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证人证言的可信性问题研究——以美国证据法中的证人弹劾制度为视角 被引量:10
1
作者 强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70,共7页
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的证人证言,不仅可以最直接地反映案件情况,同时也兼具重要性和不稳定性等复杂特点,这些特点可从生物学和认识论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保障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可信性之必要性则可体现于对其作用、危害及审查难... 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的证人证言,不仅可以最直接地反映案件情况,同时也兼具重要性和不稳定性等复杂特点,这些特点可从生物学和认识论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保障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可信性之必要性则可体现于对其作用、危害及审查难度等方面的论述中。通过阐述中美不同庭审制度下运用证人弹劾规则之基础与可行性,可得出如何运用证人弹劾制度的逻辑视角与具体规则来保障其可信性的具体规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证言 可信性 交叉询问 弹劾
原文传递
论中国苏维埃选举制度的特点 被引量:6
2
作者 谢一彪 朱腾云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中国苏维埃的选举制度有四个特点 :公民享有普遍的选举权、无产阶级在选举中享有特别优越的权利、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选民拥有对代表的罢免权 ,充分体现了主权在民这一原则。
关键词 选举权 无产阶级 选举方式 罢免权
下载PDF
中西法官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雅丽 张革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文章通过对中西法官在任期、薪金、司法豁免、弹劾程序等保障制度方面的比较,提出了完善我国法官保障制度的相关建议:在任期方面,应适当延长专业水平较高的资深法官的退休年龄;在薪金方面,应在精简法官数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法官待遇;在... 文章通过对中西法官在任期、薪金、司法豁免、弹劾程序等保障制度方面的比较,提出了完善我国法官保障制度的相关建议:在任期方面,应适当延长专业水平较高的资深法官的退休年龄;在薪金方面,应在精简法官数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法官待遇;在司法豁免方面,应明晰司法豁免权适用的条件和情形,建立较强意义上的法官司法豁免权制度;在弹劾(罢免)方面,从扩大法官罢免对象的范围、规定罢免法官的法定事由和罢免前的调查程序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官罢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保障 任期 薪金 豁免 弹劾
下载PDF
分权与制衡:北宋时期国家治理的主线
4
作者 张富利 程书一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北宋时期发展出一套与近代责任政府“神似”的独特治理体系,通过非成文法(祖宗法)确立下来的“习惯法”上升成了朝廷纲常——君权象征化,国家治理一旦有过失,则必问责,责任即由宰相们承担。北宋开国便确立了一系列政治原则:(1)“士大夫... 北宋时期发展出一套与近代责任政府“神似”的独特治理体系,通过非成文法(祖宗法)确立下来的“习惯法”上升成了朝廷纲常——君权象征化,国家治理一旦有过失,则必问责,责任即由宰相们承担。北宋开国便确立了一系列政治原则:(1)“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实则为北宋不可变的政治惯例,“虚君实相”的治理结构使得皇权表现出高度的谦抑性;(2)责任政府让皇帝“统而不治”,治权与政权高度分离,宰相拥有较高的行政权;(3)台谏在北宋的地位极高,对行政权形成了史无前例的限制,形成了皇帝——宰相——台谏的并立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时期 虚君实相 责任政府 分权 弹劾 封驳
下载PDF
清代职官考核制度的嬗变与困境——以京察为视角
5
作者 薛涵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京察是清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制度,以四格六法为标准。从才守政年到守才政年、从四格八法到四格六法,京察制度伴随着清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不断发展完善。无论是整顿吏治还是官吏任免,京察都曾起到一定的效果,对清朝尤其是清初的国家治理... 京察是清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制度,以四格六法为标准。从才守政年到守才政年、从四格八法到四格六法,京察制度伴随着清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不断发展完善。无论是整顿吏治还是官吏任免,京察都曾起到一定的效果,对清朝尤其是清初的国家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对京察的悬殊态度致使京察在萌芽期并未实现稳定的发展,中央的摇摆也使得官员对京察的执行产生懈怠。至清王朝后期君臣疲弊,虽仍按旧例执行京察,却已成固套,滥举之风难以遏制,官员违例捐复屡见不鲜。作为一项治国安民的制度,京察发展陷入困境,此虽有官员个人失职之过,但清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察 四格六法 举劾 捐复
下载PDF
明代言官承旨弹劾现象分析——以正统至天顺时期为中心
6
作者 陈雅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0-128,共9页
明代言官承旨弹劾现象主要集中于正统至天顺年间。明代弹劾例由言官行耳目之职,自主监察发起,呈禀皇帝裁决,形成一套完备的监察体系。然行至正统年间,却出现了皇帝参与监察过程前段的现象,即下旨命言官弹劾具体事宜,以求达到惩处结果在... 明代言官承旨弹劾现象主要集中于正统至天顺年间。明代弹劾例由言官行耳目之职,自主监察发起,呈禀皇帝裁决,形成一套完备的监察体系。然行至正统年间,却出现了皇帝参与监察过程前段的现象,即下旨命言官弹劾具体事宜,以求达到惩处结果在程序上的正当性。通过分析相关现象并探讨其演变,皇帝除作为决策者参与监察外,还以允肯者与发起者的角色游刃其间。此现象形成于皇权平稳运行的迫切需求,发展于皇权集中的政治需求,最终消逝于制度土壤的缺乏。可以发现明代言官制度在特定时期于皇权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明英宗 言官 弹劾 锦衣卫
下载PDF
顺直临时省议会弹劾都督张锡銮案始末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艳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3,共5页
1912年8月,顺直临时省议会议决,对都督张锡銮提出弹劾。弹劾的主要原因是张锡銮侵犯省议会的权限,以行政权代替立法权,独断专行。从弹劾的结果来看,袁世凯政府表面尊重议会的弹劾权,派员调查并将张锡銮调离,但是随后委派的新都督冯国璋... 1912年8月,顺直临时省议会议决,对都督张锡銮提出弹劾。弹劾的主要原因是张锡銮侵犯省议会的权限,以行政权代替立法权,独断专行。从弹劾的结果来看,袁世凯政府表面尊重议会的弹劾权,派员调查并将张锡銮调离,但是随后委派的新都督冯国璋仍为袁系之人。议会在与都督的权力争逐中,最终由于行政权力的高压以失败而告终。双方围绕弹劾案的较量,实际上是由集权向分权政制转型初期,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政治博弈。不良的政治生态环境、行政权力的高压控制是新生的议会民主政治面临的主要困境。从弹劾张锡銮案可以透视出民国初年直隶政治生态的某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直临时省议会 张锡銮 弹劾
下载PDF
南朝监察程序的运行及权责问题探讨——以任昉《奏弹刘整》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正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4-59,共6页
《昭明文选》中完整收录任昉《奏弹刘整》一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南朝监察机制程序运行的整个过程。南朝监察程序一般分为问题线索处置、立案调查、初步审理、总结陈词和处置建议几个阶段,而其中又展现出监察机构及官员的权责,包括... 《昭明文选》中完整收录任昉《奏弹刘整》一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南朝监察机制程序运行的整个过程。南朝监察程序一般分为问题线索处置、立案调查、初步审理、总结陈词和处置建议几个阶段,而其中又展现出监察机构及官员的权责,包括监督权、立案调查权和处置建议权等几项内容。南朝的监察程序较秦汉时期更加规范和专业化,对于我国当下的监察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监察 弹劾
原文传递
论弹劾法官的标准 被引量:2
9
作者 严仁群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0-12,共3页
法官只在枉法裁判时才应受弹劾 ,这一标准符合我们的直觉思维。但法律的或然性以及法官内在思维过程的难以把握性 ,决定了这一标准常常是不切实际的。此标准只能在极有限的范围内保留使用。应该主要采用的是“公信力”标准。公信力是法... 法官只在枉法裁判时才应受弹劾 ,这一标准符合我们的直觉思维。但法律的或然性以及法官内在思维过程的难以把握性 ,决定了这一标准常常是不切实际的。此标准只能在极有限的范围内保留使用。应该主要采用的是“公信力”标准。公信力是法官之为法官的必要条件。如果法官因其各种关联行为、非关联行为而丧失公信力 ,那么他就应该被弹劾去职。此一标准具有较强的实施便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弹劾 标准
下载PDF
审判中心主义语境下的证人弹劾规则 被引量:3
10
作者 强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8,共8页
以审判为中心对现行诉讼制度进行改革,要求一切诉讼活动都要以审判为中心展开,控辩审三方职能的行使都要围绕审判展开,实现庭审实质化。庭审实质化需贯彻直接言词原则,要求将证据裁判原则深入到庭审过程尤其是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过程中,... 以审判为中心对现行诉讼制度进行改革,要求一切诉讼活动都要以审判为中心展开,控辩审三方职能的行使都要围绕审判展开,实现庭审实质化。庭审实质化需贯彻直接言词原则,要求将证据裁判原则深入到庭审过程尤其是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过程中,而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便是落实庭审实质化的重要前提。随着审判中心诉讼改革的加深,有效利用出庭证人和鉴定人在庭审中的证言,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是谈审判中心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证据法的证人弹劾规则中有部分内容不仅有利于庭审双方形成良性的对抗态势,更有助于对事实认定者证人证言的可信性进行判断,促进事实认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证据裁判 证言可信性 弹劾
下载PDF
论美国国会的弹劾权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晓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42,共7页
弹劾权是美国国会拥有的最少使用却最令人生畏的防止政府行政和司法部门滥用职权的重要制约手段。美国国会的弹劾权是美国宪法制定者对英国弹劾制度和北美殖民地弹劾实践予以继承和发展的产物。美国二百多年来的弹劾实践赋予了弹劾权丰... 弹劾权是美国国会拥有的最少使用却最令人生畏的防止政府行政和司法部门滥用职权的重要制约手段。美国国会的弹劾权是美国宪法制定者对英国弹劾制度和北美殖民地弹劾实践予以继承和发展的产物。美国二百多年来的弹劾实践赋予了弹劾权丰富的内涵 ,显示了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同时也暴露了其弊端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会 弹劾权 美国政治 宪法 历史渊源
下载PDF
浅议弹劾与罢免制度
12
作者 刘芳宇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4-72,共9页
弹劾与罢免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宪法制度,这两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国宪法对弹劾与罢免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和规定,并且对这两种制度各有选择和侧重。文章以美国与... 弹劾与罢免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宪法制度,这两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国宪法对弹劾与罢免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和规定,并且对这两种制度各有选择和侧重。文章以美国与中国两国的弹劾与罢免制度为例,从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权力的发展、设置、配置等方面,分别对弹劾与罢免两个制度进行梳理,以期能探究出弹劾权与罢免权设置和配置背后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劾 弹劾权 罢免 罢免权 立法机关 权力制衡
下载PDF
“橱窗”的色彩:2001年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形势与菲律宾研究
13
作者 王子昌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25-31,共7页
20 0 1年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戏剧性的发展态势 :弹劾案一波三折 ,大选后政敌握手 ,绑架之风愈打愈烈 ,经济增长引人瞩目。国内外对菲律宾的研究则呈现一种分析视角和结论的独特性 :透过纷繁的政治现象 ,揭示其特色民主和体制... 20 0 1年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戏剧性的发展态势 :弹劾案一波三折 ,大选后政敌握手 ,绑架之风愈打愈烈 ,经济增长引人瞩目。国内外对菲律宾的研究则呈现一种分析视角和结论的独特性 :透过纷繁的政治现象 ,揭示其特色民主和体制设计缺陷 ;通过分析翔实资料 ,提出 1997- 1999年菲律宾的经济衰退本可以避免 ;运用决策分析法 ,剖析其对华政策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菲律宾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 菲律宾研究 选举 对华政策 经济增长 民主 政治体制 决策分析法 总统弹劾案
下载PDF
论两晋南朝监察体系的专业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正君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1-35,共5页
两晋南朝时期的监察体系较秦汉时期取得了较大进步,专业化程度加深,主要体现在监察机构职掌的集中化、监察机构的独立化和细分化、监察主体的专职化、监察客体的广泛化、弹劾文化的稳定化和监察文书的格式化等方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两晋南朝时期的监察体系较秦汉时期取得了较大进步,专业化程度加深,主要体现在监察机构职掌的集中化、监察机构的独立化和细分化、监察主体的专职化、监察客体的广泛化、弹劾文化的稳定化和监察文书的格式化等方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朝 监察 弹劾
下载PDF
孙中山的弹劾制研究考略
15
作者 黄建水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为三民主义学说中的“民权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设计出了最后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中的独立弹劾权是他结合中国国情 ,学习研究西方先进经验之独创。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际 ,学习研究...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为三民主义学说中的“民权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设计出了最后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中的独立弹劾权是他结合中国国情 ,学习研究西方先进经验之独创。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际 ,学习研究孙中山先生关于弹劾的思想和主张 ,对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劾 辛亥革命 五权宪法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评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艾永明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年第2期39-46,共8页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独立性,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不相统属、监察官员逐步专职化、监察官员有独立弹劾权。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独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各种力量长期博弈才...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独立性,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不相统属、监察官员逐步专职化、监察官员有独立弹劾权。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独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各种力量长期博弈才逐步实现的。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建设的历史表明,监察体制的独立离不开一元化体制,而一元化体制既有利、也有弊。地方行政操控监察是一项秕政,地方监察必须与地方行政相分离。监察官的独立弹劾权是一项很先进的制度安排,它是监察独立的重要标志。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监察体制 独立 弹劾
下载PDF
中国古代弹劾制度建构的四个关键期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一项权力监控制度,由御史行使弹劾权,对权力进行监督,它的发展经历四个关键期。御史本是内廷官员,具有君主"私人"属性,秦汉时弹劾制度草创,御史被赋予弹劾权,监督权力的运行。唐代弹劾制度进一步发展,并最... 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一项权力监控制度,由御史行使弹劾权,对权力进行监督,它的发展经历四个关键期。御史本是内廷官员,具有君主"私人"属性,秦汉时弹劾制度草创,御史被赋予弹劾权,监督权力的运行。唐代弹劾制度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风闻弹劾的具体规则及定型化的弹劾文书制度。两宋时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制亦随之出现职、权分离趋向,弹劾制度于此时出现重大变化,台谏合流趋势逐渐形成。清代集历代之大成,在制度设计上有"民族"性色彩,但科道合一使得两宋以降的台谏合流最终完成,同时弹劾文书形制进一步规范,奏折的使用具有强烈的专制色彩。虽然御史弹劾制度作为君主监控权力的手段为君主专制服务,但其中所蕴含的分权制衡因素是一种可资借鉴的传统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史 弹劾制度 科道合一
原文传递
从仁宗朝台谏弹劾看北宋的官场舆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6,共8页
北宋仁宗时期台谏官员的弹劾关注的基本皆是官员的道德问题。台谏弹劾可促成官场舆论的形成,其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提出弹劾;二是信息传播,意见互动,形成舆论。弹劾是事后监督方式,官场舆论则是促使官员增强自律性、防... 北宋仁宗时期台谏官员的弹劾关注的基本皆是官员的道德问题。台谏弹劾可促成官场舆论的形成,其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提出弹劾;二是信息传播,意见互动,形成舆论。弹劾是事后监督方式,官场舆论则是促使官员增强自律性、防止官员犯错误的有效措施。北宋官场舆论的主要内容源自弹劾,以尚德为主,传播的是道德至上的为官理念,对官员的言行有较大的约束力。这样的官场舆论不仅对被劾官员个人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对整个士大夫群体乃至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仁宗 弹劾 舆论
下载PDF
论《文选》“弹事”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乃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弹事"实为公诉状文,作者均为职司弹劾的御史,读者对象为君王。《文选》卷四十"弹事"收有任日方的《奏弹曹景宗》《奏弹刘整》和沈约的《奏弹王源》三篇。曹景宗因军事而遭弹劾,刘整因家事而遭弹劾,王源因婚事而遭... "弹事"实为公诉状文,作者均为职司弹劾的御史,读者对象为君王。《文选》卷四十"弹事"收有任日方的《奏弹曹景宗》《奏弹刘整》和沈约的《奏弹王源》三篇。曹景宗因军事而遭弹劾,刘整因家事而遭弹劾,王源因婚事而遭弹劾,包括了朝廷命官从家到国违反法制或道德的重要类型。叙事简明、气势凌厉是弹事文的主要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事 奏弹 任昉 沈约
下载PDF
蒋式瑆弹劾奕劻案考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鹏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6-860,共5页
1904年,御史蒋式瑆弹劾庆亲王奕劻在汇丰银行存有巨款。弹劾案发生后,清廷迅速做出处理,蒋式瑆因弹劾"不实"而责令回原衙门行走。弹劾案背后有诸多疑团,奕劻是否贪污,他与汇丰银行有无往来;奕劻其人端谨精明,清廷对其的信任... 1904年,御史蒋式瑆弹劾庆亲王奕劻在汇丰银行存有巨款。弹劾案发生后,清廷迅速做出处理,蒋式瑆因弹劾"不实"而责令回原衙门行走。弹劾案背后有诸多疑团,奕劻是否贪污,他与汇丰银行有无往来;奕劻其人端谨精明,清廷对其的信任与重用,蒋式瑆弹劾奕劻缺乏确凿证据,错综复杂的原因决定了本案的发展走势。弹劾案折射出清廷官制改革的失败,都察院作为监察机构形同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式理 奕勖 弹劾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