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表现与分类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正进 李金泉 +3 位作者 黄瑞冬 姜健 陈温福 张龙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71-1575,共5页
应用程氏指数法研究了籼粳稻杂交后代穗壳色、叶毛、稃毛、穗节长、籽粒长宽比、酚反应等 6个亚种特征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 ,F1表现为偏籼型 ,F2 接近正态分布 ,籼型和母本的影响略大于粳型和父本 ;亲本及其F1的上述特征性状与程氏指... 应用程氏指数法研究了籼粳稻杂交后代穗壳色、叶毛、稃毛、穗节长、籽粒长宽比、酚反应等 6个亚种特征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 ,F1表现为偏籼型 ,F2 接近正态分布 ,籼型和母本的影响略大于粳型和父本 ;亲本及其F1的上述特征性状与程氏指数之间及相互之间大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F2 特征性状相互之间相关性大多不显著 ,但与程氏指数的相关性仍然达到极显著水平 ;F2 这 6种特征性状均为连续变异 ,有相当比例的个体表现超亲遗传 ,正反交趋势一致 ;叶毛和稃毛接近双峰曲线 ,其余性状均呈单峰曲线分布 ,穗壳色、酚反应和穗节长呈现偏态分布 ,前两者粳型个体比例大 ,后者籼型个体比例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稻 杂交后代 亚种 特性表现 程氏指数
下载PDF
籼粳稻杂交后代蒸煮食味品质与亚种分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佳 程海涛 +3 位作者 徐海 夏英俊 刘春香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以2个典型籼粳稻杂交重组自交系F8群体(中优早8号×丰锦,计158株系;七山占×秋光,计142株系)为试材,利用程氏指数法鉴别其籼粳属性,同时测定稻米食味品质及淀粉RVA特征值,分析籼粳杂交后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与籼粳亚种性状特征... 以2个典型籼粳稻杂交重组自交系F8群体(中优早8号×丰锦,计158株系;七山占×秋光,计142株系)为试材,利用程氏指数法鉴别其籼粳属性,同时测定稻米食味品质及淀粉RVA特征值,分析籼粳杂交后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与籼粳亚种性状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群体程氏指数、口感、综合评分及RVA谱特征值均呈连续分布,大部分株系介于双亲值之间;2)程氏指数与口感、综合评分及各RVA谱特征值的相关不显著或相关系数较小,依据程氏指数划分的类型间口感、综合评分及RVA谱特征值无明显差异,说明籼粳分化对稻米食味品质无直接影响;3)随着口感改善和综合评分的提高,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降低、回复值升高,其他RVA谱特征值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亚种属性 程氏指数 食味品质 RVA谱
下载PDF
粳型亲籼系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及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宏 周少川 +5 位作者 黄道强 赖穗春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罗文永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概述了粳型亲籼系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解释并分析了粳型亲籼系能成功育成不育系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型杂交稻的育种策略并分析其育种效率,随着掺粳籼型杂交稻的育种规模扩大,利用粳型亲籼系比直接利用粳稻的育... 概述了粳型亲籼系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解释并分析了粳型亲籼系能成功育成不育系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型杂交稻的育种策略并分析其育种效率,随着掺粳籼型杂交稻的育种规模扩大,利用粳型亲籼系比直接利用粳稻的育种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型亲籼系 育种 籼粳交
下载PDF
Sub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Rice Varieties Developed Through Indica and Japonica Crossing
4
作者 XUZheng-jin LIJin-quan +3 位作者 HUANGRui-dong JIANGJian CHENWen-fu ZHANGLong-b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Six characteristics, i.e., hull color, chaff and leaf pubescences, length of 1st and 2nd rachis, grain length/width ratio andphenol reaction, of rice progenies from indica and japonica crossing were studied using the ... Six characteristics, i.e., hull color, chaff and leaf pubescences, length of 1st and 2nd rachis, grain length/width ratio andphenol reaction, of rice progenies from indica and japonica crossing were studied using the Chengs index classification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1 generations performed more like indica, while F2 generations were approximately ina normal distribution. Both of the rice progenies were more affected by indica and female parents than by japonica andmale parents. Among the six Chengs index traits of the parents and F1 generations, and between the traits and Chengsindex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oth at a=0.05 and a=0.01) were found in most case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found among the 6 Chengs index traits of F2 generations in most cases, bu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0.01) existedbetween these traits and Chengs indexes. The six Chengs index traits of F2 ranged successively, and many individualsshowed over-parent genetics, with the same trends in both direct cross and reciprocal cross. Among the 6 index traits,chaff and leaf pubescences almost presented in a two-peak value, while the others in a mono-peak value. The hull color,phenol reaction and length of 1st and 2nd rachis were distributed in deviation, with the first two traits presented more injaponica individuals and the last trait more in indica. The grain length/width ratios were nearly in a normal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indica and japonica crossing Chengs index
下载PDF
光敏感核不育系在水稻广亲和性种质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利军 应存山 王一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正> 进行籼粳亚种间杂交,促进亚种间遗传基因交流,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配制强优势的籼粳交组合上,也前景诱人。然而,亚种间杂交一代结实率极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除采用连续回交或复交的手段外,还致力于寻找... <正> 进行籼粳亚种间杂交,促进亚种间遗传基因交流,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配制强优势的籼粳交组合上,也前景诱人。然而,亚种间杂交一代结实率极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除采用连续回交或复交的手段外,还致力于寻找一种对籼、粳稻杂交均可育的广亲和种质资源。日本学者池桥宏、荒木均等从1979年便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筛选出Ketan Nangka、Cpslo 17等广亲和性品种,并指出这种广亲和性是由广亲和基因S_5~n控制的。随后,我国亦筛选出SMR、02428等一批广亲和材料,它们与籼粳杂交F_1结实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目前,水稻育种家和品种资源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对广亲和性种质资源的筛选工作,但多采用人工去雄杂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感核不育 品种 广亲和性
下载PDF
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的研究 被引量:68
6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2 位作者 张龙步 彭应财 张俊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1987~1990年以包括典型粳型、典型籼型、通过籼粳稻杂交育成的偏粳型和偏籼型4种类型共68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结果表明:无论亚种间还是不同亚种的类型间,穗颈大维管束数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亚种内... 1987~1990年以包括典型粳型、典型籼型、通过籼粳稻杂交育成的偏粳型和偏籼型4种类型共68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结果表明:无论亚种间还是不同亚种的类型间,穗颈大维管束数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亚种内类型间的差异则未达到显著水平;穗颈小维管束数亚种间差异不显著,但亚种内类型间有一定差异;第2节间与穗颈大维管束数之比和穗颈大小维管束数之比的变异趋势与穗颈大维管束数相似,而且较后者更为稳定,可作为籼粳亚种分类的2个参考解剖指标;籼粳亚种间杂交,穗颈大维管束数在F_1接近双亲平均值,F_2呈连续变异,接近正态分布,正反交F_1表现和F_2分离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类 亚种间杂交 穗颈维管束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粳型亲籼系常规稻育种价值探讨
7
作者 李宏 周少川 +5 位作者 黄道强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罗文永 赖穗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28-31,共4页
籼粳交是扩大遗传基础和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手段,粳型亲籼系在籼粳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粳型亲籼系指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1994年由张桂权首次提出,粳型亲籼系培育成不育系并成功组配了籼粳型杂交稻;梳理了粳型亲籼... 籼粳交是扩大遗传基础和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手段,粳型亲籼系在籼粳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粳型亲籼系指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1994年由张桂权首次提出,粳型亲籼系培育成不育系并成功组配了籼粳型杂交稻;梳理了粳型亲籼系与广亲和、特异性亲和、籼粳型杂交稻、籼粳型常规稻、粳型亲籼系、掺粳籼稻、籼粳架桥等的关系。粳型亲籼系不能作为常规稻品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的培育效率低下,难以应用于常规稻育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培育效率低下和较小的育种规模,但在籼粳交育种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粳型亲籼系在常规稻育种中显现出重要的利用价值,阐明了如何发挥其价值的育种策略,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稻品种的育种效率高,初步开展了粳型亲籼系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型亲籼系 常规稻育种 籼粳交育种
下载PDF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申宗坦 徐云碧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利用4个亚种间亲和性品种(ICV)配制单交(F_1和F_2)及三交组合,研究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的遗传。结果表明:籼稻IR58和二九丰之间、粳稻秀水117和T8340之间存在不育座位的分散(或不等位)分布。不同类型三交组合结实率的变... 利用4个亚种间亲和性品种(ICV)配制单交(F_1和F_2)及三交组合,研究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的遗传。结果表明:籼稻IR58和二九丰之间、粳稻秀水117和T8340之间存在不育座位的分散(或不等位)分布。不同类型三交组合结实率的变异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具有重组和累加效应。无论F_1结实率高低,其F_2群体均存在较大的育性分离,含有3个ICV的三交组合F_1亦如此,这种分离可能是由于亲本中不育座位分散分布及基因重组的结果。3对糯-非糯近等基因系与ICV的三交组合分析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与糯质基因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认为籼粳亚种间F_1的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由多基因控制,基因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可分别用于解释两种类型的亲和性——一般(广谱)亲和性和特殊(狭谱)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分析 杂种不育性 杂交 水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