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小龙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活性鉴定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素文 杨文潮 +5 位作者 朱海 王建峰 倪健波 吕志平 冼静雯 刘志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2-647,共6页
目的:克隆、表达淡水小龙虾肌肉中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鉴定。方法:根据甲壳类的泛过敏原tropomyosin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克隆出淡水小龙虾虾肉中过敏原tropomyosin的全长基因。... 目的:克隆、表达淡水小龙虾肌肉中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鉴定。方法:根据甲壳类的泛过敏原tropomyosin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克隆出淡水小龙虾虾肉中过敏原tropomyosin的全长基因。将该基因与pET-28a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诱导异丙基-B-D-硫代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Western blot检测该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包括一个编码284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与已知虾、蟹、龙虾等的过敏原tropomyosin基因有较高同源性(>80%)。根据过敏原的命名规则,将其命名为Proc 1,并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FJ769183。重组小龙虾tropomyosin在大肠杆菌中能高效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结论:研究成功表达了具有免疫活性的淡水小龙虾原肌球蛋白,为虾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小龙虾 过敏原 原肌球蛋白 免疫活性
下载PDF
膜过滤绿茶多糖的系统分级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寇小红 江和源 +6 位作者 崔宏春 张建勇 高晴晴 袁新跃 舒爱民 刘晓辉 高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80,共9页
采用150kD、20kD、6kD的超滤膜和对水溶性茶多糖进行分级和浓缩,得到的三部分截留液分别经过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300柱层析系统分离、纯化,共得到了20多个分级组分;HPGPC-ELSD鉴定各多糖组分的纯度... 采用150kD、20kD、6kD的超滤膜和对水溶性茶多糖进行分级和浓缩,得到的三部分截留液分别经过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300柱层析系统分离、纯化,共得到了20多个分级组分;HPGPC-ELSD鉴定各多糖组分的纯度及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得到5个均一多糖组分;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检测免疫活性,发现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有显著活性的多糖组分大多集中在20kD左右,大多为不均一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超滤 分级 纯化 免疫活性
下载PDF
蜗牛多糖的提取和免疫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湛孝东 王克霞 +1 位作者 李朝品 康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91-2192,共2页
目的提取蜗牛多糖并研究其免疫学活性。方法用碱提醇沉法从江西巴蜗牛中提取多糖,通过溶血空斑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研究蜗牛多糖的免疫学活性。结果蜗牛多糖显著增强小鼠溶血空斑形成,... 目的提取蜗牛多糖并研究其免疫学活性。方法用碱提醇沉法从江西巴蜗牛中提取多糖,通过溶血空斑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研究蜗牛多糖的免疫学活性。结果蜗牛多糖显著增强小鼠溶血空斑形成,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且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蜗牛多糖能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多糖 提取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酵母多糖对斑点叉尾鮰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严晶 刘辉宇 +2 位作者 朱惠玲 王锐 刘立鹤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2-44,共3页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对斑点叉尾鮰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2%、0.3%酵母多糖组斑点叉尾鮰的头肾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5.09%和7.50%,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0.3%酵母多糖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提高9.84%,但试验组间差异...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对斑点叉尾鮰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2%、0.3%酵母多糖组斑点叉尾鮰的头肾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5.09%和7.50%,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0.3%酵母多糖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提高9.84%,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酵母多糖组斑点叉尾鮰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比对照组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0.2%酵母多糖组斑点叉尾鮰白细胞吞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酵母多糖组,而0.2%、0.3%酵母多糖组间差异不显著;0.3%酵母多糖组斑点叉尾鮰吞噬指数比对照组显著提高2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斑点叉尾鮰 免疫功能 吞噬活性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疫苗候选分子FBP的表达及免疫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丽娜 胡福泉 +3 位作者 朱军民 赵岩 陈志瑾 唐家琪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表达SS2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ibronectin-binding protein,FBP),研究其免疫学活性,探讨其保护活性和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用PCR技术从SS2临床分离株05ZYH33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fbp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0b(+)中,构建... 目的表达SS2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ibronectin-binding protein,FBP),研究其免疫学活性,探讨其保护活性和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用PCR技术从SS2临床分离株05ZYH33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fbp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0b(+)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b-fbp。该载体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Rosetta,IPTG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和免疫反应原性。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收集多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结果PCR扩增的fbp基因长度约为1700bp,所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酶切鉴定无误、测序证实碱基序列100%正确且保持正确读框。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亲和层析获得目的蛋白,纯度达8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蛋白能与感染SS2的病人血清发生阳性反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血清效价达1∶2560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b-fbp,可在工程菌E.coli.Rosetta中表达;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2 FBP 表达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P1蛋白片段免疫学活性及黏附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翠明 汪世平 +3 位作者 吴移谋 高顺利 余敏君 陈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6-710,共5页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ce,Mp)P1蛋白第1125~1395氨基酸片段(P1C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及其细胞黏附作用。方法构建用于表达重组P1C片段(rP1C)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p1c,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rP1C。...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ce,Mp)P1蛋白第1125~1395氨基酸片段(P1C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及其细胞黏附作用。方法构建用于表达重组P1C片段(rP1C)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p1c,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rP1C。采用基于GST的亲和层析法提纯rPIC,提纯的rPC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抗rP1C血清的效价。采用Westernblot检测rPIC对Mp感染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P1C黏附HeLa细胞及其免疫血清黏附抑制作用。结果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6×10^3的可溶性rP1C。rP1C免疫小鼠后,其抗血清ELISA效价高达1:64000。rPIC能被Mp感染者血清及小鼠抗rPIC血清识别并与之结合。rP1C能黏附HeLa细胞,其抗血清可阻断Mp对HeLa细胞的黏附,该黏附阻断作用随抗血清浓度增高而增强。结论rP1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及黏附细胞功能,可作为Mp疫苗及血清学检测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蛋白片段 免疫学活性 黏附
原文传递
刺芹侧耳下脚料水溶性细胞壁多糖碱提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艳芳 薛令坤 +6 位作者 唐庆九 周帅 颜梦秋 杨焱 吴迪 张忠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2,共7页
采用碱提法提取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下脚料水溶性细胞壁多糖,以得率、多糖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为主要指标,对提取过程中的碱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优化的提取工艺:1 mol/L的NaOH溶液为提取溶剂,料... 采用碱提法提取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下脚料水溶性细胞壁多糖,以得率、多糖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为主要指标,对提取过程中的碱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优化的提取工艺:1 mol/L的NaOH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所得水溶性细胞壁多糖组分得率6.25%,多糖含量74.56%,β-葡聚糖含量56.37%。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折光检测仪联用法(HPSEC-MALLS-RI)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分主要含4个峰,其中峰1和峰2对应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6×10^7和2.68×10^6,峰3和峰4对应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5×10^5和9.82×10^3;体外免疫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水溶性细胞壁多糖组分具有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下脚料 得率 多糖含量 Β-葡聚糖含量 相对分子质量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抗鼠CTLA-4单链抗体的构建与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国平 周承 +4 位作者 吴炜 孙雯 田锋 贺纪凯 陈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构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抗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链抗体ScFv(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ety region),为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动物体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小鼠CTLA-4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 目的构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抗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链抗体ScFv(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ety region),为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动物体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小鼠CTLA-4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mAb的VH、VL基因,并进一步将其组装成VH-Linker-VL型的ScFv片段。将ScFv片段亚克隆至pGME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其克隆至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Sect2-GFP,将pSect2-GFP-ScFv纯化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并进行表达,同时经Zeocin筛选稳定表达株。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Fv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ScFv的亲和活性。结果经Zeocin筛选2周后,CHO细胞株可稳定表达GFP-ScFv蛋白。Western blot法证实GFP-ScFv蛋白在细胞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均有表达,大小约55kD。ELISA检测表明,CHO培养上清中的GFP-ScFv蛋白经浓缩初纯后能与重组小鼠CTLA-4纯化抗原结合,并具有抑制亲本单抗与其结合的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抗小鼠CTLA-4的ScFv真核表达载体,并能有效表达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ScFv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链抗体 真核表达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对河豚毒素的免疫活性消减作用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叶精勤 肖叶 +3 位作者 阎俊 许长华 汪立平 卢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03-109,共7页
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免疫活性的消减作用方式和可能作用位点,分别采用活化、热灭活和破碎的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去除胞外多糖、原生质体、细胞壁和肽聚糖的分离样品,与TTX标准品在37... 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免疫活性的消减作用方式和可能作用位点,分别采用活化、热灭活和破碎的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去除胞外多糖、原生质体、细胞壁和肽聚糖的分离样品,与TTX标准品在37℃孵育1 h,使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作用前后TTX的免疫活性变化。通过化学处理掩蔽鼠李糖乳杆菌表面的羧基和氨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菌体表面的化学键振动类型和官能团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活化、热灭活和破碎后的鼠李糖乳杆菌均可消减TTX的免疫活性,因此TTX免疫活性的变化和鼠李糖乳杆菌的活性无关。各分离样品对TTX的消减作用表明肽聚糖成分对TTX免疫活性的消减率最高可达到47%。FTIR分析发现鼠李糖乳杆菌表面羧基掩蔽后可显著降低TTX免疫活性的消减率至18%,而掩蔽氨基则对作用前后的TTX消减率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消减TTX免疫活性的原因可能为TTX与鼠李糖乳杆菌表面肽聚糖上的羧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鼠李糖乳杆菌 消减作用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抗人AFP单链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其免疫学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坚 张业伟 刘斌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25-328,335,共5页
目的构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抗人甲胎蛋白单链抗体ScFv(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ety region,ScFv),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人AF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mAb的VH、VL基因,并进一步将其组装成... 目的构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抗人甲胎蛋白单链抗体ScFv(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ety region,ScFv),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人AF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mAb的VH、VL基因,并进一步将其组装成VH-Linker-VL型的ScFv片段。将ScFv片段亚克隆至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UC19,将pUC19-ScFv纯化质粒转染大肠杆菌BL21并用IPTG诱导表达ScFv蛋白。用SDS-PAGE方法检测ScFv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ScFv的亲和活性。结果大肠杆菌BL21可被诱导表达ScFv蛋白。SDS-PAGE法证实ScFv蛋白在细胞包涵体有表达,大小约24 kD。ELISA检测表明,ScFv蛋白经能与重组人AFP纯化抗原结合,并具有抑制亲本单抗与其结合的能力。结论成功构建抗人AFP的ScFv表达载体,并能有效表达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ScFv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单链抗体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antileishmanial,antibacterial and brine shrimp cytotoxic potential of crude methanolic extract of Herb Ocimum basilicum(Lamiacea) 被引量:1
11
作者 Imran Khan Kafeel Ahmad +5 位作者 Ali Talha Khalil Jangrez Khan Yusra Ali Khan Muhammad Shahab Saqib Muhammad Naveed Umar Hilal Ahma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16-322,共7页
OBJECTIVE:To collect and screen for eth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antileishmanial,antibacterial and brine lethality assays) of medicinal plant Ocimum basilicum from Peshawar region(34.008 latitude and 71.57 altitude... OBJECTIVE:To collect and screen for eth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antileishmanial,antibacterial and brine lethality assays) of medicinal plant Ocimum basilicum from Peshawar region(34.008 latitude and 71.57 altitudes).METHODS:In the present study a general antileishmanial activity against Leishmania tropica strain was carried out.The antibacterial potential of the plant was performed against 06 gram positive and 06 gram negative bacteria.Brine shrimp cytotoxicity assay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anti-promastigotes profile of the plant showed good antileishmanial activity exhibited LC_(50) value 21.67 μg/mL.The result for gram positi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revealed that the O.basilicum leaves extract possesses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at highest two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20.66 ± 0.31 to 31.86 ± 0.80 for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C and Bacillus subtitilis,respectively,as compared to the gentamycin(27.36 ± 0.55 and21.80 ± 0.72,respectively).For gram negative bacteria good activity was observed.A highest zone of inhibition was recorded for Pseudomonas aeroginosa(28.83 ± 0.28) at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10 mg/mL).The LC_(50) value obtained for brine shrimp lethality assay was 91.56 μg/mL.CONCLUSION:The herb basil possesses effective cidal activities which make this plant a good candidate for the isolation of antiprotozoal and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which may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dr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imum basilicum Cytotoxicity tests immunologic Anti-bacterial agents Antileishmanial activity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表达产物的初步纯化及其在小鼠体内免疫效应活性分析
12
作者 陶好霞 刘纯杰 +4 位作者 李淑琴 李责力 刘秀丽 周围 张兆山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蛋白的免疫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对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蛋白进行初步纯化 ,用粗纯化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 ,然后分析其免疫活性。结果 :采用...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蛋白的免疫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对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与尿素酶B融合蛋白进行初步纯化 ,用粗纯化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 ,然后分析其免疫活性。结果 :采用亲和层析或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后 ,融合蛋白的纯度分别可达到 6 5 .6 %和90 .2 %。该融合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抗幽门螺杆菌的胃肠黏液IgA和血清IgG抗体 ,并促使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的增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A 尿素酶B 融合表达产物 纯化 小鼠 免疫效应
原文传递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NSP7蛋白密码子优化和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俊杰 杨绮玲 +3 位作者 林艺君 石路怀 王宏 唐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9-833,共5页
目的:提高蓝耳病毒NSP7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促进其可溶性表达,验证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血清学鉴定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性分析软件分析28株NSP7基因的保守性,抗原表位预测网站预测NSP7蛋白的抗原表位,可溶性表达预... 目的:提高蓝耳病毒NSP7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促进其可溶性表达,验证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血清学鉴定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性分析软件分析28株NSP7基因的保守性,抗原表位预测网站预测NSP7蛋白的抗原表位,可溶性表达预测网站分析NSP7基因可溶性表达概率,随后挑选保守性高的NSP7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合成,最后利用SDS-PAGE探究重组蛋白表达产物存在的形式和表达的最佳条件,Western blot和ELISA探究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结果:蓝耳病毒NSP7基因较保守,抗原表位较多,经过密码子优化后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 k D,最佳表达条件为34℃0. 8 mmol/L IPTG 7 h; 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纯化的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结论: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且具有免疫学活性,为PRRSV血清学鉴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P7蛋白 密码优化 可溶性 原核表达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牛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原核表达及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佳琳 黄江 +2 位作者 李波 廖兴江 王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7-988,共2页
目的克隆牛带绦虫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其免疫学特征。方法将牛带绦虫成虫LDH基因与质粒pET-28a(+)连接构建原核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表达产物... 目的克隆牛带绦虫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其免疫学特征。方法将牛带绦虫成虫LDH基因与质粒pET-28a(+)连接构建原核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进行分析。结果牛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编码33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5.4kDa,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的结果均证明pET-28a(+)-LDH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牛带LDH基因在大肠埃希菌高效表达,经过亲和层析高纯度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以被亚洲带绦虫、牛带绦虫及猪带绦虫感染病人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牛带绦虫LDH基因可在原核系统中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带绦虫 乳酸脱氢酶 原核表达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Ser^(125)白介素-2的免疫及抑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应全 徐红岩 +1 位作者 张翮 厉保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研究 Ser125白介素-2(Ser125IL-2)的免疫活性及抗瘤作用。方法:小鼠给药后,观察药物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小鼠体内接种S180肉瘤和B16黑色素瘤后,观察其抑瘤作用。结果:Ser125IL-... 研究 Ser125白介素-2(Ser125IL-2)的免疫活性及抗瘤作用。方法:小鼠给药后,观察药物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小鼠体内接种S180肉瘤和B16黑色素瘤后,观察其抑瘤作用。结果:Ser125IL-2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P<0. 01),显著抑制 S180肉瘤和 B16黑色素瘤的体内生年(P<0. 01)。结论:Ser125IL-2 有增强细胞免疫和抑制肿瘤生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活性 抗瘤作用 Ser^125IL-2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胞外区片段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活性
16
作者 管文燕 王正茂 +1 位作者 李琳 李越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糖蛋白D(GlycoproteinD,gD)胞外区片段,并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化学合成HSV-2 G株gD蛋白胞外区片断的基因序列gDt,以pCEP4作为表达载体,构建N-末端带His... 目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糖蛋白D(GlycoproteinD,gD)胞外区片段,并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化学合成HSV-2 G株gD蛋白胞外区片断的基因序列gDt,以pCEP4作为表达载体,构建N-末端带His标签的重组表达质粒pCEP4-gDt,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表达。表达的蛋白采用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ELISA法检测目的蛋白的抗原性。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6 000处可见目的蛋白条带;纯化的重组蛋白浓度约为45μg/ml,经ELISA检测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免疫小鼠5周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达5×103。结论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了HSV-2 gD胞外区片段,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HSV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包膜糖蛋白D 哺乳动物细胞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免疫作用
17
作者 于金红 潘鲁青 张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3-1191,共9页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的免疫功能,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进行了重组表达,并通过纯化分离获得重组目的蛋白,采用血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重组C-型凝集素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免疫作用的影...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的免疫功能,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进行了重组表达,并通过纯化分离获得重组目的蛋白,采用血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重组C-型凝集素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实验梯度设置为对照组和重组C-型凝集素蛋白(1.0 mg/mL),分别在0、3、6、9、12、24 h取培养的血细胞和培养液进行免疫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重组C-型凝集素经SDS-PAGE分析显示在39 ku处有显著诱导条带,与预测的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Western-blotting分析可以与anti-His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证明C-型凝集素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C-型凝集素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凝集作用,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存活率和吞噬率影响显著;培养基酚氧化酶活力在培养3~12 h内呈峰值变化,于9 h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C-型凝集素不仅具有凝集作用,而且还能激活酚氧化酶原系统,具有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C-型凝集素 原核表达 免疫作用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谷氨酸脱氢酶的表达和免疫学活性研究
18
作者 刘丽娜 潘渠 +3 位作者 朱军民 丛延广 王长军 胡福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表达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的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研究其免疫学活性,探讨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SS2临床分离株05ZYH33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gd... 目的表达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的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研究其免疫学活性,探讨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SS2临床分离株05ZYH33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gdh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0b(+)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b-gdh。该载体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 Rosetta,IPTG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和免疫反应原性。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收集多抗血清,间接原位末端标记法(ELISA)检测其效价。结果 PCR扩增的gdh基因长度约为1300碱基对(bp),所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酶切鉴定无误、测序证实碱基序列100%正确且保持正确读框。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4.2%。亲和层析获得目的蛋白,纯度达8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蛋白能与感染SS2的患者血清发生阳性反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血清效价达1∶2560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b-gdh,可在工程菌E.coli Rosetta中表达;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谷氨酸脱氢酶 表达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蒜汁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越 李妍 高梅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86813X)》 2003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蒜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生、熟大蒜汁分别喂养大鼠8周,检测其脾内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功能和IL-2活性。结果 生、熟食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功能和IL-2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生食组与熟食组比较,除I... 目的 探讨大蒜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生、熟大蒜汁分别喂养大鼠8周,检测其脾内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功能和IL-2活性。结果 生、熟食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功能和IL-2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生食组与熟食组比较,除IL-2活性前者高于后者外(P<0.05),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功能则无差异性。结论 大蒜的抗菌、消炎作用与其可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汁 大鼠 免疫功能 影响 T淋巴细胞 IL-2
下载PDF
血清中轻链免疫球蛋白kappa与狼疮肾炎的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玉静 李兴翠 +1 位作者 向代军 马骏龙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中轻链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血清中轻链免疫球蛋白水平与狼疮肾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5例狼疮肾炎,67例疾病对照组(包括风湿性疾病、原发性肾病组等)和4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中的轻链免疫球...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中轻链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血清中轻链免疫球蛋白水平与狼疮肾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5例狼疮肾炎,67例疾病对照组(包括风湿性疾病、原发性肾病组等)和4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中的轻链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其与肾脏损害及其与肾脏组织病理活动性指数(AI)相关关系。结果狼疮肾炎患者血清Kappa轻链免疫球蛋白(65.8±28.4)显著低于对照者(210±25.5)和原发性肾炎患者狼疮肾炎患者血清κ轻链免疫球蛋白(130±43.3)(P<0.01)。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轻链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r=0.68,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24h尿蛋白(r=-0.72,P<0.05)、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酶(NAG)(r=0.62,P<0.05)、及肾脏组织病理指数(AI)(r=0.782,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中kappa轻链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损害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免疫球蛋白轻链 活动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