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茂才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多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形态的试验研究,获得脱空区的形态分布规律,并据此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板体内应力变化进行解析求解和使用寿命计算。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超载车辆和重载车辆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 通过对多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形态的试验研究,获得脱空区的形态分布规律,并据此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板体内应力变化进行解析求解和使用寿命计算。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超载车辆和重载车辆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期断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板下脱空形态 使用寿命 早期断裂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的危害 被引量:9
2
作者 谭起民 喻洋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通过对多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形态的试验研究 ,获得脱空区的形态分布规律 ,并据此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板体内应力变化进行解析求解和使用寿命计算。结果表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板下脱空 危害 使用寿命 早期断裂
下载PDF
MSCT对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沈敏 林江 +1 位作者 林秉淞 康建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组对复杂结构的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CT诊断骨折病例93例,分析隐匿性骨折及复杂结构骨折的最佳显示方法与DR片比较。结果DR片未显示或细微骨折显示不清者而MSCT明确骨折31例;显示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组对复杂结构的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CT诊断骨折病例93例,分析隐匿性骨折及复杂结构骨折的最佳显示方法与DR片比较。结果DR片未显示或细微骨折显示不清者而MSCT明确骨折31例;显示更多复合骨折16例;骨折碎片突入椎管或关节腔内17例。结论MSCT扫描二维和三维重组对隐匿性骨折及复杂结构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明显优于DR片。所以临床怀疑骨折而DR片未显示或细微骨折显示不清者及复合骨折结构显示不清者,应当进行MSCT检查及软件处理予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隐匿性骨折 图像重组
原文传递
超载及重载车辆对脱空水泥砼路面板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德海 《森林工程》 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形态试验获得的脱空区形态特征,对超载及重载车辆作用下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最大弯拉应力进行解析求解和使用寿命计算,并与均匀支撑条件下《规范》计算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载及重载车辆的作用...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形态试验获得的脱空区形态特征,对超载及重载车辆作用下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最大弯拉应力进行解析求解和使用寿命计算,并与均匀支撑条件下《规范》计算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载及重载车辆的作用是造成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载 重载 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 使用寿命 早期断裂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的初次破坏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均锋 韩小波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55-59,共5页
针对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的复杂过程,对突出启动前煤体的初次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影响突出发生的煤体初次破坏的几何特征以及层裂拱壳形成的力学原理,通过简化的力学模型做了分析,同时讨论了影响初次破坏特性的主要因素,... 针对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的复杂过程,对突出启动前煤体的初次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影响突出发生的煤体初次破坏的几何特征以及层裂拱壳形成的力学原理,通过简化的力学模型做了分析,同时讨论了影响初次破坏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与不同煤体结构相适应的煤体材料不同破坏准则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突出的启动、发展演化提供一种思路,进而为突出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初次破坏 层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二级转子叶片超温断裂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文侠 李莹 +1 位作者 范映伟 郑运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4,共6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微束分析仪对断裂叶片表面进行了宏观形貌、叶片断口宏观、微观形貌及显微组织分析,推断出叶片使用时不同部位所承受的温度范围,并对断裂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启动超温致使叶片γ′相回...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微束分析仪对断裂叶片表面进行了宏观形貌、叶片断口宏观、微观形貌及显微组织分析,推断出叶片使用时不同部位所承受的温度范围,并对断裂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启动超温致使叶片γ′相回溶甚至过烧至初熔状态,局部枝晶间和晶界出现明显液化现象,叶片前缘和后缘过烧程度严重,该区承受的温度达到甚至超过了1260℃,距叶片前缘约6mm中心区,其承温在1220℃左右,离叶片前缘8mm处,其短时承温在1180℃以下;超温使叶片处于严重过载状态,最终造成多个叶片瞬间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超温 初熔 过载断裂 失效分析
下载PDF
钽的层裂实验数值模拟
7
作者 江松青 刘文韬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基唯象模型模拟分析了钽的平板撞击层裂行为。该模型包括了材料的非线性弹性(状态方程)、率相关塑性和孔洞的形核及生长等多种效应,并且采用一种对角隐式Runge-Kutta方法来求解本构率方程组,提高了热粘塑性本构关系计...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基唯象模型模拟分析了钽的平板撞击层裂行为。该模型包括了材料的非线性弹性(状态方程)、率相关塑性和孔洞的形核及生长等多种效应,并且采用一种对角隐式Runge-Kutta方法来求解本构率方程组,提高了热粘塑性本构关系计算的稳定性及精度。将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样品中的拉应力峰值明显高于材料层裂强度的实验(中、高速平板撞击实验),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但对于临界层裂问题(低速平板撞击实验),该模型对材料损伤与失效过程的描述可能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裂 率相关塑性 孔洞 对角隐式Runge-Kutta法 热粘塑性本构关系 临界层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