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继兵 李国彬 +1 位作者 崔春翔 安雅琴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369,共6页
通过外加颗粒SiO2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定量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颗粒内Al + 1/ 2Mg +SiO2 =1/ 2MgAl2 O4 +Si和颗粒外 2Mg +Si=Mg2 Si。最终物相由约为 16.5 %... 通过外加颗粒SiO2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定量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反应机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颗粒内Al + 1/ 2Mg +SiO2 =1/ 2MgAl2 O4 +Si和颗粒外 2Mg +Si=Mg2 Si。最终物相由约为 16.5 %~ 18.4%MgAl2 O4 ,3 %~ 5 %Si,11.7%Mg2 Si,及大于 0 .5 2 %MgO ,其余为Al组成 ,约 7%Al参加了反应 ,Mg和SiO2 基本消耗尽。反应是以SiO2 颗粒为核心进行的。这种反应及元素的扩散可以用“逐层反应机制”和“元素微观通道扩散机制”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物相组成 反应机制 扩散机制
下载PDF
Effect of carbon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of in-situ Al_2O_(3p)-TiC_p/Al composites 被引量:2
2
作者 寇生中 许广济 丁雨田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1年第5期756-759,共4页
The in situ Al 2O 3p TiC p/Al composite was fabricated by XD (exothermic dispersion) process in TiO 2 Al C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carbon cont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abricated composite and the reactive te... The in situ Al 2O 3p TiC p/Al composite was fabricated by XD (exothermic dispersion) process in TiO 2 Al C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carbon cont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abricated composite and the reactive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had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content affect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reactive temperature of Al 2O 3p TiC p/Al composite greatly. The quantity of TiC phases in the fabricated composites increases, while the Al 3Ti phases reduces with increasing carbon content. And when C/TiO 2 molecular ratio is equal to one, the Al 3Ti phase nearly disappears. High temperature metallurgical field caused by strong exothermic reaction influences the synthetic reaction greatly, and higher synthetic temperature was favorable to the synthesis of Al 2O 3p TiC p reinforc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D technique carbon content in situ al matrix composites
下载PDF
原位Al/_2O_(3P)/7075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磨损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慧敏 杨树青 +1 位作者 许萍 李进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P/7075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干滑动磨损实验研究,通过OM,SEM,TEM等材料分析方法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原位Al2O3颗粒对7075铝合金的晶粒组织有明显细化效...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P/7075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干滑动磨损实验研究,通过OM,SEM,TEM等材料分析方法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原位Al2O3颗粒对7075铝合金的晶粒组织有明显细化效果,Al2O3P/7075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基体7075铝合金有明显的提高。原因是原位合成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原位Al2O3颗粒在摩擦过程中起着抑制金属流动和支撑的双重作用。磨损表面形貌显示,原位Al2O3颗粒的加入,使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变为磨粒磨损,从而改善了材料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al2O3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原位颗粒对6063铝合金微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崇 刘慧敏 +2 位作者 吕春达 刘君城 史志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13-4218,共6页
以CuO-Al作为反应体系,在6063铝合金中原位反应生成Al_(2)O_(3)颗粒,制备6063Al-xAl_(2)O_(3)(x=0,2,4,6,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研究原位反应颗粒Al_(2)O_(3)的形状、尺寸、数量、分布、界面特征等对合金微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机理,并... 以CuO-Al作为反应体系,在6063铝合金中原位反应生成Al_(2)O_(3)颗粒,制备6063Al-xAl_(2)O_(3)(x=0,2,4,6,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研究原位反应颗粒Al_(2)O_(3)的形状、尺寸、数量、分布、界面特征等对合金微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机理,并且分析了6063铝合金自带的原位结晶颗粒Mg2Si对耐磨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6063铝合金中原位反应生成尺寸在亚微米级的近球形θ-Al_(2)O_(3)颗粒;其(311)晶面与6063铝合金基体(111)晶面成共格界面;6063铝合金中Mg2Si尺寸大约为100 nm,呈条带状,其(022)与Al基体(111)晶面属于共格界面。随着Al_(2)O_(3)颗粒含量的增加,6063铝基复合材料的晶粒组织形貌由蔷薇状逐渐向等轴晶转变,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当Al_(2)O_(3)的质量分数为6%时,复合材料组织由等轴晶和细小的柱状晶组成。载荷为50 N时,6063铝合金的磨损量为6.72 mg,6063-6Al_(2)O_(3)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为1.63 mg,相对于6063铝合金降低75.7%。原位颗粒(Al_(2)O_(3)+Mg2Si)与铝基体都成共格界面,界面之间无污染,界面结合强度高,在磨损过程中,不易从基体中脱落,承担磨损过程中的大部分载荷。原位生成高硬度的Al_(2)O_(3)颗粒与原位结晶颗粒Mg2Si协同作用共同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外加载荷为40 N时,随着增强相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6063铝合金磨损机制以严重的粘着磨损为主。6063-2Al_(2)O_(3)和6063-4Al_(2)O_(3)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主要以粘着磨损为主,6063-6Al_(2)O_(3)复合材料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al2O3颗粒 原位结晶Mg2Si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耐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