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气虚证患者的高分辨CT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泽庚 王国俊 +3 位作者 彭波 童佳兵 杨程 李传富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肺气虚证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方法:对证候学调查后入选的肺气虚证患者行高分辨CT检查,然后对每个高分辨CT影像表现因子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和统计,出现频率在30%以下的去掉,其中≥50%的为主要影像学表现因子,而≥30%和<50%... 目的:观察肺气虚证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方法:对证候学调查后入选的肺气虚证患者行高分辨CT检查,然后对每个高分辨CT影像表现因子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和统计,出现频率在30%以下的去掉,其中≥50%的为主要影像学表现因子,而≥30%和<50%的为次要影像学表现因子。结果:肺气虚证影像学表现因子≥50%的有肺气肿,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紊乱,而≥30%和<50%的有支气管扩张,桶状胸,肺大泡,肺纹理减少。结论:肺气虚证均得到6个影像学表现因子。肺主要影像学表现因子均为肺气肿和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紊乱,次要因子为支气管扩张,桶状胸,肺大泡,肺纹理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虚证 高分辨CT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阵列涡流成像技术数值仿真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建平 安海春 +1 位作者 白小宝 江运喜 《无损检测》 2014年第12期42-45,共4页
阵列涡流检测技术可以根据工件外形来设计探头,检测方式灵活多变,并能将检测结果成像显示,成为了涡流检测的发展趋势。数值仿真方法可以对实际检测情形进行模拟,辅助检测工艺的制定,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 阵列涡流 数值仿真 成像显示
下载PDF
肺阴虚证患者高分辨CT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泽庚 王国俊 +3 位作者 彭波 童佳兵 杨程 李传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133-2135,共3页
目的:观察肺阴虚证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方法:对证候学后入选的肺阴虚证患者行高分辨CT检查,然后对每个高分辨CT影像表现因子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和统计,出现频率在30%以下的去掉,其中≥50%的为主要影像学表现因子,而≥30%和<50%的为... 目的:观察肺阴虚证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方法:对证候学后入选的肺阴虚证患者行高分辨CT检查,然后对每个高分辨CT影像表现因子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和统计,出现频率在30%以下的去掉,其中≥50%的为主要影像学表现因子,而≥30%和<50%的为次要影像学表现因子。结果:肺阴虚证影像学表现因子≥50%的有肺气肿,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紊乱,而≥30%和<50%的有桶状胸,网线影,支气管扩张,条索影。结论:肺阴虚证得到6个影像学表现因子。肺阴虚证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因子为肺气肿和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紊乱,次要因子为桶状胸,网线影,支气管扩张,条索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阴虚证 高分辨CT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颜色标准与图像显示
4
作者 崔鲜明 崔元日 《照明工程学报》 2000年第3期30-32,共3页
图像技术的发展要求在不同媒体之间彩色图像显示要有统一的颜色标准 ,以此实现彩色图像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显示过程中的颜色再现的一致性。本文仅就 CIE/ TC8技术分部成立和颜色标准化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目前要研究的课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颜色标准 彩色图像 图像显示 彩色管理 建筑
下载PDF
立体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程 朱向冰 《光电技术应用》 2014年第1期32-39,共8页
立体显示技术从观看者是否佩戴设备进行观看可以分为头戴式和裸眼式两种类型。其中头戴式又可以分为偏振眼镜、互补色眼镜、快门眼镜、头盔等技术;裸眼式可以分为光栅式、全息式、集成成像和体显示。分类介绍头戴式和裸眼式立体显示技... 立体显示技术从观看者是否佩戴设备进行观看可以分为头戴式和裸眼式两种类型。其中头戴式又可以分为偏振眼镜、互补色眼镜、快门眼镜、头盔等技术;裸眼式可以分为光栅式、全息式、集成成像和体显示。分类介绍头戴式和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的原理、结构、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立体显示技术的现状,展望了立体显示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显示 双目视差 自由立体显示 集成成像 数字全息
下载PDF
通用遥感卫星快视处理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仁忠 蔡兴文 +1 位作者 杨蕾 石璐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5期32-35,共4页
分析了各国遥感卫星传输格式复杂、多样的特点,针对由此而带来的记录系统快视处理和成像部分开发研制上的扩展性、可复用性较差的问题,开展了通用遥感卫星快视处理系统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快视数据格式、数据格式转换处理的... 分析了各国遥感卫星传输格式复杂、多样的特点,针对由此而带来的记录系统快视处理和成像部分开发研制上的扩展性、可复用性较差的问题,开展了通用遥感卫星快视处理系统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快视数据格式、数据格式转换处理的方法,以及实现了通用多功能成像显示技术,并通过模拟多颗卫星数据以原码速率回放的手段,验证了快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快视 格式转换 多功能成像显示
下载PDF
基于超表面微纳结构的视网膜成像显示仿真研究
7
作者 杨兰兰 覃涛 +4 位作者 屠彦 仲雪飞 王莉莉 张宇宁 王保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0-996,共7页
基于广义斯涅尔定律及几何相位超表面调控原理,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超表面微纳结构的聚焦特性,设计了基于麦克斯韦观察法的视网膜投影成像系统,以高斯光源模拟细光束实现了整个系统成像的仿真.首先,基于TiO_(2)超表面单元,设计了半... 基于广义斯涅尔定律及几何相位超表面调控原理,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超表面微纳结构的聚焦特性,设计了基于麦克斯韦观察法的视网膜投影成像系统,以高斯光源模拟细光束实现了整个系统成像的仿真.首先,基于TiO_(2)超表面单元,设计了半径4.875μm、数值孔径0.44的超透镜,光线焦点位置仿真值与设计值误差仅为0.4%.然后,研究发现相同数值孔径的超透镜具有相同的成像效果,表明可将微观层面仿真推广到大尺寸.最后,对视网膜投影成像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可实现带有图案信息的像源的成像,且不同位置成像面均可还原像源图案,证明人眼的调焦不影响虚拟图像的清晰度,可有效解决辐辏聚焦矛盾.基于超表面微纳结构的视网膜投影成像显示为超薄超轻无辐辏聚焦矛盾的近眼显示器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时域有限差分 超透镜 视网膜投影成像显示 辐辏聚焦矛盾
下载PDF
光场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8
作者 康家欣 王文雯 +5 位作者 彭玉颜 张家振 周雄图 严群 郭太良 张永爱 《光电子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16-128,共13页
目前常用的三维显示技术,一般是通过人眼的双目视差和视觉暂留效应实现的三维效果。由于丢失了深度信息,会引起辐辏调节冲突,使观看者产生不适感。光场显示是通过复现物体表面光线的真三维显示技术,其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符合人们对于... 目前常用的三维显示技术,一般是通过人眼的双目视差和视觉暂留效应实现的三维效果。由于丢失了深度信息,会引起辐辏调节冲突,使观看者产生不适感。光场显示是通过复现物体表面光线的真三维显示技术,其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符合人们对于未来显示的需求。文章梳理了各种光场显示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光场显示技术的发展现状,整理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代表性样机的性能,最后对我国光场显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我国光场显示虽然起步稍晚,但经过多家科研机构的一致努力,已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显示 三维显示 集成成像 近眼显示 悬浮光场显示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数字X线实时显示处理系统
9
作者 谷子 张辉 胡广书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介绍了一套数字化X射线影像实时处理系统,重点对其中显示处理子系统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为实现图像的实时显示处理而采取的一些特殊设计。由于选用FPGA及多种优化结构设计,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医学图像显示过程中的大数据量处理与高分辨... 介绍了一套数字化X射线影像实时处理系统,重点对其中显示处理子系统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为实现图像的实时显示处理而采取的一些特殊设计。由于选用FPGA及多种优化结构设计,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医学图像显示过程中的大数据量处理与高分辨率实时显示等问题。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线图像处理 显示系统 FPGA
下载PDF
宽色域视频图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琦 杨静 李文元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0,共9页
宽色域技术是目前画质增强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视频图像的色彩还原能力,改善人眼的视觉感受。扩展色域的方法主要分为3个方向,传输“负”值色光、高饱和三原色以及多原色。首先简述了宽色域技术的研究意义,然后主要... 宽色域技术是目前画质增强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视频图像的色彩还原能力,改善人眼的视觉感受。扩展色域的方法主要分为3个方向,传输“负”值色光、高饱和三原色以及多原色。首先简述了宽色域技术的研究意义,然后主要对现有标准色域和主流宽色域标准进行了介绍,并且详细阐述了多原色宽色域的成像与显示技术,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色域 多原色 颜色空间 成像与显示
原文传递
微纳激光器的光场调控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天瑞 史晓玉 +2 位作者 崔丽彬 仝俊华 刘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3-905,共13页
微纳激光器是谐振腔尺寸为微/纳米量级的激光器,其模式体积在波长或亚波长尺度,具有小尺寸、易集成、低阈值、宽波段、可调谐等特点,在光芯片上光信息的产生、传输、耦合、调制、探测等功能的实现中占据核心位置,是微纳光学领域的重要前... 微纳激光器是谐振腔尺寸为微/纳米量级的激光器,其模式体积在波长或亚波长尺度,具有小尺寸、易集成、低阈值、宽波段、可调谐等特点,在光芯片上光信息的产生、传输、耦合、调制、探测等功能的实现中占据核心位置,是微纳光学领域的重要前沿.微纳激光的光场特性与其应用研究息息相关,为了实现微纳激光光源的多功能化,研究人员从微纳激光光场调控的理论机制和实验测试、器件应用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聚焦于这2方面,概述了微纳激光器的相关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通过泵浦、增益和谐振腔3条研究路径来调控激光性能的方法,总结微纳激光器在传感、防伪、成像与显示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激光 光场调控 激光传感 防伪 成像与显示
下载PDF
鲁迅新诗的对比性意象显示
12
作者 蒋道文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5-69,共5页
鲁迅新诗意象表面看来好象随意自然地写出,没有什么巧思妙构的印痕,感觉不到作者的用心与高妙。其实这是误解。鲁迅新诗意象是在自然之中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对比性的设置与构造,又饱含浓郁的情意与强烈的个性,让人在不经意中受到内心的激... 鲁迅新诗意象表面看来好象随意自然地写出,没有什么巧思妙构的印痕,感觉不到作者的用心与高妙。其实这是误解。鲁迅新诗意象是在自然之中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对比性的设置与构造,又饱含浓郁的情意与强烈的个性,让人在不经意中受到内心的激荡、心理的撞击和心灵的振动。这才深感和惊叹鲁迅新诗创作的匠心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性意象 意象显示 美学意蕴 美学特征 审美效力
下载PDF
一种显示器投影成象系统的彩色图象几何畸变校正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丽华 梁志毅 郑宏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4-627,共4页
显示器投影成象系统是解决数字图象输出的一种设备 ,它可将显示器荧屏上的图象(可来自数码相机、光盘、计算机等 )扩印在普通彩色相纸上 .由于光学镜头会产生几何畸变 ,加之显示器表面有一定弧度 ,因此成象在相纸上的图象存在着非线性... 显示器投影成象系统是解决数字图象输出的一种设备 ,它可将显示器荧屏上的图象(可来自数码相机、光盘、计算机等 )扩印在普通彩色相纸上 .由于光学镜头会产生几何畸变 ,加之显示器表面有一定弧度 ,因此成象在相纸上的图象存在着非线性的畸变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用数字图象处理的方法对显示器投影成象系统的图象进行几何畸变校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器投影成象系统 数字图象处理 光学镜头 显示器弧度 彩色图象 几何畸变 校正
下载PDF
裸视3D显示技术概述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琼华 王爱红 +1 位作者 梁栋 邓欢 《真空电子技术》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裸视三维(3D)显示中,观看者无需配戴眼镜等任何助视设备就能观看到立体效果。随着人们对3D显示的认识不断加深,已提出多种裸视3D显示技术。本文综述了目前主流的裸视3D显示技术,包括光栅3D显示、集成成像3D显示、体3D显示和全息3D显示... 裸视三维(3D)显示中,观看者无需配戴眼镜等任何助视设备就能观看到立体效果。随着人们对3D显示的认识不断加深,已提出多种裸视3D显示技术。本文综述了目前主流的裸视3D显示技术,包括光栅3D显示、集成成像3D显示、体3D显示和全息3D显示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视3D显示 光栅3D显示 集成成像3D显示 体3D显示 全息3D显示
下载PDF
基于三维集成成像相机阵列获取的元素图像校正 被引量:10
15
作者 焦小雪 赵星 +2 位作者 杨勇 方志良 袁小聪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208,共7页
利用相机阵列获取三维信息实现三维集成成像与显示时,为消除相机阵列空间位置偏差对元素图像阵列的影响,提高再现三维图像的质量,以相机阵列记录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元素图像阵列校正方法。通过特征点位置坐标以及相机位置平移误差和... 利用相机阵列获取三维信息实现三维集成成像与显示时,为消除相机阵列空间位置偏差对元素图像阵列的影响,提高再现三维图像的质量,以相机阵列记录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元素图像阵列校正方法。通过特征点位置坐标以及相机位置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的计算,分析了相机阵列位置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与元素图像间的关系,以及校正算法的精度。利用光学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消除相机阵列位置偏差对元素图像阵列的影响,并且校正后再现三维图像质量明显优于误差图像,峰值信噪比提高了33.6%,实现了基于三维集成成像相机阵列获取的元素图像校正,满足了集成成像的显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三维成像与显示 集成成像 元素图像校正
原文传递
用于集成成像的针孔/微透镜组合阵列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雄图 陈恩果 +5 位作者 姚剑敏 徐胜 曾祥耀 林金堂 张永爱 郭太良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5-859,共5页
集成成像3D显示是一种利用微透镜阵列进行三维信息记录和重现的技术,针对集成成像3D显示过程中,微透镜之间间隙导致的杂散光引起干扰以及微透镜所成像之间的串扰导致的重构图像质量下降原因,采用针孔阵列的不透光部分来屏蔽杂散光,构建... 集成成像3D显示是一种利用微透镜阵列进行三维信息记录和重现的技术,针对集成成像3D显示过程中,微透镜之间间隙导致的杂散光引起干扰以及微透镜所成像之间的串扰导致的重构图像质量下降原因,采用针孔阵列的不透光部分来屏蔽杂散光,构建了针孔/微透镜组合阵列结构。根据集成成像原理,分析针孔/微透镜组合阵列的参数,并利用Tracepro光学软件对集成成像3D显示过程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记录和重构阶段,针孔/微透镜组合阵列都能有效减少通过微透镜之间间隙的杂散光引起的与成像无关的亮斑,提高图像显示质量;当记录阶段和重构阶段均采用针孔/微透镜组合阵列时,得到的重构图像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集成成像3D显示 针孔阵列 微透镜阵列
下载PDF
基于变形目镜和OLED的全景周视成像与显示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杰超 郭俊达 +3 位作者 米凤文 裘溯 顿雄 金伟其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2-759,共8页
在车载、舰载等运动载体或单兵警戒值守等狭窄空间,传统显示方法难以兼顾显示视场与显示分辨率。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变形目镜的全景/周视成像技术与系统。系统采用3路低照度摄像机+4 mm焦距镜头,构成150°左右的全景成... 在车载、舰载等运动载体或单兵警戒值守等狭窄空间,传统显示方法难以兼顾显示视场与显示分辨率。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变形目镜的全景/周视成像技术与系统。系统采用3路低照度摄像机+4 mm焦距镜头,构成150°左右的全景成像视场,基于FPGA处理平台完成全景图像解析、拼接、校正和显示等算法,实现视频图像大视场拼接与1/3缩放实时显示;由OLED微显示器、变形目镜组和大目镜组成的显示系统使视频图像横向扩大3倍,实时显示全景高分辨动态场景图像。实验系统对全景成像显示技术进行了验证,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成像与显示 FPGA OLED 变形目镜 图像拼接
下载PDF
基于小发散角的投影式集成成像三维显示再现深度的拓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雷 杨勇 +2 位作者 赵星 方志良 袁小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针对集成成像裸眼三维显示技术受三维再现像再现深度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发散角的投影式集成成像三维再现深度的拓展方法。该方法利用投影式集成成像显示系统和一个辅助透镜来控制元素图像阵列中各像素... 针对集成成像裸眼三维显示技术受三维再现像再现深度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发散角的投影式集成成像三维再现深度的拓展方法。该方法利用投影式集成成像显示系统和一个辅助透镜来控制元素图像阵列中各像素点的发散角度,利用小发散角度实现了再现深度的拓展。与传统的多中心平面拓展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系统结果简单,扩展效率高,对显示器件要求较低的优点。光学实验结果显示,当元素图像阵列中各像素点的发散角为1.79°时,集成成像三维再现深度是原来的6.4倍,比传统的多中心平面扩展技术实现的4倍再现深度提升了60%,为提高集成成像三维再现像的品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三维显示 集成成像 再现深度 发散角
下载PDF
融合自由曲面光学与全息光学元件的成像与显示系统设计
19
作者 杨通 王永东 +2 位作者 吕鑫 程德文 王涌天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共24页
光学自由曲面具备较高的设计自由度与像差校正能力;全息光学元件具备特有的波前调控特性、选择性、复用性、轻薄性与易加工性。在成像与显示光学系统设计中,将自由曲面与全息光学元件相融合,可以获得较为优秀的系统指标和系统性能,使系... 光学自由曲面具备较高的设计自由度与像差校正能力;全息光学元件具备特有的波前调控特性、选择性、复用性、轻薄性与易加工性。在成像与显示光学系统设计中,将自由曲面与全息光学元件相融合,可以获得较为优秀的系统指标和系统性能,使系统形态更加紧凑、轻便,且得到离轴非对称的新型系统结构。简要介绍了自由曲面光学与全息光学元件的基本原理、光线追迹特性、应用领域等,阐述了自由曲面光学与全息光学元件的融合设计方法,基于对全息光学元件的分类,总结了融合自由曲面光学与全息光学元件的成像与显示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讨论了两类元件融合设计的限制因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光学 全息光学元件 融合设计 成像与显示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LED扫描的全景三维显示系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振宁 李海峰 +1 位作者 柳迪 刘旭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8-322,共5页
利用高速一维LED阵列和圆柱形视差光栅构建了一套360°可视的空间三维显示系统。为了提高它的显示效果,分析了这种系统的成像原理,推导了系统的分辨率、刷新率、显示空间等主要显示参数与系统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提高... 利用高速一维LED阵列和圆柱形视差光栅构建了一套360°可视的空间三维显示系统。为了提高它的显示效果,分析了这种系统的成像原理,推导了系统的分辨率、刷新率、显示空间等主要显示参数与系统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提高分辨率的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制作了原理样机,同时设计了基于FPGA与并行处理技术的图像传输与分发系统。图像分辨率达到了周视1380pixel,垂直480pixel,并在φ383mm×480mm的柱形显示空间内达到了233pixel×480pixel的单视角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全景三维显示 视差光栅 时序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