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孟买血型的鉴定及输血对策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萍 沈雨青 张水木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3期508-509,共2页
类孟买血型近年来多见报道〔1-4〕。我们发现1例类孟买Bh分泌型,进行血清学试验检查,同时送上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鉴定FUT1基因型和Se血型基因。采用抗H试剂模拟抗体体外溶血试验配血结果,对类孟买血型患者的合适输血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 类孟买血型 血型鉴定 体外溶血
原文传递
3种中药注射液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谢暕 王军成 王爱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3-267,共5页
目的:评价血栓通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主动全身过敏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血管刺激性试验和体外溶血试验考察以上3种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阳性对照过敏反应呈极强阳性,3种... 目的:评价血栓通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主动全身过敏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血管刺激性试验和体外溶血试验考察以上3种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阳性对照过敏反应呈极强阳性,3种注射液均未见过敏反应,各组豚鼠的体重变化未见明显差异;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阳性对照组各动物均出现蓝斑,且直径>5 mm,血清IgE含量明显增高(P<0.01),3种注射液均未出现直径>5 mm的蓝斑,血清IgE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血管刺激性试验中,各组动物的左耳和右耳给药局部血管肉眼观察均未见任何刺激反应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给药结束及恢复期,实验动物双耳血管及周围组织均未见明显异常;体外溶血试验中,3种注射液均末见溶血或凝集现象。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在该实验条件下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主动全身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 血管刺激性 体外溶血
原文传递
不同丙泊酚载药体系中游离药物浓度与体外溶血性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蔡伟惠 金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考察了静脉注射用丙泊酚脂肪乳、聚氧乙烯蓖麻油胶束、微乳、混合胶束体系中游离药物浓度与体外溶血性的关联。用HPLC法测定游离丙泊酚的浓度,建立了UV法测定溶血百分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载药脂肪乳、聚氧乙烯蓖麻油胶束、微乳、混合胶... 考察了静脉注射用丙泊酚脂肪乳、聚氧乙烯蓖麻油胶束、微乳、混合胶束体系中游离药物浓度与体外溶血性的关联。用HPLC法测定游离丙泊酚的浓度,建立了UV法测定溶血百分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载药脂肪乳、聚氧乙烯蓖麻油胶束、微乳、混合胶束体系透析后游离药物浓度(μg/ml)分别为19.5±0.6、33.5±2.8、107.3±3.9、151.1±13.1,溶血百分率(%)分别为4.6±0.4、20.0±0.4、55.7±4.0、89.0±0.8,而四者空白组的溶血百分率(%)则分别为1.5、6.1、0、31。在各载药体系中,由丙泊酚引起的溶血百分率在3.1%~58%范围内与游离药物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游离丙泊酚 体外溶血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过敏性、溶血性和刺激性比较试验
4
作者 顾蕾蕾 何若琦 张逸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 评价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过敏性、溶血性和刺激性并与参比制剂比较一致性。方法 通过对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来检测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过敏性。通过体外溶血试验检测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通过对兔耳血管刺... 目的 评价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过敏性、溶血性和刺激性并与参比制剂比较一致性。方法 通过对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来检测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过敏性。通过体外溶血试验检测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通过对兔耳血管刺激性试验来检测伊班膦酸钠注射液的刺激性。结果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无过敏性、溶血性和刺激性。结论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与参比制剂(Roche Pharma(Schweiz)Ltd)毒性反应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试验 体外溶血 血管刺激
下载PDF
布舍瑞林注射液过敏性、溶血性及刺激性研究
5
作者 杨雪 王建 +4 位作者 刘海余 薛宝君 赵健 崔志刚 汤连升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8期26-34,共9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过敏性、体外溶血性及肌肉刺激性评价布舍瑞林注射液的安全性。过敏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中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而刺激性试验中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过程中,对照系统均成立。Hartley豚鼠隔日腹腔连续3次注射给予布舍瑞林注射... 本研究旨在通过过敏性、体外溶血性及肌肉刺激性评价布舍瑞林注射液的安全性。过敏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中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而刺激性试验中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过程中,对照系统均成立。Hartley豚鼠隔日腹腔连续3次注射给予布舍瑞林注射液(2μg/只),末次致敏后第14和21天分别静脉注射2倍致敏剂量供试品激发进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同样的给药剂量,末次致敏后第10天,皮内注射给予对应的抗体血清,静脉注射激发后未见蓝斑,豚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果为阴性。采用2%红细胞悬液进行体外溶血性试验,温育15 min、30 min、45 min、1 h、2 h、3 h各观察1次,布舍瑞林注射液和阴性对照组所有试管未见溶血,终末未见红细胞凝集,而阳性对照组全部溶血。新西兰兔连续肌肉注射给予布舍瑞林注射液(0.5 mL/只),末次给药72 h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对新西兰兔股四头肌有刺激作用,恢复期结束未见刺激性反应,具有可逆性。研究结果表明,布舍瑞林注射液无过敏性和溶血性,对肌肉有刺激性但停药后可恢复,在应用过程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舍瑞林 过敏性 体外溶血性 肌肉刺激性
下载PDF
微柱凝集法与体外溶血配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丹 《临床研究》 2017年第5期181-183,共3页
目的 分析微柱凝集法与体外溶血不同配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AIH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溶血配血,对照组... 目的 分析微柱凝集法与体外溶血不同配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AIH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溶血配血,对照组采用微柱凝集法配血,比较两组输血总有效率、输血前、后红细胞(RBC)计数、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 观察组输血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03,P〈0.05);观察组输血后TBIL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体外溶血实验应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配血中,可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有效,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体外溶血 微柱凝集法
下载PDF
基于溶血率的金银花与山银花质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玉玲 郑燕 +4 位作者 叶萌 梁鑫 王晨 潘春晖 杨红玉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研究金银花药材与山银花药材的体外溶血作用,对二者的内在质量差异进行研究.分析3批金银花药材与3批山银花药材体外溶血作用,计算溶血率,运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运用SPSS相似度软件对二者进行分析时... 通过研究金银花药材与山银花药材的体外溶血作用,对二者的内在质量差异进行研究.分析3批金银花药材与3批山银花药材体外溶血作用,计算溶血率,运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运用SPSS相似度软件对二者进行分析时,金银花样品与3批山银花样品相似度分别为73.3%、60.0%、27.6%;金银花样品在溶血率—质量浓度曲线上出现溶血率最大值时的质量浓度较山银花大,且溶血率最大值小于山银花;采用"Smirnov"法分析,2批山银花样品与金银花样品具有显著差异.实验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在体外溶血方面存在差异,说明金银花药材与山银花药材内在质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山银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体外溶血作用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溶血性研究
8
作者 邵广红 华洪辉 王冬 《黑龙江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溶血性。方法:利用兔心血做体外溶血试验。结果:三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体外溶血及致凝聚作用。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无溶血与致凝聚作用。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兔心血 体外溶血 致凝聚
下载PDF
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有效避免再次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聪海 张添新 +2 位作者 杨惠聪 张志坚 原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为常规配血结果相容但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筛查合适的红细胞输注,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采用体外溶血试验为患者筛选不溶血的供血者红细胞输注。结果: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从15袋血液中筛获不溶血红细胞3 U,... 目的:为常规配血结果相容但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筛查合适的红细胞输注,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采用体外溶血试验为患者筛选不溶血的供血者红细胞输注。结果: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从15袋血液中筛获不溶血红细胞3 U,给患者输血后效果好,无再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当常规方法配血结果相容而输血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可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法再次筛查不溶血红细胞供患者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溶血实验 伪相容 溶血性输血反应 不溶血红细胞
下载PDF
土贝母皂苷甲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性质考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董荧荧 余陈欢 +1 位作者 俞冰 俞文英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2-836,共5页
目的制备土贝母皂苷甲长循环脂质体(tubeimoside A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TA-LC-Lipo),并进行体外性质考察。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TA-LC-Lipo;采用HPLC测定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率;通过Marlvern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肉眼... 目的制备土贝母皂苷甲长循环脂质体(tubeimoside A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TA-LC-Lipo),并进行体外性质考察。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TA-LC-Lipo;采用HPLC测定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率;通过Marlvern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肉眼观察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其溶血作用。结果确定处方为大豆磷脂浓度10 mg·mL^-1、药脂比1∶10、大豆磷脂∶胆固醇=4∶1、DSPE-PEG 2000的摩尔含量为5%。制备得到的TA-LC-Lipo的平均粒径、PDI、电位、包封率分别为123.0 nm,0.134,-1.20 mV,86.2%。结论制得的TA-LC-Lipo粒度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有较好的缓释作用,并能有效改善土贝母皂苷甲的溶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皂苷甲 长循环脂质体 体外释放 体外溶血
原文传递
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剂吸附破伤风疫苗的非临床制剂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朱楠 马伟 +7 位作者 陈雪 邵丽娟 黄元元 胡利平 胡文龙 葛海兵 王坚 沈微微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剂吸附破伤风疫苗在非临床阶段的安全性差异,为预灌封注射剂型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对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剂吸附破伤风疫苗分别进行体外溶血试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和肌肉刺激试验以评价其制剂安... 目的研究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剂吸附破伤风疫苗在非临床阶段的安全性差异,为预灌封注射剂型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对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剂吸附破伤风疫苗分别进行体外溶血试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和肌肉刺激试验以评价其制剂安全性。取兔1只进行体外溶血试验,观察样品的溶血情况;取豚鼠36只进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观察豚鼠出现的全身反应及死亡情况;取兔16只进行肌肉刺激试验,观察注射局部的刺激反应,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种吸附破伤风疫苗在体外溶血试验中,对兔红细胞皆有凝聚作用,未见溶血;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在0.1 ml和0.5 ml致敏剂量下均未见过敏反应;肌肉刺激试验中,单次注射0.5 ml后注射部位肌肉可见轻度刺激性,停药后可恢复,与疫苗中含有铝佐剂相关。结论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剂吸附破伤风疫苗安全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灌封注射器 破伤风 体外溶血试验 主动全身过敏试验 肌肉刺激试验
原文传递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体外溶血、全身过敏、血管刺激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力 杨文祥 +1 位作者 刘春霞 唐晓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年第1期47-49,52,共4页
目的了解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否有溶血、过敏、血管刺激作用,评价其注射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按《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5年)进行了体外溶血试验、豚鼠全身过敏试验、家兔血管刺激试验。结果复方甘露醇注... 目的了解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否有溶血、过敏、血管刺激作用,评价其注射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按《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5年)进行了体外溶血试验、豚鼠全身过敏试验、家兔血管刺激试验。结果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对豚鼠未见明显的过敏反应,体外溶血试验结果为阴性,家兔血管刺激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溶血试验 全身过敏试验 血管刺激性试验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原文传递
离心式磁悬浮血泵溶血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义文 张帆 +2 位作者 方媛 董百川 周亮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3期169-172,共4页
对自主研制的离心式磁悬浮血泵,为分析研究其溶血性能,对其内流场进行建模,在Fluent中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搭建体外溶血实验装置,在设计工况下,测量一定时间间隔内血浆中游离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计算出血泵的标准溶血指数。数值模... 对自主研制的离心式磁悬浮血泵,为分析研究其溶血性能,对其内流场进行建模,在Fluent中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搭建体外溶血实验装置,在设计工况下,测量一定时间间隔内血浆中游离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计算出血泵的标准溶血指数。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血泵整个流道内静压力分布均匀,各流道间过渡平稳;内部壁面剪切力均在150 Pa以下,红细胞发生破坏与暴露时间无关。体外溶血实验得到标准溶血指数NIH值为(0.002 9±0.000 7)mg/L,符合人类生理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血泵 溶血性能 计算流体力学 体外溶血实验
下载PDF
抗菌肽Cec4的结构改造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建 赵行行 +3 位作者 吴兆颖 王涛 尚小丽 国果 《生物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目的]对抗菌肽Cec4进行结构改造,并评估优化小肽的稳定性及溶血性。[方法]采用序列截短、氨基酸替换的方式来改造Cec4。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改造后的Cec4对各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并... [目的]对抗菌肽Cec4进行结构改造,并评估优化小肽的稳定性及溶血性。[方法]采用序列截短、氨基酸替换的方式来改造Cec4。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改造后的Cec4对各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并评估不同因素对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溶血实验检测其安全性。[结果]①截短后的Cec4失去抑菌效果。②Cec4氨基酸替换后的Cec4-1、Cec4-2未能提升抑菌能力。Cec4-4的MIC值为Cec4的50%。③在24h,时间-杀菌曲线显示,Cec4-4的抑菌活性较Cec4高30%。④血清会影响抗菌肽活性,并且高浓度胰蛋白酶(1. 0 mg/m L)会抑制Cec4-4抗菌活性。⑤溶血实验表明Cec4-4在1 mg/m L浓度下无溶血反应。[结论]截短使Cec4失去抑菌活性,氨基酸替换后的Cec4-4对各测试菌的抑菌活性较母肽提升了1倍,且抗菌肽在1mg/m L浓度下对人体无溶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结构改造 MIC 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溶血
原文传递
抗菌肽Cec4杂合肽的设计及其抗菌相关活性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建 赵行行 +2 位作者 朱贵明 尚小丽 叶远浓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28-4833,共6页
结合不同抗菌肽的优点与抗菌肽Cec4杂合,以提高其抗菌能力。通过杂合肽进行序列比对、3级结构预测、相关抗菌效果等参数分析,设计出可能具有更强抗菌能力的杂合肽6条。进而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杂合肽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 结合不同抗菌肽的优点与抗菌肽Cec4杂合,以提高其抗菌能力。通过杂合肽进行序列比对、3级结构预测、相关抗菌效果等参数分析,设计出可能具有更强抗菌能力的杂合肽6条。进而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杂合肽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各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杂合肽Cec4-1-1、Cec4-4-2与母肽Cec4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相当,Cec4-2-1对大肠杆菌的MIC值为2μg/mL,其抑菌效果优于母肽Cec4。杂合肽和母肽Cec4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白色念珠菌)均无抑菌效果。杂合肽Cec4-1-1、Cec4-2-2、Cec4-4-2与母肽Cec4对各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效果相当,Cec4-2-1对标准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为0.5μg/mL,其抑菌效果优于母肽Cec4。综上,杂合肽Cec4-1-1、Cec4-2-1、Cec4-2-2、Cec4-4-2对各类鲍曼不动杆菌均有较强抑菌活性且对人红细胞无溶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肽 家蝇抗菌肽 MIC 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溶血
原文传递
低温乙醇法和硫酸铵盐析法制备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帆 熊小培 +1 位作者 邓龙兴 张智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7-46,共10页
目的采用低温乙醇法制备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porcine immunoglobulin,P-ATG),并对其进行多项非临床研究,同时与原硫酸铵盐析工艺制品(市售制品)进行非临床对比研究,评价2种制品在毒理特性方面的一致性。方... 目的采用低温乙醇法制备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porcine immunoglobulin,P-ATG),并对其进行多项非临床研究,同时与原硫酸铵盐析工艺制品(市售制品)进行非临床对比研究,评价2种制品在毒理特性方面的一致性。方法给予新西兰兔的血管重复刺激性试验,评价2种制品对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新西兰兔红细胞的体外溶血试验,评价2种制品的溶血性;单次给药静脉注射SD大鼠进行毒性试验,评价2种制品的急性毒性;4周重复给药静脉注射SD大鼠进行毒性并伴随局部刺激性、免疫原性和毒代动力学试验,评价2种制品的长期毒性。结果2种工艺制品连续5 d静脉注射新西兰兔,未见局部刺激性;2种工艺制品体外对新西兰兔红细胞无溶血作用,不引起新西兰兔红细胞凝聚;供试品组(低温乙醇法)在累计剂量1560 mg/kg和市售对照组(硫酸铵盐析法)在累计剂量1640 mg/kg的情况下,单次静脉注射SD大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相同,未显示出明显毒性,P-ATG(低温乙醇法)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nce dose,MTD)>1560 mg/kg,为等效剂量的10.4倍,临床拟用剂量的62.4倍;供试品组(低温乙醇法)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每日剂量195、310、780 mg/kg的情况下,重复静脉注射SD大鼠未出现明显毒性;供试品组(低温乙醇法)中剂量组在每日剂量310 mg/kg和市售对照组(硫酸铵盐析法)在每日剂量410 mg/kg的情况下,重复静脉注射SD大鼠产生的毒性特征基本一致,毒性结果变化趋势也较为接近,P-ATG(低温乙醇法)的未见明显毒性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780 mg/kg,为等效剂量的5.2倍,临床拟用剂量的31.2倍。结论低温乙醇法制品和硫酸铵盐析法制品的毒理特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乙醇法 硫酸铵盐析法 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血管刺激试验 体外溶血试验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