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期库区及其上游江段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32
1
作者 杨志 唐会元 +5 位作者 朱迪 刘宏高 万力 陶江平 乔晔 常剑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064-5075,共12页
根据2010—2012年在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江段5个江段的商业性渔获物调查结果,对该区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收集到鱼类87种,隶属于8目18科63属。沿坝前江段溯河而上至库尾以上流水江段,鱼类种类数逐渐增加。采... 根据2010—2012年在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江段5个江段的商业性渔获物调查结果,对该区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收集到鱼类87种,隶属于8目18科63属。沿坝前江段溯河而上至库尾以上流水江段,鱼类种类数逐渐增加。采用聚类分析(CA)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对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期间各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这5个调查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可以分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包括秭归、巫山、云阳3个库区的江段,其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的差异程度较大;而类群Ⅱ包括库尾的涪陵江段以及上游的江津江段,其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差异程度较小。采用CA和NMDS方法对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5个调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各年间可以分为不同类群;云阳与涪陵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逐年增加,而与秭归、巫山江段的相似性逐年减少;涪陵江段与江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也呈逐年减少趋势。总体而言,175m试验性蓄水对库中和库尾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但对库首以及库尾以上流水江段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 鱼类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格局 聚类分析 非度量多维标度
下载PDF
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受库水位变化产生的变形特征(英文) 被引量:29
2
作者 汪发武 张业明 +4 位作者 王功辉 彭轩明 霍志涛 金维群 朱长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9-517,共9页
中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在2003年6月第一次蓄水至高程135m以后,发生了大量的滑坡复活及失稳现象。树坪滑坡是变形较为严重的滑坡之一。树坪滑坡属于发生在三叠系巴东组砂岩及页岩中的大型古滑坡。三峡库区的初次... 中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在2003年6月第一次蓄水至高程135m以后,发生了大量的滑坡复活及失稳现象。树坪滑坡是变形较为严重的滑坡之一。树坪滑坡属于发生在三叠系巴东组砂岩及页岩中的大型古滑坡。三峡库区的初次蓄水引起了树坪滑坡的复活,并对坡体居民的生活和长江航道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GPS观测、坡体裂缝观测以及伸缩计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库水位变化所引起的树坪滑坡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为了解滑坡范围内地下水的分布特征,进行1m深地温测试,并对地下水存在状况进行推测。变形观测结果表明,在古滑坡的头部没有明显变形。在滑坡体上部,变形以拉伸为主,在滑坡体下部,变形以压缩为主;在滑坡体中部,没有明显的压缩和拉伸。与水库蓄水同步开始的GPS观测结果表明,蓄水开始时,滑坡体下部的变形速率较上部快,而在2005年6月,滑坡体下部的变形基本结束,滑坡变形主要体现为上部滑坡的向下滑落并挤压下部滑坡体。根据地下水的探测结果以及对滑坡变形与降雨量之间的比较,可以推测树坪滑坡的变形不仅受到库水位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 三峡库区 蓄水 变形观测 地下水
下载PDF
蓄水对三峡库区重庆段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浩 曾波 +1 位作者 孙晓燕 吴忠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5-723,共9页
为了分析三峡库区长江干流重庆段因蓄水产生的三类不同水体(自然河流型、过渡型、类湖泊型)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分别于不同季节和蓄水期对水体浮游植物进行了群落调查,结果显示各群落指标仍呈现亚热带河流型水库的季节变化趋势:春季绿藻... 为了分析三峡库区长江干流重庆段因蓄水产生的三类不同水体(自然河流型、过渡型、类湖泊型)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分别于不同季节和蓄水期对水体浮游植物进行了群落调查,结果显示各群落指标仍呈现亚热带河流型水库的季节变化趋势:春季绿藻、隐藻占优势,夏季蓝藻所占比例增加,冬季硅藻占绝对优势,但不同类型水体对季节的响应程度不同:(1)2010年3月春季调查期间绿藻的优势种的优势度以及所占比例均呈现随水体类型改变逐渐增加趋势,并在类湖泊型水体中达到最大(优势度0.62、所占比例达67.8%),而夏秋季(9月蓄水前)蓝藻的优势种数、优势度、藻密度以及所占比例也存在同样的变化,2009年9月蓝藻所占比例由河流型水体的8.5%增加到类湖泊型水体的52.6%,到2010年9月类湖泊型水体蓝藻比例甚至达到63.8%。冬季蓄水期间(2010年1月),硅藻占绝对优势,但绿藻在类湖泊型水体中的比例要大于其他两类型水体。(2)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43,总体呈现出河流型水体>过渡型水体>类湖泊型水体,类湖泊型水体多样性指数夏秋季>冬季>春季,而自然河流型和过渡型水体冬季多样性指数低于其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重庆段 蓄水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长江口水下地形演变对三峡水库蓄水的响应 被引量:27
4
作者 黎兵 严学新 +2 位作者 何中发 陈勇 张金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735-1744,共10页
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河口水下地形演变的影响,近年已日趋成为研究热点.但已有研究多受到水下地形数据范围和精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江口区域地形演变对三峡水库蓄水响应的客观认识.利用始于三峡蓄水前的2002年,截至2013年... 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河口水下地形演变的影响,近年已日趋成为研究热点.但已有研究多受到水下地形数据范围和精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江口区域地形演变对三峡水库蓄水响应的客观认识.利用始于三峡蓄水前的2002年,截至2013年的5个代表性年份的长江口全区实测水下地形数据,通过构建水深.累积面积曲线和冲淤通量计算及与三峡水库和大通站输沙量的对比,揭示了三峡蓄水后长江口全区水下地形演变规律及其对三峡水库蓄水的响应,为判别三峡水库对长江口的影响提供了更客观和直接的证据.研究结果显示,长江口在三峡蓄水影响下的总体演化格局为:以一6.4m水深线为界,近岸以淤积为主,远岸以侵蚀占主导,一19m水深线以深水域水下地形相对稳定,受水动力影响较小.这种趋势到2013年发生显著变化,海床侵蚀明显加剧.总体而言,研究区于2002—2007年间发生由淤积主导向侵蚀为主的转变,且2007年后侵蚀趋势加剧,相比三峡蓄水前的2002年,2013年长江口侵蚀泥沙超过10亿t.2007~2011年间长江口冲淤量变化趋势与三峡水库出库输沙量及大通站年输沙量呈极好的线性正相关性,判别系数在0.99以上,说明2007年后三峡蓄水对长江口区域演化具有控制性作用,而2013年研究区海床侵蚀的加剧。还与长江口外和苏北海岸带泥沙补给受到限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蓄水 长江口 海岸带 水下地形
原文传递
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后绥江段鱼类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俊 苏巍 +1 位作者 杨少荣 姜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01,共8页
为探索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群落多样性影响,于2011年(蓄水前)和2015年(蓄水后)对金沙江下游绥江断面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分析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绥江段共计采集鱼类60种,隶属于5目12科,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2种。蓄水前以瓦... 为探索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群落多样性影响,于2011年(蓄水前)和2015年(蓄水后)对金沙江下游绥江断面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分析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绥江段共计采集鱼类60种,隶属于5目12科,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2种。蓄水前以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为优势种类;蓄水后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优势种类。与蓄水前相比,鱼类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生态类群分析,静水缓流型鱼类由蓄水前54%增加到蓄水后的71%,河道洄游型鱼类从39%减少到20%,江湖洄游型鱼类蓄水前后变化不大。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蓄水前绥江段鱼类群落未受到干扰,而蓄水后受到严重干扰。库区蓄水后总生物量有明显增加趋势,但优势种类趋于小型化、种类结构单一化。为科学保护金沙江下游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建议成立鱼类保护区、开展梯级生态调度和加强流域环保预警研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一期工程 蓄水 鱼类群落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墩 姚运生 +2 位作者 薛军蓉 陈俊华 宋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后震源机制为走滑-正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各异,P轴仰角较大,明显不受区域应力场控制,这种现象可能与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制的复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 蓄水 震源机制解 水平最大主压应力 孔隙压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9次微震震源机制解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薛军蓉 李峰 王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48-51,共4页
给出了三峡水库蓄水半年内库区 9次微震震源机制解的结果 ,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得出 :发震断裂滑动类型从蓄水前的斜滑型改变为蓄水后的倾滑型 ,地震构造主压应力P轴从蓄水前的以水平力和近水平力为主改变为蓄水后的以垂直力为主 ,... 给出了三峡水库蓄水半年内库区 9次微震震源机制解的结果 ,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得出 :发震断裂滑动类型从蓄水前的斜滑型改变为蓄水后的倾滑型 ,地震构造主压应力P轴从蓄水前的以水平力和近水平力为主改变为蓄水后的以垂直力为主 ,构造主应力方位则不太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 微震 震源机制解 断层 构造应力
下载PDF
黑水河库区某古滑坡形成及复活机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健 许模 +1 位作者 赵勇 何绍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1-728,共8页
以黑水河库区某坝前古滑坡堆积体为例,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复活变形的机制。在对滑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后,结合区内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变形特征与堆积体物质构成,对滑坡的形成和复活机制进行了地质分析;分别采用离散元和有限元数值模拟... 以黑水河库区某坝前古滑坡堆积体为例,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复活变形的机制。在对滑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后,结合区内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变形特征与堆积体物质构成,对滑坡的形成和复活机制进行了地质分析;分别采用离散元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古滑坡的地质过程机制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古滑坡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岩体倾倒变形—滑面贯通—破坏堆积共3阶段;而古滑坡的复活主要受库水作用的控制。滑坡的变形特征和数值模拟分析都揭示古滑坡是以前缘局部解体、短距离下滑为特征。对滑坡的长期稳定性所作的定性判断表明,在库水持续变动的影响下,古滑坡被浸没的前缘堆积体将以多级解体、缓速下滑的方式产生牵引式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机制分析 数值模型 水库蓄水 块碎石土
下载PDF
彭水电站蓄水前后鱼类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志 郑海涛 +5 位作者 熊美华 胡菊香 乔晔 王翔 张轶超 常剑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9,共8页
根据2006-2008年9-10月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彭水电站蓄水前后坝上和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次监测中,调查江段出现的鱼类共有9科44属6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2种;渔获物中,群... 根据2006-2008年9-10月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彭水电站蓄水前后坝上和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次监测中,调查江段出现的鱼类共有9科44属6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2种;渔获物中,群体数量主要由体重<50 g的小型鱼类和幼鱼组成,而群体重量主要由<500 g的中小型鱼类组成,蓄水前后各种规格鱼类的数量和重量比例没有变化;鱼类群落组成在调查期间一直发生变化,但蓄水对坝下江段的鱼类群落组成影响相对较小,而对坝上江段的鱼类群落组成的影响明显;坝下和坝上江段鱼类优势种组成在调查期间也发生明显变化,急流性鱼类的优势种地位丧失,蓄水对坝上江段优势种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坝下江段,鱼类对库区环境改变的生态响应迅速而激烈;蓄水后坝下和坝上江段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大幅下降,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幅度较小;坝上江段的dMa、H’和J’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坝下江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水电站 蓄水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库区河流水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兰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16,共3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干支流水文断面蓄水前后多年水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了蓄水前后库区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135 m蓄水及156 m蓄水后,库区水质指标变化不明显。库区溶解氧浓度有所降低,悬浮物浓度在平水期和枯水期也... 通过对三峡库区干支流水文断面蓄水前后多年水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了蓄水前后库区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135 m蓄水及156 m蓄水后,库区水质指标变化不明显。库区溶解氧浓度有所降低,悬浮物浓度在平水期和枯水期也大幅下降,和悬浮物密切相关的污染物质总磷、CODMn、重金属等也随之降低。长江沿程干流及上游支流乌江、嘉陵江水质受蓄水影响不大,下游支流小江、大宁河则受长江壅水影响,局部水环境趋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 水环境 变化分析 三峡库区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geophysical monitoring for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Northwest tailings dam at Westwood Mine 被引量:13
11
作者 Coulibaly Yaya Belem Tikou Cheng LiZ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701-710,共10页
The Westwood Mine aims to reuse the tailings storage facility #1(TSF #1) for solid waste storage, but,downstream of the Northwest dike is considered critical in terms of stability. This paper uses numerical modeling a... The Westwood Mine aims to reuse the tailings storage facility #1(TSF #1) for solid waste storage, but,downstream of the Northwest dike is considered critical in terms of stability. This paper uses numerical modeling along with geophysical monitoring for assessing the Northwest dike stability during the restoration phase. The impact of waste rock deposition in the upstream TSF #1 is considered. The geophysical monitoring is based o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ethods an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dike embankment in different deposition stag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SLOPE/W code. The results show a factor of safety well above the minimum recommended value of 1.5. Geophysical monitoring revealed a vertical variation in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cross the dike, which indicates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the embankment. Without any current in situ data, the geophysical monitoring helped estimating the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used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embankment. These interpretations were validated by geological observation of geotechnical log of the embankment. Based on this stud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water polishing pond be partly filled before waste rock is deposited in TSF #1.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dike, the piezometric head monitoring prior to and during waste rock deposition is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 tailings impoundment DIKE Embankment Numerical analysis Factor of safety Geophysical monitoring
下载PDF
蓄水期边坡及地基变形对高拱坝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强 潘元炜 +1 位作者 程立 刘耀儒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979-3986,共8页
在高拱坝施工期和运行期,蓄水引起的边坡和地基变形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蓄水对岩体产生许多影响,包括岩体参数弱化、有效应力降低和浮托力的作用。这些现象与滑坡、坝体稳定和水库诱发地震等工程问题相关,而目前对蓄水作用的力学机制的... 在高拱坝施工期和运行期,蓄水引起的边坡和地基变形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蓄水对岩体产生许多影响,包括岩体参数弱化、有效应力降低和浮托力的作用。这些现象与滑坡、坝体稳定和水库诱发地震等工程问题相关,而目前对蓄水作用的力学机制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将边坡极限分析中的强度折减法扩展为同时考虑刚度和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方法,并用于分析岩体材料的弱化。将裂隙岩体的有效应力原理应用到Drucker-Prager准则。基于锦屏一级拱坝左岸边坡变位和谷幅收缩的监测数据,将上述2种方法应用于蓄水期边坡及地基变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具有良好的承受边坡变形的能力,仅在局部有变形和应力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蓄水 高拱坝 有效应力 强度折减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不同区域对鱼类群落结构和鱼类组成动态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4
13
作者 H.A.C.C.Perera 李钟杰 +5 位作者 S.S.De Silva 张堂林 苑晶 叶少文 夏雨果 刘家寿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8-445,共8页
研究选取三峡水库三个不同的区域来研究离坝距离对鱼类群落结构和鱼类组成动态的影响。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月期间共采集了8680尾鱼类样本,隶属于11科58种,其中鲤科鱼类占据了三峡水库鱼类的主体。夏季时的鱼类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 研究选取三峡水库三个不同的区域来研究离坝距离对鱼类群落结构和鱼类组成动态的影响。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月期间共采集了8680尾鱼类样本,隶属于11科58种,其中鲤科鱼类占据了三峡水库鱼类的主体。夏季时的鱼类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P<0.05)。鱼类物种多样性与丰度在靠近大坝的江段(秭归)最低,中游江段(万州)相对较高,远离大坝的江段(涪陵)居中。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鱼类区系也由适应流水生存的种类转变为适应静水生存的种类。因此,三峡水库蓄水已经明显地改变了其原有的鱼类群落结构,鱼类组成的相对丰度也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转变 蓄水 物种多样性 三峡水库 长江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总磷浓度比较 被引量:13
14
作者 娄保锋 印士勇 +1 位作者 穆宏强 张翔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3-867,共5页
为认识三峡工程蓄水对水库总磷浓度的影响,于蓄水前(1998-2002年)和蓄水后(2004-2009年)每月对三峡水库干流5个断面总磷浓度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蓄水前相比,蓄水后水库近坝水体总磷浓度显著降低,至2009年,巴东官渡口... 为认识三峡工程蓄水对水库总磷浓度的影响,于蓄水前(1998-2002年)和蓄水后(2004-2009年)每月对三峡水库干流5个断面总磷浓度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蓄水前相比,蓄水后水库近坝水体总磷浓度显著降低,至2009年,巴东官渡口断面和坝上太平溪断面总磷浓度比蓄水前分别下降了42.8%和54.9%;蓄水后年内总磷浓度虽然仍是丰水期>平、枯水期,但是越近大坝,这种水期差别越小;蓄水后,库区干流总磷浓度整体上表现为从库尾至库首沿程下降,从涪陵下游的清溪场断面至坝上太平溪断面,总磷浓度下降幅度约61%-65%,尤以丰水期沿程下降最为突出.总磷浓度以上变化特征主要是由于库区水位抬高后,流速减小导致的泥沙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三峡水库 总磷 蓄水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fish assemblages downstream of the Gezhouba Dam on the Yangtze River 被引量:12
15
作者 TAO JiangPing GONG YuTian +2 位作者 TAN XiChang YANG Zhi CHANG JianBo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7期626-636,共11页
An explicit demonstration of the changes in fish assemblages is require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damming on fish species.However,information from which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regarding changes in fish assembla... An explicit demonstration of the changes in fish assemblages is require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damming on fish species.However,information from which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regarding changes in fish assemblages is insufficien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available approaches.We used a combination of acoustic surveys,gillnet sampling,and geostatistical simulations to document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fish assemblages downstream of the Gezhouba Dam,before and after the third impoundmen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TGR).To conduct a hydroacoustic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species,we matched the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fishes captured by gillnet with those of the acoustic surveys.An optimum threshold of target strength of 50 dB re 1 m 2 was defined,and acoustic surveys were purposefully extended to the selected fish assemblages(i.e.,endemic Coreius species) that was acquired by the size and species selectivity of the gillnet sampling.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fish species in acoustic surveys was allocated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arvest in the gillnet surveys.Geostatistical simulations were likewise used to generate spatial patterns of fish distribution,and to determine the absolute abundance of the selected fish assemblages.We observed both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lected fish assemblag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new flow regulation in the TGR,wherein an immediate sharp population decline in the Coreius occurred.Our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 new flow regulation in the TGR impoundment adversely affected downstream fish species,particularly the endemic Coreius species.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decline,we associated the variation in the fish assemblage patterns with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determined that substrate erosion resulting from trapping practices in the TGR likely played a key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ies acoustics GEOSTATISTICS fish assemblage CPUE impoundmen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Yangtze River
原文传递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环境流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学雷 姜刘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804,共8页
环境流是为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水文情势过程.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改变了长江的天然水文情势,也直接或间接影响该流域重要生物资源,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等,从而对长江中下游一定范围内的生... 环境流是为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水文情势过程.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改变了长江的天然水文情势,也直接或间接影响该流域重要生物资源,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等,从而对长江中下游一定范围内的生态与环境带来深远影响.基于IHA分析法,研究三峡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的生态水文特征变化及环境流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4个水文站的环境流组成在三峡蓄水前后呈不同程度的变化;环境流组成也逐渐趋于单一化,各水文站的流量事件以枯水流量事件和高脉冲流量事件为主;三峡蓄水对大、小洪水事件和特枯流量事件的影响较为显著;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中下游生态水文指标和环境流指标的影响,整体上表现出随着离三峡大坝距离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减弱的趋势;沿程汉江支流的汇入,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对长江干流水文情势的调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峡蓄水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流 三峡工程 蓄水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不同阶段总磷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翟婉盈 湛若云 +2 位作者 卓海华 陈水松 王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069-5078,共10页
基于三峡水库2003年后的蓄水特点,本文将2003~2017年划分为4个蓄水阶段.根据三峡水库2003~2017年每月的水文水质数据,分析了自蓄水以来不同蓄水阶段总磷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首次蓄水阶段,三峡水库的滞留效应从2005年开始凸显.蓄水试运... 基于三峡水库2003年后的蓄水特点,本文将2003~2017年划分为4个蓄水阶段.根据三峡水库2003~2017年每月的水文水质数据,分析了自蓄水以来不同蓄水阶段总磷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首次蓄水阶段,三峡水库的滞留效应从2005年开始凸显.蓄水试运行阶段,干流断面总磷年均浓度在2008年沿程明显降低,此后清溪场断面受到乌江高浓度总磷汇入的一定影响.高水位正常运用期,除清溪场断面外,从铜罐驿至官渡口断面,总磷年均浓度呈现沿程降低的现象.上游梯级电站运行后,除官渡口断面外,干流其余断面总磷年均浓度随时间逐渐减小.官渡口断面于2016年首次出现总磷年均浓度高于沱口断面的现象.且总磷丰水期年均值不再明显高于枯水期.同时,在此蓄水阶段总磷浓度与流量相关性不显著,朱沱,铜罐驿和官渡口断面总磷浓度与悬浮物浓度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 总磷
下载PDF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与环境压力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段颖琳 刘峰 +2 位作者 赵帅 李勇志 赵俊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50-2763,共14页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重大工程影响下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与反馈对指导工程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1)的农业生产数据,评估了库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在蓄水前后的变...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重大工程影响下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与反馈对指导工程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1)的农业生产数据,评估了库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在蓄水前后的变化特征与环境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蓄水后,农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均增加,总价值增加了16.81%,增加部分主要为产品供给、休闲旅游和气体调节,相对于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价值增加幅度较小;(2)总价值的变化是自然与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人类活动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增加原因主要与常用耕地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增加,以及休闲旅游发展和科研投入加大有关,部分区县,尤其是常用耕地面积下降的区县,种植结构调整、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的增加起主导作用,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库区蓄水淹没耕地损失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4.24亿元/a,其中产品供给价值1.37亿元/a;(3)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增加,化肥施用增产效益下降,是维持与提高库区农田生态系统产品供给服务所带来的环境压力,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除受到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增加对其自身的抑制外,还受到总人口增加与农业人口减少、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和蓄水淹没高质量耕地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田 生态系统服务 蓄水 环境压力
下载PDF
某库岸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猛 石豫川 唐兴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53,共5页
某库岸为典型高山峡谷地貌,斜坡在卸荷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弯曲拉裂,形成规模巨大的滑坡。水库蓄水后,滑坡可能产生复活,将造成"二道坝",危及大坝及其它枢纽建筑的安全。结合滑坡区的环境地质条件,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分析其形... 某库岸为典型高山峡谷地貌,斜坡在卸荷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弯曲拉裂,形成规模巨大的滑坡。水库蓄水后,滑坡可能产生复活,将造成"二道坝",危及大坝及其它枢纽建筑的安全。结合滑坡区的环境地质条件,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力学模型,再现滑坡形成过程。最后采用定量计算、数值模拟法计算滑坡安全系数、应力分布状态等,对滑坡蓄水条件下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和预测,从而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弯曲拉裂 成因机制 蓄水 稳定性
下载PDF
正常运行条件下三峡库区干流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志 唐会元 +4 位作者 龚云 董纯 陈小娟 万成炎 常剑波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2011-2015年三峡库区干流5个江段的渔获物调查,对该区域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5年间,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库区的种类和相对丰度均呈现沿河流纵向差异的特征,库区... 基于2011-2015年三峡库区干流5个江段的渔获物调查,对该区域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5年间,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三峡库区的种类和相对丰度均呈现沿河流纵向差异的特征,库区分布的8种优势鱼种中,除张氏和岩原鲤外,其他6种优势种离三峡大坝坝址越远,其种类和相对丰度越高,使得库尾涪陵及其以上江段成为这些特有鱼类更为重要的栖息地,而随着金沙江干支流梯级电站的开发,宜宾至江津之间的长江干支流将成为这些特有鱼类十分关键的栖息场所,因此建议在流域规划层面上保持库尾至宜宾江段的河流联通,扩大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三峡库尾江段,并在保护区内全面禁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倒灌 水利水电工程影响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时空变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