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初期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志永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9,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在华北农村占主导地位 ,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1 95 0年 5月我国颁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后 ,在华北农村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的婚姻制度改革 ,经过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在华北农村占主导地位 ,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1 95 0年 5月我国颁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后 ,在华北农村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的婚姻制度改革 ,经过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和建立婚姻登记制度 ,最终实现了从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向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华北农村 婚姻制度 改革 中国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共产党人的劳动就业观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占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1-45,共5页
建国初期,针对全国经济凋敝、失业严重的经济国情,为缓解因失业而引起的尖锐社会问题,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失业问题,认真研究并试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共产党领导人认为,新中国失业问题主要是旧中国的“遗产”,失业问题与社会制度有关... 建国初期,针对全国经济凋敝、失业严重的经济国情,为缓解因失业而引起的尖锐社会问题,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失业问题,认真研究并试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共产党领导人认为,新中国失业问题主要是旧中国的“遗产”,失业问题与社会制度有关,旧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而且无法解决失业问题,新社会、新民主主义制度以至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够解决失业问题,也不应该长期存在失业现象。共产党领导人主张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提出全面劳动就业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 就业观 建国初期 共产党人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60,共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将"城乡兼顾"作为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全面统筹城乡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安定城乡局面、恢复城乡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土地改革、政策扶持、生产技术革新推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将"城乡兼顾"作为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全面统筹城乡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安定城乡局面、恢复城乡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土地改革、政策扶持、生产技术革新推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缩小了城乡物质差距;利用农村合作组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与医疗救济等手段,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初步健全了城乡组织机制与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改造与重建了农村社会风尚,消除了城乡融合发展观念差异。这些举措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城乡融合 农业生产力 组织机制 文化共享
下载PDF
建国初期粮棉油统购统销政策评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大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270-273,共4页
建国初期 ,随着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展 ,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供求之间出现了紧张的矛盾 ,结果导致了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统购统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统购统销政策发挥... 建国初期 ,随着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展 ,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供求之间出现了紧张的矛盾 ,结果导致了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统购统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统购统销政策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不可否认 ,它对后来我国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农业特别是粮食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也有着消极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粮、棉、油 统购统销 评析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婚姻法》过程中妇女自杀或被杀的性别视角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冬梅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195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婚姻自由和夫妻权利平等等方面赋予了女性法律主体地位,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这是几千年来婚姻制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这种根本性变革引起了源于父权制特权的乡村干部、婆婆、丈夫等... 195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婚姻自由和夫妻权利平等等方面赋予了女性法律主体地位,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这是几千年来婚姻制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这种根本性变革引起了源于父权制特权的乡村干部、婆婆、丈夫等的顽强抵抗,这些势力单独施虐或二者、三者合伙施虐都可能造成妇女自杀或被杀的惨剧。同时,性别又与阶级、民族、国家等因素密切关联,三者交织在一起,更加剧了妇女自杀或被杀问题的错综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婚姻法》 自杀 性别
下载PDF
建国初期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130,115,共8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之深刻莫过于1949年以来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嵌入与改造。从长时段看,它是应对晚清以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解体溃散,社会危机持续加深的产物。此举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国家权力达至郡县的制...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之深刻莫过于1949年以来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嵌入与改造。从长时段看,它是应对晚清以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解体溃散,社会危机持续加深的产物。此举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国家权力达至郡县的制度结构,构建了现代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与组织能力。因此以"结构"为研究视角,探究20世纪50年代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的形塑,有助于深化对当代中国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基层社会 治理结构 建国初期
下载PDF
建国初期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分析
7
作者 徐中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1,共4页
建国初期,刘少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实施,但它所包含的正确内容,已经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 建国初期,刘少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实施,但它所包含的正确内容,已经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充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制度 建国初期 刘少奇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重要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符合 思想分析 正确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代化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华山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5期74-79,94,共7页
我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名称问题存有异议,或谓"现代化",或称"近代化",应该统一正名为"现代化",建国以前的现代化可称为"早期现代化"。现代化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我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名称问题存有异议,或谓"现代化",或称"近代化",应该统一正名为"现代化",建国以前的现代化可称为"早期现代化"。现代化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通过内外两条路径实现,对内剥夺农民,对外掠夺殖民地或举借外债。晚清时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内外两条路径上均出现失误,导致了早期现代化的失败。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外援即苏联援助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以牺牲农民的利益筹集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必需的大量资金,并由此建立起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工业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资本原始积累 共和国初期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建国初期云南省实施鸦片禁种的措施及成效——基于档案资料的考察
9
作者 方勇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1-45,共5页
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历史原因,历来是毒品泛滥尤其是鸦片种植的大省。在建国初期的禁毒运动中,云南根据中央政府和本省政府的相关禁毒法律法规,采取鸦片下种前的宣传预防与查铲、发展替代经济等措施,努力实现鸦片的禁种... 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历史原因,历来是毒品泛滥尤其是鸦片种植的大省。在建国初期的禁毒运动中,云南根据中央政府和本省政府的相关禁毒法律法规,采取鸦片下种前的宣传预防与查铲、发展替代经济等措施,努力实现鸦片的禁种,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档案资料对其进行梳理和考察,既可从一个侧面佐证建国初期禁毒运动的具体内容,也可为当前云南省的禁毒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云南 鸦片 种植 禁毒运动 禁毒法规
下载PDF
郭影秋与新中国初期云南民族工作的开展
10
作者 刘鹤 刘喜凤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8-31,41,共5页
新中国初期,郭影秋曾在云南工作五年,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等重要职务。他深入开展民族地区的调研工作,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政权建设,努力推进民族地区民主改革与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 新中国初期,郭影秋曾在云南工作五年,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等重要职务。他深入开展民族地区的调研工作,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政权建设,努力推进民族地区民主改革与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云南民族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影秋 新中国初期 云南 民族工作 开展
下载PDF
新中国对进出口领域外资在华企业的利用与清理(1949-1956)
11
作者 曲韵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161,共14页
1949年以后,在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过程中,迅速制定了一系列统制对外贸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措施。随着天津、上海、广州等重要口岸城市的相继解放,中共对进出口领域外资企业逐步进行了三阶段的改造与清理,即朝鲜战争爆发前的限制... 1949年以后,在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过程中,迅速制定了一系列统制对外贸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措施。随着天津、上海、广州等重要口岸城市的相继解放,中共对进出口领域外资企业逐步进行了三阶段的改造与清理,即朝鲜战争爆发前的限制与利用,美国对华实施全面禁运前后管制的强化,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通过对价转让等方式进行的扫尾清理。这一复杂过程体现了新中国政府依据情势变化,从政治、经济、外交乃至法律等角度出发的权衡与应对。在系统梳理了相关过程后,本文认为,1949年以后对外贸易领域外资企业走向衰微势在必然,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加速这一进程的重要外部催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华外资企业 对外贸易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川康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50-1955)
12
作者 吴敏 张玲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建国初期,川康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状况十分落后,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观念陈旧等条件制约,发展卫生事业困难重重。经过持续的努力,建国后的几年间,该地区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民族民众的健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少数民族地区 建国初期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科学类博物馆史实疏证
13
作者 徐玲 《博物院》 2022年第4期66-71,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调整国家文化建设策略。致力于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作为重要文化机构,博物馆为适应国家文化建设需要,重新厘定基本性质和建馆方针。在建馆理念上,因突出强调地志类、纪念类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调整国家文化建设策略。致力于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作为重要文化机构,博物馆为适应国家文化建设需要,重新厘定基本性质和建馆方针。在建馆理念上,因突出强调地志类、纪念类博物馆,对其类型理论讨论较多,但实践中,从中央到地方均对科学类博物馆建设给予重视。此时期科学类博物馆既是对民国科学馆的继承,也是当时新建博物馆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科学普及宣传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科学类博物馆 科学馆 科学普及 博物馆史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路径研究
14
作者 李跃 杨雪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19,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路径构建自身形象,以获得广大民众对党的认同和支持,进而巩固执政地位和维护政权稳定。加强主体建设,树立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良好形象;利用中介传播,展示中国共产党良好形象给民众;强化客体认知,引导广...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路径构建自身形象,以获得广大民众对党的认同和支持,进而巩固执政地位和维护政权稳定。加强主体建设,树立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良好形象;利用中介传播,展示中国共产党良好形象给民众;强化客体认知,引导广大民众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正确认知和认同。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成功构建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对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着启示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 形象构建
下载PDF
1949—1966年中国博物馆女性从业者群体考察
15
作者 徐玲 《博物院》 2020年第6期74-84,共11页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以独特方式留存了大量的时代文化印记。这一时期女性获得职业平等赋权的标识——博物馆女性从业者群体的形成,同样被留存在中国博物馆史上,为观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博物馆文化发展和...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以独特方式留存了大量的时代文化印记。这一时期女性获得职业平等赋权的标识——博物馆女性从业者群体的形成,同样被留存在中国博物馆史上,为观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博物馆文化发展和女性社会身份的变迁提供了一个特殊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博物馆女性从业者群体 女性社会身份 博物馆史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湘女进疆原因解析
16
作者 李惠康 江浪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4-58,共5页
建国初期,为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驻军部队军心,以王震将军为首的新疆军区首长决心用招募女兵的方式来解决部队战士的婚姻问题。当时的新疆百废待兴,其安定和发展急需建设人才;湘疆两地首长的革命情谊使得湘女入疆变得通... 建国初期,为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驻军部队军心,以王震将军为首的新疆军区首长决心用招募女兵的方式来解决部队战士的婚姻问题。当时的新疆百废待兴,其安定和发展急需建设人才;湘疆两地首长的革命情谊使得湘女入疆变得通顺;此外湖南女子身上特有的“红色”基因以及从戎传统也使得她们热衷于从军。一些有着“英雄”情怀的女子为了自己的梦也前往新疆。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建国初期湖南女子不远千里赶赴新疆,投入到边疆的伟大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湘女 进疆原因
下载PDF
建国初期教会大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张瑜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75,共12页
中国教会大学史是在华基督教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这一领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多集中于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与民族主义以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之上。本文以时间为线索 ,拟对教会大学在 50年代初... 中国教会大学史是在华基督教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这一领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多集中于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与民族主义以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之上。本文以时间为线索 ,拟对教会大学在 50年代初的变化直至消亡的历史性结局作一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教会大学 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