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小型泵浦激光器铟组件静摩擦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绍义 陈贵清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83-287,306,共6页
通过试制样品的"预压力的影响实验"和"泵浦热和冲击力的影响实验",测试了预压力和泵浦热对超小型泵浦激光器铟组件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压力作用下,结构组件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增大其静摩擦力,进行功率-电流-温... 通过试制样品的"预压力的影响实验"和"泵浦热和冲击力的影响实验",测试了预压力和泵浦热对超小型泵浦激光器铟组件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压力作用下,结构组件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增大其静摩擦力,进行功率-电流-温度性能测试的样品该现象更明显;泵浦热作用引起铟组件与泵浦晶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粘着现象增大其静摩擦力;2.5 m冲击实验后的功率-电流-温度性能测试的泵浦热引起铟组件发生动态再回复,对受冲击力而引起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行为起固化作用,增大其静摩擦力,提升泵浦晶体抗冲击性能,提升铟组件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组件 泵浦激光器 静摩擦力 抗冲击性能
下载PDF
提高铟组件超小型泵浦激光器抗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绍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0-35,共6页
研究提高铟组件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的抗冲击性能方法.通过试制样品并测试了其跌落冲击试验前后的性能参数,结合分析跌落冲击前后铟材料微观组织变化、机械件焊接处微观组织,研究超小型泵浦激光器跌落冲击前后抗冲击性能变化规律.... 研究提高铟组件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的抗冲击性能方法.通过试制样品并测试了其跌落冲击试验前后的性能参数,结合分析跌落冲击前后铟材料微观组织变化、机械件焊接处微观组织,研究超小型泵浦激光器跌落冲击前后抗冲击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铟组件出现塑性变形,对泵浦晶体起减振保护和提升抗冲击性能;机械件的焊缝存在气孔和裂缝,降低焊接强度;提升机械件焊接强度,是进一步提高超小型泵浦激光器的抗冲击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浦激光器 抗冲击性能 铟组件 微观组织
下载PDF
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概况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22
3
作者 秦文军 李想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9,共4页
针对我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近年快速增长的现状,指出光伏建筑一体化已经成为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形式、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梳理,指出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具有巨大... 针对我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近年快速增长的现状,指出光伏建筑一体化已经成为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形式、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梳理,指出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组件 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组件 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 光伏建筑一体化
原文传递
铟-铌组件对超小型激光器功率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绍义 傅高升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92-598,共7页
采用铟-铌材料组件对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进行改良。通过采取平衡散热技术设计和铟-铌材料组件进行二次处理等方法试制样品并进行测试,分析试制前后铟材料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铟材料出现塑性变形,改良了激光器... 采用铟-铌材料组件对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进行改良。通过采取平衡散热技术设计和铟-铌材料组件进行二次处理等方法试制样品并进行测试,分析试制前后铟材料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铟材料出现塑性变形,改良了激光器的局部热应力。铟-铌材料结构组件可有效提升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输出激光功率稳定性,提高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铌材料组件 泵浦激光器 功率稳定性 微观组织
下载PDF
不同倾角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燃烧行为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培红 张锋泽 +1 位作者 富雨生 李子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3-730,共8页
为加强对于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的控制,进一步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选择不同倾角布置的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研究对象,改变倾斜角度,通过对引燃时间、火蔓延速度和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研究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的燃... 为加强对于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的控制,进一步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选择不同倾角布置的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研究对象,改变倾斜角度,通过对引燃时间、火蔓延速度和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研究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的燃烧行为及传热机制。结果表明,倾角的增大加剧了光伏组件火灾蔓延的危险性。光伏组件迎火面的引燃时间随倾角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倾角从0°增加到45°,引燃时间减少16.39%;倾角从45°增加到90°,引燃时间增加76.47%。背火面向上火蔓延速度随倾角增大而增大,倾角为90°时最大,为18.08 mm/s,横向火蔓延速度受倾角影响较小,均为1 mm/s左右;当光伏组件倾角增加,燃烧产生的熔融滴落物形成池火是造成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加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铜铟镓硒光伏组件 倾斜角度 引燃 燃烧行为 火蔓延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