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食同源中药党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苏圆锦 奚佳玉 +3 位作者 史奇 黄钰芳 赵鲲鹏 杨扶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07-2617,共11页
党参Codonopsis Radix是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具有保护神经、保护肠胃、保护心血管、调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常作为药膳以及保健品使用,在药... 党参Codonopsis Radix是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具有保护神经、保护肠胃、保护心血管、调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常作为药膳以及保健品使用,在药品上也应用广泛,如复方党参片、生脉饮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党参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药食两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概述,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党参的可持续发展、药食同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药食同源 本草考证 神经保护 免疫活性 抗肿瘤 党参苷
原文传递
电子束辐照对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及生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许舒婷 高美须 +7 位作者 支玉香 潘家荣 李淑荣 王志东 刘超超 赵杰 兰丽平 徐迎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6-1011,1030,共7页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降低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的效果及辐照对花生生化性质的影响。选择2、4、6、8、10、15和20kGy剂量的电子束对花生过敏原液、脱脂花生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后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1,Ara h 2,Ara h 3)蛋白分子质量的变化通...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降低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的效果及辐照对花生生化性质的影响。选择2、4、6、8、10、15和20kGy剂量的电子束对花生过敏原液、脱脂花生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后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1,Ara h 2,Ara h 3)蛋白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免疫原性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和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辐照后花生过敏原溶液的浓度、浊度及疏水性的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度计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生过敏原在溶液状态比固体状态对辐照更为敏感。当辐照剂量低于10kGy时处理的过敏原液的免疫原性稍有增强,剂量大于10kGy时免疫原性降低,剂量为20kGy时过敏原液的IC50值是未处理的11倍。辐照使过敏液的浓度和浊度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加,疏水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强,但当剂量大于15kGy时降低。电子束辐照改变了过敏原的生化性质,降低了其免疫原性,比较而言,辐照对液体状态下过敏原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过敏原 电子束辐照 免疫原性 生化性质
下载PDF
脊髓中血管紧张素Ⅱ的释放及其抗电针镇痛 被引量:12
3
作者 沈上 李君 +1 位作者 王晓民 韩济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43-550,共8页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不同频率电针引起大鼠脊髓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免疫活性(ir)的变化,并观察阿片受体在其中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2Hz电针时大鼠脊髓灌流液中AⅡ-ir减少20%,但无立计学意义;15...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不同频率电针引起大鼠脊髓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免疫活性(ir)的变化,并观察阿片受体在其中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2Hz电针时大鼠脊髓灌流液中AⅡ-ir减少20%,但无立计学意义;15Hi电针使灌流液中AⅡ-ir降低62%(P<0.01);100Hi时AⅡ-ir增加60%(P<0.05)。(2)脊髓蛛网膜下腔(i.t.)注射阿片受体桔抗剂纳洛酮后,15Hz电针反使灌流液中AⅡ含量增加125%(P<0.05)。(3)特异性μ受体激动剂ohmefentanyl可以抑制AⅡ释放,δ和K激动剂无效。(4)i.t.注射AⅡ受体拮抗剂saralasin明显加强100Hz电针镇痛(P<0.05),但对2Hz和15Hz电针针效影响不大。结果提示:AⅡ拮抗剂与电针合用可能有助于加强100Hz电针的镇痛效果。内源性阿片肽通过μ受体抑制电针期间AⅡ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血管紧张素Ⅱ 电针镇痛
下载PDF
猪丹毒丝菌C43311株spaA基因N端免疫保护区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11
4
作者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刘祝祥 +2 位作者 李科 陈义光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采用PCR从猪丹毒丝菌C43311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表面保护性抗原A的spaA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用spaA基因N端免疫保护区(spaA-N)的特异引物从重组质粒pMD18-spaA中扩增得到spaA-N片段,将其定向插入原核... 采用PCR从猪丹毒丝菌C43311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表面保护性抗原A的spaA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用spaA基因N端免疫保护区(spaA-N)的特异引物从重组质粒pMD18-spaA中扩增得到spaA-N片段,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spaA-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GST-SpaA-N,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产物。测序结果表明spaA基因片段大小为1881bp,与已报道的不同血清型菌株spa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3%~99%之间。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约为64kDa,与预期的大小相近。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GST-SpaA-N能与C43311株SpaA蛋白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原核融合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丹毒丝菌 spaA基因 融合蛋白 免疫反应性 原核表达
下载PDF
Estrogen affects neuropathic pain through upregulating N-methyl-D-aspartate acid receptor 1 expression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of rats 被引量:8
5
作者 Chao Deng Ya-juan Gu +1 位作者 Hong Zhang Jun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64-469,共6页
Estrogen affects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europathic pain,but the specific regulatory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Activation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 acid receptor 1(NMDAR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 Estrogen affects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europathic pain,but the specific regulatory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Activation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 acid receptor 1(NMDAR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yperalgesia and allodynia.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estrogen and NMDAR1 in peripheral nerve pain.A chronic sciatic nerve constriction injury model of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 was established in rats.These rats were then subcutaneously injected with 17β-estradiol,the NMDAR1 antagonist D(-)-2-amino-5-phosphonopentanoic acid(AP-5),or both once daily for 15 days.Compared with injured drug na?ve rats,rats with chronic sciatic nerve injury that were administered estradiol showed a lower 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 and a shorter 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indicating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ain.Estrogen administration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NMDAR1 immunoreactivity(as assess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protein(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ssay) in spinal dorsal root ganglia.This 17β-estradiol-induced increase in NMDAR1 expression was blocked by co-administration with AP-5,whereas AP-5 alone did not affect NMDAR1 expression.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17β-estradiol administr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ain thresholds in rats with chronic constric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and that the mechanism for this increased sensitivity may be related to the upregulation of NMDAR1 expression in dorsal root gang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ESTROGEN 17Β-ESTRADIOL N-rn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1 pain sciatic nerv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neuropathic pain D(-)-2-amino-5-phosphonopentanoic acid dorsal root ganglion spinal cord immunoreactivity western blot assa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人鼠嵌合抗肿瘤细胞核单抗-空间稳定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弘 牛国琴 +1 位作者 潘俊 陆伟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6-512,共7页
目的研究人鼠嵌合抗肿瘤细胞核单抗(chTNT-3)-空间稳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免疫活性及体外靶向性。方法合成聚乙二醇末端带吡啶二硫丙酰基的磷脂衍生物(PDP-PEG-HSPE),制备含PDP-PEG-HSPE的空间稳定脂质体,经二巯基苏糖醇还原后共价连接... 目的研究人鼠嵌合抗肿瘤细胞核单抗(chTNT-3)-空间稳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免疫活性及体外靶向性。方法合成聚乙二醇末端带吡啶二硫丙酰基的磷脂衍生物(PDP-PEG-HSPE),制备含PDP-PEG-HSPE的空间稳定脂质体,经二巯基苏糖醇还原后共价连接马来酰亚胺衍生化抗体。荧光胺法和钼蓝法测定脂质体与抗体的连接效率及抗体密度,激光散射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ELISA法检测脂质体表面的抗体免疫活性。体外实验考察该免疫脂质体与固定Raji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chTNT-3-空间稳定脂质体的粒径分布为(115±33)nm。当初始Ab/PDP-PEG-HSPE=1∶10时,脂质体与抗体的连接效率为71%,抗体密度为106μgAb/μmolPL。chTNT-3经化学修饰后连接到脂质体表面,其免疫活性基本保留。chTNT-3-空间稳定脂质体能特异性地结合固定Raji细胞。结论通过PDP-PEG-HSPE法共价连接抗体制备的chTNT-3-空间稳定脂质体能基本保留chTNT-3的免疫活性,具有体外靶向细胞核抗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体 免疫脂质体 空间稳定脂质体 免疫活性 体外靶向
下载PDF
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对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琼 吴焜 +2 位作者 陈晓光 郝丽 程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克隆与表达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1(BAG1)的基因,并分析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方法诱导体外培养的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向缓殖子转化,用RT-PCR法从缓殖子期弓形虫扩增BAG1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构建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AG1,转... 目的克隆与表达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1(BAG1)的基因,并分析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方法诱导体外培养的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向缓殖子转化,用RT-PCR法从缓殖子期弓形虫扩增BAG1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构建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AG1,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次氨基三乙酸镍(Ni-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与ELISA分析其免疫反应性。结果从缓殖子期弓形虫克隆的BAG1基因长690bp,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BAG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可高效表达重组BAG1。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BAG1(SAG1)能被弓形虫慢性感染血清识别。ELISA结果表明重组BAG1抗原检测350份人血清弓形虫IgG抗体的阳性率为17.4%,显著高于重组SAG1抗原的阳性率12.6%(P<0.05)。结论原核表达的重组BAG1抗原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缓殖子期抗原 基因表达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肿瘤相关抗原基因HCA520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肝癌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韩克军 杨美香 +2 位作者 王歈 李燕 陈慰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HCA5 2 0是用SEREX(serologicalidentificationofrecombinantcDNAexpressingcloning)方法 ,即用肝癌病人血清从肝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得到的肝癌相关性抗原编码基因 .利用RT PCR技术检测了HCA5 2 0mRNA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构... HCA5 2 0是用SEREX(serologicalidentificationofrecombinantcDNAexpressingcloning)方法 ,即用肝癌病人血清从肝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得到的肝癌相关性抗原编码基因 .利用RT PCR技术检测了HCA5 2 0mRNA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构建了GST融合表达载体并且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 .最后用Western印迹检测了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用斑点印迹检测了肝癌病人血清中HCA5 2 0的天然抗体的存在情况 .结果表明 ,HCA5 2 0在各种组织中呈丰度差异分布 ,构建好的pGEX 4T 3重组载体经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GST HCA5 2 0融合蛋白 ,其分子量约 4 9kD .经GST Agarose亲和层析 ,重组蛋白得到高度纯化 .Western印迹证实 ,纯化蛋白为目的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具有与天然蛋白相同或相似的免疫反应性 .斑点印迹分析表明 ,2 0份肝癌病人血清中有 1份HCA5 2 0抗体阳性 ,而 4份正常人均为阴性 .HCA5 2 0的足量提供 ,可用以研究其在致癌中的作用 ,并可以免疫动物制备抗体 .它作为抗原 ,分析其抗体在不同肿瘤病人中的表达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A520 肿瘤相关性抗原 重组融合蛋白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降低大黄鱼鱼卵过敏原及其消化产物免疫反应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妍妘 曹敏杰 +3 位作者 李玉宝 张凌晶 杜翠红 刘光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45-1053,共9页
目的本文以大黄鱼鱼卵为原料,分析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大黄鱼鱼卵过敏原及其消化产物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加工方式(美拉德反应、紫外照射、超声联合加热、高温高压)处理鱼卵,制备卵黄蛋白粗提物并进行模拟胃肠液二相消化实验... 目的本文以大黄鱼鱼卵为原料,分析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大黄鱼鱼卵过敏原及其消化产物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加工方式(美拉德反应、紫外照射、超声联合加热、高温高压)处理鱼卵,制备卵黄蛋白粗提物并进行模拟胃肠液二相消化实验,利用免疫印迹及抑制性ELISA方法对粗提物及消化产物中过敏原的IgG/IgE结合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后卵黄蛋白中过敏原的IgG结合活性,结果发现当抗体稀释倍数为4×104时,检测不到美拉德反应产物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而经后三种物理加工方式处理后的粗提物均与抗体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此外,分析加工处理及其消化产物中过敏原与患者血清的IgE结合活性,结果显示经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后,仅有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抑制率低于50%;经高温高压处理的粗提物抑制率为65%,但消化后其抑制率降至20%以下。结论在4种不同的加工方式中,美拉德反应能有效地降低大黄鱼鱼卵中过敏原的IgG/IgE结合活性,超声联合加热及高温高压处理明显减弱过敏原消化产物的IgE结合活性,紫外照射对过敏原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鱼卵 过敏原 食品加工方式 模拟胃肠液二相消化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P109蛋白质分子特征、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珊珊 黄金 杨发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4-828,共5页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P109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本试验对p109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部分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原核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其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109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黏附相关基因mh...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P109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本试验对p109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部分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原核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其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109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黏附相关基因mhp384高度同源。重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工程菌中成功获得表达,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纯化的重组蛋白质与山羊抗绵羊肺炎支原体全菌血清发生结合反应,表明P109蛋白质是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P109蛋白质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3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以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瑾 肖婷 +3 位作者 孙慧 魏庆宽 贾凤菊 黄炳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0-483,488,共5页
目的将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3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方法根据Ts8B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囊尾蚴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Ts8B3基因,扩增产物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将重组质... 目的将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3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方法根据Ts8B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囊尾蚴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Ts8B3基因,扩增产物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5α(E.coli DH5α),PCR、双酶切筛选阳性质粒,测序确认后转化至E.coli 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纯化重组蛋白,以囊虫病人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PCR扩增Ts8B3基因片段为201bp,双酶切和测序显示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4h,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单位(Mr)为33×103的目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能被囊虫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Ts8B3基因重组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Ts8B3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原文传递
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戴佳琳 黄江 +3 位作者 廖兴江 江楠 王宇 刘玉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过双酶切、PCR鉴定后,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 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过双酶切、PCR鉴定后,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蛋白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体,并得到高纯度蛋白,该蛋白可被感染猪带绦虫的病人及猪、感染牛带绦虫病人及感染亚带绦虫病人血清所识别。结论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可在原核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反应性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谷胱甘肽转移酶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PEDV中国流行株和疫苗株S蛋白免疫反应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静 杨盼盼 +7 位作者 雷喜梅 王晓梦 高冬生 常洪涛 杨霞 陈陆 赵军 王川庆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3-1577,共5页
为分析PEDV流行株和疫苗株S基因差异对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EDV流行株CH/ZMDZY/11与疫苗株CV777S蛋白差异较大的N端(22~380aa)区域(SA),将纯化的SA蛋白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并以SA蛋白为抗原,通过Western Blo... 为分析PEDV流行株和疫苗株S基因差异对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EDV流行株CH/ZMDZY/11与疫苗株CV777S蛋白差异较大的N端(22~380aa)区域(SA),将纯化的SA蛋白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并以SA蛋白为抗原,通过Western Blot及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2种蛋白与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性差异。结果表明,抗PEDV疫苗株SA蛋白(YSA)多抗与疫苗株SA蛋白的反应性明显高于与流行株SA蛋白(LSA)的反应性;与此相反,抗PEDV流行株SA蛋白多抗与流行株SA蛋白的反应性明显高于与疫苗株SA蛋白的反应性。研究结果提示,PEDV S蛋白22~380aa区域存在差异性抗原表位,PEDV流行株和疫苗株S基因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基于CV777疫苗株的PED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的原因。本研究将为开发PEDV流行株亚单位疫苗用于预防临床PEDV流行株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V流行株 CV777疫苗株 S蛋白 免疫反应性 ELISA
原文传递
小麦和荞麦过敏原的分离与免疫学特性初步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冼静雯 吴海强 +1 位作者 简晓莉 刘志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9-803,共5页
为了提取、分离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的主要过敏原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制备小麦和荞麦总蛋白粗提液,通过SDS-PAGE分析总蛋白组成,利用麦类食品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能特异性结... 为了提取、分离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的主要过敏原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制备小麦和荞麦总蛋白粗提液,通过SDS-PAGE分析总蛋白组成,利用麦类食品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能特异性结合过敏原的特性,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鉴定其中的过敏原成分,然后用离子交换层析(DE-52)对总蛋白进行初步分离,并用Western-Blotting鉴定分离后组份的免疫学特性。SDS-PAGE分析显示,小麦蛋白条带共有18条,其中主要条带有12条(55、42、39、36、29、27、23、21、18、15、12、9 kD);荞麦蛋白条带共有17条,其中主要条带有8条(55、44、36、32、22、16、13、10kD)。Western-Blotting鉴定表明,小麦阳性条带有9条(36、32、29、26、23、18、15、12、9 kD),其中23 kD的过敏原特异性最强;荞麦阳性条带有5条(55、36、32、292、2 kD),其中22 kD的过敏原特异性最强。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后经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分离后过敏原的相对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且依然具有较强的免疫学活性,如经纯化后荞麦22 kD的过敏原相对含量由10.73%提高到21.07%。初步鉴定出小麦的主要过敏原为23 kD蛋白,而荞麦的主要过敏原为22 kD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荞麦 过敏原 Western-Blotting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β-伴大豆球蛋白酶解物的抗消化性及免疫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锦欣 秦贵信 +1 位作者 龙国徽 王涛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5-49,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经过胃蛋白酶和黑曲霉酸性蛋白酶处理之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降解和免疫活性变化情况,从而为开发低致敏性大豆产品提供理论基础。将胃蛋白酶或黑曲霉酸性蛋白酶与β-伴大豆球蛋白按照酶与底物比(E/S)为1∶1的比例混合,然后水... 试验旨在研究经过胃蛋白酶和黑曲霉酸性蛋白酶处理之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降解和免疫活性变化情况,从而为开发低致敏性大豆产品提供理论基础。将胃蛋白酶或黑曲霉酸性蛋白酶与β-伴大豆球蛋白按照酶与底物比(E/S)为1∶1的比例混合,然后水浴(37℃,100 r/min)消化,反应时间分别为0、0.5、1、15、30、60 min和120 min。SDS-PAGE结果显示在酶与底物1∶1条件下,15 min的胃蛋白酶与黑曲霉酸性蛋白酶处理可以将а′和а2个亚基完全消化,而β亚基表现出很强的抗消化性,即使胃蛋白酶与黑曲霉酸性蛋白酶联合酶解和连续酶解也不能将β亚基完全消化。ELISA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黑曲霉酸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连续酶解后,具有免疫活性的β-伴大豆球蛋白最多约有89.5%被去除。综上可知,黑曲霉酸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β亚基依然表现出较强的完整性和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伴大豆球蛋白 胃蛋白酶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 体外消化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植物乳杆菌B02012对酸面团小麦蛋白结构和免疫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兰 文晓艳 +6 位作者 陈林萍 张风丽 林维杰 杨彦红 陈雪芹 张连岳 倪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2-29,共8页
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02012和消化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20998两株具有相近产酸速率和酸化性能的乳酸菌制备长时发酵酸面团(分别简称为SLB02012和SL20998),并以传统酵母菌长时发酵酸面团(SY)和可... 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02012和消化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20998两株具有相近产酸速率和酸化性能的乳酸菌制备长时发酵酸面团(分别简称为SLB02012和SL20998),并以传统酵母菌长时发酵酸面团(SY)和可食性有机酸化学酸化面团(SCA)为对照,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photometer,FTIR)、内源性荧光扫描(intrinsic fluorescence scanning,IFS)、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并结合层次聚类分析(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AHC)等方法研究不同发酵面团中小麦蛋白分子二、三级结构及麦醇溶蛋白免疫性的变化和相关性。SDS-PAGE结果显示,乳杆菌的添加对降解面团蛋白质起主导作用;与面团SL20998相比,面团SLB02012的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及部分麦醇溶蛋白发生了更明显降解。FTIR和IFS进一步验证,面团SLB02012的蛋白分子柔韧性增加,α-螺旋含量下降最明显,α-螺旋含量/β-折叠含量的比值最小;面团SY、SLB02012和SYLB02012的λmax发生蓝移,而SL20998的λmax发生红移,蛋白质三级结构得到伸展。ELISA结果表明,对比空白组,面团SLB02012麦醇溶蛋白的免疫性下降了35%,且与面团SCA差异不显著,而SL20998麦醇溶蛋白的免疫性增加了29.5%。AHC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条件获得的发酵面团中麦醇溶蛋白的二、三级结构及其免疫性呈现良好的聚类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B02012可作为制备低敏发酵制品的优势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乳酸菌降敏机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长时发酵 酸面团 蛋白结构 免疫特性
下载PDF
Expression and Immunoreactivity of a Human Group A Rotavirus Vp4 被引量:5
17
作者 Qing-huan ZHAO Yu-ling WEN Yang YU Qing DAI Yuan-ding CHEN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7年第4期287-293,共7页
Rotavirus capsid protein Vp4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rus adhering and entering the cells. In this study, a Vp4 gene cloned from a rotavirus strain TB-Chen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E.coli BL21 (DE3). The result... Rotavirus capsid protein Vp4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rus adhering and entering the cells. In this study, a Vp4 gene cloned from a rotavirus strain TB-Chen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E.coli BL21 (DE3). The results of the 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possesses specific immuno-reactivities and can be specifically recognized by guinea pig antibodies against rotavirus strain SA11 or Wa. Some Vp4 dimers were formed during renaturation. These data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V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轮状病毒Vp4 原核表达 免疫活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楠 季茹 +5 位作者 王建锋 韩炜 李伟民 曹阳 王德盛 窦科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844-849,共6页
目的:肝脏脱细胞支架(decellularized liver bioscaffold,DLB)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具有良好前景,但对DLB的免疫原性尚未见探讨。本研究利用不同方案制备大鼠DLB,检测支架成分和体内重塑反应,为制备出低免疫原性的DLB提供改进依据。方法:选... 目的:肝脏脱细胞支架(decellularized liver bioscaffold,DLB)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具有良好前景,但对DLB的免疫原性尚未见探讨。本研究利用不同方案制备大鼠DLB,检测支架成分和体内重塑反应,为制备出低免疫原性的DLB提供改进依据。方法:选取文献报道的三种方案(分别以SDS,Triton X-100和NP-40为主要洗脱成分),制备F344大鼠DLB,进行HE和Masson染色,检测DLB中DNA、氨基葡聚糖(GAG)以及羟脯氨酸(HYP)含量;再将DLB埋植于C57BL/6小鼠的背部皮下,于术后第3、7和14天取出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学评分。结果:三种方案均成功制备出符合脱细胞标准的大鼠DLB;形态学结果提示Triton X-100和NP-40方案较SDS方案能更好地保护肝脏超微结构;成分检测结果发现NP-40方案去除DNA的能力显著强于SDS和Triton X-100方案(P<0.05),而对GAG含量的洗脱作用最弱(P<0.05);异种体内埋置实验提示NP-40方案制备的DLB引起的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弱于SDS和Triton X-100方案,体内重塑结局评分显著高于SDS和Triton X-100方案。结论:与SDS和Triton X-100方案相比,NP-40方案能更有效地去除肝脏DNA,较好地保留GAG,诱导移植受体对DLB的良性重塑反应,为进一步的体内研究提供更优化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肝支架 肝组织工程 细胞外基质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加工处理对鲢小清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秋凤 王锡昌 +3 位作者 郭城 沈海旺 刘光明 曹敏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7-302,共6页
采用鱼丸加工、烘烤、油炸、高压4种方式对鲢进行加工,并比较在这4种鲢制品中小清蛋白的含量、免疫活性以及体外模拟胃液消化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通过Tricine-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鱼丸加工、烘烤、油炸、高压等方式处理... 采用鱼丸加工、烘烤、油炸、高压4种方式对鲢进行加工,并比较在这4种鲢制品中小清蛋白的含量、免疫活性以及体外模拟胃液消化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通过Tricine-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鱼丸加工、烘烤、油炸、高压等方式处理可降低鲢制品中小清蛋白的含量,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清蛋白的胃液消化稳定性;高压几乎可完全破坏小清蛋白的IgG结合能力,是较为理想的降低食物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加工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蛋白 加工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基于脂蛋白P80的滑液支原体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宇 李浩然 +6 位作者 温政 尚原冰 刘婷 丁铲 高崧 祁晶晶 于圣青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2-524,共13页
【目的】研究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 MS)脂蛋白P80的免疫反应性及其在MS血清抗体ELIS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MSP80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和纯化,并用免疫印迹法分析其与6种不同MS分离株阳性血清的免疫... 【目的】研究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 MS)脂蛋白P80的免疫反应性及其在MS血清抗体ELIS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MSP80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和纯化,并用免疫印迹法分析其与6种不同MS分离株阳性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以及与其他禽病原血清的交叉反应性;运用纯化的MS P80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MS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其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比较检测了与美国爱德士检测试剂盒对50份临床血清样品的阳性符合率。【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S P80蛋白为脂蛋白且含有信号肽,其在MS种内同源性高达98%-100%,与其他种属P80蛋白同源性在25%-34%之间,成功表达和纯化了MS P80重组蛋白(rMS P80);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纯化的rMS P80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特异性;运用rMS P80建立的MS血清ELISA抗体检测方法可对不同株MS阳性血清进行抗体效价检测,而对其他禽病原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性;该检测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小于5%,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0%,重复性良好;与美国IDEXX检测试剂盒比较,本文建立的ELISA抗体检测方法敏感性更高,阳性符合率为75%,阴性符合率为89.47%,总样本符合率为86%。【结论】MS P80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种内保守性和种间特异,并且可用作MS抗体检测的靶标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滑液支原体 免疫反应性 间接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