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WASP通过polyPro和VCA结构域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 被引量:4
1
作者 沈秀莲 逯宜超 +1 位作者 甲芝莲 吴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0-401,共12页
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与细胞骨架构建和重塑的调控息息相关。N-WASP蛋白是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WASP-WAVE family)的一个重要成员,又名WAS-like蛋白(WASL),直接参与细胞骨架中肌动蛋白丝状... 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与细胞骨架构建和重塑的调控息息相关。N-WASP蛋白是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WASP-WAVE family)的一个重要成员,又名WAS-like蛋白(WASL),直接参与细胞骨架中肌动蛋白丝状分支的动态调控。本研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发现N-WASP表达于小鼠胚胎发育时期(E12.5~E18.5)的大脑皮层中,并且其表达水平随着发育逐渐降低。利用在体子宫内胚胎电转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或者敲低N-WASP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障碍,说明N-WASP在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中起到关键作用。N-WASP蛋白主要包含4个结构域:WH1、GBD、poly Pro和VCA。为进一步研究N-WASP各结构域在神经元迁移中的调控功能,设计了一系列的显性负性突变实验。通过过表达结构域删除的N-WASP蛋白,发现(35)poly Pro、(35)VCA和(35)WH1均能造成神经元迁移障碍。但是,过表达不能结合Cdc42的N-WASP蛋白(H208D突变体)却不能造成明显的神经元迁移障碍。另外,单独过表达N-WASP的结构域poly Pro或VCA能够造成神经元迁移障碍,而过表达WH1结构域却不能影响迁移。最后,通过过表达poly Pro和VCA结构域同时删除的N-WASP(WH1-GBD),发现WH1-GBD结构域对神经元迁移没有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N-WASP蛋白主要是通过poly Pro和VCA两个结构域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 N-WASP 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动态
下载PDF
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N-Cadherin异常表达对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付苏雷 杨慈清 +3 位作者 贾阳阳 李晗 郭志坤 林俊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6-869,871,共5页
目的:探究N-Cadherin异常表达对小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活体子宫电转基因技术和RNA干扰技术相结合,在小鼠胚胎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实现对N-Cadherin的超表达和抑制表达,荧光免疫组化检测超表达结果,用GF... 目的:探究N-Cadherin异常表达对小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活体子宫电转基因技术和RNA干扰技术相结合,在小鼠胚胎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实现对N-Cadherin的超表达和抑制表达,荧光免疫组化检测超表达结果,用GFP示踪N-Cadherin超表达和抑制表达后神经元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迁移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Cadherin超表达后有更多的GFP阳性神经元迁移到皮层的Ⅱ-Ⅳ层;N-Cadherin被抑制后大量GFP阳性神经元停滞在SVZ区。结论:N-Cadherin在小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的迁移具有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电转 神经钙黏蛋白 神经元迁移 RNA干扰
下载PDF
鼠胚大脑皮层子宫内电穿孔法基因转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俞华莉 巨兴达 +4 位作者 王俊杰 高倩倩 伏秀青 王兴智 朱筱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体内电穿孔法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转基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本研究旨在通过子宫内电穿孔法,建立鼠胚大脑皮层体内基因转移体系:将带有GFP的表达载体pCAGGS-IRES-EGFP显微注入胚胎期14... 体内电穿孔法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转基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本研究旨在通过子宫内电穿孔法,建立鼠胚大脑皮层体内基因转移体系:将带有GFP的表达载体pCAGGS-IRES-EGFP显微注入胚胎期14.5d的鼠胚侧脑室中,电极沿与脑中缝平行的方向夹持鼠脑,在电压30V,脉冲时间50ms,脉冲数5的条件下方波电击,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室管膜层细胞。胚胎被重新放回母体内,继续发育3d。分离被转染的鼠胚脑组织,沿冠状面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源蛋白GFP在鼠胚大脑皮层中的瞬时表达。鼠胚大脑皮层子宫内电穿孔法基因转移体系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皮层发育、神经元迁移、轴突导向等以及神经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电穿孔法 显微注射 大脑皮层 鼠胚
下载PDF
子宫内电穿孔法调控鼠胚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基因表达体系的建立
4
作者 欧伟明 何龙楷 +6 位作者 王晓钰 杨雪松 王广 李冰肖 金雅 韩莎莎 柳国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 利用子宫内电穿孔(in utero electroporation,IUE)技术,建立小鼠胚胎阶段调控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基因表达体系。方法 向孕14.5 d鼠胚脑室内注入pCIG质粒,电转至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取孕16.5 d或孕17.5 d鼠... 目的 利用子宫内电穿孔(in utero electroporation,IUE)技术,建立小鼠胚胎阶段调控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基因表达体系。方法 向孕14.5 d鼠胚脑室内注入pCIG质粒,电转至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取孕16.5 d或孕17.5 d鼠胚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SC的增殖、凋亡、分裂、定向分化及迁移和成熟。结果 可在孕16.5 d观察到NSC向中间前体神经元分化、NSC增殖与凋亡及放射状胶质细胞放射轴形态结构发育的情况;可在孕17.5 d观察到NSC向大脑皮质Ⅴ~Ⅵ层神经元分化、NSC向外侧大脑皮质迁移、迁移神经元树突发育及神经元成熟的情况。结论 采用IUE技术可成功建立调控小鼠胚胎大脑皮质NSC基因表达体系,这有利于深入开展大脑皮质NSC的增殖、凋亡、分裂、定向分化、迁移和成熟等神经发育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电穿孔 大脑皮质 神经干细胞 神经发生 基因调控 小鼠
下载PDF
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小薇 刘安军 +4 位作者 任安经 王志彬 章卫平 吕建新 谢志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优化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用于检测胎鼠大脑新生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特征。方法通过选择异氟烷气体麻醉方式,改进毛细玻璃针的制备方法,减少手术中胚胎的暴露时间,优化电转参数等,对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进行一系列优化。采用... 目的优化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用于检测胎鼠大脑新生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特征。方法通过选择异氟烷气体麻醉方式,改进毛细玻璃针的制备方法,减少手术中胚胎的暴露时间,优化电转参数等,对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进行一系列优化。采用优化的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给6只怀孕16.5 d的孕鼠进行了手术,共电转胚胎42只。结果电转后孕鼠和胚胎的存活率达到100%,其中大脑表达外源基因的胎鼠占85%±3%。结论优化的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胎鼠存活率和基因电转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 基因 发育 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 小鼠
下载PDF
小鼠子宫内电转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慈清 李小英 +3 位作者 卢习 付苏雷 赵善廷 林俊堂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2,F0004,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子宫内电转基因技术,比较分析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后对胚胎发育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怀孕15d的小鼠,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出两侧子宫,用毛细管注射针将2μg/μl的pCAGGS-GFP质粒0.5-1μl准确注射到胎鼠... 目的:建立小鼠子宫内电转基因技术,比较分析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后对胚胎发育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怀孕15d的小鼠,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出两侧子宫,用毛细管注射针将2μg/μl的pCAGGS-GFP质粒0.5-1μl准确注射到胎鼠侧脑室,在电压40V、每次脉冲60ms,间隔940ms,电脉冲6次的条件下进行定时定位活体电转基因,电转后24h取材,甲醛固定冷冻冠状切片,DAPI染细胞核观察组织形态结构变化,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的表达差异。结果:妊娠15d孕鼠转染24h后小鼠成活率80%(8/10),胚胎成活率为54.2%(13/24),存活胚胎GFP阳性表达率为61.5%(8/13),GFP阳性表达胚胎脑组织切片,基因转染区域和正常组织区组织形态结构和α-SMA表达不存在差别。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子宫内电转基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转基因方法 子宫内电转
下载PDF
Efficient genetic manipulation in the developing brain of tree shrew using in utero electroporation and virus infec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Dan Xu Yuangang Zhu Zhiheng Xu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507-509,共3页
Tree shrews(also named banxrings),the small mammals native to Southeast Asia,are featured by moderate size,easy breeding,high reproductivity and close genetic background to primates(Xu et al.,2012;Xiao et al.,2017... Tree shrews(also named banxrings),the small mammals native to Southeast Asia,are featured by moderate size,easy breeding,high reproductivity and close genetic background to primates(Xu et al.,2012;Xiao et al.,2017).Tiee shrews possess both conserved and unique features compared to primates,and thus will become a suitable animal model with modest cost-effciency(Yao,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icient genetic manipulation in the developing brain of tree shrew using in utero electroporation and virus infection
原文传递
小鼠胎脑组织活体转基因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燕 丁学锋 +5 位作者 刘淑红 赵永岐 吴彦瑞 王飞 范文红 范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建立实用的小鼠活体脑组织基因转染技术。方法:将EGFP质粒(CAGS启动子)注射到胎龄16 d(E16d)的胎鼠侧脑室,用镊形电极隔着子宫壁夹住胎鼠头部,在45 V电压下给予5次电脉冲刺激,每次刺激50ms,间隔1 s;转染后不同天数将胎鼠脑组织完... 目的:建立实用的小鼠活体脑组织基因转染技术。方法:将EGFP质粒(CAGS启动子)注射到胎龄16 d(E16d)的胎鼠侧脑室,用镊形电极隔着子宫壁夹住胎鼠头部,在45 V电压下给予5次电脉冲刺激,每次刺激50ms,间隔1 s;转染后不同天数将胎鼠脑组织完整取出,以4%PFA固定后冰冻切片,进行激光共聚焦照相。结果:EGFP质粒被转入小鼠活体脑组织细胞中并获得表达,动物存活率为90%,GFP阳性率高于80%。结论:通过对麻醉剂、电脉冲刺激、质粒浓度、术中术后处理等多种实验条件的摸索,建立了实用的小鼠胎脑组织活体转基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电转 转基因 神经元迁移 胚胎
下载PDF
利用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研究Frizzled 10在大脑皮质发育中的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斌 顾小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发育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利用子宫内胚胎电转的方法对Frizzled 10基因在小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利用PCR扩增获得Frizzled 10的全长cDNA,将cDNA连接到电击载体pCAGIG,... 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发育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利用子宫内胚胎电转的方法对Frizzled 10基因在小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利用PCR扩增获得Frizzled 10的全长cDNA,将cDNA连接到电击载体pCAGIG,构建异位表达载体pCAGIG-Frizzled 10。建立子宫内电击技术:在胚鼠E 14.5 d时,将异位表达载体pCAGIG-Frizzled 10在电压35 V、脉冲时间50 ms、脉冲数5的条件下将质粒电击到背侧皮质的脑室区,4 d后收取胚鼠脑组织,进行冠状切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外源蛋白GFP在鼠胚背侧皮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Frizzled 10的异位表达参与了皮质发育的调控。该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Frizzled 10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ZZLED 10 大脑皮质 子宫内胚胎电转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莹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参与调控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的情况。方法通过在体子宫内胚胎电转基因和RNA干扰技术(RNAi),在发育的大鼠胚胎脑内干扰NMDA受体的NR1亚基表达,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追踪...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参与调控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的情况。方法通过在体子宫内胚胎电转基因和RNA干扰技术(RNAi),在发育的大鼠胚胎脑内干扰NMDA受体的NR1亚基表达,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追踪基因转染上的神经元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迁移途径和特征。结果转染上对照质粒的皮层神经元能通过放射状迁移,在出生后第7天(P7)之前迁移到皮层的正确位置,即2~3层,而干扰NR1基因表达后的神经元则不能正常地放射状迁移至皮层的2~3层,P7时仍停留在皮层深层位置,甚至发生区。结论 NMDA受体在大脑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有助于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迁移的机制并为预防控制神经元迁移异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放射状迁移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在体子宫内胚胎电转基因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运用电穿孔技术建立小鼠脑内基因转染模型
11
作者 杜鹏 王春雷 +3 位作者 徐运兰 喻志源 谢敏杰 王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4-506,559-560,共5页
目的借助生物物理技术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的脑内基因转染技术,探讨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孕15 d C57系小鼠,取出子宫角,用自制玻璃电极将目的质粒和荧光质粒混匀后注入胎鼠侧脑室,应用BTX电转染仪在胎鼠脑两颞极间给予设定... 目的借助生物物理技术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的脑内基因转染技术,探讨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孕15 d C57系小鼠,取出子宫角,用自制玻璃电极将目的质粒和荧光质粒混匀后注入胎鼠侧脑室,应用BTX电转染仪在胎鼠脑两颞极间给予设定的电脉冲刺激,后将胎鼠放入孕鼠腹腔让其自然出生后8 d取脑,冰冻切片,抗GFP、抗Tubulin免疫组化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小鼠大脑皮层Ⅱ、Ⅲ层,转染CAG-EGFP的脑片可见绿色荧光细胞带,转染细胞抗GF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转染DS-red的呈红色荧光细胞带,转染细胞均呈抗Tubulin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子宫内胚胎电转染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在体基因转染技术,可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电转染 基因转染 小鼠
下载PDF
摇晃蛋白引起神经元分枝并促进树突发育
12
作者 卢习 范力 +3 位作者 邵虹 段明慧 陈树林 赵善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5-259,262,共6页
目的:研究摇晃蛋白与神经元迁移和发育的关系。方法:通过子宫内电击转染质粒pCAG-GFP到胚胎小鼠大脑皮质,标记迁移中的单个神经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位于大脑皮质不同层中迁移和分化神经元的形态,统计分析神经元顶突起长度与神经... 目的:研究摇晃蛋白与神经元迁移和发育的关系。方法:通过子宫内电击转染质粒pCAG-GFP到胚胎小鼠大脑皮质,标记迁移中的单个神经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位于大脑皮质不同层中迁移和分化神经元的形态,统计分析神经元顶突起长度与神经元分枝的关系。结果:摇晃蛋白局限性分布于发育中大脑皮质的边缘带。当神经元顶突起接触到含摇晃蛋白的边缘带后,神经元顶突起缩短并开始出现分枝,而且,神经元的剩余顶突起的长度与总的分枝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且与分枝点的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摇晃蛋白促进神经元顶突起的分枝并与树突的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晃蛋白 子宫内电击转染 神经元分枝
下载PDF
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在神经元树突棘发育及神经纤维归巢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段明慧 卢习 +3 位作者 张伟 李玲玲 陈树林 赵善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5,372,共7页
目的:建立鼠胚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体系(In utero electroporation,IUE),探究该技术在研究神经元发育包括树突棘形成及神经纤维归巢(轴突投射)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带pCAG启动子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 目的:建立鼠胚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体系(In utero electroporation,IUE),探究该技术在研究神经元发育包括树突棘形成及神经纤维归巢(轴突投射)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带pCAG启动子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质粒,并将该质粒利用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转染到孕期15.5 d(E15.5)鼠胚大脑皮质的新生神经元中。待小鼠出生后(P0)及第28 d(P28)用4%多聚甲醛活体灌注固定,振荡切片机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在出生后P28小鼠被转染一侧的大脑皮质内有大量被GFP标记的细胞,呈现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从胞体发出大量树突,树突表面有大量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小棘,被标记神经元的轴突通过胼胝体投射到对侧海马和大脑皮质。结论: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能成功转染大脑皮质神经元,由CAG启动的GFP表达载体能够在被转染的神经元中长时程高效表达GFP,并标记被转染神经元的所有细胞结构包括树突、轴突及树突棘,该技术可用于研究各种不同基因在小棘发育及神经纤维归巢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电击转染 树突棘 神经纤维归巢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Bmal1对小鼠胚胎期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和轴突投射的影响
14
作者 李芳 黄青芸 +7 位作者 刘斯佳 郭忠信 熊欣欣 桂林 束会娟 黄绍明 谭国鹤 刘媛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4-533,共10页
大脑皮层的发育是脑结构形成与功能建立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及胼胝体区的轴突投射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该环节受基因转录的调控,但相关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转录因子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prote... 大脑皮层的发育是脑结构形成与功能建立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及胼胝体区的轴突投射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该环节受基因转录的调控,但相关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转录因子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protein1)是体内重要的生物钟节律因子之一,最新研究发现其还参与调节海马神经祖细胞增殖,提示其与神经发育存在潜在的相关性。为明确Bmal1基因在大脑皮层发育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Bmal1基因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al1基因在神经系统中表达丰富,并且在发育期的大脑内呈现特定的表达规律:在胚胎后期和出生后早期脑内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以出生后第3d为高峰。进一步通过联合使用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和RNAi干扰方法敲减脑内神经元中Bmal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胚胎期皮层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发生了延迟,延迟程度与RNAi的敲减效率呈正相关,存在一定的基因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观察发现,在胚胎期脑内神经元中降低Bmal1表达水平以后,胼胝体轴突向对侧大脑半球的投射也出现了明显的缺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BMAL1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以及轴突投射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调控分子,为从转录因子角度深入理解大脑皮层发育的分子调节机制和寻找调控靶点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发育 BMAL1 神经元迁移 轴突投射 子宫内胚胎电转
下载PDF
寨卡病毒NS4A蛋白影响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迁移
15
作者 韦智钟 阴彬 +1 位作者 彭小忠 刘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7期988-993,共6页
目的在体研究寨卡病毒(Zika virus)NS3和NS4A蛋白对大脑皮质神经元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及反转录PCR测定Zika病毒SZ01株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确定NS3和NS4A蛋白编码序列,构建融合Flag标签的p CIG蛋白表达载... 目的在体研究寨卡病毒(Zika virus)NS3和NS4A蛋白对大脑皮质神经元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及反转录PCR测定Zika病毒SZ01株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确定NS3和NS4A蛋白编码序列,构建融合Flag标签的p CIG蛋白表达载体。通过子宫内电转技术在E13.5 d小鼠的大脑皮质的神经前体细胞中表达病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Flag标签、TBR1与e GFP,观察表达NS3和NS4A蛋白的细胞在E18.5 d大脑皮质中的分布,评估Zika病毒蛋白对大脑皮质神经元迁移的影响。结果 1)NS4A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一致,NS3存在1处氨基酸位点突变。2)Flag标签荧光信号与e GFP荧光共定位,提示e GFP可以指示病毒蛋白在皮质中的表达。3)TBR1荧光显示在体表达NS4A后,神经元的分布与p CIG对照组及表达NS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在体表达Zika病毒的NS4A蛋白可能影响神经元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NS4A蛋白 子宫内电转 神经元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