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中P53、Ki-67和CA125的表达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竞奇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Ki-67和血清中CA1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5例子宫内膜癌(试验组)和30例子宫内膜增生(对照组)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结果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Ki-67和血清中CA1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5例子宫内膜癌(试验组)和30例子宫内膜增生(对照组)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结果 P53蛋白在试验组有22例呈阳性表达,Ki-67蛋白有24例呈阳性表达,且两者在对照组均呈阴性表达(P<0.05)。血清CA125水平在试验组为(32.19±12.35)u·L^(-1),高于对照组的(8.23±2.58)u·L-1(P<0.05)。结论 P53、Ki-67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者联合检测不但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同时也可用于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53 CA125 KI-67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微小RNA-325-3p和叉头框蛋白M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靶向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娜 赵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325-3p(miR-325-3p)与叉头框蛋白M1(FOXM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分析miR-325-3p与FOXM1的靶向关系。方法:选择人胃腺癌MGC-803、SGC-7901细胞系,分别构建miR-325-3p mimic组、miR-325-3p inhibitor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应... 目的:探究微小RNA-325-3p(miR-325-3p)与叉头框蛋白M1(FOXM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分析miR-325-3p与FOXM1的靶向关系。方法:选择人胃腺癌MGC-803、SGC-7901细胞系,分别构建miR-325-3p mimic组、miR-325-3p inhibitor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蛋白的表达,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25-3p与FOXM1的靶向关系。收集确诊为胃腺癌并行根治术的4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物边缘>2 cm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miR-325-3p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检测组织中FOXM1的表达。结果: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系miR-325-3p mimic组FOXM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miR-325-3p inhibitor组FOXM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25-3p与FOXM1具有靶向关系。胃腺癌组织中miR-325-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FOXM1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均P<0.05)。miR-325-3p和FOXM1在胃腺癌不同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325-3p与FOXM1呈负相关(r=-0.630,P=0.027)。结论:胃腺癌中miR-325-3p与FOXM1异常表达,参与肿瘤的形成和进展。miR-325-3p与FOXM1具有靶向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微小RNA-325-3p 叉头框蛋白M1 靶向关系 免疫组化染色 相关性
下载PDF
47例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齐曼丽 冯俊明 +3 位作者 任勇 梁励玮 张鹏 陈昕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47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15例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果本组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52岁。32例黑色素瘤均由病理...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47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15例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果本组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52岁。32例黑色素瘤均由病理组织学直接诊断,15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辅助确诊。结论黑色素瘤具有黑色素细胞的某些临床和病理特点,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常依赖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其中Vim和CEA、Ki-67和P53、Bcl-2和P16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HMB45和Cyclin D1、Melan A和S-100、PCK和EMA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病理组织学特点 免疫组织化学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虎斑乌贼FMRFamide的表达定位及其Na^(+)通道受体基因的克隆鉴定、表达分析
4
作者 曹慧敏 朱阳 +4 位作者 郭祖霆 李双 周旭 迟长凤 郑利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5,共13页
FMRFamide是神经肽家族的一类重要代表成员,参与无脊椎动物的多种生理调控过程。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神经肽FMRFamide的Na^(+)通道受体(Sp FaNaC)的cDNA全长共209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782 bp,编... FMRFamide是神经肽家族的一类重要代表成员,参与无脊椎动物的多种生理调控过程。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神经肽FMRFamide的Na^(+)通道受体(Sp FaNaC)的cDNA全长共209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782 bp,编码一个由5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N端无信号肽,具有2个跨膜区;序列分析显示其与头足纲、腹足纲和双壳纲相似性较高,聚类为姐妹支。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到SpFaNaC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视叶、脑,其次是心脏和副缠卵腺。SpFaNaC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其阳性信号存在于视网膜感光细胞的细胞体、视叶深层视网膜的内颗粒细胞层和外细胞颗粒层、食道上神经团的各亚叶,尤以交界区最为集中。同时,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观察到神经肽FMRFamide主要分布在视叶的中央髓质区、边缘髓质区、内细胞颗粒层和外细胞颗粒层;食道上神经团的阳性信号较少,主要集中为亚叶交界处。实验结果为研究虎斑乌贼FMRFamide及Sp FaNaC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乌贼 FMRFAMIDE FaNaC 表达定位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