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蒿黄酮对实验性痤疮干预作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牛犇 王爱霞 +1 位作者 梁宁 高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2-198,共7页
目的:观察艾蒿黄酮对动物实验性痤疮及相关病理环节的影响。方法:观察60,30 mg.kg-1艾蒿黄酮对家兔耳角化模型的影响,60,30,15 mg.kg-1艾蒿黄酮对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血瘀证模型的影响,100,50,25 mg.kg-1艾蒿黄酮对小鼠耳朵肿胀模型和对... 目的:观察艾蒿黄酮对动物实验性痤疮及相关病理环节的影响。方法:观察60,30 mg.kg-1艾蒿黄酮对家兔耳角化模型的影响,60,30,15 mg.kg-1艾蒿黄酮对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血瘀证模型的影响,100,50,25 mg.kg-1艾蒿黄酮对小鼠耳朵肿胀模型和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干预作用,评价艾蒿黄酮对痤疮的治疗作用。结果:60 mg.kg-1艾蒿黄酮,可显著降低家兔耳角化程度,给药5 h后对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明显(P<0.01);60 mg.kg-1艾蒿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黏度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和P<0.05);100 mg.kg-1艾蒿黄酮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可调节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小鼠CD4+和CD8+值升高,并对免疫器官(胸腺、脾)指数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艾蒿黄酮可通过抗实验性角化、活血化瘀作用、抗炎、免疫抑制及抗雄激素样等方面干预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蒿黄酮 痤疮 炎症 血黏度 迟发型超敏反应 免疫抑制 雄激素样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