1.6℃左...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动车检修库夏季室内热环境问题,以南宁某动车检修库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热环境进行现场实测与调研,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该动车检修库垂直高度方向上温度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二、三层作业平台间的平均温差在1.6℃左右,且在12:00~17:00间主要工作区域的温度均超过35℃;在横轴方向上,温度出现对称分布,中间区域的温度明显高于两侧;与温度不同,相对湿度与空间位置没有明显关系,且二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同步,温度最高时相对湿度最低,反之亦然,在0:00~11:00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为72%。所得到的温湿度数据及分布规律为该动车检修库的通风系统设计和改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检修库 现场实测 温度分层 热湿环境
下载PDF
严寒地区主被动太阳能协同采暖室内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金平 王兆福 +2 位作者 王航 黄娟娟 王春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4-590,共7页
我国藏区冬季严寒,采暖主要以煤炭和牛粪直燃为主,室内舒适度较差.为了利用藏区丰富的太阳能实现清洁采暖,以甘南州合作市一座170m^2附加被动式阳光间的典型单体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布置在屋顶的7组30支竖管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我国藏区冬季严寒,采暖主要以煤炭和牛粪直燃为主,室内舒适度较差.为了利用藏区丰富的太阳能实现清洁采暖,以甘南州合作市一座170m^2附加被动式阳光间的典型单体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布置在屋顶的7组30支竖管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给室内低温地板和水暖炕供暖.参照《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50785-2012)和Fanger热舒适评价体系,在2018年3月20日至2018年5月6日期间试验研究了室内的热环境和热舒适度,并评价了室内舒适度.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期内,当环境温度在-10.9~15℃变化时,未采用其它能源辅助的情况下,主被动太阳能协同采暖室内温度48 d都处在14℃以上,最高达到22.3℃,仅有1 d室内温度最低降到13℃,48 d内室内风速和湿度较好,室内热环境符合国家Ⅰ级标准,主被动太阳能协同采暖完全可以实现严寒藏区清洁供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被动式阳光间 主动式采暖 室内热环境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架空炕与落地炕采暖对室内环境影响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金平 郭精韬 +1 位作者 王春龙 李红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4,共6页
落地炕和架空炕是目前北方农村冬季普遍采用的两种采暖设施,它们的构造与密封性对采暖室内的热湿环境与空气质量有显著影响.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在甘肃省临洮县对使用落地炕与架空炕采暖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连续的对比试验研究.... 落地炕和架空炕是目前北方农村冬季普遍采用的两种采暖设施,它们的构造与密封性对采暖室内的热湿环境与空气质量有显著影响.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在甘肃省临洮县对使用落地炕与架空炕采暖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连续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架空炕采暖室内日平均温度为12.6℃,比落地炕采暖室内日平均温度10.8℃高出1.8℃;使用PMV-PPD指标评价发现,架空炕室内热舒适度综合评价等级为Ⅱ级,落地炕室内综合评价等级为Ⅲ级.架空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PM2.5、PM10和CO指标优于落地炕采暖室内指标,两铺炕采暖室内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架空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等级为轻污染,落地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等级为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炕 架空炕 室内热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舒适度
下载PDF
建筑外遮阳构件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雨榭 周欣 +3 位作者 江玥 安晶晶 燕达 石邢 《建筑技术》 2022年第11期1532-1535,共4页
外遮阳对建筑的影响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寻求外遮阳设计中的建筑节能与室内舒适的平衡点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建筑综合性能的外遮阳构件评价方法,基于建筑综合性能的外遮阳构件评价方法以及有助于建筑设计师根据需... 外遮阳对建筑的影响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寻求外遮阳设计中的建筑节能与室内舒适的平衡点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建筑综合性能的外遮阳构件评价方法,基于建筑综合性能的外遮阳构件评价方法以及有助于建筑设计师根据需求在建筑节能和室内舒适之间寻找平衡点,进行外遮阳构件的设计,推动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遮阳构件 性能综合评价 建筑节能 室内舒适 办公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