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词“门、种、类”的用法及其认知基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之三 被引量:7
1
作者 缑瑞隆 田明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不同的量词在语义、原型意象两方面都会有所区别,同样的事物也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这就造成了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词计量,同一量词可以计量不同事物;不同量词的用法既有重合,又有不对称的情况。量词“门”、“种”、“类”是一... 不同的量词在语义、原型意象两方面都会有所区别,同样的事物也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这就造成了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词计量,同一量词可以计量不同事物;不同量词的用法既有重合,又有不对称的情况。量词“门”、“种”、“类”是一组表示类别的量词,其用法既有重合之处,也有不对称现象。文章运用意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示其用法的认知理据,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用法 意象
下载PDF
生命镜像中的“疼”与“痛”——以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为例谈灾难电影的心灵维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高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6-22,共7页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余震"。创作者用饱含"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疼"与"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唐山大地震 生命意象 写意话语 心灵余震
下载PDF
《醉翁亭记》文化意象词英译之比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小芳 张媛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3-68,共6页
从文化意象词认知翻译观角度对比评析了《醉翁亭记》中概念性文化意象词和联想性文化意象词的六个英译文版本,旨在比析最佳译文并探索文化意象词的具体翻译方法。比析结果发现,各位译者在文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上呈现翻译思想的多元化趋... 从文化意象词认知翻译观角度对比评析了《醉翁亭记》中概念性文化意象词和联想性文化意象词的六个英译文版本,旨在比析最佳译文并探索文化意象词的具体翻译方法。比析结果发现,各位译者在文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上呈现翻译思想的多元化趋势,而体现融合翻译思想的翻译方法所翻译的译文则可较好地实现翻译和谐性,适应当前国际跨文化交际形势,促进文化间的充分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象认知翻译观 《醉翁亭记》 文化意象词 比析
下载PDF
“语-图”互仿中的图文缝隙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玉勤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8,共6页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所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图像与语言在相互模仿过程中,不仅共生互补、并存互动,而且存在着非对等性、非对称性甚至相互抵牾的特质,由此带来"缝隙"。这种图文缝隙,首先缘于语言文本...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所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图像与语言在相互模仿过程中,不仅共生互补、并存互动,而且存在着非对等性、非对称性甚至相互抵牾的特质,由此带来"缝隙"。这种图文缝隙,首先缘于语言文本和图像文本原本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媒介和符号系统:前者联结的是时间叙事,后者联结的是空间叙事;前者属于推论性符号,后者属于表象性符号;前者是实指(强势)符号,后者是虚指(弱势)符号。除了"符号缝隙"外,还有因符号之间的模仿、转换、翻译、传运等行为而引起的"行为缝隙",以及主体理解差异所带来的"接受缝隙"。然而,关注图文缝隙问题,并不意味着"语-图"之间互文性效果的抵消。事实上,"语-图"互文与图文缝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与图像关系中"和而不同"的艺术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互仿 图文缝隙 符号缝隙 行为缝隙 接受缝隙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的“图像批评”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玉勤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品类繁多、形态各异,而图像批评则是用图像形式进行的文艺批评。中国古代"图文本"中的图像之所以构成"图像批评",主要缘于:图像选择体现出图像作者的"视点",图像转译体现出对语言文本的...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品类繁多、形态各异,而图像批评则是用图像形式进行的文艺批评。中国古代"图文本"中的图像之所以构成"图像批评",主要缘于:图像选择体现出图像作者的"视点",图像转译体现出对语言文本的诠释,图像解读体现出对语言文本的"发挥",图像阐释体现出意义空间的敞开。中国古代"图像批评"的传统源远流长,以图入诗的"题画诗与诗意画"、以图入事的"小说插图"、以图入意的"戏曲插图"、以图入史的晚清画报和"绣像小说"无论就图像品质、图文表现还是时代影响,都堪称批评型态的典范。而以图入世的新文学封面和插图,甚至是如今大肆盛行的插图本、超文本等,都可视为这一传统的现代发展。而"化语成图"的直观表现、"驻足凝视"的审美驿站、"象外之象"的意蕴空间,则构成了图像批评"以象入意"的批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批评 文艺批评 图文本 “语-图”互文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律传播方式的演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龙大轩 羊思远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法律传播是特殊的法律活动,作为社会现象古已有之,它与法律同生长同发展。本文运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字学、民族学,以及法学的研究成果,综合考察上古以迄三代之社会形态、语言文字和法律形式的发展历程,厘清中国... 法律传播是特殊的法律活动,作为社会现象古已有之,它与法律同生长同发展。本文运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字学、民族学,以及法学的研究成果,综合考察上古以迄三代之社会形态、语言文字和法律形式的发展历程,厘清中国古代法律传播方式的演变脉络,即经历了由“口耳相传”、到“图象显示”、到“形于文字”的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传播 口耳相传 图象显示 形于文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