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特性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个体创新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解茹玉 安立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121,共9页
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推广中频频受阻,多数消费者仍处于观望状态。本文以创新特性为自变量、消费者感知风险为中介变量、个体创新性为调节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采纳意愿的内在机理。研究显示:创新特性显著影响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推广中频频受阻,多数消费者仍处于观望状态。本文以创新特性为自变量、消费者感知风险为中介变量、个体创新性为调节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采纳意愿的内在机理。研究显示:创新特性显著影响消费者采纳意愿,其中一部分通过直接路径实现,另一部分通过消费者感知风险路径实现,同时,个体创新性显著弱化感知风险对采纳意愿的负向影响;消费者对创新不确定性的判断通过感知风险的大小来反映;个体创新性的不同水平会放大或者减小感知风险对消费者采纳意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创新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会带给消费者一定程度的感知风险,而消费者在个体创新性水平上的不同表现,又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差异,从而共同影响创新扩散的进程。因此,当前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创新扩散的早期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的确定性、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细分和筛选创新性消费者,有效化解消费者感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采纳意愿 风险感知 创新扩散 创新特性 个体创新性
下载PDF
精神型领导何以激发员工创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组织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仇勇 孟雨晨 杨旭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0,共7页
精神型领导是一种侧重于使用内在激励手段,帮助下属获得精神上的富足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新兴领导类型。研究以215份问卷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 精神型领导是一种侧重于使用内在激励手段,帮助下属获得精神上的富足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新兴领导类型。研究以215份问卷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认同起到了中介作用,共有三条中介路径存在,即精神型领导可以分别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以及组织认同影响员工个体创新绩效,同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组织认同还存在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成果深化了对于精神型领导影响员工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认识,为管理者激发个体创新提供了实践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型领导 个体创新绩效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组织认同 链式中介作用
下载PDF
Simmelian联系与个体创新: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巍 任浩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64,共10页
通过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的中介效应,基于企业间联盟情境探索嵌入微观结构情境跨越企业边界的Simmelian联系促进个体创新的内在机理。以279名来自18家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个体为样本,基于社会计量方法收集数据,运用Stata统计软件... 通过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的中介效应,基于企业间联盟情境探索嵌入微观结构情境跨越企业边界的Simmelian联系促进个体创新的内在机理。以279名来自18家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个体为样本,基于社会计量方法收集数据,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运算。研究结果表明,Simmelian联系通过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作用于个体的创新绩效;引入联系强度变量后发现,Simmelian弱联系对创新绩效、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Simmelian强联系不仅显著促进个体创新,且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扮演了完全中介角色。研究结果对于从个体和企业两个层面构建有利于异质性知识涉取、吸收和整合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环境进而提升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melian联系 知识分享意愿 共同知识基础 个体创新
原文传递
个体创新性对移动图书馆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聪 何剑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基于匹配理论和技术采纳行为理论来构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影响的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个体创新性与移动图书馆这一新技术服务的匹配关系,以期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推广移动图书馆,最大化其投资价值。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个体创新性 使用行为意向 匹配理论 结构方程
下载PDF
齐美尔联结何时有助于个体创新:知识异质度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巍 任浩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7,共12页
通过对企业间联盟关系基于产业与地域两维度的刻画,以此在特征(强弱)、性质(是否派系嵌入)的基础上引入跨边界联结的"内容"(知识异质度)变量,进而探索细分网络背景下齐美尔联结对个体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18家信息技术企业14... 通过对企业间联盟关系基于产业与地域两维度的刻画,以此在特征(强弱)、性质(是否派系嵌入)的基础上引入跨边界联结的"内容"(知识异质度)变量,进而探索细分网络背景下齐美尔联结对个体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18家信息技术企业146名研发项目团队负责人的网络联结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关系人来自产业内国内企业间联盟时,齐美尔性质的联结显著抑制个体创新;而当关系人来自产业内国际企业间联盟、产业间国内企业间联盟以及产业间国际企业间联盟时,齐美尔联结则均促进个体创新,且联结强度进一步强化了该促进效应。研究揭示的机理对于深化跨边界网络联结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有着突出的理论启示,同时对研发人员针对特定企业间联盟背景区别性构建桥联结以实现异质性知识的获取、吸收与整合进而提升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美尔联结 知识异质度 个体创新 企业间联盟关系
下载PDF
创新能力本质和大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林海 陈永忠 董志昕 《中国农业教育》 2014年第3期39-42,96,共5页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潜能的模糊认识,对其进行区别辨析,明确了创新能力是通过创新作品的高价值性来确定的本质,提出个体创新能力形成的模式并遵循这个模式,从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完善创新潜能、建立创新意识淘汰机制、尽早...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潜能的模糊认识,对其进行区别辨析,明确了创新能力是通过创新作品的高价值性来确定的本质,提出个体创新能力形成的模式并遵循这个模式,从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完善创新潜能、建立创新意识淘汰机制、尽早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探索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潜能 创新能力 个体创新
下载PDF
知识领地行为、知识共享与个人创新关系模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保明 史帅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0-145,共6页
个体知识与领地意识结合引发的知识领地行为,为组织内知识共享与转移、个人创新能力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了知识领地行为的内涵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知识领地行为与个人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演,并引... 个体知识与领地意识结合引发的知识领地行为,为组织内知识共享与转移、个人创新能力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了知识领地行为的内涵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知识领地行为与个人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演,并引入知识共享这一中介变量,构建了一个完整模型,对知识领地行为、知识共享与个人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不同知识领地行为对于个人创新发挥的效用不同;知识共享在知识领地行为与个人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领地行为 知识共享 个人创新
下载PDF
叫好可以叫座吗?网络直播购物情境下平台及主播声誉对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崔登峰 袁振朋 《新疆农垦经济》 2021年第6期82-92,共11页
主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是近年来网络自媒体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营销手段。本研究以信息解释反应(I-I-R)理论和声誉分享机制为基础,构建了直播背景下卖方声誉影响消费者参与意愿的理论框架,通过将卖方声誉细分为直播购物平台声誉... 主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是近年来网络自媒体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营销手段。本研究以信息解释反应(I-I-R)理论和声誉分享机制为基础,构建了直播背景下卖方声誉影响消费者参与意愿的理论框架,通过将卖方声誉细分为直播购物平台声誉和带货主播声誉,验证了影响消费者参与直播意愿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带货主播声誉通过声誉分享机制对直播购物平台声誉产生正向影响;带货主播声誉和直播购物平台声誉均对消费者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带货主播声誉和直播购物平台声誉均对消费者感知风险产生负向作用;感知风险对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作用,且感知风险在带货主播声誉和直播购物平台声誉与消费者参与意愿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个体创新性在感知风险和消费者参与意愿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当前直播购物营销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卖方还需要加强自身声誉能力建设,利用良好口碑降低消费者对交易的感知风险,激发消费者参与意愿,并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持续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购物 卖方声誉 感知风险 参与意愿 个体创新性
下载PDF
基于认知视角的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8-143,共6页
基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通过理论推导与演绎,解析了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的形成机理,着重分析了个体知识创新的核心认知行为,构建了个体知识创新模型。研究发现,体验、隐喻、逻辑思维和再体验是个体知识创新过程中促进隐性知识与... 基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通过理论推导与演绎,解析了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的形成机理,着重分析了个体知识创新的核心认知行为,构建了个体知识创新模型。研究发现,体验、隐喻、逻辑思维和再体验是个体知识创新过程中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核心认知行为。研究成果深化了对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形成机理的认识,为后续分析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对个体创新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 个体创新 认知行为 知识工作
下载PDF
团队断层会阻碍员工创新吗? 被引量:3
10
作者 仇勇 王文周 苏宏宇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0-960,共11页
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源动力,既往研究忽视了团队多样性排列所引致的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本研究建构了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模型,采用ASW指标测算了30个项目团队的断层情况,通过175名领导和成员的配对调查,考察了团队断层对... 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源动力,既往研究忽视了团队多样性排列所引致的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本研究建构了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模型,采用ASW指标测算了30个项目团队的断层情况,通过175名领导和成员的配对调查,考察了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有消极影响,授权型领导和回避型冲突管理策略会削弱团队断层的消极影响,合作型、竞争型策略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团队断层作为情境因素还会削弱个体层次观点采择对创新的积极影响。研究对深化人员构成多样化的认识,指导团队人力资源配置从而激发创新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断层 个体创新 授权型领导 冲突管理策略 观点采择
原文传递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喜文 张军亮 田梅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0年第3期65-73,共9页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创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均存在影响产业创新的因素。为解决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创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均存在影响产业创新的因素。为解决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将产业创新划分为共性创新和个性创新两种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创新提出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为助推河南省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共性创新 个性创新 创新主体
下载PDF
消费者个体创新、技术焦虑与人机交互触控平台接受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中伟 孟秀兰 刘巍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40,共6页
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是影响消费者接受行为的前因变量,且技术焦虑是一个动态影响因素。通过检验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在接受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技术焦虑的动态影响效果,本文发现个体创新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正相关,技术焦虑与... 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是影响消费者接受行为的前因变量,且技术焦虑是一个动态影响因素。通过检验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在接受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技术焦虑的动态影响效果,本文发现个体创新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正相关,技术焦虑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负相关;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可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而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且技术焦虑的影响效果是变化的;个体创新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技术焦虑对其的负向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依然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创新 技术焦虑 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
下载PDF
知识获取与个体创新: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嵌入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一鸣 陈奕龙 张华 《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6期76-80,共5页
新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保持个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借由网络关系的知识获取行为,成为个体取得创新所需知识的重要来源。为了深入了解知识获取对个体创新的影响作用,以我国消防行业专利数据为样本,从社会网络理... 新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保持个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借由网络关系的知识获取行为,成为个体取得创新所需知识的重要来源。为了深入了解知识获取对个体创新的影响作用,以我国消防行业专利数据为样本,从社会网络理论出发,引入知识网络和合作网络变量来分析两种网络嵌入的双重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网络关系的知识获取行为对个体创新有正向作用;知识网络结构洞与合作网络中心性共同推动了个体创新绩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创新 知识获取 知识网络结构洞 合作网络中心性
下载PDF
主体创造性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 滑云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42-345,共4页
主体创造性指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从主体创造性上讲就是通过教育使主体将创新意识通过行动物化即现实化,进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据此探析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内... 主体创造性指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从主体创造性上讲就是通过教育使主体将创新意识通过行动物化即现实化,进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据此探析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内容设计、途径方法及模式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主体创造性
下载PDF
自主学习与化学教学新探
15
作者 仲米成 《科教文汇》 2011年第6期98-98,107,共2页
自主学习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要不断创新,与中学化学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现实意义 常规方法 成功典范 个人创新 注意问题
下载PDF
个体创新自我效能感研究评述
16
作者 张承凤 吕聪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9-51,共3页
创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特定任务是否具有产生创新性产品的能力与信念的自我评价。它为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结合目前理论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测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提... 创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特定任务是否具有产生创新性产品的能力与信念的自我评价。它为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结合目前理论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测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创造力 创新行为 创新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个体创新性对大学生使用SPOC网站意向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何钦 卢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5期45-46,共2页
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线上学习是保证混合式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是一个创新性强的群体,个体创新性对其使用SPOC网站的意向是否有正向影响?该研究对此构建假设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个观点。
关键词 个体创新性 混合式教学 SPOC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短视频的旅游者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18
作者 钱安利 李东 刘旭义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12,共8页
随着5G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新媒体背景下影响旅游者行为意愿的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使用移动短视频的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和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交互性和个... 随着5G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新媒体背景下影响旅游者行为意愿的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使用移动短视频的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和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交互性和个体创新性对旅游者沉浸感、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且显著影响行为意愿,而且交互性等影响力大于个体创新性的影响力;(2)沉浸感作为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最显著;(3)信息感知显著正向调节了感知有用性、沉浸感、感知易用性与行为意愿的关系。研究结论对旅游目的地推广、宣传和营销,提升旅游经济收益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短视频 行为意愿 个体创新性 沉浸感 信息感知 调节作用
下载PDF
服务企业员工个人创新行为与工作动机、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冯旭 鲁若愚 彭蕾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9,共8页
通过对336名服务企业一线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工作动机、自我效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采用结构方程式表明,内部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外部动机通过对内部动机的影响间接对个人创新行为产生影响;自我效能对个人... 通过对336名服务企业一线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工作动机、自我效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采用结构方程式表明,内部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外部动机通过对内部动机的影响间接对个人创新行为产生影响;自我效能对个人创新行为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同时,自我效能还通过对内部和外部动机产生影响,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企业 创新行为 工作动机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