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甫《凤凰台》诗中的自我形象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3-25,35,共4页
《凤凰台》是杜甫陇右诗中从秦州至同谷所写的第一组诗中的最后一首,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一位一片赤心、忠君报国、有抱负、始终念念不忘民生疾苦的自我形象,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审美特征,深刻体现了杜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爱国热情。
关键词 凤凰意象 自我形象 忠君爱国
下载PDF
论李四光精神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芦跃威 韦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8,12,共5页
李四光精神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轨迹。李四光精神的形成,具备了其特有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从留学日本之前到回到新中国,李四光精神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关键词 李四光精神 历史条件 发展轨迹
下载PDF
元杂剧中梧桐意象的多重文化意蕴论考
3
作者 李成 王蕾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6-59,共4页
梧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厚重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丰富的文学审美属性,其意象的多样化使之成为历代诗人歌吟的对象。元杂剧中的"梧桐"意象与传统的诗文意象又有一些区别,在形式上表现为意象的重组与整饬,在情感上则为"团... 梧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厚重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丰富的文学审美属性,其意象的多样化使之成为历代诗人歌吟的对象。元杂剧中的"梧桐"意象与传统的诗文意象又有一些区别,在形式上表现为意象的重组与整饬,在情感上则为"团圆"艺术营造了更佳的戏剧效果。梧桐意象的发展是元代文学由雅入俗转变的一种表现,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创作者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梧桐 意象 凤凰 金井 梧桐叶
下载PDF
地方文旅形象标识融入文化广场景观路径研究
4
作者 龚巧敏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80-83,53,共5页
基于楚凤纹的文化内涵和凤鸟纹样的寓意,分析了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提出文化广场景观融入楚凤纹的过程中应遵循体现地域特色、突出个性创造与注重整体优化的设计策略。同时针对楚凤纹融入文化广场景观进行了自主设计。
关键词 地方文旅形象标识 楚凤纹 文旅融合 文化广场景观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庙堂与江湖之间——杜甫同谷诗龙凤意象管窥 被引量:2
5
作者 温虎林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14,共4页
乾元二年(759)冬,杜甫寓居同谷期间的诗歌创作具有浓厚的同谷地域文化特色,其中《凤凰台》《万丈潭》两首诗中的龙凤意象就是由于同谷历史地理文化的感发而创作的优秀诗篇,两者关联密切,并且都具有自寓与它寓特征,指向性高度一致,故可... 乾元二年(759)冬,杜甫寓居同谷期间的诗歌创作具有浓厚的同谷地域文化特色,其中《凤凰台》《万丈潭》两首诗中的龙凤意象就是由于同谷历史地理文化的感发而创作的优秀诗篇,两者关联密切,并且都具有自寓与它寓特征,指向性高度一致,故可作为组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同谷诗 凤凰台 万丈潭 龙凤意象
下载PDF
凤画艺术形象及民间口传文化传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海霞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凤画是凤阳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凤画艺术造型的构成是多元化的,而淮河流域民间口传文化,对其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凤画作品中流露出民间口传的神话故事印记,代代相传的故事中呈现凤画形象的起源和构成形式。正是由于这种传... 凤画是凤阳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凤画艺术造型的构成是多元化的,而淮河流域民间口传文化,对其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凤画作品中流露出民间口传的神话故事印记,代代相传的故事中呈现凤画形象的起源和构成形式。正是由于这种传承方式,凤画才不断地继承和发展,逐步成为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符号。民间口传文化与凤画之间,是听觉到视觉的相互作用,且充分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绘画艺术 凤画形象 口传文化 传承
下载PDF
“凤鸟立龟”造型在汉代的出现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春婷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94,共8页
本文在全面梳理汉代各类"凤鸟立龟"造型器物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这一艺术形象在汉代出现的原因,是汉代思想和文化观念在物质资料载体上的一种反映。
关键词 汉代 凤鸟立龟 五德终始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