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象与意象:诗歌的符号学阐释分野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心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5-202,共8页
本文从符号学诗学角度,引入"语象"概念,并重新审视传统诗学概念"意象",澄清了诗学中的语言、语象和意象三者的关系。语象与意象之别在于语言的符号化对象之不同,语象在符号学类型上有实体语象与转义语象之分,元语... 本文从符号学诗学角度,引入"语象"概念,并重新审视传统诗学概念"意象",澄清了诗学中的语言、语象和意象三者的关系。语象与意象之别在于语言的符号化对象之不同,语象在符号学类型上有实体语象与转义语象之分,元语言与含蓄意指的共同作用能够说明语象的符号学生成机制。现代诗与古典诗在语言、美学原则、诗性定义等诗学本体上的诸方面不同,集中体现为语象与意象之别,语象理论的建设将促成中国诗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符号学 语象 意象 现代诗
下载PDF
王弼解《易》之道阐释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源一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2,共7页
王弼注《易》有返归《易传》的强烈企图。从他的《周易略例》对解《易》的原则说明中,可以知道他特别重视《明象》及《明彖》,并把问题的讨论集中在阴阳符号的卦爻结构的启发上。王弼综论卦爻之义的背后则是他对天道的基本认识。由于王... 王弼注《易》有返归《易传》的强烈企图。从他的《周易略例》对解《易》的原则说明中,可以知道他特别重视《明象》及《明彖》,并把问题的讨论集中在阴阳符号的卦爻结构的启发上。王弼综论卦爻之义的背后则是他对天道的基本认识。由于王弼视天道为一系列的展开,所以其“意象言”之说与之成一类比的对应,由这一类比而产生了王弼在言说时独特的论述文法。在《老子注》中,“言、象、意”可以被代换成“名言、称为、无称无名”,这不但是作为一种论述的方法,而且可视为道在名言世界的一种实践。王弼既然在《周易略例》中提出“言象意”说,那么他的《周易注》是否也依此一方法而成?其次,王弼注《易》的方法,究竟使读者对《易》产生什么新的认识?凡此二点即为本文所关心之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周易略例 周易注 天道 言象意
下载PDF
立象尽意 《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三 被引量:1
3
作者 陇菲(牛龙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7-33,共7页
在中国古典乐道看来,所谓音乐者,正是以“道、形、器”中“形”之层面的乐象即音响动态模型,来明示亘古不易之万物行运大道。一方面,乐象就其作为模型而言,势必先行“遗忘己象”,从而先天地失落了自己最为具像的方面;就其根本不可能对... 在中国古典乐道看来,所谓音乐者,正是以“道、形、器”中“形”之层面的乐象即音响动态模型,来明示亘古不易之万物行运大道。一方面,乐象就其作为模型而言,势必先行“遗忘己象”,从而先天地失落了自己最为具像的方面;就其根本不可能对世间其它事象进行几何拓扑模拟而言,又先天地失落了对象事件之最为具像的方面;所余者,仅是音响动态模型与其模拟之对象事件所共有的某种同态同行之抽象的品质。正是这种抽象的品质,使其具有了基型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乐象即音响动态模型又具有王夫之所说“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的特殊品质。因此,所谓乐象即音响动态模型,乃是墨子所谓“达·类·私”三级范畴中“类”一级的“类象”。在此“类象”之中,道、形、器三者“统一乎一形”,而成为“直观之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象尽意 类象 乐象 基型 音响动态模型 音乐哲学 中国古典音乐哲学
下载PDF
如画美学观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贤波 倪阳 《世界建筑》 2020年第7期84-88,F0003,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如画美学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对建筑审美产生影响的过程,探讨如画美为思考当今建筑带来的启示。如画美是一种新的美学范畴,一种主要是源于视觉感受和感官体验的审美品味。如画美学观改变了以往建筑主要以思想和观念决定的美学... 文章通过分析如画美学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对建筑审美产生影响的过程,探讨如画美为思考当今建筑带来的启示。如画美是一种新的美学范畴,一种主要是源于视觉感受和感官体验的审美品味。如画美学观改变了以往建筑主要以思想和观念决定的美学标准,它强调视觉和感官体验的重要性。分析如画美对建筑的影响,可以间明如画美学观的美学价值,并从如四画美的意识形态中探索更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美学观 建筑审美 图像与观念
下载PDF
皮蓝德娄与象征主义戏剧
5
作者 张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1,共5页
皮蓝德娄作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其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与象征主义戏剧理论主张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其"幻想"的创作思维模式、对"假面"理论的阐释和运用中。同时,其"形象→意念"的创作思... 皮蓝德娄作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其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与象征主义戏剧理论主张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其"幻想"的创作思维模式、对"假面"理论的阐释和运用中。同时,其"形象→意念"的创作思路对象征主义戏剧处理"意义和形象"之间关系时的困境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蓝德娄 象征主义 幻想 非个性化 非现实舞台情境 假面 形象→意念
下载PDF
中华民族文化观念之具形、起点与方向
6
作者 劳承万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2-32,共11页
目前的学术是表层的"枝叶"叠杂而不见其"根"的学术。故提倡"根系学术"研究,是克服当前学术危机的重要方法且有深刻的意义。何谓"根系学术"?笛卡尔说:"整个哲学是一棵树,其根为形而上学,... 目前的学术是表层的"枝叶"叠杂而不见其"根"的学术。故提倡"根系学术"研究,是克服当前学术危机的重要方法且有深刻的意义。何谓"根系学术"?笛卡尔说:"整个哲学是一棵树,其根为形而上学,其干为物理学,其枝为其他科学"。这便是近世以来贤者所提倡的"知识谱系树"形态,任何知识系统,都存在着"根-干-枝(叶)"的生命伸展形态。中国道德文化、中国心性哲学也必然是一"知识谱系树"形态,必具"根-干-枝(叶)"的生命伸展形式。牟宗三先生是中西哲学汇通的大师,他在《历史哲学》一书开篇即指出中华民族观念之具形问题,后又在康德哲学讲演录中指出决定中华民族智慧方向《诗经》的两首诗,极具方向性意义,但所缺者则是中国观念、意识的完善表达系统与形式。笔者依据《易·系辞上》的"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检索出"象-意-言"的中国人特有的观念意识的表达系统来。于是"民族观念之具形——中华民族智慧发展的方向——中国民族观念、意识的完善表达系统",三者鼎足而立,构成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根"。厘清这三足鼎立的"根",关系到中国学术发展的方向与形态。中国学术又称"文史哲"不分家。文,是辞章问题;史,是考据问题;哲,是义理问题。史是扎根之基础,哲是观念之提升,文是"修辞立其诚(辞达而已)"。三者缺一,即是蹩脚的文化、残缺的哲学。因而"民族观念之具形——中华民族智慧发展的方向——圣人之‘象-意-言’系统",三者的贯通融合发展,形成中国道德文化,中国心性哲学的最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具形 智慧方向 表达系统 根系学术 生命形态
下载PDF
《诗》兴象考原 被引量:2
7
作者 饶龙隼 《中国诗歌研究》 2002年第1期53-70,323,共19页
“兴象”一词初与《诗》并无关联,由于人们将其源头推至《诗》的比兴,所以“兴象”就被当作《诗》用象的表达词。“兴”本是周代诗乐演述的一个程式,作为媒介而引发《诗》兴象。《诗》兴象是介质形态用象的典型形制,代表了古代中国用象... “兴象”一词初与《诗》并无关联,由于人们将其源头推至《诗》的比兴,所以“兴象”就被当作《诗》用象的表达词。“兴”本是周代诗乐演述的一个程式,作为媒介而引发《诗》兴象。《诗》兴象是介质形态用象的典型形制,代表了古代中国用象制度变迁的一个特定阶段,是远古原型具象和晚周观念具象之间的一个发展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程式 《诗》兴象 原型具象 介质具象 观念具象
原文传递
浅谈念动练习与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心印 《安徽体育科技》 1998年第3期34-36,共3页
采用分组实验的研究方法,偿试运用念前练习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来解决篮球教学中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减轻因多次重复的身体练习引起的疲劳,而且可在无球、无篮的情况下起到实际训练效果;对... 采用分组实验的研究方法,偿试运用念前练习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来解决篮球教学中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减轻因多次重复的身体练习引起的疲劳,而且可在无球、无篮的情况下起到实际训练效果;对技术动作进行正确念动,十分有利于加速掌握和改进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对提高投篮命中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动练习 表象 单手肩上投篮 命中率
原文传递
论张载理学体系中的“言象意”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2-47,共6页
“言象意”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张载儒家气学的进路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方式。他认为“意”指的是形而上者的“神-化”,神与化是气运行化生万物的两种根源,无所不在而又无形无相,不可用感官去经验,而只能靠... “言象意”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张载儒家气学的进路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方式。他认为“意”指的是形而上者的“神-化”,神与化是气运行化生万物的两种根源,无所不在而又无形无相,不可用感官去经验,而只能靠言说来使其得到形象,这就是所谓的“可言之象”。在张载看来,首先,神化的本质是实有的气,这是其能够被言说的存在根据;其次,语言本身具有显现变化的功能,这是语言得以言说形而上者、进而成象的必要条件;最后,达到圣人的阶段方能穷尽神化的内涵,换句话说,在圣人这里“言可尽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言象意 神化 可言之象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创意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宇红 周占国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4-85,共2页
文章论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创意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它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并探讨了如何践行这种理念。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形象创意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言意之辩”与意象思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海涛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2期66-69,共4页
魏晋时期玄学甚盛,以王弼为代表的文人对《周易》、《老子》?《庄子》进行解说与阐释。时出现"言意之辩",其意义深远,对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音乐及审美意象的认知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言意之辩 立象尽意 得意忘言
下载PDF
突围与陷落——试论曹禺早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12
作者 檀辉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8-69,75,共3页
曹禺作为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现代作家,在创作女性形象时,心中满怀着对她们深深的同情和无比的关爱,试图摆脱以往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为女性解放探索一条突围之路。然而,最终又宿命般地陷入男权意识的泥沼之中。试图突围与最终陷落... 曹禺作为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现代作家,在创作女性形象时,心中满怀着对她们深深的同情和无比的关爱,试图摆脱以往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为女性解放探索一条突围之路。然而,最终又宿命般地陷入男权意识的泥沼之中。试图突围与最终陷落成为他创作女性形象的一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女性形象 封建观念
下载PDF
浅谈展场设计中企业形象的规划
13
作者 尹铂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
通观成功企业设计形象的特点,认为展示设计形象的建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元素形象型,另一类是理念印象型,并给出了一些代表性案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展示 设计形象 形象理念 元素形象型 理念印象型
下载PDF
速写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价值和表现方法
14
作者 辛塞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73-74,77,共3页
通过论述速写对环境艺术形象思维、审美意识、创作活力的培养,说明如何将绘画的艺术规律与审美法则与环境艺术设计结合起来.
关键词 速写 环境艺术专业 审美意识 形象思维 建筑学
下载PDF
《周易》:《文心雕龙》的思想之本 被引量:9
15
作者 戚良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30,共6页
不仅《周易》的形式架构和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到《文心雕龙》,而且《易传》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诸如"道"和"器","文"和"章","象"、"辞"和"意"等,对《文心雕龙... 不仅《周易》的形式架构和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到《文心雕龙》,而且《易传》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诸如"道"和"器","文"和"章","象"、"辞"和"意"等,对《文心雕龙》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因此,《易传》哲学乃是《文心雕龙》的思想之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周易》,就没有《文心雕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文心雕龙 道器 文章 象辞意
下载PDF
中国美术中的审美特色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吉雯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45-49,共5页
 中国美术的审美特色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它是和中国人的哲学观紧密相连的。这个审美特色缘起于诸子百家时期,在以后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又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思想,在各种思想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定型,并在我国封建时代中到达了高峰。近...  中国美术的审美特色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它是和中国人的哲学观紧密相连的。这个审美特色缘起于诸子百家时期,在以后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又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思想,在各种思想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定型,并在我国封建时代中到达了高峰。近代西学的进入给传统的审美思想带来了强劲的冲击,但百年的中西文化碰撞还没能让中国的审美特色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画的审美精神仍然是立足于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发生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审美特色 言(象)意论 美育 废纸论
下载PDF
概论建筑设计意象
17
作者 王伟 毛兵 《南方建筑》 2006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建筑设计意象理论并表述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 建筑设计意象 本质直观 模糊性 情感 表现 想象 创造性
下载PDF
从“纠偏”看《周易正义》的经学和哲学价值
18
作者 赵荣波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6,共9页
在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于世,"隋唐佛学"固然是该时期思想的突出特征,但在真正经世致用的政治哲学中,中国的传统经学还是处于不可动的主导地位。《周易正义》是《五经正义》之一,在唐代易学史、经学史乃至哲学史上都占有... 在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于世,"隋唐佛学"固然是该时期思想的突出特征,但在真正经世致用的政治哲学中,中国的传统经学还是处于不可动的主导地位。《周易正义》是《五经正义》之一,在唐代易学史、经学史乃至哲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周易正义》既"以辅嗣为本",又"以仲尼为宗",从而呈现出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学术倾向;就易学本身而言,其在注经方式上又表现出象数、义理并重的特点;从本体的角度来考察,则体现出"贵无但不贱有"、"崇本但不息末"的哲学倾向。这种自觉地"纠偏"倾向和兼收并蓄的做法既是唐代大一统文化的缩影,又反过来强化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正义 儒道融合 象理兼顾 贵无不贱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