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云芳 郭增昌 王汝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2-385,共4页
以γ-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酸催化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聚合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胶粒表面进行接枝改性,用激光粒径仪测定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改性前后二氧化硅胶粒的分散状况,采用傅立叶红... 以γ-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酸催化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聚合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胶粒表面进行接枝改性,用激光粒径仪测定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改性前后二氧化硅胶粒的分散状况,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法对改性前后的二氧化硅粉体进行了分析,通过热失重分析(TGA)法对GPTMS接枝改性二氧化硅胶粒表面的接枝度进行分析计算,同时对颗粒溶胶的ζ电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二氧化硅胶粒分散性大大提高,硅烷偶联剂浓度对接枝度有显著影响,当GPTMS的浓度为1mL/S iO2(g)时,接枝度达到最大,且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原位改性 接枝度 γ-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毋伟 陈建峰 +2 位作者 李永生 杨万强 何少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原位改性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特性和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使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外观形貌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体相成分.其改性机... 研究了原位改性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特性和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使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外观形貌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体相成分.其改性机理是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物理吸附水和硅羟基被硅烷偶联剂的有机成分所代替.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适当时,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在阴极电泳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改性 阴极电泳漆 制备 硅烷偶联剂 应用性能 溶胶-凝胶法 硅表面 晶体结构 形貌
下载PDF
Ca对原位自生Mg_2Si/ZM5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晓 傅高升 钱匡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0-414,共5页
通过真空感应炉中氩气保护,在ZM5熔体中加入Si获得原位反应自生Mg2Si/ZM5复合材料.采用金相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拉伸实验等研究了Ca对该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a的加入改变了Mg2Si/ZM5复合材料中Mg2Si相的形貌,使其从... 通过真空感应炉中氩气保护,在ZM5熔体中加入Si获得原位反应自生Mg2Si/ZM5复合材料.采用金相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拉伸实验等研究了Ca对该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a的加入改变了Mg2Si/ZM5复合材料中Mg2Si相的形貌,使其从不规则的汉字状变成较细小的多角形,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当加入0.05%Ca(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最好,屈服强度提高了10.4%,延伸率提高了52.4%;在200℃高温下,当含Ca0.05%~0.10%(质量分数)时其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最好,分别提高了30.1%和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金属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原位反应 Ca变质
下载PDF
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科学、技术与工程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阳升 梁卫国 +2 位作者 冯子军 冯增朝 杨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5,共11页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难以有效开发非常规地质资源能源问题,提出了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方法,即在原位对矿体进行物理、化学性态改造,实施矿物的流体化开采的一种新型采矿方法,系统介绍了这一新型采矿方法的概念与内涵、科学理论、技术原理与...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难以有效开发非常规地质资源能源问题,提出了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方法,即在原位对矿体进行物理、化学性态改造,实施矿物的流体化开采的一种新型采矿方法,系统介绍了这一新型采矿方法的概念与内涵、科学理论、技术原理与关键技术、工程应用领域等核心内容。其突出内涵是在原位,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改造矿体与矿物,改造后的矿体多孔化、矿物流体化、矿物提质改性,实现矿物流体化开采。根据矿体性态变化特征,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问题可分为残留骨架和无残留骨架两类问题。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固流热化学耦合作用下矿体物理与力学特性演变规律、两类问题的固流热化学耦合的非线性理论模型。技术原理包括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的适用性判据、物理改性原理和化学改性原理。建立的三维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理论是该方法适用性确定的主要依据。概括介绍了覆盖的工业与工程领域及其相应的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技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这些工业与工程领域包括煤层气、盐矿、油页岩、放射性及有色金属矿产、天然气水合物、低变质煤、干热岩地热等。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方法将有力推动极为广泛的、新型的、下一代非常规地质资源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流体化开采 原位改性 非常规地质资源能源 矿体
下载PDF
PS/SiO_2复合型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文芳 郭朝霞 于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93-997,共5页
进行了PS(聚苯乙烯 ) /SiO2 复合型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 :将SiO2 的偶联剂表面处理从干法预处理改为原位处理 ,不仅可以使SiO2 表面接枝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还解决了实验中的重复性差的问题 ;TEM、FT -IR、TGA分析以及接枝效... 进行了PS(聚苯乙烯 ) /SiO2 复合型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 :将SiO2 的偶联剂表面处理从干法预处理改为原位处理 ,不仅可以使SiO2 表面接枝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还解决了实验中的重复性差的问题 ;TEM、FT -IR、TGA分析以及接枝效率的结果均证明 ,在该方法的条件下 ,所加入的单体几乎全部被接枝在SiO2 的表面上 ,形成了平均直径为 4 0nm左右 ,以SiO2 为核 ,以PS为壳 ,且核壳间以共价键相接的包覆型纳米粒子 ;通过加入适量的缓冲剂 ,并调节合适的加料工艺 ,可进一步提高纳米粒子的制备效率 ,体系的固含量可达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纳米SIO2 乳液聚合 原位处理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原位改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阙永生 杨辉 +3 位作者 汪海风 吴春春 潘崇根 陈远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并成功进行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原位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并成功进行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原位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大小为25-40 nm,类球形,粒度分布均匀,且有一定的结晶度;正硅酸乙酯(TEOS)8 mL/min的进料速度为该体系条件下二氧化硅转化率达到100%的最大进料速度;酸性(pH=3)与碱性(pH=9)改性条件相比,前者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边界不清晰,易粘连和团聚,而后者相反;KH570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为20%时改性效果最佳,改性后物质在老化温度为60℃条件下在二甲苯中能够稳定750 h,并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改性
下载PDF
原位聚合液晶环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立新 王汝敏 +1 位作者 蓝立文 郑亚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共3页
研究了原位聚合 PHBHQ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 ,随着 PHBHQ含量的增加 ,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明显得到提高 ,而其他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并采用 SEM分析了 PHBHQ/ CYD 12
关键词 原位聚合 PHBHQ 环氧树脂 改性 酯类液晶 环氧化物
下载PDF
偶联剂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对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友平 赵青松 赵素合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79,共5页
研究偶联剂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对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可以降低SSBR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减弱混炼胶的Payne效应,改善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其在SSBR硫化胶中的分散度提高,且分散均匀,可以降低硫化胶的邵尔A... 研究偶联剂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对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可以降低SSBR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减弱混炼胶的Payne效应,改善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其在SSBR硫化胶中的分散度提高,且分散均匀,可以降低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提高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动态粘弹性能分析表明,偶联剂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可降低60℃下、多次应变及大应变、宽频率范围内SSBR硫化胶的滞后损失。动态热力学分析表明,偶联剂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可以提高SSBR硫化胶在0℃左右的损耗因子,从而提高胶料的抗湿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原位改性 白炭黑 SSBR 损耗因子 抗湿滑性能
下载PDF
DA和AA在CPB现场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晓霞 高作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研究了多巴胺(Dopamine,DA)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裸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 bromide,CPB)现场修饰碳糊电极(CPB/CPE)上的电化学行为。与CPE相比,DA在CPB/CPE上与CPB产... 研究了多巴胺(Dopamine,DA)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裸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 bromide,CPB)现场修饰碳糊电极(CPB/CPE)上的电化学行为。与CPE相比,DA在CPB/CPE上与CPB产生了静电排斥作用,氧化峰电流减小,氧化峰电位正移;AA和CPB产生了静电吸引作用,氧化峰电流增大,氧化峰电位负移。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在DA和AA共存体系中,DA和AA的氧化峰电位相差约340 mV,以此建立了DA和AA的电化学同时测定方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DA和AA氧化峰电流和其相应浓度在1.0×10^-5-5.0×10^-3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也可用于DA和AA共存体系中选择性测定DA。在100倍AA共存时DA的检出限为2.0×10^-6mol/L,CPB修饰碳糊电极直接用于市售针剂中DA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抗坏血酸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碳糊电极 现场修饰
下载PDF
硬脂酸钠原位改性碳酸钙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金瑞娣 贾雪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采用原位法制备改性碳酸钙,即在改性剂存在条件下,由氢氧化钙经过碳酸化制备改性碳酸钙。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加入时间、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硬脂酸钠的改性效果相对较好;产品活化度显示改性碳酸钙是憎水性的;... 采用原位法制备改性碳酸钙,即在改性剂存在条件下,由氢氧化钙经过碳酸化制备改性碳酸钙。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加入时间、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硬脂酸钠的改性效果相对较好;产品活化度显示改性碳酸钙是憎水性的;当在消化时加入3%的硬脂酸钠(以碳酸钙质量计)时,改性碳酸钙的活化度可达97.1%。FT-IR,DTA分析表明:其憎水性是由于硬脂酸钠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到碳酸钙表面形成难溶硬脂酸钙结果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法改性 硬脂酸钠 碳酸钙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涛 邵红琪 +1 位作者 吴晓辉 牛其强 《橡胶工业》 CAS 2022年第9期652-658,共7页
制备3种硅烷偶联剂(Si69,Si75,NXT)原位改性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研究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SSBR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NXT在降低善白炭黑填料网络化程度方面比偶联剂Si69和Si75的效果更明... 制备3种硅烷偶联剂(Si69,Si75,NXT)原位改性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研究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SSBR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NXT在降低善白炭黑填料网络化程度方面比偶联剂Si69和Si75的效果更明显;硅烷偶联剂NXT改性白炭黑/SSBR复合材料的剪切储能模量较低,Payne效应较弱,加工性能较好,损耗因子和活化能较小,拉伸储能模量对温度依赖性较弱,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相当,撕裂强度较大,白炭黑分散性优异,白炭黑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溶聚丁苯橡胶 硅烷偶联剂 原位改性 PAYNE效应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损耗因子
下载PDF
碳酸钙的原位合成及表面改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丽娜 赵旭 +2 位作者 任素霞 刘莹 王子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2,共6页
利用碳化法,选用几种常见的改性剂(硬脂酸钠、十八碳醇磷酸酯和油酸)对碳酸钙进行了原位合成及表面改性.通过活化度、白度、接触角的测定,对比了其改性效果,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 利用碳化法,选用几种常见的改性剂(硬脂酸钠、十八碳醇磷酸酯和油酸)对碳酸钙进行了原位合成及表面改性.通过活化度、白度、接触角的测定,对比了其改性效果,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FT-IR结果表明,改性剂与碳酸钙表面是以化学键合和物理吸附方式相结合.碳酸钙改性后,其红外ν3特征吸收峰出现约44cm-1的蓝移现象.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十八碳醇磷酸酯用量达到2%(以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时,产品活化度达到99.9%,白度值达到97.3%,接触角达到了122.25°,从而为新型无机填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合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原位合成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白炭黑填充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阳 邹华 +3 位作者 冯予星 廖坤 黄从岗 张立群 《橡胶工业》 CAS 2016年第7期389-393,共5页
对比硅烷偶联剂常温处理和原位改性白炭黑填充氢化丁腈橡胶(HNBR)胶料的性能,并研究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白炭黑对HN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白炭黑填充HNBR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加工性能改善,Payne效应减弱... 对比硅烷偶联剂常温处理和原位改性白炭黑填充氢化丁腈橡胶(HNBR)胶料的性能,并研究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白炭黑对HN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白炭黑填充HNBR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加工性能改善,Payne效应减弱,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增大,压缩永久变形减小;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或WD70原位改性的HNBR胶料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较好,压缩永久变形较小,改性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白炭黑 硅烷偶联剂 原位改性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超细SiO_2的化学沉淀法制备及其原位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金辉 王美平 魏双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1-844,共4页
以天然优质粉石英自制的Na_2O_3.1SiO_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HCl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超细且分散性好的改性SiO_2粉体。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对溶液中生成的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原位改性的... 以天然优质粉石英自制的Na_2O_3.1SiO_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HCl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超细且分散性好的改性SiO_2粉体。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对溶液中生成的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原位改性的影响及机理,优化了制备超细改性SiO_2粉体的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是有效的改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超细SiO2 硅烷偶联剂KH550 原位改性
下载PDF
聚丙烯/BA原位聚合改性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敬武 谭菁 +1 位作者 周兴平 解孝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0,共3页
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 (PBA)改性蒙脱土 (MMT) ,再与PP熔融复合 ,制成PP/MMT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电子探针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PP/MMT复合材料为纳米复合材料 ,MMT的加入... 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 (PBA)改性蒙脱土 (MMT) ,再与PP熔融复合 ,制成PP/MMT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电子探针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PP/MMT复合材料为纳米复合材料 ,MMT的加入诱导了 β -晶型PP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聚丙烯酸丁酯 蒙脱土 聚丙烯
下载PDF
纳米SiO_2的制备及其原位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美平 林金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7-581,共5页
以天然优质粉石英自制的Na2O.3.1SiO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为改性剂、HCl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分散性好的改性纳米SiO2粉体。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对溶液中生成的二氧化硅粒子表... 以天然优质粉石英自制的Na2O.3.1SiO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为改性剂、HCl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分散性好的改性纳米SiO2粉体。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对溶液中生成的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原位改性的影响及机理,优化了制备改性纳米SiO2粉体的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仪及粘度计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都是有效的改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纳米SIO2 硅烷偶联剂 原位改性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原位改性多孔灯芯草高效吸附废水中的Cr(Ⅵ)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兴唐 李凤枝 +4 位作者 钟书明 张瑞瑞 焦淑菲 汪双双 尹艳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80-3389,共10页
为了制备具有胺基利用率高、结构稳定、使用方便的Cr(Ⅵ)吸附材料,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胺基改性剂,具有类海绵多孔结构的灯芯草(JC)为支撑基材,将吸入JC的PEI通过环氧氯丙烷原位接枝于其纤维表面,获得可整块使用的多孔吸附材料(PEI-JC)... 为了制备具有胺基利用率高、结构稳定、使用方便的Cr(Ⅵ)吸附材料,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胺基改性剂,具有类海绵多孔结构的灯芯草(JC)为支撑基材,将吸入JC的PEI通过环氧氯丙烷原位接枝于其纤维表面,获得可整块使用的多孔吸附材料(PEI-JC)。采用元素分析、SEM、FT-IR、XPS表征PEI-JC的组成与结构,分析PEI-JC对Cr(Ⅵ)的吸附机理。考察PEI浓度、溶液的pH、Cr(Ⅵ)浓度与共存化合物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0%的PEI所制备的PEI10.0-JC,在30℃与pH为2.0的条件下,其Langmuir模型的最大吸附量为474.6 mg·g^(-1);PEI10.0-JC可将含各种共存化合物溶液中的Cr(Ⅵ)从10 mg·L^(-1)降至排放标准(0.5 mg·L^(-1))以下;PEI10.0-JC可重复使用,其结构在吸附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吸附与还原作用是PEI-JC去除水溶液中Cr(Ⅵ)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芯草 聚乙烯亚胺 原位改性 废水 Cr(Ⅵ) 吸附作用
下载PDF
纳米CaCO_3合成及原位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春光 朱开明 +3 位作者 王玉红 陈建峰 饶国英 Harm Wiese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0-493,共4页
在旋转填充床反应器中合成了纳米CaCO3悬浮液,利用pH计跟踪Ca(OH)2碳化反应过程, 研究了碳化反应过程原理。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能极大地强化相间传质与微观混合,提高体系中CaCO3的过饱和度,增大其成核及生长速率。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对纳... 在旋转填充床反应器中合成了纳米CaCO3悬浮液,利用pH计跟踪Ca(OH)2碳化反应过程, 研究了碳化反应过程原理。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能极大地强化相间传质与微观混合,提高体系中CaCO3的过饱和度,增大其成核及生长速率。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对纳米CaCO3进行原位改性; 利用TEM照片研究了原位改性过程中纳米CaCO3的成核生长机理,并考察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填充床反应器 纳米CACO3 原位改性 成核生长 纳米碳酸钙 合成
下载PDF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橡胶加工和改性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文坛 张勇 张隐西 《特种橡胶制品》 2007年第4期1-6,15,共7页
介绍了不饱和橡胶的原位环氧化和原位接枝、原位合成聚不饱和羧酸盐、橡胶填充剂表面原位化学处理、蒙脱土原位插层/剥离、溶胶-凝胶法原位生成SiO2等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橡胶加工和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讨论了各种改性橡胶方法的特... 介绍了不饱和橡胶的原位环氧化和原位接枝、原位合成聚不饱和羧酸盐、橡胶填充剂表面原位化学处理、蒙脱土原位插层/剥离、溶胶-凝胶法原位生成SiO2等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橡胶加工和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讨论了各种改性橡胶方法的特点以及改性效果,并探讨了改性橡胶材料在各种橡胶制品行业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橡胶改性 功能性复合材料
下载PDF
羟基硅油原位改性制备疏水性沉淀二氧化硅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志领 郝学辉 +1 位作者 何佳音 周健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8,共3页
采用羟基硅油原位改性制备疏水性沉淀二氧化硅。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羟基硅油通过化学键接枝到二氧化硅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沉淀二氧化硅的团聚现象,使之分散性提高,与有机基体聚丙烯树脂的相容性增大。疏... 采用羟基硅油原位改性制备疏水性沉淀二氧化硅。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羟基硅油通过化学键接枝到二氧化硅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沉淀二氧化硅的团聚现象,使之分散性提高,与有机基体聚丙烯树脂的相容性增大。疏水性测试表明,羟基硅油203-B和203-D的用量(羟基硅油与原料中二氧化硅的质量比)达到17.9%时,疏水度分别达到24.59%和22.17%,羟基硅油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羟基含量越高,改性效果越明显。原位改性使沉淀二氧化硅吸油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二氧化硅 羟基硅油 原位改性 疏水性 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