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汉学家中国古典文化情结的宗教式投射——论高罗佩《大唐狄公案》中的僧侣形象塑造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凡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4-111,共8页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其《大唐狄公案》的多个篇章中展现了佛教僧人的艺术形象。在这些涉"僧"情节中,僧侣多是作为罪案主谋或帮凶而被加以反面化塑造的。这种僧侣形象的负面呈现一方面折射出中国古代小说作品多将僧尼反面化处...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其《大唐狄公案》的多个篇章中展现了佛教僧人的艺术形象。在这些涉"僧"情节中,僧侣多是作为罪案主谋或帮凶而被加以反面化塑造的。这种僧侣形象的负面呈现一方面折射出中国古代小说作品多将僧尼反面化处理的创作传统对高罗佩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作品通过涉"僧"情节体现出对僧人形象的人性化观照,同时也巧妙借助僧侣形象彰显了狄仁杰机智善断的形象。这些罪僧形象投射出高罗佩在中国古代宗教、历史、社会、文化乃至法律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认知,是其本人中国古典文化情结的曲折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狄公案》 僧侣形象 反面化塑造 高罗佩
原文传递
论《聊斋志异》中的僧道形象
2
作者 郗韬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6-31,共6页
《聊斋志异》中僧道众多,形象鲜明独特。《聊斋志异》中不少僧人行为龌龊、道德败坏,颠覆了传统僧人清心寡欲的形象。小说中的道士形象,则多为关注世俗、法力高强的异人,能够惩恶扬善。蒲松龄塑造的僧道形象,既与其宗教思想、当时的僧... 《聊斋志异》中僧道众多,形象鲜明独特。《聊斋志异》中不少僧人行为龌龊、道德败坏,颠覆了传统僧人清心寡欲的形象。小说中的道士形象,则多为关注世俗、法力高强的异人,能够惩恶扬善。蒲松龄塑造的僧道形象,既与其宗教思想、当时的僧道活动有关,也与其"雅爱搜奇"的个性、注重作品教化的创作思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僧道形象 世俗僧人 惩恶扬善的道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