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森林碳汇现状及增汇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晓芬 王灏 王晓鸣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收支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碳汇从15.380...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收支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碳汇从15.380×106增长到22.447×106、24.314×106 t CO2,呈稳定增长趋势,占全省碳排放量的6.73%~10.35%。贵州省尚有161.70×104 hm2宜林地,如果能用于发展碳汇林业,每年可吸收CO2达2.379×106 t,30年内将吸收CO2达71.370×106 t。贵州省正处于碳排放增长阶段,相对于森林碳汇而言,全区域碳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碳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 固碳增汇 减排潜力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及其在热带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葛成军 邓惠 +1 位作者 俞花美 贺建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59,共4页
生物质炭是一种友好的环境功能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及生态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及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为促进生物质炭的研究,综述了生物炭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土壤肥效改良、碳的增汇减排、作物生长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在热带地区... 生物质炭是一种友好的环境功能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及生态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及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为促进生物质炭的研究,综述了生物炭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土壤肥效改良、碳的增汇减排、作物生长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在热带地区的应用,对热带地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肥力 热带地区 作物生长 增汇减排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津瑶 张彬 +5 位作者 伍龙梅 杨陶陶 徐伟诚 邹积祥 陈青春 包晓哲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2期143-150,共8页
稻田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稻田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IPCC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候变暖、大气CO_(2)浓度和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 稻田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稻田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IPCC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候变暖、大气CO_(2)浓度和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三者对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稻田微生物群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很敏感,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稻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稻田微生物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以及稻田关键微生物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应用,指出未来应综合考虑多因子气候变化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加强对其机制的研究,加强稻田微生物对温室气体排放调控效应和机制研究,以及筛选减排效果显著的微生物类群用以开发成熟的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微生物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 温室气体 微生物群落 减排 稻田
下载PDF
工业二氧化碳废气用于农作物增产的绿色减排途径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敏 贾贺峰 +2 位作者 赵明宇 张孝民 薛定 《低温与特气》 CAS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随着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以及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越来越重等因素,中国现在面临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主要论述了二氧化碳应用农业生产方面,既能减少碳的排放量,又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实现生态、农... 随着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以及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越来越重等因素,中国现在面临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主要论述了二氧化碳应用农业生产方面,既能减少碳的排放量,又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双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二氧化碳 农作物增产 碳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