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路协同环境的信号交叉口车速引导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丽萍 邓明君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6,共9页
针对现有的车速引导模型存在未综合考虑车辆跟驰行为、引导场景划分较粗略等问题,研究了4种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优化各车的车速引导模型。对车辆进行所属车辆列队划分,考虑车速引导影响对FVD跟驰模型进行改进。以车辆列队为引导单元... 针对现有的车速引导模型存在未综合考虑车辆跟驰行为、引导场景划分较粗略等问题,研究了4种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优化各车的车速引导模型。对车辆进行所属车辆列队划分,考虑车速引导影响对FVD跟驰模型进行改进。以车辆列队为引导单元,将车辆可能面临的交通状况细分为8种引导场景,以引导车辆不停车或少停车通过交叉口为目标,直接优化车辆加/减速度,建立车辆列队后车根据改进的跟驰模型计算目标跟驰加/减速度,并与头车组成列队以同一目标车速通过交叉口停车线的4种车速引导模型。以南昌市海棠北路/枫林西大街交叉口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速引导模型能使车辆行程时间减少18.9%,最大排队长度减少58.8%,延误减少60.8%,燃油消耗减少36.4%,且适用于不同交通饱和状态,对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减少车辆燃油消耗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信号交叉口 车速引导 改进跟驰模型 车路协同
下载PDF
结合改进跟驰模型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叶丽萍 翁小雄 刘芹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120,128,共7页
为更好地分析交通流运行规律,实现有效的交通控制和优化,提出结合改进跟驰模型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仿真模型。首先在分析正比于速度的间距倒数模型和Bierley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更符合实际的跟驰模型,进而... 为更好地分析交通流运行规律,实现有效的交通控制和优化,提出结合改进跟驰模型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仿真模型。首先在分析正比于速度的间距倒数模型和Bierley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更符合实际的跟驰模型,进而创建的CA模型结合改进跟驰模型计算并离散化得到的加速度,进行车辆及整条车道的状态更新。通过模型仿真,得到速度差灵敏度系数λ、车辆间距灵敏度系数k和安全距离参数α不同取值时的交通流基本图和X-t时空状态图。通过仿真发现,λ,k的取值很大程度影响图形形状,而α的影响较小,同时模型仿真再现了交通流状态的动态衍化过程。通过试验验证,该模型仿真得到的Q-ρ关系曲线和实际交通流一致,且可模拟再现实际交通流的失稳、阻塞演化、走走停停等非线性交通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CA模型 改进跟驰模型 城市交通流 基本图
原文传递
基于FVD模型的改进模型和试验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黎胜 史忠科 刘通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3,158,共6页
为了使跟驰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车辆的实际行为,在验证全速差模型的基础上,对安全间距和速度差对后车的加速度影响做了重新考虑,提出了改进模型。改进模型将安全间距看作时变函数,将速度差对跟驰车加速度的影响看作非线性相关的函数。对... 为了使跟驰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车辆的实际行为,在验证全速差模型的基础上,对安全间距和速度差对后车的加速度影响做了重新考虑,提出了改进模型。改进模型将安全间距看作时变函数,将速度差对跟驰车加速度的影响看作非线性相关的函数。对城市交叉路口道路拍摄交通流视频,利用MATLAB对每帧图像做透视变换,然后手动记录车辆在变换后的每帧图像中的坐标。将所得的车辆坐标数据拟合出车辆位移函数,求导算出其速度函数,再进行离散化,得到速度数据。使用迭代算法将所得的速度数据分别代入全速差模型和改进模型的差分方程中,算出模型速度,并将2模型运算结果作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城市交叉路口环境中更能准确地反映车辆的跟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叉路口 视频数据分析 FVD改进模型 跟驰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