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性T细胞与免疫耐受 被引量:18
1
作者 闫峰 黄振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093-1097,共5页
调节性T细胞(Treg)在诱发免疫耐受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文中就Treg的分类、特性、作用机制及与免疫耐受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疗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耐受 同种异体物移植排斥反应
下载PDF
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尹海芳 李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4期329-331,共3页
异种器官移植是现代和未来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转基因猪有望为人类提供移植所需的器官。本文对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可能性、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 异种器官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供体 病毒感染
下载PDF
槐耳颗粒在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临床应用价值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炜 严律南 +3 位作者 吴泓 杨家印 王文涛 徐明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HCC)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使用槐耳颗粒的HCC肝移植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根据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Edmondson分级进行配对,在...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HCC)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使用槐耳颗粒的HCC肝移植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根据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Edmondson分级进行配对,在相同时间窗内选取另56例未使用槐耳颗粒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手术日期为零点时间,随访2年,比较2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肿瘤转移复发率、无瘤生存率、生存率及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1年及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治疗组分别为14.3%、32.1%及39.3%,对照组分别为23.2%、32.1%及50.0%,治疗组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3);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无瘤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5.7%、67.5%和60.0%,对照组分别为76.7%、67.6%和49.3%,治疗组2年无瘤生存率明显升高,但2组无瘤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92.9%、78.6%和67.9%,对照组分别为89.3%、75.0%和62.5%,2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620);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4.29%,对照组为16.07%,后者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结论槐耳颗粒对提高HCC患者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有一定的作用,且并不增加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几率,治疗HCC肝移植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槐耳颗粒 复发 转移 免疫排斥
原文传递
体液免疫在不同纲(罗非鱼/大鼠)肝细胞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中辛 周主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罗非鱼到大鼠肝细胞移植的体液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脾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脾内移植2×10^7个罗非鱼肝细胞。术后以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移植物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 目的探讨罗非鱼到大鼠肝细胞移植的体液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脾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脾内移植2×10^7个罗非鱼肝细胞。术后以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移植物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移植物周围大鼠IgM、IgG。结果移植后2h罗非鱼肝细胞形态完整,4h部分肝细胞边界不清,核固缩、溶解,8h后很难见到正常肝细胞。移植后1h移植物周围可见IgM,18h移植物周围可见IgG。结论罗非鱼肝细胞移植到大鼠脾脏内可短期存活,体液免疫诱发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其早期死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肝细胞 体液免疫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整合素LFA-1与其配体ICAM-1的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金丽 翟心慧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5-1231,共7页
整合素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与其主要配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互结合所介导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都起重要作用。LFA-1与ICAM-1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克隆增殖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LF... 整合素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与其主要配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互结合所介导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都起重要作用。LFA-1与ICAM-1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克隆增殖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LFA-1与ICAM-1还参与启动免疫突触的形成、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等多种生理过程。另外,风湿性关节炎、器官移植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冠心病和寻常型银屑病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和LFA-1与ICAM-1的相互作用有关。该文重点介绍了LFA-1与其配体ICAM-1参与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与此相关的几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LFA-1 ICAM-1 免疫突触 淋巴细胞归巢 类风湿性关节炎 移植排斥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滴眼液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廖雪梅 冯晓 上官国涵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3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滴眼液在预防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眼科行高危角膜移植术患者98例(100眼)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49例(50眼)、环孢素组49例(50眼)。他克莫司组术后局部应用0.1%他克莫司滴眼液环孢素组局部应用1%...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滴眼液在预防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眼科行高危角膜移植术患者98例(100眼)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49例(50眼)、环孢素组49例(50眼)。他克莫司组术后局部应用0.1%他克莫司滴眼液环孢素组局部应用1%环孢素A滴眼液起始给药剂量均为1滴,qi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剂量,连续给药12个月。分别于术后12,12个月时进行复查,记录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视力、眼压变化及眼部体征,包括角膜水肿、角膜基质混浊、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新生血管程度。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他克莫司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4.00%)明显低于环孢素组(26.00%)(P<0.05)。他克莫司组术后12个月的角膜水肿评分、角膜基质混浊评分、新生血管分布评分均优于环孢素组(P<0.05);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升高例数与眼压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其他相关并发症出现。他克莫司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环孢素组(P<0.05)。结论:0.1%他克莫司滴眼液用于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安全、有效,其短期预防作用与环孢素A滴眼液相当,长期预防作用优于环孢素A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角膜移植术 他克莫司 环孢素A 免疫排斥反应
下载PDF
异种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局部应用高渗葡萄糖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吴连胜 陈建苏 +2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滨松 李晓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50%葡萄糖降低异种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18周龄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8只。两组均进行猫兔异种全厚板层移植术:A组(实验组)手术后给予50%葡萄糖滴眼每日2次,复方氯霉素滴眼...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50%葡萄糖降低异种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18周龄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8只。两组均进行猫兔异种全厚板层移植术:A组(实验组)手术后给予50%葡萄糖滴眼每日2次,复方氯霉素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B组(对照组)术后仅给复方氯霉素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术后每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植片存活情况,治疗及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各组于术后1,2,3月各取2只兔的术眼角膜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半个月内,A、B两组植片透明、无明显浑浊。术后20 d部分植片开始出现排斥反应,在3个月内,A、B两组全厚角膜植片的排斥反应指数差异显著。在无排斥反应的正常兔角膜中组织学及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特征清晰;但在出现排斥反应的兔角膜中有明显的角膜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异种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局部应用50%葡萄糖滴眼能减少术眼水肿,降低炎性反应,延长角膜植片成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角膜移植 角膜水肿 免疫排斥反应 高渗葡萄糖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及免疫排斥情况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家国 王景靓 +1 位作者 邹喜君 徐晓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9期2101-2104,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及术后免疫排斥情况。方法前瞻性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自体腘绳肌腱组)及B组(同种异体肌腱...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及术后免疫排斥情况。方法前瞻性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自体腘绳肌腱组)及B组(同种异体肌腱组),A组44例,B组40组。A组植入患侧膝的腘绳肌腱,B组植入同种异体肌腱(胫骨前肌),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Kneelax关节动计度测量仪测量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及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升高(P<0.05),Kneelax评分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chman试验:术后Lachman试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比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相比较,同种异体肌腱有着相似的临床疗效,两者免疫排斥反应均不大,临床上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腘绳肌腱 同种异体肌腱 免疫排斥反应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和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谢立信 曹景 +1 位作者 董晓光 杨雪萍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24-26,共3页
报告1%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和地塞米松局部联合用药,治疗31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随访6~18个月植片透明治愈率为93.5%,平均治愈时间7天。观察表明局部用药既能收到良好的... 报告1%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和地塞米松局部联合用药,治疗31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随访6~18个月植片透明治愈率为93.5%,平均治愈时间7天。观察表明局部用药既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又避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并对CsA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的机理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 地塞米松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下载PDF
羊捻转血矛线虫免疫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俊 李祥瑞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捻转血矛线虫免疫机理的研究是研制捻转血矛线虫疫苗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捻转血矛线虫免疫机理研究的深入,已经清楚捻转血矛线虫的免疫机理主要包括“快速排斥”和“迟发性排斥”2种排斥机制。在这2种排斥机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D4+T... 捻转血矛线虫免疫机理的研究是研制捻转血矛线虫疫苗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捻转血矛线虫免疫机理研究的深入,已经清楚捻转血矛线虫的免疫机理主要包括“快速排斥”和“迟发性排斥”2种排斥机制。在这2种排斥机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D4+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IgA、IgE、IgG1)的B淋巴细胞和能引起Ⅰ型变态反应的肥大细胞。其中CD4+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向CD4+Th2型T细胞方向发展并起主导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这些细胞和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会有所不同,特别是采取不同的抗原免疫动物时这种不同反应会很明显。本文着重阐述了捻转血矛线虫的免疫机理及其在不同抗原刺激条件下机体的反应,希望对研究和开发抗捻转血矛线虫疫苗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免疫机理 排斥机制
下载PDF
临床活体小肠移植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国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3年第5期221-223,共3页
过去30年小肠移植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在小肠移植不再是一项被认为成实验性的技术,而是治疗不可逆性肠衰竭的可行治疗选择。根据小肠移植注册委员会近年公布的资料,全球小肠移植患者的总体1年和5年生存率已分别超过70%和50%,但排斥反应和... 过去30年小肠移植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在小肠移植不再是一项被认为成实验性的技术,而是治疗不可逆性肠衰竭的可行治疗选择。根据小肠移植注册委员会近年公布的资料,全球小肠移植患者的总体1年和5年生存率已分别超过70%和50%,但排斥反应和感染仍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们简要概括了活体小肠移植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手术的适应症、受体如何评价、如何控制手术后的排斥反应和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外科手术 免疫耐受 移植物排斥 感染
原文传递
高危角膜移植大鼠排斥反应及VEGF-C/D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启明 赵心悦 王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探讨鼠角膜碱烧伤后VEGF-C/D的表达和意义,以及新生淋巴管在高危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取不同时间段角膜进行电镜观察,观察角膜血管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3、5、7、14、28d角膜组织VE... 目的:探讨鼠角膜碱烧伤后VEGF-C/D的表达和意义,以及新生淋巴管在高危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取不同时间段角膜进行电镜观察,观察角膜血管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3、5、7、14、28d角膜组织VEGF-C/D及VEGFR-3的表达;并在角膜中仅有血管(A组),同时存在新生血管及新生淋巴管(B组),新生淋巴管消退期(C组),角膜新生血管消退期(D组)以及正常组(N组)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比较不同角膜植片的排斥反应指数(rejection index,RI)值及存活时间。结果:电镜观察发现,在碱烧伤后第7d时鼠角膜出现新生血管,未出现新生淋巴管,在碱烧伤2wk时出现新生血管的同时出现淋巴管,5wk时无明显的新生淋巴管,8wk时新生血管逐渐消退;大鼠角膜组织中VEGF-C/D及VEGFR-3的表达从第3d开始明显上升,并于第5d达到最高峰。角膜移植后N、A、B、C、D组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25±0.62、9.35±1.02、5.06±1.13、8.71±0.83、9.44±1.05d。组间比较发现,B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显著性缩短(P<0.05),A、C、D的存活时间均显著性延长(P<0.05)。结论:角膜碱烧伤后存在VEGF-C/D及VEGFR-3的高表达,而且新生淋巴管能加速高危角膜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淋巴管 碱烧伤 免疫排斥
下载PDF
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静波 刘辉 +1 位作者 朱小茼 曲银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9期5015-50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树突状细胞(DCs)表面标志物CD1a、CD83和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表面标志物CD56在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组织中表达状况的研究,探讨其在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妇... 目的通过对树突状细胞(DCs)表面标志物CD1a、CD83和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表面标志物CD56在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组织中表达状况的研究,探讨其在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妇产科自愿以药物流产方式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800例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药物流产不全者30例为药物流产不全组,药物流产完全者35例为药物流产完全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自愿行人工负压吸引流产术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NK细胞和不同分化阶段DCs的分布、形态及数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CD56、CD1a及CD8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组uNK细胞和DCs均分布于腺体问与血管间;3组uNK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CD1a^+ imDCs呈圆形或卵圆形;CD83^+mDCs形态均不规则,有多个突起,呈分枝状。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对照组CD56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药物流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药物流产完全组CD56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药物流产不全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D1a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药物流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药物流产不全组CD1a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药物流产完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D83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药物流产完全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药物流产不全组CD83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药物流产完全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s和uNK细胞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子宫内膜 自然杀伤细胞 药物流产 免疫耐受 免疫排斥
原文传递
肾移植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浩锋 孙启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1-966,共6页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开发应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短期存活率已大大提升,然而其长期存活率仍较低。对于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而言,免疫排斥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基于肾移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肾移植移植免疫系统逐渐建立,各种...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开发应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短期存活率已大大提升,然而其长期存活率仍较低。对于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而言,免疫排斥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基于肾移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肾移植移植免疫系统逐渐建立,各种免疫细胞在肾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逐渐被揭示,尤其是B细胞及其在肾移植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免疫细胞与移植肾的关系为出发点,详细阐述适应性免疫与天然免疫在肾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梳理肾移植中移植免疫机制,为今后肾移植免疫研究探索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免疫 免疫排斥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下载PDF
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15
作者 梁厉飞 陈婷婷 杨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尝试不断增多,特别是在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以及移植后感染等领域。本文对以上领域中应用免疫组库测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器官移植中免疫组库测序使用的现状和作为早期无创诊断排斥反应的新技术的潜力,以期为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并应用于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库 T细胞受体 B细胞受体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感染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下载PDF
De novo malignancie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effect of immunosuppression-personal data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6
16
作者 Tommaso Maria Manzia Roberta Angelico +8 位作者 Carlo Gazia Ilaria Lenci Martina Milana Oludamilola T Ademoyero Domiziana Pedini Luca Toti Marco Spada Giuseppe Tisone Leonardo Baioc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35期5356-5375,共20页
BACKGROUND Immunosuppression has undoubtedly raised the overall positive outcomes in the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However, long-term exposure to immunosup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cr... BACKGROUND Immunosuppression has undoubtedly raised the overall positive outcomes in the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However, long-term exposure to immunosup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critical systemic morbidities. De novo malignancies follow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s (OLTs) are a serious threat in pediatric and adult transplant individuals. Data from different experiences were reported and compared to asses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mmunosuppression and de novo malignancies in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 AIM To study the role of immunosuppression on the incidence of de novo malignancie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METHOD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examination about de novo malignancies and immunosuppression weaning in adult and pediatric OLT recipients wa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review. Worldwid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highly qualified institutions performing OLTs. Patient follow-up, immunosuppression discontinuation and incidence of de novo malignancies were reported. Likewise, the review assesses the differences in adult and pediatric recipients by describing the adopted immunosuppression regimens and the different type of diagnosed solid and blood malignancy.RESULTS Emerg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liver is an immunologically privileged organ able to support immunosuppression discontinuation in carefully selected recipients. Malignancies are often detected in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 undergoing daily immunosuppression regimens.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 and skin tumors are the most detected de novo malignancies in the pediatric and adult OLT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To date, immunosuppression withdrawal has been achieved in up to 40% and 60% of well-selected adult and pediatric recipients, respectively. In both populations, a clear benefit of immunosuppression weaning protocols on de novo malignancies is difficult to ascertain because data have not been specified in most of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CONCLUSION The selected populations of toler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 immunOSUPPRESSION WEANING Clinical operational tolerance Adult LIVER TRANSPLANT GRAFT rejection immune system De novo MALIGNANCIES immunOSUPPRESSION minimization Cancer
下载PDF
Immature CD4+ dendritic cells conditioned with donor kidney antigen prolong renal allograft survival in rats 被引量:6
17
作者 WANG Tao XU Lin +4 位作者 LI Heng HUANG Zheng-yu ZHANG Sheng-ping MIAO Bin NA N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530-2537,共8页
Background AIIogeneic transplant rejection is currently a major problem encountered during organ transplantation. The dendritic cell (DC) is the most effective powerful known 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n... Background AIIogeneic transplant rejection is currently a major problem encountered during organ transplantation. The dendritic cell (DC) is the most effective powerful known 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nd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DCs can also induce immune tolerance, and avoid or reduce the degree of transplant reje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ansfused immature CD4~ DCs on renal allografts in the rat model.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induced CD4~ immature DCs from rat bone marrow cells by a cytokine cocktail. The immature CD4~ DCs were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n the suppressive activity of these cells conditioned with donor kidney antigen was evalu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Results Immature CD4~ DCs conditioned with donor kidney antigen possessed immunosuppressive activity in vitro and they were able to prolong renal transplant survival in an allograft rat model in vivo. Conclusions Our study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on efficacious renal transplantation, which might b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of immature CD4~ DCs in modulating renal transplant rejection and improving clinical outcome in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tic cells kidney transplantation graft rejection immune tolerance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鹏 余游 雷正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将8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根据肌腱来源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自体肌腱移植,20例)和观察组(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68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将8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根据肌腱来源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自体肌腱移植,20例)和观察组(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68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胫骨前移及免疫排斥反应情况。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01),术后发热时长对照组短于观察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膝疼痛持续>1周、关节积液穿刺抽液及白细胞计数>10×10^(9)/L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IKDC评分两组末次随访时均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3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achman试验结果、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断裂均能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肌腱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 前交叉韧带重建 免疫排斥
下载PDF
我国角膜病学近五年十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5-698,共4页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通过专家投票的方式遴选出代表我国近5年(2009至2013年)角膜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最突出的10项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感染性角膜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角膜手术的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组织工程角膜材料的...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通过专家投票的方式遴选出代表我国近5年(2009至2013年)角膜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最突出的10项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感染性角膜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角膜手术的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组织工程角膜材料的研发、免疫排斥反应防治等4个方面.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我国角膜病学在国际同领域的水平和影响力,部分研究成为我国角膜病学者的标志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眼表 手术创新 组织工程 角膜缘干细胞 免疫排斥防治
原文传递
Siglec在肝移植免疫调控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罗杰夫 龚建平 成名翔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059-2064,共6页
在各种免疫调节系统中,存在着一种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可选择性地发挥作用,即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家族。抑制宿主T细胞抗原应答是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关键因素,新近发现Siglec-15是重要的T细胞抑制分子,部... 在各种免疫调节系统中,存在着一种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可选择性地发挥作用,即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家族。抑制宿主T细胞抗原应答是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关键因素,新近发现Siglec-15是重要的T细胞抑制分子,部分家族成员与其具有相似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由此,推测Siglec家族的成员可能成为诱导肝脏免疫耐受的新靶点。该文对这一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Siglec-15为切入点,探讨Siglec家族在抑制宿主T细胞抗原应答及调控免疫反应中可能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移植术后免疫调控和免疫耐受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 肝脏移植 免疫耐受 免疫排斥 缺血再灌注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